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164

  • 【SMM分析】镍价反复震荡难以突破平台,宏观情绪扰动大过基本面

    本周镍价呈现​​反复震荡​​格局,截至5月16日,SMM1#电解镍均价报126,140元/吨,环比上周涨幅约为0.7%。沪镍主力合约收于124,060元/吨,较上周微涨1.65%,LME镍价收于15,665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17%。周初受中美贸易关税协议达成、菲律宾禁矿传闻扰动等利多因素提振,镍价一度反弹,但上方空间依然受制于供需过剩带来的高库存压力,镍价突破12.7万元/吨价位平台的动力不足。 宏观方面,当前市场利多驱动主要是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双方达成“取消91%加征关税”协议;美国通胀降温,4月CPI同比增速2.3%(创三年新低),核心CPI同比2.8%,缓解市场对美联储鹰派加码的担忧。但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年内降息幅度从75基点缩窄至55基点,首次降息时点延后至9月,也给市场注入了一些悲观情绪。从产业基本面来看,镍的过剩格局未改,成本支撑弱化,中美关税下调对镍下游需求的提振尚未显现,成交依然维持刚需采购为主,备货情绪不高。 后市SMM认为镍价依然在成本支撑与供需过剩的博弈中震荡,电解镍现货价格波动区间为122,150-130,000元/吨,沪镍波动区间为120,000-128,000元/吨,但仍需关注政策变量对镍价带来的情绪扰动。

  • 成交清淡 本周镁锭市场高位企稳运行【SMM镁周评】

    本周镁价高位盘整运行,截至到发稿前,今日主产区90镁锭的市场主流报价在17300-17400元/吨,较上周五上调100元/吨。 周初镁市延续上周上涨行情,镁厂库存低位给予镁价底部支撑,下游客户刚需采购推涨价格,镁价上调至17400-17500元/吨,后随着镁价攀升至17500,下游畏高情绪渐浓,采购态度较为谨慎,镁市成交较为清淡,周中,镁价高位盘整运行,囤货贸易商陆续低价抛货拉低下游心理预期,叠加小型镁厂随行就市出货,低价货源逐步增加,镁价重心逐步下移。 根据SMM分析,主产区库存的持续下降使得镁锭市场在短期内仍维持紧平衡状态。低库存水平继续为镁锭价格提供底部支撑,限制了其回落空间。然而,在原材料价格主导的市场逻辑下,镁合金价格跟随镁锭价格延续同频共振的价格走势,镁合金价格高位运行使得近期镁合金成交难度高,镁市需求有所缩减,镁价持续上调动力较弱,预计短期镁价窄幅震荡运行。

