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8

  • 沪锡半月跌超12% 供给较弱&下游补库意愿强烈 锡价或宽幅震荡【SMM分析】

    》查看SMM锡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16日讯:2月以来沪锡主力一路下滑,半个月以来最大跌幅为12.38%,今日短暂停歇,止住五连跌,截至日间收盘涨0.27%。伦锡今日同样飘红,截至15:10分涨0.43%,涨幅较沪锡大。 沪、伦锡走势变化 》查看期货实时走势 现货: SMM1#锡 现货均价1月30日触及2022年6月22日以来新高后持续下调,截至2月16日已跌10.48%。今日较15日跌0.35%,报213500元/吨。 SMM调研显示,早盘期间冶炼厂报价意愿平稳,早盘报价升贴水小幅升高,根据贸易商反馈,今日现货成交较差。 》查看SMM锡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基本面现况 供给端: 开工率方面,进入2023年,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合计开工率持续下滑,1月正值春节月,企业陆续进入春节假期,19日触及2022年8月以来新低,截至2月10日,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开工率连续两周反弹至50.02%。江西省冶炼厂开工率表现同云、江两省合计变化一致,截至2月10日为49.9%;云南开工率连续三周下滑后,2月10日反弹至50.1%。 2022年1月7日-2023年2月10日云南、江西及两省合计开工率变化走势: 》点击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产量方面,1月 国内精锡产量 环比大幅减少,市面仍有进口锡流通,贴水幅度与小牌相差不大。 进入2月,原料偏紧与加工费走低挤压炼厂利润的扰动仍存。但随着锡价出现较大回落,下游采购意愿得以释放,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出现明显回升,预计2月精锡需求将出呈现回暖态势。预计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环比明显增长,月度预期产量为14035吨。 2月15日,锡业股份表示,全球主要传统锡矿产区受品位下滑、开采技术限制、人工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趋势,成本中枢将不断上移。同时,由于锡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矿产开发前期资本开支长期不足,受前期疫情及通胀等影响导致相关新增矿山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加之近年来锡金属价格剧烈波动也抑制了矿山开发经济效益及投资意愿。 此外,受二次资源回收废料供应不足及回收工艺技术水平等限制,也一定程度抑制二次资源的锡供给,因此,整体上看,预计近两年内锡矿供给难以出现较大释放,全球锡供给弹性较低的趋势有望持续。 需求端: 近期,锡下游企业原料 库存 得到一定程度消化,企业逢低采购,补库意愿强烈。春节假期结束已有半月,锡产业链上下游大多数企业恢复开工,但锡矿紧缺对上游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供给相对较弱。 综上, 供给来看,进口窗口虽然开启但盈利预期较小,叠加冶炼厂开工恢复节奏较慢,供给相对较弱;需求来看,虽绝对数量较少,但订单恢复趋势依旧,相对供给来看需求较强一些;SMM认为短期 锡价 或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推荐阅读: 》沪锡日盘震荡反弹 持仓量大幅减少【SMM锡午评】 》春节假期扰动生产 1月精锡产量环比明显回落【SMM分析】

  • 1月锡价大涨2月倒V回落 累库减弱&下游复工 供需将趋平衡【SMM分析】

    》查看SMM锡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10日讯:自2022年12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对年后需求持积极预期,1月锡价被推升至高位。1月沪锡低开高走,并于1月30日刷2022年6月21日以来新高至244650元/吨,月度涨幅为11.91%;进入2月沪锡持续走弱,截至2月10日日间收盘,月度跌幅为7.64%。 伦锡1月冲高回落,1月26日触2022年6月16日以来新高至32680美元/吨后便持续下滑,2月盘面延续弱势;1月涨幅为18.78%,截至2月10日16:33分2月跌幅为5.58%。 1月及2月初沪、伦锡盘面变化走势: 》查看期货实时走势 现货表现 1月 SMM1#锡 现货均价整体呈上涨趋势,月度涨幅为13.22%;步入2月,价格持续下调,截至2月10日已跌8%。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上周锡下游开始节后原料采购,但采购力度有限,下游生产仍没有完全恢复。 