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8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7%,农村下降0.7%;食品价格下降3.3%,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价格下降0.4%。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下降0.5%。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5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2.6%,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2.7%,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8%,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1.8%,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四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6.5%和1.2%,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2%和0.1%;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下降2.5%、0.7%和0.5%。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5.5%,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两平四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5%和0.4%,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下降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对2025年2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解读。 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2月份物价有所回落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这主要是受春节错月、假期和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从结构看,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CPI中部分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PPI降幅有所收窄,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一、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CPI同比由涨转降,扣除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仍保持上涨 2月份CPI同比由涨转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春节错月导致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2月份的对比基数,导致今年2月份同比受上年价格变动的影响为负。据测算,在2月份-0.7%的CPI同比变动中,上年价格变动的滞后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扣除春节错月影响2月份CPI同比上涨0.1%,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从春节影响的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3%,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0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八成多,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因素;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6%和9.6%,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7个百分点。二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有利于鲜菜生长运输。2月份全国雨雪冰冻天气较少,而上年同期部分地区出现两轮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和运输产生较大影响。2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2.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三是汽车等商品降价促销。2月份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0%和6.0%,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6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淡季、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多因素影响PPI下降,但降幅略有收窄 2月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0.1个百分点。PPI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春节前后为工业生产淡季,多数建筑项目停工影响建材需求。受假日及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建筑项目停工较多,建材等需求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3.5%。二是春节期间煤炭供应充足、保障有力。煤炭生产整体稳定,电厂、港口存煤充足,煤炭加工价格同比下降24.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2.5%。三是国际油价波动传导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价格同比下降5.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5%,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6%。与此同时,随着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部分行业生产需求增加,推动PPI降幅收窄。 三、从分项结构看,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 一是CPI中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2月份CPI中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6%,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3%。受消费需求回升影响,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上涨0.2%,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服装、通讯工具和小家电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1.4%、1.3%和1.0%。受国际金价波动影响,金饰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至38.6%。部分服务行业价格稳步上涨,电影及演出票价格环比上涨3.1%,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1%,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6%和1.0%,在外餐饮价格同比上涨1.2%,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和0.6%。二是工业品需求稳步释放,相关行业价格小幅上涨。消费品制造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1.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0.2%,烟草制品业价格环比上涨0.1%,家具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0.1%,服饰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1%,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1%。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带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和0.3%。三是部分工业行业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降势趋缓。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3.0%,电子半导体材料价格同比下降9.7%,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均有所收窄。节后复工复产加快,用电需求迅速恢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 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2025年1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 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5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5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 一、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 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下降0.4%,广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和0.2%。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1%、0.4%和0.4%,广州下降0.2%。 1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1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比上月减少2个。 二、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 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7%、8.4%和5.2%,上海上涨5.6%。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8%、2.3%、10.0%和6.1%。 1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二手住宅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0%和8.2%,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就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了解读。 2025年1月份CPI涨幅扩大 PPI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5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涨幅扩大 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本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五成多。服务中,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27.8%、16.0%、11.6%和9.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受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分别上涨9.3%和9.2%。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食品中,春节因素叠加气温下降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9%、3.3%和2.7%。此外,受国际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3.0%和2.5%,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服务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高于上月0.22个百分点。服务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8.9%和7.0%;电影及演出票、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分别上涨11.0%、6.9%和5.8%。食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上月为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8%和2.4%,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分别下降13.1%、5.6%、2.5%和1.4%,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2%,其中汽油价格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为0.6%,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小0.12个百分点;此外,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6%和5.8%,金饰品价格上涨30.0%。 据测算,在1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二、PPI同比下降 1月份,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有力,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受假日及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建材等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0%。装备制造业中,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下降0.7%,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纺织业价格下降0.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上涨0.2%。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18.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7%。价格下降的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0%,汽车制造业下降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纺织业下降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3%,上述10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11个百分点,超过总降幅的九成。 据测算,在1月份2.3%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就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了解读。 2025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 202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1.1%。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0.6%,服务价格上涨0.9%。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6%,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2.5%,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3.8%,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5.4%、1.7%和1.1%,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7%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1%和0.6%。