  • SMM5月16日讯: 01  什么是硅片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硅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屋顶常见的的太阳能板,就离不开硅片这个核心材料。 硅片是由硅元素组成的薄片,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14 族,原子序数为 14。 它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质,能够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挥作用,这使得它成为制造各种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 02  硅片的分类 单晶硅?多晶硅?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单晶硅与多晶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晶体结构不同。硅原子以 金刚石晶格 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则形成单晶硅。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形成多晶硅。 (一)单晶硅片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硅片通常指单晶硅片,常见的单晶硅片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光伏太阳能发电,供热的原材料。 单晶硅片是由高纯度单晶硅棒切割而成,纯度通常要求达到5个9即99.999%纯度的硅。 单晶硅具有规则的原子排列,呈现出完美的晶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单晶硅片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目前单晶硅片主要分为两类即N型和P型硅片。N型与P型的硅片区分主要在于硅片在本征硅阶段掺杂的原子不同。如在本征硅中掺杂五价元素(如磷、砷)即形成N型的单晶硅,如果在本征硅中掺杂三价元素(如硼、镓)即形成P型单晶硅。下图为N型与P型单晶硅的晶格结构(左P右N)) 以高纯度的多晶硅为原料,采用 CZ(直拉法)或 FZ(区熔法)等拉晶技术,将多晶硅转化为单晶硅棒。直拉法是将籽晶浸入熔融的硅液中,缓慢旋转并向上提拉,使硅原子在籽晶上有序排列,形成单晶硅棒;区熔法则是通过高频感应加热,使硅棒局部熔化,利用晶体的生长特性,得到高纯度的单晶硅棒。得到单晶硅棒后,需要进行切割,将其切成薄片,然后经过研磨、抛光等工艺,得到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单晶硅片。 单晶硅片的主要规格有:N型183、N型210、N型210R、这三种硅片是市面上主流的大尺寸硅片,余下的P型主要有182、P型210两类P型硅片。其余的还有M6(166mm)的早期主流尺寸,现在已经逐步淘汰,还有G1(158.75mm)的过渡尺寸和M2(156.75mm)的过去历史主流。此外还有着其他型号的如M10D,M10L,M10DL等的矩形硅片、182.2×191.6mm 矩形硅片等硅片。 (二)多晶硅片 多晶硅片是由多晶硅锭切割而成。多晶硅的原子排列是无序的,由许多小晶粒组成,故多晶硅片也无N型P型的区分,且因排列无序其电学性能不如单晶硅片,但制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多晶硅锭通常采用铸造法,将高纯度的多晶硅料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多晶硅锭。然后对多晶硅锭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得到多晶硅片。 多晶硅片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虽然其光电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片,但由于成本优势明显,仍在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在一些太阳能发电厂、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看到的太阳能电池板,很多都是由多晶硅片制成的。 (三)非晶硅片 非晶硅片,即 amorphous silicon,是一种非晶态半导体材料,其原子排列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制备非晶硅片常用的方法是气相沉积法,如辉光放电分解法、溅射法等。辉光放电分解法是在真空室中,将硅烷等气体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分解,使硅原子沉积在衬底上,形成非晶硅薄膜;溅射法是利用高能离子轰击硅靶材,使硅原子溅射到衬底上,形成非晶硅薄膜。 非晶硅片主要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它可以制成柔性太阳能电池,应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太阳能背包、太阳能汽车等;在传感器领域,非晶硅片可以用于制造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03   硅片的制备方法 单晶硅片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料是高纯度的多晶硅,主要关键步骤是拉晶,切片,研磨,检测,封装。 (一)拉晶 首先需要将高纯度的多晶硅转变成单晶硅棒,这一步骤有两种生产方法即常说的直拉法(cz法)和区熔法(fz法),在光伏太阳能领域,通常采用直拉法。直拉法生产单晶硅占到85%。其原理是将籽晶浸入熔融的硅液中,缓慢旋转并向上提拉,使硅原子在籽晶上有序排列,形成单晶硅棒。 首先将多晶硅堆叠和掺杂剂(如硼、磷)放入石英坩埚,加热至 1420℃熔融。得到熔融状态的硅业,这一步加入的原料是区分N型与P型的关键步骤,籽晶(一小段单晶硅)缓慢下降接触熔体,通过控制拉速(约 1-5mm/min)和温度梯度,生长出单晶硅锭。目前常见的直径有6英寸(150毫米)、 8 英寸(200 毫米)、12 英寸(300 毫米)等。下图为拉晶过程演示图。 (二)切割与研磨抛光 在拉晶过程中,单晶硅棒的直径较难控制,图为单晶炉拉晶技术规格。 将拉制好的单晶硅棒去除头尾和边缘,得到圆柱体的硅棒,因此为得到标准直径的硅棒,如6寸、8寸、12寸,在拉晶后会将硅片进行外径滚摩,通常要求硅棒的同心圆率要小于1%。以此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直径偏差。完成后对单晶硅棒进行开方,将圆柱型的硅片加工成规则方形的硅锭如 (156mm×156mm、182mm×182mm等等),方锭的打磨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毛刺,便于后续切割。 打磨完成后即可将硅锭固定在切割台上,将金刚线张紧(金刚线的线距取决于硅片的厚度),通过砂浆(切割液 + 碳化硅)循环,金刚线高速往复运动(线速 10-20m/s),将硅锭切割成薄片(厚度 150-200μm,N 型硅片更薄可达 130μm 以下),下图为拉晶后硅棒侧面结构示意图。 首次切割后的单晶硅片厚度通常为150~200μm(光伏),此时的单晶硅片并不能满足电池制造的需求,此时的单晶硅片表面存在一定的损伤和粗糙度,需要进行研磨,去除表面的损伤层,使硅片的厚度和平面度达到要求。使用研磨机,以碳化硅磨料和碱性溶液(如 NaOH)为介质,对硅片双面研磨,使表面平整度误差 < 5μm,边缘倒圆角最后进行抛光,要尤其注意对硅片边缘的抛光,要单独对硅片边缘抛光,消除锐角,减少电池片制备时的边缘漏电风险。使硅片表面变得光滑平整粗糙度 Ra≤0.1nm。