根据贸易商反馈,上周现货市场出货表现日度差异明显,盘中价格回落时商家成交表现明显好转,商家出货意愿较强,品牌间升贴水价差收窄。下游企业采购意愿有所恢复,但对价格颇为敏感,对2303合约贴水报价的小牌锡锭尤被青睐。 》查看SMM锡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基本面现况 供给端: 截至2月10日,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 开工率 如预期反弹,锡精矿加工费小幅下调。1月国内精锡产量环比大幅减少,进口盈利窗口暂时关闭。 2022年12月2日-2023年2月10日云南、江西及两省合计开工率变化走势: 1月下游焊锡企业受春节假期放假停工影响,开工率表现出现了大幅回落状态。从数据反馈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降幅相对偏缓,而小规模企业开工率明显下跌。 进入2月锡价强势上涨的势头有所放缓,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增加。价格平稳波动对于下游企业订单签订以及原料采购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焊锡企业稳步复产,年后订单逐步恢复。但考虑到2月实际生产天数较少,企业反馈年后订单或难恢复至节前平均水平。综上所述,2月焊锡企业预期开工率或将出现明显回升。 》点击查看详情 库存方面,伴随锡冶炼厂交仓,上期所仓单库存持续增加,2月10日上期所仓单库存较上周增830吨。分地区来看,上周华东地区库存有所增加,华南地区则变动不大。非交割仓库库存逐步向交割仓库转移,仓单数量增幅明显高于库存增幅,表明现货市场出货成交不及预期,贸易商抛盘意愿增加。假期影响逐渐衰退,将导致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叠加冶炼厂开工恢复较慢,预计短期库存或将有所消化。 LME上周库存小幅累库,亚洲地区贡献全部增幅,欧洲地区少量去库,北美地区维持不变。 》点击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需求端: 锡价震荡下跌,下游企业节后逢低采购,补库意愿强烈,国内库存累库力度减弱。春节假期结束,上下游企业均进入恢复开工节奏,但锡矿紧缺对上游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供需双弱局面将逐渐结束,累库情况将有所缓解。与此同时,市场资金大幅进场,持续增仓恐将导致锡价剧烈波动。 SMM展望: 基本面来看,国内仓单库存目前持续增加,现货市场升贴水明显回升,出货规模表现因价格大幅下跌及开工恢复而好转。随着下游开工恢复,供需关系将恢复平衡,SMM认为2月下旬 锡价 或呈震荡走势。 推荐阅读: 》2022第十二届中国锡产业链峰会现场视频直播回放 : https://www.smm.cn/live/live_detail?li=319

  • 1月锡价大涨2月倒V回落 累库减弱&下游复工 供需将趋平衡【SMM分析】

    》查看SMM锡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10日讯:自2022年12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对年后需求持积极预期,1月锡价被推升至高位。1月沪锡低开高走,并于1月30日刷2022年6月21日以来新高至244650元/吨,月度涨幅为11.91%;进入2月沪锡持续走弱,截至2月10日日间收盘,月度跌幅为7.64%。 伦锡1月冲高回落,1月26日触2022年6月16日以来新高至32680美元/吨后便持续下滑,2月盘面延续弱势;1月涨幅为18.78%,截至2月10日16:33分2月跌幅为5.58%。 1月及2月初沪、伦锡盘面变化走势: 》查看期货实时走势 现货表现 1月 SMM1#锡 现货均价整体呈上涨趋势,月度涨幅为13.22%;步入2月,价格持续下调,截至2月10日已跌8%。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上周锡下游开始节后原料采购,但采购力度有限,下游生产仍没有完全恢复。 根据贸易商反馈,上周现货市场出货表现日度差异明显,盘中价格回落时商家成交表现明显好转,商家出货意愿较强,品牌间升贴水价差收窄。下游企业采购意愿有所恢复,但对价格颇为敏感,对2303合约贴水报价的小牌锡锭尤被青睐。 》查看SMM锡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基本面现况 供给端: 截至2月10日,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 开工率 如预期反弹,锡精矿加工费小幅下调。1月国内精锡产量环比大幅减少,进口盈利窗口暂时关闭。 2022年12月2日-2023年2月10日云南、江西及两省合计开工率变化走势: 1月下游焊锡企业受春节假期放假停工影响,开工率表现出现了大幅回落状态。从数据反馈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降幅相对偏缓,而小规模企业开工率明显下跌。 进入2月锡价强势上涨的势头有所放缓,价格高位横盘的概率增加。