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共查询到331644条结果
  • 制氢电解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氢能产业发展论坛 上,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石勇针对“制氢电解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话题展开分析。 发展现状 氢能的战略地位 战略定位: 1.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3.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电解水制氢 市场分析 根据Nexbind Insight Market Research的分析报告:预计到2030年制氢电解槽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增长率将超过25.8%。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 原理: SOEC理论上可看作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的逆运行,其工作原理是在高温下(600~1000℃)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将水分子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应用场景:核电,氢冶金等产生大量工业余热的场景,减少碳排放; 发展现状:处于少量商业化试运行阶段。 SOEC发展现状——优势 01. 高效率、低能耗 高温电解效率提高20~50%,节电20~30%; 2. 低成本 原材料多属于陶瓷粉末,无贵金属。与外部余热结合进一步节电,最高可达~50%; 3. 可逆性 SOEC可以在电解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两种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形成“电-氢-电”。 4. 绿色低碳 可再生能源驱动,与化学合成热集成,使捕获的二氧化碳和水回收到合成天然气或汽油、甲醇或氨中。 SOEC发展现状 产品劣势: 1、材料要求高,单片大尺寸电极较难制作; 2、启动与运行复杂; 3、密封技术难; 4、应用场景、规模化效应受限; 5、技术成熟度偏低,处于实验室和商业化转化阶段。 发展方向: 1. 高温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和系统稳定性问题。 2. 单电池与电堆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 3. 电堆稳定性与寿命提升; 4. 加强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控制。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原理: PEM电解槽使用无孔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和阴阳极之间的隔膜。在阳极,水分子经历氧化反应生成氧气;而在阴极,氢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穿过质子交换膜并与电子结合,产生氢气。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 优势: 1. 快速响应,宽负荷运行 可适应快速变化的能源输入、尤其波动性的风光绿电; 2. 快速启停 系统可快速启停,适用于加氢站等应用场景; 3. 结构紧凑 单侧受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4. 绿色清洁 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纯水,无污染,氢气纯度高。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发展现状 产品劣势 1、单槽产氢量偏小; 2、性能不足(同类国内外对比):关键组件、电密和单位直流能耗、贵金属负载量等 3、成本高:质子交换膜、贵金属催化剂、膜电极制备工艺复杂 4、耐久性需提高:质子交换膜易受机械应力、化学腐蚀等影响而破损老化,贵金属催化剂易团聚、中毒失活。 发展方向: 1、提升性能和稳定性:优化质子交换膜(质子传输能力、稳定性),电解槽结构 2、降低成本:质子膜国产化替代、减少贵金属催化剂用量;提升膜电极的制备工艺 3、工作压力高:进一步提高单侧受压能力,提高材料均一性,降低后续设备成本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 原理: AEM制氢使用纯水或低浓度碱液作为电解质,水由阳极穿过AEM膜渗透到阴极,在阴极发生析氢反应产生OH-和氢气,OH-穿过AEM膜传导到阳极,并在阳极发生析氧反应。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AEM)发展现状 产品优势: 快速启停:AEM膜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能,电解槽可快速启停 析氢单侧施加~3MPa的压力,不需考虑氢中氧的除氧问题 快速动态响应,可灵活适配可再生能源 成本低: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材料 产品劣势 1、AEM膜:材料合成复杂,规模效应受限,成本高、寿命短 2、AEM膜溶胀较大,单槽大尺寸制备困难 3、阴极催化剂仍以Pt/C为主,相比PEM电流密度较低 4、技术欠成熟,处于商业化初期 发展方向 1、膜材料改进:发展具有高导电率、离子选择性、长期碱性稳定性的AEM 2、电极优化:开发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 3、进一步提高电流密度 碱性电解水制氢 碱性电解水制氢(ALK) 原理: 碱性电解水制氢以碱性溶液为电解质。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 碱性电解槽(ALK)发展现状 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中主要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纯化装置。 产品优势 成本低:电极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 电解效率:满工况条件下,天合元氢二代槽电解效率能达 85 % 左右。 宽负荷运行:能在较宽电流密度范围(25%~130%)稳定运行,对输入电力品质要求不高,可兼容多种能源供电。 规模化:适应大规模绿氢制备项目。 碱性电解槽(ALK)发展现状 待解决的问题 电解效率;低功率范围窄;响应速度慢;流场设计精细化程度低;启停频繁导致材料稳定性差。 发展方向: 1、技术研发与创新:电极、隔膜、电解槽结构设计,材料耐腐蚀性研究、系统研究与仿真; 2、规范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优质零部件选择; 3、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风光氢储” 一体化的能源系统; 4、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智能化运行 电解槽对比分析 单槽大型化 “方”“圆”之争 四种电解水技术总结对比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 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SMM铜业大会】