此时硅片的表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杂志,需要进一步进行清洗。 首先进行碱洗 :用 NaOH 溶液去除表面切割残留的砂浆和金属离子。 第二步酸洗 :用 HF/HNO₃混合液去除表面氧化层和重金属杂质。 去离子水冲洗 :多次超声清洗,确保表面无颗粒残留(颗粒度 < 1μm)。完成清洗后硅片的生产基本就完成了,但生产出来的硅片品质还未可知,因此,最后还需要进行检测。 (三)检测与封装 硅片生产完成后要对硅片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检测,以便于能够满足后续的电池制造。各家硅片厂商对硅片的品质有不同的标准,主要分为A级B级C级。 硅片的品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电阻率、少子寿命、晶体缺陷等几个方面。 首先对硅片进行物理尺寸的测量,包括长度、宽度及厚度,最后进行平整度及力学的相关性能测量。测量电学性能时,通常采用四探针法进行测量硅片的电阻率,N型硅片的电阻率范围通常为0.5-2Ω・cm。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少子测试,通常采用微波光电导衰减法,脉冲光注入载流子,微波传感器检测电导率衰减曲线,拟合得到少子寿命(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测试方法需要在暗室环境内进行。寿命越高,载流子复合越少,电池效率越高。N型硅片少子寿命通常在500μs。 除物理性能、电子性能外,硅片中的杂质含量也是判定硅片品质的重要因素、如含氧量等,通常硅的杂志分为金属杂质和非金属杂质两类。测定金属杂质通常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通常需要抽样硅片将硅片酸溶后,通过质谱仪检测痕量金属元素。通常总金属杂质浓度要≤1×10¹⁵ atoms/cm³。对于碳含量和氧含量的测定红外光谱仪:利用硅 - 氧、硅 - 碳键的红外吸收特性,测量氧含量(Cz 硅片氧含量通常 1-1.5×10¹⁸ atoms/cm³)和碳含量(≤5×10¹⁶ atoms/cm³)。 批次硅片合格后还需要经过封装才能运往电池片的制造厂,其核心目标是保护硅片物理完整性和电学性能稳定性。通过精细化的包装设计(防静电、防潮、防震),减少硅片在流转中的损耗。硅片通常采用硅片包装盒进行包装运输。 (四)辅材介绍 单晶硅片的生产中有几样生产辅材是不可缺少的,会对硅片品质产生一定影响的生产才材料, 主要有坩埚、金刚线这两大辅材。 石英坩埚是硅片生产中单晶生长的核心耗材,石英坩埚的核心是耐高温,高纯度且无黑点、气泡等。内壁通常涂覆耐高温膜,以减少硅熔体的沾污和侵蚀。 石英坩埚通常分为三层,最内层是BaO涂层,(直接接触 1420℃以上的荣荣硅),需极致纯净(金属杂质<5ppm),通常涂覆 厚度 5-10μm,其目的就是通过形成钡硅酸盐保护膜,抑制硅熔体对石英的侵蚀,中层主要起到结构的支撑作用,通常为纯度99.95%以上的SiO₂,外层主要是用于增强坩埚强度,承受热应力。 第二个关键辅材是切割线,即使用的金刚线。金刚线分为两类,一种是树脂基金刚石线,一种是电镀金刚石线。在光伏太阳能领域,切割单晶硅片通常使用树脂基金刚石线。 树脂基金刚石线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是高碳钢丝(50-150μm)外表是人造金刚石硅粉,组成一根直径 50-150μm 的金刚线。碳钢母线的(含 0.8-1.2% C,抗拉强度>2500MPa),表面,通过树脂粘结剂(酚醛树脂 + 偶联剂)固定金刚石微粉(粒径 5-40μm,浓度 20-30 颗 /mm)。金刚石线在导轮带动下高速往复运动(线速 10-20m/s),同时金硅棒以 0.1-0.5mm/min 的速度垂直切入线网,就完成了硅棒切割成硅片的工作。 04   硅片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一)硅片厚度-薄片化 硅片的厚度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的要求,呈现薄片化的趋势, 从2000年光伏企业初期,硅片厚度大多在300μm~400μm的范围,主要受限于砂浆切割技术的损耗和硅片机械强度要求,这时候硅料的损耗较大,但较厚的硅片相对来说更容易处理。 2000年-2010年是光伏技术的快速突破期,这十年间,硅片厚度从300μm~400μm降低到150μm~180μm。2010年-2020年是快速的减薄期。 这个阶段的厚度削减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刚石线的使用,金刚石线逐步取代了砂浆的切割。 2010至今,金刚石线的切割的技术不断进步,金刚母线的直径也在不断降低,硅片强度的提升也是硅片薄片化的原因,边缘钝化、激光掺杂等技术增强硅片抗裂性,支持更薄硅片。总体而言,硅片厚度的发展从较厚的多晶硅片到单晶硅片,从最初的300μm~400μm到如今的100μm,技术在不断进步,厚度在不断变薄。 (二)硅片尺寸-大尺寸化 2012年之前硅片的尺寸在不断变大,在硅片生产的早期,收到半导体硅片技术影响,光伏硅片尺寸较小且分散。且当时的砂浆切割技术限制硅片厚度和尺寸,多晶硅片占主导,此时单晶硅片处于萌芽期。 2012年至2018年之间是标准化建立的阶段。此时头部企业联合推出了M2(156.75mm)的硅片,此后成为产业的统一标准。在2018年达到顶峰,同年占据85%的市场份额,此时多晶硅已经逐渐被单晶硅片替代。 2018年至今,硅片处于一个大尺寸的竞争阶段,2018年晶科推出G1(158.75mm):2019年隆基推出 M6(166mm)面积比 M2 提升 15%,组件功率突破 400W。同年中环推出G12(210mm)面积比 M6 提升 60.8%,开启超高功率时代。2020年隆基联合晶科晶澳联合推出M10(182mm),平衡功率与产业链兼容性。 至今N型的单晶硅片多以183mm、210R、210尺寸的硅片已经占据主流,从图中能够看出,从早期多种芯片到中期标准画的独占市场,到如今的硅片以大尺寸为主,主流的剩下三种规格即182方片,微矩形及210系列。 (三)硅片产能集中化 2015年至今,硅片的产能总体趋势趋于集中化,从早期的百家争鸣到后期CR5的产能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2016–2020 年双寡头格局显著(CR2 超 50%),主要是由于此头部企业联合发布了M2型的硅片,成为行业统一标准,后续2021 年后新进入者(双良、高景)打破垄断,CR5 占比回落至 60% 左右。如今2024 年晶科、晶澳等一体化厂商产能提升,CR5 占比进一步下降。但硅片市场在整体上仍呈现出产业的集中化,小厂的数量明显减少。 05   硅片生产趋势及主要生产商 (一)光伏装机量逐年增长 2015年,国家能源局首次明确 “光伏扶贫” 政策,推动农村分布式项目落地。自此中国光伏装机量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2019年的装机量短暂下滑531政策及多晶硅向单晶硅的过渡阶段,且政策转向了市场化竞争,2019年同年,光伏的每度电承成本逼近煤电。自此,光太阳能光伏装机量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阶段。如今随着发展清洁能源的必然趋势,装机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随并网技术进步及产业规范化等,分布式的光伏仍又不俗的装机潜力。 (二)硅片的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能 以下是主要的硅片生产企业,这里主要标注的是有硅片外售的企业名单,其中隆基属于一体化企业,但由于隆基的硅片产能较大,所以也存在硅片外销的情况,但上文提到的晶科、晶澳等企业属于高一体化程度的企业,几乎不对外销售芯片,基本自用因此,不再列举。表中可以看到,各家的硅片主营规格存在一定差异,但多以N型,大尺寸的硅片能生产销售为主。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50郭书昆(或加微信15006506817)郭书昆,谢谢!