价格平稳波动对于下游企业订单签订以及原料采购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焊锡企业稳步复产,年后订单逐步恢复。但考虑到2月实际生产天数较少,企业反馈年后订单或难恢复至节前平均水平。综上所述,2月焊锡企业预期开工率或将出现明显回升。 》点击查看详情 库存方面,伴随锡冶炼厂交仓,上期所仓单库存持续增加,2月10日上期所仓单库存较上周增830吨。分地区来看,上周华东地区库存有所增加,华南地区则变动不大。非交割仓库库存逐步向交割仓库转移,仓单数量增幅明显高于库存增幅,表明现货市场出货成交不及预期,贸易商抛盘意愿增加。假期影响逐渐衰退,将导致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叠加冶炼厂开工恢复较慢,预计短期库存或将有所消化。 LME上周库存小幅累库,亚洲地区贡献全部增幅,欧洲地区少量去库,北美地区维持不变。 》点击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需求端: 锡价震荡下跌,下游企业节后逢低采购,补库意愿强烈,国内库存累库力度减弱。春节假期结束,上下游企业均进入恢复开工节奏,但锡矿紧缺对上游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供需双弱局面将逐渐结束,累库情况将有所缓解。与此同时,市场资金大幅进场,持续增仓恐将导致锡价剧烈波动。 SMM展望: 基本面来看,国内仓单库存目前持续增加,现货市场升贴水明显回升,出货规模表现因价格大幅下跌及开工恢复而好转。随着下游开工恢复,供需关系将恢复平衡,SMM认为2月下旬 锡价 或呈震荡走势。 推荐阅读: 》2022第十二届中国锡产业链峰会现场视频直播回放 : https://www.smm.cn/live/live_detail?li=319

  • 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周期循环 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周期循环,周期一般3-5年。2000年以来半导体经历过三次下跌区间,一般2年左右恢复。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00-2022年市场复合增长率5%。2020年以来汽车电子、疫情带来消费电子需求爆发,产业景气度高。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需求下行,存储芯片需求大幅下降,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下行。 2022年全球半导体Capex+19%创新高,预计2023年Capex -19% 2020年以来全球晶圆厂商积极扩产,拉动设备需求高景气。晶圆厂扩产的资本支出中,70-80%将用于购置半导体设 备。根据IC Insight,2022年全球半导体厂商资本支出达1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 预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下行。下游市场景气度下行,台积电、力积电、英特尔、美光等下调其 2022 年的 资本支出计划。据IC Insight预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约1466亿美元,同比下降19%。 大陆IC市场空间广阔,本土晶圆厂芯片市占率仅6.6% IC Insights预计2021-2026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值CAGR 13.3%,集成电路市场规模CAGR 7.9%。 大陆IC市场空间广阔,芯片自给率逐步提升。2011年大陆IC产量占比12.7%,2021年占比16.7%,预计2026年占比 21.2%。2021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值为312亿美元,占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市场规模1865亿美元的16.7%:其中,总部位于中 国大陆的公司产量123亿美元(39.4%),仅占中国大陆1865亿美元IC市场的6.6%;台积电、海力士、三星、英特尔等在中国 拥有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外资公司生产了剩余芯片。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大,近五年市场空间CAGR达36% 半导体设备受益于下游扩产加速及代际更迭,迎来量价齐升。根据SEMI,2016-2021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空 间CAGR分别达20%、36%。   