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5.9%,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两平一降。其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7%和1.6%,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5%和0.7%;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4%。 2025年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 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9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9%,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5%,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8.9%,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5.2%,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1%,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3.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2.3%,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1.4%;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0.9%。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2%,原材料工业价格持平,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3%。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0.4%,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3%,化工原料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2%,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均下降0.1%。 2025年1月份CPI涨幅扩大 PPI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5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涨幅扩大 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本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五成多。服务中,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27.8%、16.0%、11.6%和9.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受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分别上涨9.3%和9.2%。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食品中,春节因素叠加气温下降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9%、3.3%和2.7%。此外,受国际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3.0%和2.5%,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服务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高于上月0.22个百分点。服务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8.9%和7.0%;电影及演出票、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分别上涨11.0%、6.9%和5.8%。食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上月为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8%和2.4%,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分别下降13.1%、5.6%、2.5%和1.4%,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2%,其中汽油价格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为0.6%,对CPI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小0.12个百分点;此外,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6%和5.8%,金饰品价格上涨30.0%。 据测算,在1月份0.5%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 二、PPI同比下降 1月份,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有力,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受假日及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建材等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0%。装备制造业中,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下降0.7%,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5%。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5%,纺织业价格下降0.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上涨0.2%。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18.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7%。价格下降的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0%,汽车制造业下降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纺织业下降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3%,上述10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11个百分点,超过总降幅的九成。 据测算,在1月份2.3%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解读:受春节因素影响 1月CPI涨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国新办今日就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去年12月经济回升态势更加明显 工业增速是下半年以来的最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去年12月份的主要指标看,经济回升态势更加明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2%、6.5%、3.7%,比上月分别加快0.8、0.4、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是全年最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也升至98.7%的高位水平。下阶段,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及时做好相关政策的跨年度顺畅衔接和平稳有序过渡,为经济稳定运行、持续回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经济顺利实现主要预期目标任务 成绩实属不易 康义表示,总的来看,2024年我国经济克服了复杂的内外环境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顺利地实现了主要预期目标任务,推动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真实写照,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承压,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下阶段,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干字当头,把各方面有利因素转化为发展的实绩,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国家统计局:物价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康义在发布会上表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重大部署,极大地提升了信心、改善了预期、激发了发展动能,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物价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需求回暖,带动价格回升。从居民消费价格看,四季度CPI涨幅尽管有所回落,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下行影响,更能够反映供需关系的核心CPI连续回升。四季度以来,扣除食品和能源以后,核心CPI涨幅连续三个月回升,12月份上涨0.4%。从工业品价格看,工业产销改善也带动价格回稳,11月和12月PPI降幅连续收窄,分别比上月收窄0.4和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3% 比202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康义表示,2024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3%,比202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 康义表示,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1.0%,扭转了之前连续下滑的态势。康义表示,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效果正在持续显现,表现为市场成交日趋活跃、房价逐步回稳、市场预期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仍保持中高速水平 康义表示,潜在增长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能力的一个研究性概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假设,得到的测算结果都会有一些差异。综合近年来多数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现阶段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仍然保持中高速水平。 国家统计局:2025年我国CPI有望温和回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月份,我国蔬菜、鲜果、飞机票、旅游价格均稳中有涨,同时企业预期改善也有助于CPI的稳步回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宏观政策实施,也为物价改善提供良好条件。2025年我国CPI有望温和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小幅上涨 12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CPI持平,上月为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临近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8.6%转为上涨4.6%,家政服务、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0.9%和0.7%;部分品牌新款上市,通信工具价格上涨3.0%。 从同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0.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2.5%和0.5%,涨幅均有回落;鲜果、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3%—13.8%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持平,其中金饰品价格上涨27.2%,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7%和6.0%;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1%。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新增需求有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9%。房地产、基建项目淡季陆续停工,钢材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石油开采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均与上月持平,其中铜冶炼价格下降1.7%,金冶炼价格上涨0.4%。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逐步推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0.6%。燃气、电力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9%。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0.6%,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3%;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7%,航空相关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5%。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纺织业价格下降0.3%;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上涨0.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7%。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8.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4.8%,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上述8个行业降幅比上月均收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9.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0%,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3、1.7和0.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2024年12月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2.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 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 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 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 ,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就2024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解读。 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1%。 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持平。食品中,鲜果价格下降3.0%,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5%,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4.9%和1.2%,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9%,居住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2.2%和0.7%。