  • 宏观利好助推不锈钢期价冲高 需求不足现货价格上行乏力【SMM分析】

    SMM 数据显示,本周 SS 主力合约冲高走强。截至 5 月16日上午 10:30,SS2507 合约报 12995元 / 吨,较上周累计上涨285元 / 吨。 宏观层面,5 月 12 日,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的经贸会谈取得重大突破:双方达成协议,将原计划实施的 125%“对等关税” 大幅下调至 10%,并暂停征收 24% 的关税 90 天。这一举措显著缓解了贸易摩擦对不锈钢出口的负面影响,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与此同时,美国公布的 CPI 数据同样引发市场震动。数据显示,美国 CPI 同比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创下 2021 年以来新低。这一结果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为大宗商品市场注入强心剂。双重利好叠加之下,不锈钢期货价格短期内迅速反弹,市场情绪显著升温。 在基本面层面,本周不锈钢现货市场受宏观利好因素强力驱动,价格显著走强。前期市场弥漫的谨慎观望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行业信心逐步恢复,带动周内成交活跃度明显回升,同时不锈钢社会库存也呈现下降态势。然而,随着周五宏观利好效应逐步消退,阶段性采购需求得到满足后,市场成交再度转弱,价格亦随之出现松动迹象。 综合来看,尽管本周宏观政策利好带动不锈钢市场成交趋热、价格抬升,但行业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扭转。供给层面,不锈钢企业延续高产量态势,市场供应持续宽松;成本端,高镍生铁与高碳铬铁价格持续下行,成本支撑减弱。需求端,随着传统消费旺季步入尾声,下游阶段性需求在集中释放后,后续增长动能匮乏,需求持续性面临挑战。加之宏观利好效应逐步消退,多重因素制约下,不锈钢价格上行缺乏有力支撑,短期内上行动力明显不足。

