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0个
SMM3月29日讯:在五连跌后,近日消费电子板块反弹,从本周表现来看,整体呈“先抑后扬”的走势,截至周五日间收盘涨2.21%,连续两日飘红,周度跌幅为3.91%,周线止住五连涨。 个股普涨,截至周五日间收盘,硕贝德、硕茂电源、福日电子涨停,丝泉新材涨9.82%,昀冢科技涨9.77%。科森科技跌9.52%,*ST碳元跌停,江泉华跌4.42%,工业富联跌2.90%。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消息面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尊重企业和消费者意愿,加强政策支持,注重分类实施,把握轻重缓急,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要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因地制宜抓好落实,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点击查看详情 据市场消息,3月28日,京东与索尼签署了未来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共建、营销创新、服务升级、品类布局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涵盖微单™相机、音频、家电、电竞设备等品类,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2026年销售规模突破百亿、2024-2026年索尼在京东业务规模突破260亿的共同目标。本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以往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企业动态 振邦智能: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26亿元,同比增17.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2.08亿元,同比增21.92%。下游行业蓬勃发展公司在深耕智能控制器业务的基础上,保持传统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领域市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创新型生活电器、新能源领域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抓住新市场,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航道。 》点击查看详情 安洁科技: 2023年营业收入为45.17亿元,同比增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增30.77%。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板块中,随着终端客户的更新迭代,公司通过创新工艺、技术升级,提供的产品单机价值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点击查看详情 歌尔股份: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74亿元,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959亿元,单季度同比转降为升,周期阴霾逐渐消散,公司业绩正稳健修复中。 》点击查看详情 机构观点 天风国际证券: 分析师郭明錤曾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如果目前手机市场库存回补需求的强劲态势持续至2024年上半年,华为P70系列全年的出货量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30%,达到1300万至1500万部。 中银证券: 研报指出,智能手机和PC等消费电子产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销量下滑之后,产业链库存去化接近尾声,未来在“被动换机”需求和AI PC等新产品的“主动换机”需求双重刺激下,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暖,相关3C设备有望充分受益,另外钛合金、XR设备、折叠屏等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导入,也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点击查看详情 方正证券: 研报指出,在高性能AI处理器的加持下,AI+N类终端的时代浪潮已至,AI改变的不只是PC与手机,科技赋能将全方位渗透,消费电子将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 》点击查看详情 东吴证券: AI PC的发展在促进换机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对PC硬件提出更高要求,硬件加速模块在PC的渗透率提升有望提高PC单价,叠加换机周期的加速PC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建议关注上游显示面板公司伟时电子、龙腾光电;推荐上游结构件公司春秋电子,建议关注上游结构件公司胜利精密、英力股份、信音电子;建议关注上游其他组件公司隆扬电子、光大同创、万祥科技、珠海冠宇;建议关注下游终端销售公司联想集团及ODM厂华勤技术。 长城证券: 关注陆厂ODM份额提升,零部件受益行业需求复苏:华勤技术受益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服务器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公司作为头部ODM厂商行业地位稳固,PC ODM业务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随着PC市场需求复苏,笔电结构件业务及元器件行业盈利能力亦有望得到修复。看好春秋电子、英力股份、汇创达、隆扬电子。
SMM3月27日讯:自3月21日刷2024年1月12日以来新高至1169.84后,消费电子板块录得五连跌,截至今日日间收盘跌5.18%,跌幅居行业板块前列。 个股普跌,截至今日日间收盘,科森科技涨停,威贸电子涨2.93%,鑫汇科涨0.66%。胜蓝股份跌16.14%,昀冢科技跌10.32%,得润电子、瀛通通讯、新亚电子跌停,亿道信息跌9.96%。 昨日止跌翻红,今日上证指数继续下滑,截至日间收盘跌1.26%。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企业动态 隆扬电子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密把握消费电子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持续服务消费电子市场为根基,以拓展服务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动力目标,重点加速铜箔材料的研发及建设,在产品端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的模式,不断坚持高目标指引,做实做强自身业务,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 》点击查看详情 可立克: 2023年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同比增4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14亿元,同比增2.36%。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加大产能扩张和研发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业务板块齐头并进,营业收入较同期快速增长。 》点击查看详情 亿道信息: AI是未来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AI PC通过AI能力的本地化部署,使PC拥有持续学习能力、可以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AI技术的发展有望推动AI PC产业持续变革。 》点击查看详情 机构观点 中银证券: 研报指出,智能手机和PC等消费电子产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销量下滑之后,产业链库存去化接近尾声,未来在“被动换机”需求和AI PC等新产品的“主动换机”需求双重刺激下,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暖,相关3C设备有望充分受益,另外钛合金、XR设备、折叠屏等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导入,也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点击查看详情 方正证券: 研报指出,在高性能AI处理器的加持下,AI+N类终端的时代浪潮已至,AI改变的不只是PC与手机,科技赋能将全方位渗透,消费电子将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 》点击查看详情 东吴证券: AI PC的发展在促进换机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对PC硬件提出更高要求,硬件加速模块在PC的渗透率提升有望提高PC单价,叠加换机周期的加速PC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建议关注上游显示面板公司伟时电子、龙腾光电;推荐上游结构件公司春秋电子,建议关注上游结构件公司胜利精密、英力股份、信音电子;建议关注上游其他组件公司隆扬电子、光大同创、万祥科技、珠海冠宇;建议关注下游终端销售公司联想集团及ODM厂华勤技术。 长城证券: 关注陆厂ODM份额提升,零部件受益行业需求复苏:华勤技术受益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服务器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公司作为头部ODM厂商行业地位稳固,PC ODM业务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随着PC市场需求复苏,笔电结构件业务及元器件行业盈利能力亦有望得到修复。看好春秋电子、英力股份、汇创达、隆扬电子。