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我国大陆转移,我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占全球比重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占全球销售额29%,2020、2021年蝉联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 国内头部晶圆厂逆势扩产,至2026年预计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 中芯国际逆势扩产,带动国内设备投资。9月中芯国际公布天津西青12英寸芯片项目,计划投资75亿美元,规划建设月产 能为10万片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Q3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上调22年资本开支从50亿美元至66亿美元,预计未来5~7年新 增34w片产能扩产。 中国大陆预计2022-2026年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2022年中国大陆共有23座12英寸晶圆厂正在投产,总计月产能约 为104.2万片,与总规划月产能156.5万片相比,产能装载率仅达到66.58%,仍有较大扩产空间。预计中国大陆2022年-2026 年还将新增25座 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预计截至2026年底,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厂的总月产能将超 过276.3万片,相比目前提高165.1%。 下游厂商代际差距缩小,技术迭代推动设备量价齐升 国产晶圆厂商在技术工艺方面不断突破,与国际龙头代际差距缩小至2代。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代际差距逐步缩小, 2021年14/28纳米收入贡献占比为15%,较2020年的9%显著提升。 随技术节点缩小,半导体设备投入大幅上升。随半导体芯片先进制程的发展,单位产能投资额逐步提升,14nm技术节 点的产线投资额是90nm的3.3倍左右,3nm技术节点的产线投资额是14nm的3.4倍左右。 未来4年,中国主要晶圆厂商设备投资额平均约1732亿元/年 竞争格局:海外龙头市占率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稳步推进,多环节设备取得突破 我国去胶设备、清洗设备、CMP设备、热处理设备、刻蚀设备国产化率较高。 n 从国内重点产线招投标数据来看,美国日本占据头部地位,国产设备替代空间大。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稳步推进,多环节设备取得突破 半导体设备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看好国产设备加速导入。从近年中标结果来看,中微公司、北方华创 、盛美上海、 华海清科、屹唐半导体、拓荆科技、芯源微等公司是国产替代主力军。 2019-2021年,长江存储国产化率从9.57%提升至25.65%,中芯绍兴从10.07%提升至25.29%,上海积塔从27.27%提升至 41.56%。2022年前三季度上海积塔、北京燕东、华虹无锡招投标较多,国产化率分别为59.55%、46.25%、15.33%。 半导体逆全球化成趋势,各国新规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 自主可控是发展方向,举国之力保障供应链安全 主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业绩增长快,研发投入加码 统计11家主要半导体设备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 司、芯源微、华峰测控、至纯科技、拓荆科技、盛 美上海、华海清科、长川科技、精测电子、晶盛机电)的财务指标:  营收、利润高增长 :2022Q1-Q3,营收、归母净 利润分别达318、69亿元,同比增长65%、90%。  合同负债、存货高增长: 2022Q1-Q3,合同负 债合计达202亿元,同比+71%;存货389亿元,同 比+87%。 研发费用维持高增: 2022Q1-Q3,研发费用合计 同比增长59%。

  • 平安观点: “硅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叠加,行业在2023年有望探底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加上本轮的移动互联网和IT基础设施建设的“硅周期”进入尾声,行业下行压力凸显。从宏观经济走势以及下游应用发展来看,我们预计行业有希望在2023年见到周期底部,年内有可能完成去库存,2024年有望恢复增长。 下行周期看赛道,关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以及研发设计类仪器仪表等领域 :1)半导体加速“上车”,供需偏紧的格局还在持续。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中半导体器件获得显著的增量需求,单车半导体价值量已翻倍;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大幅度提升。