  • 【SMM焦炭焦煤库存】本周焦企焦炭库存 30.9万吨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7.9万吨,环比增加6.4万吨,增幅20.3%。焦企焦煤库存327.2万吨,环比减少7.0万吨,降幅2.1%。钢厂焦炭库存246.8万吨,环比减少5.8万吨,降幅2.3%。 本周焦企焦炭库存30.9万吨,环比+2.4万吨,+8.4%。钢厂焦炭库存267.5万吨,环比-3.3万吨,-1.2%。港口焦炭库存148.0万吨,环比-4.0万吨,-2.6%。焦企焦煤库存262.8万吨,环比-3.1万吨,-1.2%。      

  • 【SMM焦炉产能利用率】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1%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1%,周环比+0.1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6.7%,周环比+0.2个百分点。  

  • 【SMM镍午评】5月16日纯镍升水持平,电解镍价格小幅下跌

    SMM镍5月16日讯: 宏观消息: (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正在调整其总体政策制定框架,零利率已不再是一个基本情况,需要重新考虑就业不足和平均通胀率的措辞,预计4月PCE降至2.2%,这是一个温和的数据,但仍可能没有反映出即将到来的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鲍威尔称,美联储的一些做法是永久性的,例如对通胀预期的关注,良好的通胀预期使美联储能够在不危及通胀稳定的情况下为部署工作提供后续支持。 (2)日本政府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国经济一季度出现一年来首次萎缩。当季经济环比增速为-0.2%,而市场预期为萎缩0.1%。一季度实际GDP折合成年率为-0.7%,远不及-0.2%的市场预测中值。上一季度修正后的GDP增幅为2.4%。日本经济下滑的原因是私人消费停滞和出口下降。占日本经济产出一半以上的私人消费在第一季度持平,而市场预期为增长0.1%。当季日本出口下降了0.6%,而进口上升了2.9%。 现货市场: 今日SMM1#电解镍价格124,900-127,350元/吨,平均价格126,12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价格下跌200元/吨。金川一号镍的主流现货升水报价区间为2,000-2,200元/吨,平均升水为2,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俄镍的升贴水报价区间则为0-300元/吨,平均升水为15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期货市场: 沪镍主力合约(NI2506)早盘维持震荡,截止11:30价格收盘价为124,730元/吨,下跌约0.24%。 中美经贸会谈关于关税问题达成共识,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当前镍矿价格仍处高位,矿区供应紧缺现象仍存,镍产业链成本抬升,但供应过剩格局下成本传导受阻镍价或维持弱势震荡,下方支撑位122,000元/吨,上方阻力128,000元/吨。后续需关注印尼政策调整及菲律宾雨季结束后镍矿供应变化。