    4月23日,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主论坛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博士佟庆平对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铜及铜合金 铜的特性 铜具有极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通过添加不同元素形成不同铜合金,使其具备不同的优异性能。例如: · 导电(热) ← 纯铜;强度 ← Ni,Cr,Ti,Be;耐蚀 ← Ni,Al,Sn;色彩 ← Zn,Ni,Al;切削 ← Pb,Bi,Te;耐磨 ← Sn,Al,Ag;抑菌特性等。 · 重(密度大)、 表面氧化、热膨胀系数较大、价格高。 铜加工产品的种类:铜管、铜棒/排、铜线/丝/粉、铜板、铜带、铜箔。 铜及铜合金的用途 其列举了通信、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家电、机器人、新能源、机械装备、数据中心等用途。 ►铜加工材产量 中国铜加工材2024年产量为2125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线材占比约50%。 铜加工材主要消费领域 其对铜材消费领域占比和下游需求的细分市场进行了阐述。 2.管/棒/线/丝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管/ 棒/线/丝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螺纹管,外螺纹管,平滑管 1. 铜管的性能:优异的导电性,耐腐蚀性,易加工性(钎焊性,折弯等),抗菌性; 2. 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系统,建筑给排水,燃气输送,工业与船舶,电力电子,医疗等等。 1. 传统工艺:铸锭 → 热挤压 → 轧制 → 盘拉 → 退火 → 螺纹加工; 2. 连铸连轧: 水平连铸 → 轧制 → 盘拉 → 退火 → 螺纹加工,与传统工艺相比,设备投资小,生产效率高; 3. 技术水平:在内螺纹形状 (齿高、齿距、螺旋角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我国的内螺纹铜管整体加工技术领先世界; 4. 特殊用途: 特殊用途,大口径,耐蚀铜管的国产化替代稳步向前; 5. 发展趋势: 进一步节能减排,数字化·智能制造势在必行。 管/ 棒 /线/丝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棒(杆)/线的制备技术 1. 应用领域:机械制造,电力设备,汽车工业,军工与航空航天 等等; 2. 传统工艺:“铸锭→热挤压→拉拔”,“竖炉(SCR)连铸连轧→拉拔”; 3. 连铸+连续挤压: 与传统的工艺“铸锭→热挤压→拉拔”相比大幅度地提高了铜杆,铜棒,铜排,铜线的生产效率,设备投资小,环境负担轻,制造成本低; 4. 技术水平:我国的上引连铸技术,连续挤压技术及装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 发展趋势:智能制造,高端合金棒线国产化替代,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 管/棒/ 线/丝 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 1. 电线电缆:包括电力(配送电),通信设备,电器装备,新能源车等行业进入成熟与转型升级阶段,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2. 高性能,特种电缆: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对高性能电线电缆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加大高性能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智能化制造进程刻不容缓。 3.发展趋势: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半导体,机器人领域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是关关键。 例如:上图Cu-1~6wt%Ag高强高导合金线已在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高强高导铜合金线的性能:最高抗拉强度可达到1400MPa,通过控制Ag含量和新开发的加工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强度(MPa)/导电率(%IACS):1400/75,1200/80 ,1000/85,800/90 的高强度高导电的铜合金线。 ►超细铜合金线及其应用产品的制备技术 1. 高强度高导电铜线材:成功地开发出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双85(850MPa+85%IACS)以上铜合金线材。 2. 开发出单线直径0.013mm的超细线批量生产技术, 并在医疗,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3.板/带/箔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板/带 /箔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种铜合金的性能(板带箔材) 发展趋势:性能:高强高导 +α;α : 耐蚀, 耐磨, 耐高温, 耐疲劳, 易加。 现状: 近年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均取得长足进展,与国外同行业头部企业相比:传统铜合金产品已实现“并跑”,“领跑”;高端铜合金产品正从“跟跑”走向“并跑”;部分关键核心产品仍需要。 短期目标:关键铜合金产品的国产替代,大又强。 中长期目标:实现从并跑到领跑;新产品,新用途开发。 此外,其还对日系铜加工企业的部分CuNiSi系合金、中色正锐铜板带产品C7025铜镍硅合金带材、中色正锐铜板带产品C18150铜铬锆合金带材、中色正锐铜板带产品锌白铜C75210/C77010带材等进行了介绍。 板/带/ 箔 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延铜箔 ►压延铜箔的生产流程 1. 