整体芯片需求依然旺盛,包括功率器件、碳化硅、MCU和模拟芯片依然还是需求增长的重点。2)“风光储”装机量快速增长拉动功率半导体需求,而且受益于国内整机厂和零部件厂的集聚,国内相关领域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也获得比较大的市场机会;3)设计研发类仪器仪表也迎来替代高峰,国家连续出台鼓励性政策,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厂商能力较快提升,替代空间在逐步打开。 投资建议:半导体设计端依然延续着需求分化的格局,新能源车和新能源等大赛道仍有机会,功率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MCU和模拟芯片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供给偏紧、供应链割裂的大环境下,市场机会凸显,推荐斯达半导、时代电气、纳芯微、圣邦股份、兆易创新等标的;研发设计端除了EDA工具之外,仪器仪表自主化也需要发力,建议关注鼎阳科技和坤恒顺维。半导体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战略性产业,虽然短期内回调较为明显,但中长期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国内在多个领域也正在突破。首次覆盖该行业,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1)美国制裁风险上升;2)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3)市场需求可能不及预期;4)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 投资要点 回顾2022年: 海外货币紧缩接近尾声,国内疫情防控不断优化,工业金属价格回落,能源金属走势分化,锂价连创新高,钴等表现疲弱。板块估值整体降至低位,子板块走势分化,黄金和钼板块变现亮眼。 展望2023年: 我们建议把握三条主线:货币和需求:2023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美联储加息结束假设下,注重传统资源端和贵金属投资机会。景气赛道:2023年景气度较高和资源“自主可控”的赛道,重点把握光伏、储能用软磁、辅材相关标的。自主可控:自主可控关键材料和技术国产替代,重点关注pet铜箔中游厂商量产、高端汽车电子连接器国产替代的机会。综合以上判断,我们建议一边把握传统资源端价格弹性,一边把握景气和自主可控赛道。 主线一:黄金和铜、铝资源冶炼板块 贵金属推荐黄金: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或结束,黄金价格易涨难跌,重点推荐未来两年黄金业务具有成长性的稳健性标的银泰黄金(000975.SZ)。工业金属推荐铜、铝:全球铜矿资本开支不足,2023年铜价有望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抬升。主要标的:KFM、TFM等优秀资源的龙头洛阳钼业(603993.SH),多元布局铜、金、锂矿资源的龙头企业紫金矿业(601899.SH),电解铝合规产能有上限,下游需求多点开花的神火股份(000933.SZ)。 主线二:光伏、储能、能源金属板块 光储产业推荐软磁、辅材:受益电网投资景气和远期特高压建设提速,取向硅钢总量和结构持续紧平衡,重点推荐民营取向硅钢龙头望变电气(603191.SH)。SMC下游光储逆变器用软磁粉持续景气,推荐PM、MIM、SMC三大平台协同的粉末冶金龙头东睦股份(600114.SH)。硅料价格回落带动组件远期大扩产,辅材需求维持高增,重点推荐鑫铂股份(003038.SZ)。 能源金属关注锂、镍: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β或下降,锂板块主要标的有资源“自主可控”的青藏盐湖和川矿标的西藏矿业(000762.SZ)、融捷股份(002192.SZ)、产能成长性高的赣锋锂业(002460.SZ)。镍板块主要标的有以量换价、一体化优势明显的华友钴业(603799.SH)。 主线三:自主可控新材料、新技术板块 自主可控新材料、新技术方向,推荐复合铜箔、碳纤维、MLCC粉体:国防装备现代化催化高端材料进口替代,我们认为碳纤维市场容量扩大、产品高端化逻辑,推荐楚江新材(002171.SZ)。电池降本逻辑下有复合铜箔标的万顺新材(300057.SZ)。高端汽车电子连接器国产替代,推荐博威合金(601137.SH)。半导体国产替代,推荐MLCC粉体龙头博迁新材(605376.SH)。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确定风险、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汇兑风险。