  • 不锈钢现货价格保持坚挺 印尼湿法矿价格后续或易涨难跌【SMM镍晨会纪要】

    5.16 镍晨会纪要 宏观消息: (1)据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7%。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 (2)随着中美实施一系列关税调整措施,美国进口商本周大幅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订单。多家航运公司和行业跟踪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的货运量已经显著回升。美东时间周三,集装箱跟踪数据软件商Vizion表示,在中美达成贸易“休战”后,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30个20英尺标准箱,而截至上周一(5月5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箱。   纯镍: 现货市场: 今日SMM1#电解镍价格125,100-127,550元/吨,平均价格126,32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价格上涨250元/吨。金川一号镍的主流现货升水报价区间为2,000-2,200元/吨,平均升水为2,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0元/吨。俄镍的升贴水报价区间则为0-300元/吨,平均升水为15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下跌50元/吨。 期货市场: 沪镍主力合约(NI2506)昨日夜盘小幅走高后价格缓慢下跌,日盘延续走弱趋势,早盘收盘阶段价格下跌速度加快,截止11:30价格收盘价为124,450元/吨,涨幅达0.04%。 中美经贸会谈关于关税问题达成共识,缓解贸易紧张局势。当前镍矿价格仍处高位,矿区供应紧缺现象仍存,镍产业链成本抬升,但供应过剩格局下成本传导受阻镍价或维持弱势震荡,下方支撑位122,000元/吨,上方阻力128,000元/吨。后续需关注印尼政策调整及菲律宾雨季结束后镍矿供应变化。   硫酸镍: 5 月15日,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7753/吨,电池级硫酸镍的报价区间为27760-28230元/吨,均价较昨日有所下跌。 从成本端来看,4月印尼MHP产量受洪水影响较大,供需存在缺口,导致其系数坚挺于高位。总体来看,MHP成本支撑较强。从需求端来看,本月受下游材料厂去库影响,部分前驱体排产情况有所下滑看,对镍盐的采购需求有所减弱。从供应端来看,本周部分镍盐厂基于前驱体需求较弱的原因,下调了报价系数。展望后市,目前镍盐市场供需双弱,买卖双方博弈,预期镍盐价格或将有所下行。   镍生铁: 5 月15日讯,SMM8-12%高镍生铁均价941.5元/镍点(出厂含税),较前一工作日持平。供给端来看,国内方面,部分前期检修冶炼厂开始恢复生产,生产开始爬坡,但受到成品价格下跌带来冶炼厂亏损加剧,整体产量增幅较为有限。印尼方面,当前印尼镍矿升水仍稳中偏强运行,冶炼厂成本支撑较强,但同时受到成品价格下跌击穿成本线的影响,部分产区产线已降低负荷生产,预计产量或小幅下滑。需求端来看,受到前期不锈钢亏损持续带来的部分钢厂粗钢有所减量,对高镍生铁的需求有所走弱,高镍生铁市场成交价格连续走弱。另外,宏观政策传导至产业仍需时间兑现,预计短期内高镍生铁价格仍承压运行。   不锈钢: SMM5 月15日讯,今日 SS 期货合约虽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但由于此前价格已强势站上 13100 元关口高位,因此今日的回调并未传导至现货市场,不锈钢现货价格保持坚挺。受益于前期价格上涨态势,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同日发布的 SMM 数据显示,本周不锈钢社会库存环比下降 0.85%,印证了市场去库趋势。然而,当前市场成交的高热度主要归因于前期宏观利好推动的价格上行,集中释放了此前被压制的需求。市场普遍担忧,在短期集中采购过后,下游不锈钢消费的持续性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期货方面,主力合约2507走强上涨。上午10:30,SS2507报130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0元/吨。无锡地区304/2B现货升贴水在270-420元/吨区间。现货市场中,无锡、佛山两地冷轧201/2B卷均报8050元/吨;冷轧切边304/2B卷,无锡均价13225元/吨,佛山均价13200元/吨;无锡地区冷轧316L/2B卷23850元/吨,佛山地区23850元/吨;热轧316L/NO.1卷,在两地均报23050元/吨;无锡、佛山两地冷轧430/2B卷均为7500元/吨。 近期,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与美国 CPI 数据不及预期等多重宏观利好因素叠加,为不锈钢期货市场注入强劲动能,推动盘面价格持续攀升。关税政策的缓和直接缓解了市场对出口受阻的担忧,而美国 CPI 数据偏弱则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提振大宗商品市场信心。然而,市场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方面,关税政策的最终落地效果和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锈钢市场供给量持续维持历史高位,供需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同时,随着高镍生铁、高碳铬铁等原料价格走弱,成本端对价格的支撑力度有所弱化。在此背景下,下游终端消费的实际复苏情况将成为决定不锈钢价格走势的关键变量,需持续保持密切关注。   镍矿: 本周印尼内贸红土镍矿主流升水维持在26-30美元/湿吨。火法矿价格方面,SMM印尼内贸红土镍矿1.6%到厂价格为52.6-56.6美元/湿吨,同比上周上涨1美元,涨幅约1.87%;湿法矿价格方面,SMM印尼内贸红土镍矿1.3%到厂价格下调至23~25美元/湿吨,同比下降2美元,跌幅达7.69%。 火法矿方面,苏拉威西岛仍在被降水持续干扰供应;同时,5月开始哈马黑拉岛进入雨季,整体来看,印尼镍矿供应仍因天气影响相对紧张。另外,PNBP政策正式落地,镍矿销售成本上升。此外,部分印尼矿山由于尚未取得RKAB配额,其IUP许可下的采矿活动受到限制,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端的紧张局势。需求方面,NPI价格持续阴跌,印尼火法冶炼企业成本被击穿,对镍矿价格再次上涨的接受程度有限。综合来看,印尼镍矿端价格当前多空交织,虽镍矿供应端扰动因素较多,但受到下游拖累,价格短期内或难有较大涨幅。 湿法矿方面,目前供应端尚未出现明显紧张态势,而MOROWALI园区MHP项目事故影响4月MHP产量,印尼当地湿法矿需求量有所减少,综合来看,湿法矿价格走弱。该园区相关产线预计将于5月份陆续恢复生产,SMM预计湿法矿价格后续或易涨难跌。  