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1%,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两平一降。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价格均上涨0.3%,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2%和0.1%;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持平;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1%。 2024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 一、12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9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6%,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7.9%,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5.9%,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7%,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3.9%,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2.3%,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1.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1.4%。 二、12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持平,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0%,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4%,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2%,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1%;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0.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3%,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0.2%。 2024年12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小幅上涨 12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CPI持平,上月为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临近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8.6%转为上涨4.6%,家政服务、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0.9%和0.7%;部分品牌新款上市,通信工具价格上涨3.0%。 从同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0.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2.5%和0.5%,涨幅均有回落;鲜果、牛肉、羊肉、食用油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3%—13.8%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持平,其中金饰品价格上涨27.2%,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7%和6.0%;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1%。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新增需求有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9%。房地产、基建项目淡季陆续停工,钢材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石油开采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均与上月持平,其中铜冶炼价格下降1.7%,金冶炼价格上涨0.4%。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逐步推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0.6%。燃气、电力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9%。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0.6%,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3%;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上涨0.7%,航空相关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5%。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纺织业价格下降0.3%;造纸和纸制品业价格上涨0.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7%。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8.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4.8%,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上述8个行业降幅比上月均收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9.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0%,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3、1.7和0.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4年12月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国家统计局对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2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增幅为2.7%。其中,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国内生产总值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257亿元,增幅为1.6%;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3433亿元,增幅为1.1%。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91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5936亿元,比重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9167亿元,比重为56.3%。 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2024年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局核算司负责人就此接受了《中国信息报》专访。 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为什么要对2023年全国GDP数据进行修订? 答:对GDP数据进行修订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统计一直以来的工作惯例。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我国年度GDP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是初步核算,受资料来源等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进行核算。第二次是对GDP的最终核实,主要是根据年度统计资料、财政决算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对初步核算结果进行修订。在经济普查年份,要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当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 2023年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年份,这次普查涵盖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全国经济普查为GDP核算提供了范围全面、内容丰富、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为此,国家统计局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资料,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对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另外,考虑到当前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条件已经成熟,在此次修订过程中,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租金法,并同步修订GDP数据。 问:请问为何要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改革后,GDP将会如何变化? 答: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居民自有住房服务需要纳入GDP核算中。由于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没有发生实际的租赁行为,也不存在实际市场价格,因此需要虚拟计算其服务价值。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采用租金法或成本法核算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租金法和成本法都符合国际标准。 过去,由于我国房屋租赁市场不够发达,租金数据代表性不强,我国一直采用成本法核算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租赁市场逐渐成熟,相关统计监测制度不断完善,当前已具备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调整为租金法的条件,且国际主要经济体大多采用租金法。对我国现行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进行改革,能更加准确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GDP数据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 从核算结果看,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采用租金法核算后,2023年我国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较成本法增加13433亿元,2023年GDP相应增加。 问:2023年全国GDP数据修订后,GDP总量、结构等方面会有什么变化? 答:基于经济普查后基础资料的变化以及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等,国家统计局按照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对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修订后,2023年GDP为12942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增幅为2.7%。其中,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国内生产总值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257亿元,增幅为1.6%;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3433亿元,增幅为1.1%。 2023年GDP数据修订后,三次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9%,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8%,比初步核算数降低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3%,比初步核算数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问:五经普后全国GDP数据修订对2024年全国GDP增速有何影响? 答:根据我国现行GDP核算方法,年度GDP初步核算主要采用相关指标速度推算法核算,也就是说先根据相关专业指标增速推算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速,然后根据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增加值核算当年增加值总量。一般来说,对当年GDP数据的修订会影响下一年GDP总量,但基本不影响其增速。 在2024年GDP初步核算时,将以2023年GDP修订数为基数,利用不同行业相关指标增速核算。因此,尽管2023年GDP修订数在总量上有所增加,但对2024年GDP增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过去四次经济普查的情况来看,数据修订对随后年份的GDP增速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问:2023年全国GDP数据修订后,是否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答: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当GDP核算所使用的基础资料、核算方法及分类标准等有更新或变化时,需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五经普后,国家统计局将根据2023年GDP修订结果及改革后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等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由于GDP历史数据修订工作量大,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GDP历史数据修订完成后,将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 问:五经普后,2023年全国GDP数据进行了修订,是否会同时对地区GDP数据进行修订?相关修订结果何时发布? 答:这次普查后,我们既要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也要对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地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和历史数据进行系统修订。修订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将由国家统计局授权各地区统计局,在2025年1月发布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时一并公布;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将于2025年下半年,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和各地区统计年鉴对外公布。