母材制备关键技术: ① 熔炼技术:主成分,杂质含量,气体成分;② 铸造技术:铸锭外观:无裂纹,无冷隔,无异物卷入;铸锭内部:无裂纹,无气孔……③ 组织性能:晶粒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板形 …… 2. 铜箔轧制的关键技术:板形,厚度公差,表面质量,金相组织…… 3. 表面处理关键技术:铜瘤形貌,轮廓,铜瘤均匀性,铜瘤牢固性,颜色…… ►新产品开发——①高挠曲压延铜箔 1. 电解铜箔表面的晶向取向无规律,(100)面占比低,挠曲性能低 2. 传统的T铜压延铜箔与电解铜箔相比,(100)面占比和挠曲性能均高1倍以上 3. 控制(100)面占比为88%的高挠曲压延铜箔的挠曲性能为传统的T铜压延铜箔的7倍→ 压延铜箔的挠曲性能与(100)面占比成正比 1. 通过控制(100)面占比,大幅度提升了挠曲性能(传统压延铜箔对比约10倍); 2. 根据不同用途可以任意控制挠曲性能。 ►新产品开发——②厚度9um高挠曲压延铜箔 1. 压延铜箔厚度减薄会大幅度地提高挠曲性能,同厚度25μm铜箔相比,厚度规格9μm的高挠曲压延铜箔的挠曲性能约提高10倍; 2. 随着折叠屏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更高挠曲性能的压延铜箔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厚度9μm乃至更薄的高挠曲压延铜箔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新产品开发——③C7025/7026高强度铜合金箔 应用领域:3C领域(手机,耳机,电脑)B to B, 车载,家电。 产品规格:厚度:18-60μm。 1. 精准控制加工热处理条件,制备出化学成分均匀,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优异的高精度母材。 2. 利用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厚度公差控制技术,制备出厚度规格60,50,35,25,18μm的高强度铜箔,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新产品开发——④C18150铜合金箔 1. 精准控制一整套工艺条件,制备出化学成分均匀,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优异的高精度母材。 2. 利用高精度板形控制技术,厚度公差控制技术,成功地开发出厚度规格60,50,35,25,18μm的高强度高导电铜箔,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新产品开发——⑤低轮廓表面处理压延铜箔 低粗糙度表面处理压延铜箔,实现了低传输损耗和高抗剥离强度。 熔炼铸造技术 1. 开发竖炉制备无氧铜技术,包括电子管用高纯无氧铜(C10110)制备装备和技术 Ø 投资相对小 Ø Running Cost低 2. 开发包括CuMg,CuTi,CuCrZr等合金的全连续铸造设备,工装模具以及工艺技术 Ø 开发差异化技术,提高竞争力,摆脱恶性竞争环境 Ø 与真空铸造,半连续铸造相比,Initial Investment小,Running Cost低 3. 开发新合金化技术,高效高质量熔炼铸造技术 Ø 防止宏观偏析技术, Ø 晶粒细化技术等产业化技术 4.结束语 结束语——① 结束语—— ② 研究开发: 加大原创性工艺技术,重大装备,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开发力度,力争短期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模仿和依赖,实现关键基础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产业化: 产业化成败是检验“科技创新”的标准,瞄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需求,切切实实的以产业化为目标,保证研究开发和产业需求密切结合,实现高效率的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抢先推广“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实现与国外先进企业并跑,领跑的目标。 管棒丝线: 高耐蚀合金管棒,超细合金线丝等,轨道交通,海洋船舶,航空航天,医疗,半导体,机器人领域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是关键;有必要加大细分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力度。 板带箔: 力争短期实现半蚀刻引线框架,高性能连接器材料等仍然需要进口的铜带材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的一致性稳定性有待提高。压延铜箔装备技术,高频高速通信用铜箔表面处理技术,铜箔表面镀层无磁性元素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 新增市场: 先端医疗,机器人,高速铜缆链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通信等行业的快速蓬勃发展会带来可观的新需求,新机会;发挥“产学研用”的优势,通过开发特色化技术/产品,摆脱内卷环境,重塑铜加工行业发展格局。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 2025年4月23日电解铜沪伦比值与进口盈亏【SMM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工业硅现货价格僵持整理【SMM硅日评】

    SMM4月23日讯:今日华东地区个别规格价格下调,主流稳定,通氧553#硅在9600-99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441#硅在9900-1010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50元/吨。期货市场主力SI2506合约偏强震荡,开盘在8835元.吨,最高点在8955元/吨,最低点在8835元/吨,收盘于8930元/吨,收涨1.08%。市场期现货源价格仍较有优势,供应端个别硅企因资金需求等原因有报价让利的情况,供应端报价重心仍有下移。下游用户五一节前备货成交氛围一般,近几日市场整体偏向稳定,上下游僵持价格持稳整理。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欣界能源:解锁高能量固态电池的低空经济应用【新能源峰会】