  • 美国经济数据意外走压制美指 利多铜价【SMM铜晨会纪要】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9527.5美元/吨,盘初价格波动,盘中摸低至9511.0美元/吨,随后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至9606.0美元/吨,最终收于9600.0美元/吨,涨幅为0.08% ,成交量为13902手,持仓量为293706手。隔夜沪铜2506合约开于78160元/吨,盘初价格震荡,盘中摸低至78010元/吨,随后逐步走高,最高触及78610元/吨,最终收于78490元/吨,涨幅为0.13%,成交量为27647手 ,持仓量为184563手。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1)受4月零售销售增速放缓和PPI月率意外走低影响,美元指数下跌。(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正在调整其总体政策制定框架,零利率已不再是一个基本情况,需要重新考虑就业不足和平均通胀率的措辞,预计4月PCE降至2.2%。 现货:(1)上海:5月15日SMM 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5合约报贴水20-升水60元/吨,均价报价升水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45元/吨。盘面较昨日走跌,月差并未明显走扩。前日上期所铜期货仓单增加2w多吨至5W吨以上,预计今日现货升水将在昨日基础上下行。 (2)广东:5月15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00元/吨-升水50元/吨,均价贴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元/吨。总体来看,交割日月差依旧十分大,现货交投淡静。 (3)进口铜:5月15日仓单价格95到105美元/吨,QP6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价格108到122美元/吨,QP6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EQ铜(CIF提单)76美元/吨到88美元/吨,QP6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考5月中下旬到港货源。昨日市场与昨日表现相近,注册铜报盘重心持续下降。整体交投氛围并不活跃,买方还盘较低。听闻贸易商间5月下旬国产火法提单报盘110$, QP6月;一般火法报于115-120$附近,QP6月;国产仓单报于100-105$附近,QP6月; 6月上旬到港EQ提单报盘报于90-95$,QP6月。总体来看市场短期表现冷清。 (4)再生铜:5月15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1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2400-726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0元/吨,精废价差1452元/吨,环比下降229元/吨。精废杆价差1125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杆销售持续亏损,不少企业选择减产,仍在生产的再生铜杆企业表示每日产出几乎全部发出,短时间内,再生铜杆市场供应或将减少。 (5)库存:5月15日LME电解铜库存减少925吨至184650吨;5月1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10466吨至60535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4月零售销售增速放缓和PPI月率意外走低,美指走低,推升铜价,同时普京缺席土耳其会谈,俄乌会谈推迟至16日举行。国内方面,李强表示,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基本面方面,昨日对沪期铜2506合约平水铜成交高开低走,落至升水380-410元/吨,上期所铜期货仓单增加2w多吨至5W吨以上,截至5月15日周四,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较周一增加0.89万吨至13.20万吨,较上周四增加1.19万吨,结束连续10周周度去库,月差较大下游采购欲下降,且持货商积极交仓是主因。预计今日现货升水将在昨日基础上继续下行。综合来看,美指再次走软,且今日换月,预计今日铜价底部有一定支撑,维持高位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 【SMM钴晨会纪要】硫酸钴本周价格下滑 下周或维持震荡走势