  • 01、年度评估及策略推荐 1、2022年行情回顾 供应: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亚和巴西受高温、飓风和雨季等天气因素影响,发运不及市场预期。一季度之后,主流矿山发运快速恢复,截止11月份主流矿发运水平和去年基本持平;今年1-10月份,我国非主流矿进口量1.3亿吨,较去年同比下降4200万吨,半数以上的减量来自于印度和乌克兰;国产矿由于国内环保限产和矿山安全事故影响,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小幅下降。今年铁矿石供应全年基本持平。  需求: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施工面积增速仍未企稳回升,新开工面积增速有止跌迹象,竣工面积增速持续好转。铁水产量全年呈现“升降升降”的走势,今年1-11月份,国内铁水产量较去年下降1%。今年铁矿石需求全年同比小幅下降。  库存:上半年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持续去化,三季度小幅累库,“金九银十”期间港口再次去库,年底海外矿山财年冲量同时国内需求季节性下降,港口库存再度转为累库。钢厂的进口铁矿石库存在年内,除了几次重要节日前的补库,全年整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四季度维持在低水平运行。  年度总结:今年供应端主要减量是来自于非主流和国产矿,主流矿的供应情况略低于市场预期;需求端则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走弱,钢材的需求下降,铁矿石的需求也随之下降。因为今年废钢供应短缺导致其价格高企,短流程企业普遍亏损停产,同时高炉添加废钢的比例也明显下降,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今年钢材产量下降的铁元素主要是来自于废钢而并非是铁矿石。由于废钢的缓冲,今年铁矿石的需求并未出现较大的降幅。整体来看,供应端非主流矿供应的大幅减少是我们在去年年报中没有预料到的,同时废钢供应的紧张情况也是比较出人意料的,供需端的两个意外因素使得今年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走弱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下跌。 2、2023年行情展望 供应:海外主流矿山供应稳定增长,四大矿山2023年预计供应增量2000万吨。非主流矿的供应增量将主要来自于印度,若俄乌冲突缓和或者结束,届时乌克兰也将有约700万吨增量,非主流矿2023年预计供应增量1500万吨。国产矿山在国家“基石计划”指引下,产量稳步增长,争取在25年,国内矿产量达到3.7亿吨。国产矿在2023年供应有望恢复至21年水平,供应增量有限。我们预计2023年铁矿石供应增量3500万吨。  需求:房地产行业在房企融资“三支箭”政策落地后,明年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需求边际改善。从海外国家的经验看,疫情政策放开到经济恢复,需要3-5个月时间,明年需求大概率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但由于22年钢材产量下降的铁元素是主要来自于废钢,四季度钢厂废钢的使用比例已降至极低水平,所以2023年钢材的减产将会更直接的影响铁矿石需求,我们预计2023年铁矿石需求下降2.5-3%。 库存:我们预计明年铁矿石呈现供增需减的格局,港口库存将累库。在明年需求小幅下降的情况下,钢材利润大概率处于较低水平,我们预计明年钢厂库存低位运行。  行情展望:供应端:明年铁矿石主流和非主流矿都将有不小的增量,国产矿具体增量后续要关注国内相关政策。需求端:基建增速上半年仍将维持在高增速,下半年或将回落。房地产行业有望企稳回升,小幅复苏。整体需求预计小幅下降。整体来看,明年铁矿石供增需减格局,价格中枢下移。我们预计铁矿石在80-90美元/吨的支撑较强,可考虑逢高抛空。 3、交易策略建议 4、铁矿石供需平衡表 02、期现市场 1、期货价格 今年铁矿石期货价格整体上就是先扬后抑的走势。上半年在补库行情和5.5%经济目标增速的影响下,期货价格逐步下行。下半年美联储的大幅加息,以及不断下行的房地产数据使得市场对未来较为悲观,期货价格逐步下行。四季度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相关利好政策,随后房地产行业的三支箭极大的提振了市场信心,市场对于未来有了较强的预期,期货价格企稳反弹。 2、现货价格 截止11月底,今年现货市场中超特粉和金布巴粉价格涨幅最大,其他品种铁矿石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3、品种价差 今年铁矿石高低品价差整体看就是年初冲高然后逐步回落的过程。其中卡粉和PB粉价格与卡粉-金布巴价差在四季度低位波动,而PB-超特价差则是在四季度有比较明显的底部反弹,主要是由于从下半年开始,低品矿的经济性逐渐下降,钢厂更加倾向于使用经济性更好的中品矿(比如PB粉),高炉中低品矿的配比下降。 03、利润库存 1、利润 2022年国内钢厂利润前高后低,尤其是在三季度,金九银十需求不如市场预期,钢厂利润持续亏损,到了四季度钢厂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们预计2023年钢厂利润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右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今年PB粉的进口利润远远低于去年,21年全年进口利润都较为可观,22年仅三季度PB粉的进口利润尚可。 