SMM3月8日讯:暂止四连涨,今日消费电子板块整理,截至日间收盘跌1.85%,跌幅于行业板块前列。 个股普跌,截至日间收盘,福蓉科技跌7.60%,精研科技跌7.28%,贝隆精密跌6.85%,工业富联跌6.16%;魅视科技涨停,利通电子涨5.04%,福日电子涨4.69%,ST美讯涨4.12%,瀛通通讯涨3.77%。 上证指数今日飘绿,截至日间收盘跌0.18%,连续三日飘绿。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消息面 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过政策支持,企业让利等方式,开展汽车、家电产品等以旧换新,积极培育智能消费电子等新型消费。 》点击查看详情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3月14日在上海开幕。大会以“智能科技,创享生活”为主题,规模达到13个展馆,吸引了千余家全球领先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参展。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在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本届展会的焦点,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了高端化、定制化、集成化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消费电子、3C数码、智慧显示、智慧娱乐、智慧健康及智慧出行等多个前沿领域。 企业动态 工业富联: 3月14日,公司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4763.4亿元,同比减6.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4亿元,同比增4.82%。2023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尽管整体经济增长保持温和态势,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不断优化全球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巩固优势。在生成式AI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公司携手全球顶尖客户共同推动AI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绩效和行业地位。 》点击查看详情 亿道信息: AI是未来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AI PC通过AI能力的本地化部署,使PC拥有持续学习能力、可以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AI技术的发展有望推动AI PC产业持续变革。 》点击查看详情 智动力: 近期国家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智能手机领域,随着下游终端品牌各类新品的推出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带给了消费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刺激了消费者对于新型智能手机的需求。在智能穿戴领域,得益于消费者对于便捷生活、智慧交互、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穿戴市场近年来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 》点击查看详情 埃斯顿: 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小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公司在过去对小型机器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复苏。 机构观点 东北证券: 3C行业钻攻机床最佳使用寿命通常在5年至6年左右。从过往几轮产业周期来看,2025年开始,3C行业钻攻设备有可能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周期,同时叠加材料体系变化、5G技术/AI技术带来产品升级,行业更新替换需求有望提前释放。从库存角度看,我国3C行业或开启新一轮补库周期,公司作为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头部厂商有望受益。 兴业证券: 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2023年,海内外AI基础大模型纷纷落地,而2024年将见证各种基于AI模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IPC、AIXR、AI手机等相继亮相。 中泰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芳对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从手机行业来看,在AI技术等新的刺激之下,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有望被带动,而芯片、存储、散热等厂商也将受益于手机搭载AI,得到发展机遇。从XR行业来看,苹果VisionPro的出现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带动,对屏幕等硬件和软件应用行业都带来较大机会。 光大证券: 电子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凯表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一到两位数的增长复苏,可重点关注新兴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及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 展望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温和复苏,PC市场或迎来亮眼成长,建议关注新兴市场成长潜力、PC及手机供应链盈利能力改善、折叠屏手机三大投资机会。此外,AR/VR、AIPC/AI手机等终端亦将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川财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景气度持续提升,特别是AI领域将成为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消费电子行业以约十年为一周期,预计本轮新周期的开启,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助力下,有望为行业带来5年以上的上升周期。 万联证券: 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需求将受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到2028年,该行业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SMM3月8日讯:上证指数今日收涨0.62%,行业板块多飘红,其中,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昨日短暂休整,今日消费电子板块续涨,截至日间收盘涨2.53%。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精研科技、智动力、福蓉科技、工业富联涨停,协创数据涨13.36%,信维通信涨10.98%,思泉新材涨7.61%,硕贝德涨6.96%。 截至今日日间收盘行情: 企业动态 智动力: 近期国家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智能手机领域,随着下游终端品牌各类新品的推出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带给了消费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刺激了消费者对于新型智能手机的需求。在智能穿戴领域,得益于消费者对于便捷生活、智慧交互、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穿戴市场近年来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 公司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均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目前订单情况正常,公司各项业务均在顺利进展中。