    电解钴: 本周电解钴现货价格回暖。 从供给端来看,电钴冶炼厂减产动作持续,目前市场仍在消化社会库存。从需求端看,下游厂商订单未见显著复苏,厂商依旧维持按需排产的采购节奏,下游尚未出现显著备库动作。据最新消息,目前刚果(金)尚未公布钴出口禁售的相关政策,预计将于6月公布相关后续,预计下周,短期供需情况难有改变,电解钴价格或震荡运行。 中间品 : 本周钴中间品现货价格偏强运行。 据最新消息,目前刚果(金)尚未公布后续钴出口相关政策,预计将于6月公布相关后续。供应层面,目前贸易商货源维持报价,当下主流钴中间品现货报价跟随买盘情绪略有走高并维持高位。需求层面,因前期部分下游厂商已完成备货动作,故近期尚未见到采买情况,钴中间品现货交易略有平淡。预计下周,钴中间品或偏稳运行。 硫酸钴: 本周硫酸钴现货价格下跌。 从供给端来看,冶炼厂硫酸钴现货报价略有松动,回收厂报价亦有所下行。从需求端看,下游前驱厂对当下硫酸钴价格接受度偏弱,尚未出现采购动作;而四氧化三钴企业则以观望情绪为主导,故近期硫酸钴现货交易极为惨淡。预计下周,硫酸钴现货价格或维持震荡。 氯化钴: 本周,氯化钴价格略有下滑。 从供应角度来看,由于海外钴原料的运输周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冶炼厂在报价上仍保持谨慎,几乎没有出现低价抛售的情况。从需求角度观察,下游四氧化三钴企业的采购节奏放缓,市场询单较少,现货交易以小批量刚需为主。预计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旺季将可能带动下游企业的补库存需求回升,氯化钴市场可能会继续高位震荡,业内人士对成本传导和政策预期保持浓厚的观望态度。 钴盐(四氧化三钴):  本周,四氧化三钴的价格持续下滑。 尽管刚果的出口禁令导致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但国内库存过多也抑制了价格上涨的动力,现货报价依然疲软。下游需求暂未出现明显改善,多数钴酸锂企业仍然以按需采购为主。市场询盘气氛冷清,有效成交订单减少,整体市场处于观望阶段。业内普遍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刺激,预计短期内四氧化三钴现货价格将继续下跌。 钴粉及其他: 本周钴粉市场企业报价整体维持稳定,实际成交价可以略低于报价。 从供需端来看,下游合金行业需求虽保持相对稳定,库存较为充足,下游采购商对原生钴粉的采购意愿显著低迷。 三元前驱体: 本周,三元前驱体市场中,5系、6系和8系产品价格下调。 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价格都呈下行趋势,带动不同系别的前驱体产品价格走弱。从需求端来看,大动力型前驱体市场整体表现平淡,尽管部分厂家间出现订单转移现象,但总体需求量并无明显增长,仍以原有项目支撑为主。小动力与消费类前驱体近期订单量有所增加,主要受钴价上涨影响,部分下游材料厂选择提前备货,但实际需求提升幅度有限。在供应端方面,受今年行情波动影响,动力型前驱体生产企业普遍不再签订周期较长(如半年或一年)的订单,转而采取按月协商折扣的方式进行交易。部分企业已上调长单折扣系数,但下游客户对调整后的价格接受度较低。消费类前驱体仍以散单出货为主,自4月以来折扣系数基本维持稳定,目前前驱体企业与下游材料厂之间仍处于价格博弈阶段。展望下周,预计原材料价格将继续震荡,三元前驱体价格或小幅下调。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继续下行。 在原材料方面,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行,但锂盐的跌幅有所放缓。从需求端来看,大动力市场表现平稳,尽管个别车企销量较好,对三元材料形成了一定支撑,但增量有限;消费类市场的传统旺季尚未开启,虽然部分厂商因钴价上涨而提前备货,但整体需求增幅仍较有限。在供给端,目前市场供应主要依赖此前签订的长协订单,部分企业已上调相关折扣系数。在散单交易方面,厂家普遍采取针对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等原材料分别协商折扣的结算方式,散单报价折扣系数有所上调,但下游接受度不高。近期市场成交情绪偏弱,主要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市场对其后市仍持悲观预期,导致三元材料厂商出货意愿不强。此外,下游电池厂此前已完成部分备货,短期内采买意愿较低。价格趋势方面,预计后续原料价格呈阴跌趋势,三元材料价格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可能。 钴酸锂: 本周钴酸锂市场4.2V/4.4V/4.5V钴酸锂主流报价分别为21.9万元/吨、22.4万元/吨、23.5万元/吨。 原料端电池级碳酸锂本周延续之前的下跌趋势,四氧化三钴价格有小幅下滑,受原料价格影响,本周钴酸锂价格有小幅下跌。供应端,4月份开始,头部企业产能充分释放,产量稳定提升并保持在高位;需求端,终端厂商备货618,推动电芯厂采购订单增加。此外,受刚果金政策影响,钴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钴酸锂正极厂出货较为谨慎。   》订购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 新能源 产业链数据库 新闻:     【专家: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可实现小规模上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在CIBF 2025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固态电池电解质的选择需同时兼顾电导率、加工性、稳定性和制造成本等。当前更接近产业化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硫化物电解质,二是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还需重点突破材料层面的关健科学问题和产业层面的高效生产工艺/低成本化,预计2027年前后将建立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并推出搭载的原型车,2030年前后将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并装车使用。 【日产汽车CEO:在寻求合作伙伴之前需自救】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表示,在考虑与其他公司合作之前,该公司正专注于通过提高流动性来帮助自己。今年早些时候,日产试图与规模更大的日本同行本田汽车合并,但以失败告终。(财联社) 【吉利汽车桂生悦: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在吉利汽车一季度业绩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公司有信心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随着各项整合的深入进行,吉利汽车将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销量达70.38万辆,同比增长48%,约完成全年目标的26%。(财联社)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林子雅 86-215166690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 021-51666711 王子涵 021-51666914 王杰  021-51595902 张浩瀚 021-51666752 徐杨  021-51666760 陈泊霖 021-51666836 徐萌琪 021-20707868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