2、库存 2022年上半年国内钢厂利润可观,生产积极性旺盛,疏港量处于相对高位,同时海外矿山发运不及预期,港口库存持续去化。6月底至9月初,部分钢厂利润出现亏损,铁水产量快速下滑,同时海外矿山发运量回升至较高水平,港口小幅累库。9月初至10月底,成材的表观需求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并未在淡季走弱,港口库存再度去化。11月初至今,成材表观需求下滑,处于历史同期新低,现货市场情绪悲观,港口库存再度转为累库。年底随着铁矿石供应增加需求弱,港口库存或将继续累库。 今年全年钢厂铁矿石库存整体不断下降。途中经历里几次比较重要的补库,分别是年初春节前补库、五一劳动节补库、中秋节补库(幅度较小)和国庆节前补库。 2022年澳大利亚矿港口库存变化情况与港口总库存基本一致,巴西矿港口库存全年处于先降后升的状态。 04、供给端 1、主流矿供应 2022年1-11月,澳巴全球总发运量11.4亿吨,发运水平较去年基本持平,整体平稳运行。 2022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9.17亿吨,同比下降1.7%。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7.88亿吨,同比增长3.35%,占进口总量的86%,澳大利亚和巴西仍是我国的主要供应国。 2022年1-10月,力拓全球累计发货量2.58亿吨,同比减少3.32%;必和必拓全球累计发货量2.31亿吨,同比减少4.99%。 2022年1-10月,淡水河谷全球累计发货量2.18亿吨,同比减少4.77%;FMG全球累计发货量1.55亿吨,同比增加3.89%。 2022年1-10月,四大矿山全球累计发货量8.63亿吨,同比减少2.93%。截止今年10月的发货量数据,四大矿山中仅仅只有FMG是同比增加的,其余三家均同比减少,四大矿山发货量不及市场预期,前三季度总货量略低于去年。 力拓公布2023年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出货量为3.2亿-3.35亿吨,与2022年持平。 FMG的铁桥(Iron Bridge)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投产,再叠加Eliwana项目的发力,预计2023年增量约500万吨。 淡水河谷S11D矿区、Itabira综合体和Minas Centrais综合体均有产能在今年四季度投产,预计2023年增量约500万吨。 必和必拓在今年5月投产的南坡矿铁矿(South Flank)将继续释放产能,预计2023年增量约1000万吨。 2、非主流矿供应 2022年1-10月我国海外非主流矿进口量1.3亿吨,较去年同比下降4200万吨,其中主要减量来自于印度和乌克兰,占比约63%(按照截止九月份进口量计算)。 在印度重新下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之后,2023年我国进口自印度的铁矿石,有望回升至每月200万吨以上。那么明年印度矿的供应增量约1600万吨。如果乌克兰铁矿石的进口量也恢复至2021年的水平,那么明年乌克兰矿的供应增量约700万吨(考虑到2023年其地缘冲突或将继续僵持,暂时不考虑该增量)。 在考虑到我们对明年矿价比较悲观的背景下,矿价或将触及部分非主流矿的成本线,非主流矿存在减产预期。所以2023年非主流矿的供应增量或低于我们预期,预计对国内供应增量1500万吨。 3、国产矿供应 2022年1-10月国内铁矿石原矿累计产量8.1亿吨,较去年同比下降1325万吨,下降2%;周度铁精粉日均产量较去年同比下降6%。 今年由于环保限产和矿山安全事故影响,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小幅下降。我国在“基石计划”提出2025年国产矿产量3.7亿吨,2021年国产铁精粉产量约2.8亿吨,今年产量略低于去年,所以2023年国产矿产量将继续增加,且幅度极为可观。按照25年国产矿3.7亿吨的产量平均计算,2023年国产铁精粉产量将达到3.25吨,即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将达到11.4亿吨,我们考虑到明年黑色市场的情况,认为国产矿很难完成如此大的增量,但未来国产矿产量不断增加是毫无疑问的。预计2023年国产矿供应增量500-1000万吨。 05、需求端 1、需求 2022年在冬奥会和两会结束之后各地限产逐步放松,钢厂纷纷开始复产,铁水产量持续上升,突破240万吨。二季度之后,钢厂利润出现亏损,美联储大幅加息等宏观消息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钢厂高炉开始主动减产,铁水产量快速下降210万吨。8月钢厂利润有所修复,部分钢厂停产检修结束,再度开始生产,铁水产量触底反弹。在金九银十的时候,铁水产量再度回升至240万吨,随后市场进入淡季,但成材表需数据仍较为坚挺,铁水产量逐步下滑,目前仍处于中等水平。 