未来公司也将持续优化产品及服务,不断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实现公司稳定发展。公司目前订单交付长期稳定,但随着行业趋势变动,客户会有一定的梯度降价需求,这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公司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减少毛利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 精研科技: 公司业绩方面,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0万元–170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公司对海外大客户的产品销售规模较前一年度虽有所下降,但通过优化开发和运营团队、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运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及良率等多重措施,海外大客户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其他客户的整体需求较前一年度有所上升,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佳禾智能: 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500万元-15,000万元,同比降13.59%-22.23%。受益于电子消费需求复苏,公司订单增加,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0%,毛利率水平逐步提高。 但受以下因素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素有:(1)江西新的生产基地及东莞松山湖总部研发大楼投入使用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2)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约1200万元;(3)公司存货平均库龄有所增加,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根据库龄结构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也相应增加,公司全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约4500万元。 埃斯顿: 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小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公司在过去对小型机器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复苏。 机构观点 兴业证券: 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2023年,海内外AI基础大模型纷纷落地,而2024年将见证各种基于AI模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IPC、AIXR、AI手机等相继亮相。 中泰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芳对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从手机行业来看,在AI技术等新的刺激之下,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有望被带动,而芯片、存储、散热等厂商也将受益于手机搭载AI,得到发展机遇。从XR行业来看,苹果VisionPro的出现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带动,对屏幕等硬件和软件应用行业都带来较大机会。 光大证券: 电子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凯表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一到两位数的增长复苏,可重点关注新兴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及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 展望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温和复苏,PC市场或迎来亮眼成长,建议关注新兴市场成长潜力、PC及手机供应链盈利能力改善、折叠屏手机三大投资机会。此外,AR/VR、AIPC/AI手机等终端亦将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川财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景气度持续提升,特别是AI领域将成为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消费电子行业以约十年为一周期,预计本轮新周期的开启,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助力下,有望为行业带来5年以上的上升周期。 万联证券: 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需求将受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到2028年,该行业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3月6日,智动力表示,近期国家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智能手机领域,随着下游终端品牌各类新品的推出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带给了消费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刺激了消费者对于新型智能手机的需求。在智能穿戴领域,得益于消费者对于便捷生活、智慧交互、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穿戴市场近年来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 客户订单情况 公司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均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目前订单情况正常,公司各项业务均在顺利进展中。未来公司也将持续优化产品及服务,不断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实现公司稳定发展。 公司目前订单交付长期稳定,但随着行业趋势变动,客户会有一定的梯度降价需求,这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公司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减少毛利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多年来深受行业优质客户的信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致力于以专业的服务能力、持续的创新技术满足客户的多方位需求。目前就手机产品合作的终端品牌商有三星、OPPO、谷歌等,公司客户优质且结构多元。公司将利用各项优势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提高业务竞争力。 AI手机、AIPC趋势对公司的影响 AI手机、AIPC等个人智能设备的逐步升级带来换机机遇,对整个3C行业创新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司持续配合客户各类消费电子产品进行供货,例如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服务。同时,在自身主营业务的基础之上,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并围绕消费电子相关产品进行研发及升级,包括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 公司会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向,根据行业发展进程和客户业务需求进行布局安排。公司关注到与手机背板相关的工艺及材料,例如玻纤IMT工艺、玻纤有机硅、磁性油墨效果等,未来可以拓展运用至车载产品、家电产品面板,医疗器械面板等。 XR相关业务 公司目前暂未开展XR相关业务。随着AI从大模型的研发到逐步落地,终端品牌商对于构成终端设备的结构件和功能件的需求将会增大,公司可从材料、模组以及光学件等渗入XR业务。例如,公司的复合板材可以用作XR头盔的外观展示面板。