    在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 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全固态电池前瞻技术论坛 上,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孙立围绕“解锁高能量固态电池的低空经济应用”的话题展开分享。 政策、技术、需求三重驱动,固态电池市场爆发在即 孙立指出,当前电池技术正经历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正重塑着整个产业格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使得固态电池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固态电池凭借其独特优势,正逐步打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大门,同时向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EV)等刚需场景加速渗透,有望催生出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庞大市场。 固态电池:多领域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固态电池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eVTOL而言,其拥有空中出租车、运输物流、工业应用、公共服务以及载人运输等多个应用场景,对电池性能要求极高。锂金属固态电池凭借高达450 - 550Wh/kg的能量密度、800 - 1000次循环的循环寿命、4C倍率的充放电倍率以及航天级安全测试等卓越性能,成为eVTOL的最佳解决方案。据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综合贡献值将达3 - 5万亿人民币,到2030年飞行汽车市场规模或达2.1万亿人民币,2050年该行业或将贡献6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23年中国GDP一半),固态电池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在 AI消费电子 领域,传统消费电子需求触底反弹,新兴消费电子市场扩容成为行业长期增量强劲动力。固态电池在-20℃极端低温下放电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手机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续航能力下降的问题;相同体积或重量下,半固态电池能够存储更多能量,为用户带来更长时间的通话、上网和其他手机使用体验;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形态多样,对电池的尺寸和形状要求更加灵活,软包固态电池因其轻薄、设计灵活的特点,更适合消费电子产品。 机器人 技术与动力电池的结合催生了万亿级市场规模。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家庭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三大增长引擎。固态电池在机器人领域具备稳定的电压输出、容量与能量密度优化、超宽温域与安全性、模块化与定制化以及高倍率放电性能等显著技术优势。 动力市场 方面,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综合媒体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突破4700万辆,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超过20%;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量或将超过3800GWh,增幅高达400%。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更好的性价比以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等特性,使其成为满足下一代动力电池产品需求的关键技术。 欣界能源: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军者 孙立介绍了欣界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一支全球顶尖的固态电池专家带领、深耕电池行业多年的完备管理层团队。中美国际化团队成员拥有15年以上的电池行业工作经验,在技术、工艺、工程制造及商业化落地方面经验丰富。核心研发、工艺人员70%以上为名校硕士&博士,且来自国际头部电池企业。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欣界能源采用锂金属固态电池方案,该方案兼具最高能量密度和航空级安全性。锂金属负极+氧化物电解质的电池兼顾性能、成本与规模化,能量密度达450 - 550Wh/kg,具备航空级安全性。目前,公司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中试线已下线,并完成C样验证和出货,获得多家头部客户认可。国内第一条≥450Wh/kg固态200MWh中试线于2023年底稳定生产,全球第一条≥450Wh/kg固态2GWh量产线正在建设中,且已通过亿航等多家行业头部客户测试认证。 欣界“猎鹰”电池:引领eVTOL固态电池新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欣界“猎鹰”电池完成了全球首例eVTOL全场景实飞验证,迎来了万亿低空经济市场机遇。作为全球首款量产并交付的eVTOL固态电池,欣界率先建成全国首条450Wh/kg固态电池产线,已获头部eVTOL企业长期供货协议,订单收入突破亿元。该电池是唯一通过eVTOL全场景实飞验证的产品,在高功率起降、-20℃至60℃极端温度、8级大风、水上起降等复杂条件下,充分验证了固态电池的可靠性。搭载欣界“猎鹰”固态电池的亿航eVTOL实现48分10秒单次续航,较传统电池提升将近一倍,树立了续航性能的行业标杆。 未来展望:剑指全球固态电池第一品牌 对于未来,孙立充满信心地表示,欣界能源目标2025年成为全球首家量产锂金属固态电池厂商,2026 - 2027年成为全球锂金属固态电池第一品牌,2028 - 2030年成为全球固态电池第一品牌。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 宏观小幅回暖 沪锌重心上移【SMM期锌简评】

    SMM4月23日讯:        沪锌主力2506合约开于22400元/吨,盘初空头减仓沪锌迅速上行至日均线上方摸高于22635元/吨,随后多头减仓沪锌小幅回落至日均线附近震荡波动,终收涨报22460元/吨,涨175元/吨,涨幅0.79%,成交量增至21.8万手,持仓量减少3102手至12.7万手。沪锌录得一阳柱,上方20/60日均线形成压制,下方布林道下轨提供支撑。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承认美对自华进口商品关税过高,态度有所缓和。宏观小幅回暖一定程度提振市场信心,带动锌价有所上行,但当前部分板块终端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或对锌价上行空间形成一定限制,预计沪锌短期仍以震荡为主。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