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1-10月房地产投资开放投资完成额再度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和单月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2%,暂时结束了继续扩大的跌幅;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连续三个月收窄,随着保交楼政策的推动,未来竣工面积将持续收窄。房屋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1%,单月同比降幅扩大;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4%,持续下滑尚未迎来拐点。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施工面积仍未企稳反弹。在房地产融资“三支箭”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企稳,全年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今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基建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10月基础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7%,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今年的基建投资在稳定国内经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建投资增速的稳定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风险。 免责申明: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我公司及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报告中的信息及观点不构成投资要约或买卖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及结果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美元暴跌提振锡价11月大幅反弹 12月如何表现?【SMM月度专题】

    编者按:11月上旬沪、伦锡价呈“回暖”走势,沪锡17日触及2022年9月1日以来新高至189950元/吨,伦锡16日刷新2022年8月26日以来新高至24695美元/吨。进入下旬,均进入横盘震荡格局,截至29日日间收盘,沪、伦锡月度波幅分别为涨16.57%、涨29.29%。 11月沪锡走势 11月伦锡走势 》查看期货实时走势 现货价格: 11月 SMM1#锡 现货均价基本呈震荡上行趋势,截至29日月度涨幅为12%,一改10月走势。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宏观方面: 11月受美联储加息力度减弱预期及美国经济数据多表现不佳影响,美元指数拐头下挫,截止11月29日16:09分,月度跌幅为4.73%。美元大跌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重大利好,锡价也受到提振。 产量 方面: 11月,国内主流冶炼厂均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再生原料偏紧的情况对于个别企业维持现有生产规模带来一定挑战。国内锡精矿加工费下调压低了炼厂利润,但主流炼厂面对现有加工费水平依旧保持着生产积极性。SMM预计1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0月环比小幅回落,月度产量或为15790吨。在原料偏紧的影响下,预计 12月产量 环比稍有回落。 》点击查看详情 SMM国内精炼锡产量走势变化 》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库存 方面: 近期国内外库存出现内增外减的现象,主因此前锡价内强外弱令进口窗口打开。截至11月25日,上期所及国内分地区锡库存均为累库的状态,月度累库量分别为1863吨、1635吨。截至28日,LME锡库存月度去库量为1275吨。进入11月国内进口窗口逐渐关闭,但考虑到船期因素国内进口锡货源预计将持续至12月上旬。 红色:上期所锡锭总库存 绿色:国内分地区锡锭总库存 蓝色:LME锡总库存 综上,11月锡市场供需情绪基本平稳,锡精矿加工费下调原料依旧偏紧,疫情扰动下需求表现偏弱。现阶段供需双弱格局恐将延续至12月,因此 锡价 大概率维持横盘,短期出现单边走势难度较大。当然也需关注美元走势的变化,如果出现继续大幅下挫的情况,锡价也会跟随商品价格上行。 推荐阅读: 》2022第十二届中国锡产业链峰会现场视频直播回放 : https://www.smm.cn/live/live_detail?li=319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