SMM3月7日讯:今日消费电子板块跌幅靠前,截至日间收盘跌2.77%。个股普跌,截至日间收盘,贝隆精密、朗特智能、惠威科技涨近5%,亿道信息涨4.18%。下跌方面,思泉新材领跌12.29%,卓翼科技跌停,福蓉科技跌9.77%。 上证指数今日刷2023年11月22日以来新高至3063.69后回落,截至日间收盘跌0.41%。 截至今日日间收盘行情: 企业动态 精研科技: 公司业绩方面,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0万元–170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公司对海外大客户的产品销售规模较前一年度虽有所下降,但通过优化开发和运营团队、强化内部控制、提升运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及良率等多重措施,海外大客户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其他客户的整体需求较前一年度有所上升,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惠威科技: 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370万元-74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库存结构,期末存货总体较年初有所减少,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期减少。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强管理、提质增效,本期管理费用减少,综合导致本期净利润较上期增加。 佳禾智能: 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500万元-15,000万元,同比降13.59%-22.23%。受益于电子消费需求复苏,公司订单增加,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0%,毛利率水平逐步提高。 但受以下因素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素有:(1)江西新的生产基地及东莞松山湖总部研发大楼投入使用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2)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约1200万元;(3)公司存货平均库龄有所增加,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根据库龄结构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也相应增加,公司全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约4500万元。 凯旺科技: 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900万元–4300万元,同比降282.72%-233.17%。公司在研、产、销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部分成熟产品销售价格降低,是公司当期主营业务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卓翼科技: 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00.00万元-45,000.00万元,同比降166.89%-243.15%。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订单减少,规模化生产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导致经营亏损。公司新客户、新产品处于导入前期试产阶段,成本投入较高,短期内未能对经营业绩形成支撑,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从而影响了公司利润。 埃斯顿: 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小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公司在过去对小型机器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复苏。 年度展望-机构观点 兴业证券: 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2023年,海内外AI基础大模型纷纷落地,而2024年将见证各种基于AI模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IPC、AIXR、AI手机等相继亮相。 中泰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芳对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从手机行业来看,在AI技术等新的刺激之下,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有望被带动,而芯片、存储、散热等厂商也将受益于手机搭载AI,得到发展机遇。从XR行业来看,苹果VisionPro的出现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带动,对屏幕等硬件和软件应用行业都带来较大机会。 光大证券: 电子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凯表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一到两位数的增长复苏,可重点关注新兴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及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 展望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温和复苏,PC市场或迎来亮眼成长,建议关注新兴市场成长潜力、PC及手机供应链盈利能力改善、折叠屏手机三大投资机会。此外,AR/VR、AIPC/AI手机等终端亦将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川财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景气度持续提升,特别是AI领域将成为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消费电子行业以约十年为一周期,预计本轮新周期的开启,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助力下,有望为行业带来5年以上的上升周期。 万联证券: 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需求将受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到2028年,该行业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SMM2月28日讯:今日行业板块普遍飘绿,其中消费电子板块跌幅靠前,止住八连跌,截至今日日间收盘跌8.24%。 个股近全线飘绿,截至日间收盘,仅一股飘红,奋达科技涨1.32%,九连涨;昀冢科技领跌14.54%,凯旺科技跌14.52%,显盈科技跌14.13%,英力股份跌13.13%,智动力跌12.82%。 上证指数今日冲至2023年12月4日以来新高3031.49后回落,截至日间收盘跌1.91%。 截至今日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声音 国金证券: 在今年1月的研报中指出,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电子需求转好信号明显,建议关注四季度受到手机拉货,库存去化较快,业绩有望超预期的细分行业及公司,电子行业基本面在逐步转好。 昀冢科技: 2月27日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52,516.11万元,同比增13.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971.10万元。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业务销售收入同比略有增长,由于消费电子产品策略调整,预计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上半年,受行业影响,市场处于恢复期,盈利能力不及预期,但下半年开始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加之光学摄像头领域市场空间的提升,下半年消费电子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优于上半年,呈向好趋势。 》点击查看详情 拓邦股份 :2月28日,2023年营业收入为90.18亿元,同比增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亿元,同比减11.99%,主要因国际化布局投入增加及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 》点击查看详情 兴业证券: 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2023年,海内外AI基础大模型纷纷落地,而2024年将见证各种基于AI模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IPC、AIXR、AI手机等相继亮相。 中泰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芳对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从手机行业来看,在AI技术等新的刺激之下,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有望被带动,而芯片、存储、散热等厂商也将受益于手机搭载AI,得到发展机遇。从XR行业来看,苹果Vision Pro的出现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带动,对屏幕等硬件和软件应用行业都带来较大机会。 