2024年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局核算司负责人就此接受了《中国信息报》专访。 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为什么要对2023年全国GDP数据进行修订? 答:对GDP数据进行修订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统计一直以来的工作惯例。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我国年度GDP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是初步核算,受资料来源等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进行核算。第二次是对GDP的最终核实,主要是根据年度统计资料、财政决算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对初步核算结果进行修订。在经济普查年份,要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当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 2023年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年份,这次普查涵盖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全国经济普查为GDP核算提供了范围全面、内容丰富、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为此,国家统计局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资料,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对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 另外,考虑到当前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条件已经成熟,在此次修订过程中,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租金法,并同步修订GDP数据。 问:请问为何要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改革后,GDP将会如何变化? 答: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居民自有住房服务需要纳入GDP核算中。由于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没有发生实际的租赁行为,也不存在实际市场价格,因此需要虚拟计算其服务价值。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采用租金法或成本法核算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租金法和成本法都符合国际标准。 过去,由于我国房屋租赁市场不够发达,租金数据代表性不强,我国一直采用成本法核算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租赁市场逐渐成熟,相关统计监测制度不断完善,当前已具备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调整为租金法的条件,且国际主要经济体大多采用租金法。对我国现行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进行改革,能更加准确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GDP数据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 从核算结果看,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采用租金法核算后,2023年我国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较成本法增加13433亿元,2023年GDP相应增加。 问:2023年全国GDP数据修订后,GDP总量、结构等方面会有什么变化? 答:基于经济普查后基础资料的变化以及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等,国家统计局按照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对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修订后,2023年GDP为12942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增幅为2.7%。其中,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修订,国内生产总值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257亿元,增幅为1.6%;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3433亿元,增幅为1.1%。 2023年GDP数据修订后,三次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9%,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8%,比初步核算数降低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3%,比初步核算数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问:五经普后全国GDP数据修订对2024年全国GDP增速有何影响? 答:根据我国现行GDP核算方法,年度GDP初步核算主要采用相关指标速度推算法核算,也就是说先根据相关专业指标增速推算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速,然后根据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增加值核算当年增加值总量。一般来说,对当年GDP数据的修订会影响下一年GDP总量,但基本不影响其增速。 在2024年GDP初步核算时,将以2023年GDP修订数为基数,利用不同行业相关指标增速核算。因此,尽管2023年GDP修订数在总量上有所增加,但对2024年GDP增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过去四次经济普查的情况来看,数据修订对随后年份的GDP增速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问:2023年全国GDP数据修订后,是否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答: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当GDP核算所使用的基础资料、核算方法及分类标准等有更新或变化时,需要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五经普后,国家统计局将根据2023年GDP修订结果及改革后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等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由于GDP历史数据修订工作量大,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GDP历史数据修订完成后,将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 问:五经普后,2023年全国GDP数据进行了修订,是否会同时对地区GDP数据进行修订?相关修订结果何时发布? 答:这次普查后,我们既要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修订,也要对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地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和历史数据进行系统修订。修订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将由国家统计局授权各地区统计局,在2025年1月发布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时一并公布;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将于2025年下半年,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和各地区统计年鉴对外公布。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修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4%。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 2024年11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 ,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1%。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就2024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进行了解读。 2024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2024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4%。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2.7%,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下降0.3%。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0.0%,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3.7%,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1.1%,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四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5.2%和1.1%,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1.1%和1.0%;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3.6%、0.3%和0.1%。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48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3.2%,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0%,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两平四降。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7%和0.6%,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下降0.1%。 2024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2024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由降转涨 2024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1%。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一、1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12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9%,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衣着价格下降0.3%,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7.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5%,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5.0%,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3.8%,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2.7%,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1.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1.0%。 二、1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1%,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2%,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价格持平,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0.7%,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6%,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4%,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2%;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1.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1%。 2024年11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 11月份,受气温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C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超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其中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非食品中,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8.6%、7.3%和5.6%;冬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6%;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上涨0.2%,为近9个月以来首次转涨。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带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3.7%和10.0%,涨幅均有回落;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4.7%转为下降0.3%;牛肉、羊肉、食用油、禽肉类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1%—13.5%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8.2%。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通信工具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上涨0.7%;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5.5%,降幅有所收窄。服务价格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 据测算,在11月份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11月份,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由下降0.4%转为持平。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1.2%,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6.2%,玻璃制造价格上涨1.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其中铝冶炼价格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3%。煤炭保供力度加大,电厂备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我国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均下降1.4%。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2.0%,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8%,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6%,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4%。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纺织业价格下降0.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 从同比看,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上述7个行业降幅比上月均收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6.3%,降幅比上月均扩大0.7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3.1%,降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0%,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4和0.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1月份-2.5%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环比由降转涨 同比降幅收窄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