光大证券: 电子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凯表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一到两位数的增长复苏,可重点关注新兴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及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 展望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温和复苏,PC市场或迎来亮眼成长,建议关注新兴市场成长潜力、PC及手机供应链盈利能力改善、折叠屏手机三大投资机会。此外,AR/VR、AIPC/AI手机等终端亦将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川财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景气度持续提升,特别是AI领域将成为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消费电子行业以约十年为一周期,预计本轮新周期的开启,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助力下,有望为行业带来5年以上的上升周期。 万联证券: 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需求将受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到2028年,该行业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埃斯顿: 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小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公司在过去对小型机器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复苏。
2月27日,昀冢科技表示,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52,516.11万元,同比增13.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971.10万元。 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 1、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业务销售收入同比略有增长,由于消费电子产品策略调整,预计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上半年,受行业影响,市场处于恢复期,盈利能力不及预期,但下半年开始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加之光学摄像头领域市场空间的提升,下半年消费电子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优于上半年,呈向好趋势。 2、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业务进入研发及试产阶段,使得材料、人力、折旧等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同时配套管理成本相应增加。 3、半导体引线框架业务处于成长期,销售订单同比大幅度增长,而导致相应的固定费用和新增工艺投入的资源仍在持续增加。 (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3.9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5.7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1.00%,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5.44%,主要原因为MLCC新业务进入研发及试产阶段,生产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导致固定成本相应增加,且研发和试制新产品的材料、人力等费用投入增加;半导体引线框架业务受销售订单增长影响,增加相应的固定费用和新增工艺投入的资源。
2月28日,拓邦股份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90.18亿元,同比增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亿元,同比减11.99%,主要因国际化布局投入增加及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提升基本盘业务(家电和工具)中高价值产品市占率,增加头部客户的份额;同时紧抓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业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机遇,陆续推出工商储BMS、逆变器、光储充一体机、能量管理系统等新产品,在行业内具备自主可控优势,拥有核心部件自研及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 随着储能行业库存逐步出清,储能产品将逐步恢复增速,控制及电源类产品成熟并推向市场,未来公司将加速场景应用,保持新能源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伴随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2023年四季度收入实现同比13.54%及环比三季度26.18%的增长,2023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以上,经营质量同比增强。
SMM2月26日讯:近日,消费电子板块持续上涨,截至今日日间收盘涨1.55%,连续七日上涨。 个股普涨,截至今日日间收盘,维海德涨停,刷历史新高至62.00,七连涨。惠威科技涨停,思泉新材涨7.36%,智动力涨6.07%,振邦智能涨5.64%,福立旺涨5.15%。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声音 兴业证券: 在《2024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研报中指出,科技产业周期的演绎通常遵循从基础设施到硬件终端的规律,就像移动互联网从3G、4G到智能手机一样。2023年,海内外AI基础大模型纷纷落地,而2024年将见证各种基于AI模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IPC、AIXR、AI手机等相继亮相。 中泰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兼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芳对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从手机行业来看,在AI技术等新的刺激之下,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有望被带动,而芯片、存储、散热等厂商也将受益于手机搭载AI,得到发展机遇。从XR行业来看,苹果Vision Pro的出现将对行业产生明显带动,对屏幕等硬件和软件应用行业都带来较大机会。 光大证券: 电子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凯表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一到两位数的增长复苏,可重点关注新兴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及海外市场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 展望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温和复苏,PC市场或迎来亮眼成长,建议关注新兴市场成长潜力、PC及手机供应链盈利能力改善、折叠屏手机三大投资机会。此外,AR/VR、AIPC/AI手机等终端亦将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进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 川财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景气度持续提升,特别是AI领域将成为行业未来的新增长点。消费电子行业以约十年为一周期,预计本轮新周期的开启,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助力下,有望为行业带来5年以上的上升周期。 万联证券: 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收入将在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需求将受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先进技术产品推动,到2028年,该行业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接近1.2万亿美元。 埃斯顿: 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消费电子行业是小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公司在过去对小型机器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复苏。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