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当地时间周一最新撰文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盟友已经为其铺平了道路,预示着他能够在下次会议上推动目前意见分歧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通过降息决定,尽管这可能会招致多张反对票。
Timiraos指出,美联储内部罕见的分裂程度意味着,最终决策权将比往常更集中于鲍威尔一人。
Timiraos提到,为化解美联储内部存在的这种尖锐分歧,鲍威尔可能在权衡两种各有弊端的方案:
第一种选择是按市场预期降息,并通过精心斡旋的会后声明暗示后续降息门槛更高。这种“先降息后暂停”的策略将重现2019年末的操作——当时鲍威尔同样面临三位同僚对降息的强烈反对。
此举虽可能招致反对降息官员的异议,但若近期美国经济状况持续,通过拉拢共识以表明“无需进一步降息”,或能终结官员们公开争执的“肥皂剧”。
另一种选择是维持利率不变,待明年1月联邦政府停摆导致的就业与通胀数据恢复发布后,再重新评估(是否降息)。但此举可能使美联储内部存在公开分歧再延续七周,且无法保证新发布的数据能化解根本性分歧。
Timiraos指出,美联储内部的这种分歧其实反映了美国经济中的矛盾趋势,其矛盾程度已超过鲍威尔近八年任期内的任何时刻:就业增长停滞,通胀却居高不下——隐约透出经济学家所称的滞胀气息。
而鲍威尔的决策则将取决于他认为哪种风险更大,以及若判断失误后哪种风险更难修复。
尽管美国通胀率已逼近3%——仍远离美联储2%的目标,但为防范就业市场疲软风险,美联储上月连续两次降息,将利率降至3.75%-4%区间。若12月实施第三次降息,将符合鲍威尔八月提出的计划:即将利率向中性利率水平靠拢——该水平将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活动。降息的背景是认为美国关税相关的通胀风险已减弱,而劳动力市场疲软正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鲍威尔盟友已为12月降息铺路
Timiraos指出,FOMC中鲍威尔的两位核心盟友已暗示,美联储领导层并未放弃该策略(12月进行第三次降息)。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上周五表示,他仍认为“近期存在进一步调整空间……以使政策立场更接近中性区间”。威廉姆斯措辞不可谓不谨慎,尤其是“近期”一词,可能暗示降息是损失最小的选择。
威廉姆斯称,虽然将通胀率降至2%是“当务之急”,但“同样重要的是在不造成劳动力市场过度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其讲话后,市场对12月降息的隐含概率从40%升至70%左右。
作为鲍威尔盟友的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今年无投票权)——周一在采访中也表示支持12月降息,因她认为就业市场骤然恶化的可能性及应对难度,均高于通胀突然升温。
戴利表示,“如果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加速或蔓延至服务价格,我们会预见到并提前应对——这不会像疫情期间那样出现价格飙升……但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我不太有信心我们能够提前应对。劳动力市场目前已经非常脆弱,如果裁员人数开始小幅上升,未来可能会大幅增加。 ”
Timiraos指出,威廉姆斯和戴利的评论意义重大,因为此前反对降息的官员们一度主导了公众辩论基调。
打破降息阻力并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内部从一开始可能就缺乏对12月降息的支持。9月降息后的点阵图显示,19位与会官员中仅有微弱多数认为10月和12月仍有降息必要。当然,这19人中只有12人今年拥有投票权:全部7位美联储理事、纽约联储主席,以及轮值投票的11位地区联储主席中的4位。
10月第二次降息后,反对第三次降息的声浪愈发明显。四位拥有投票权的地区联储主席——包括上月投反对票的一位(施密德),均对再次降息表示担忧。
这些官员发现,不仅关税影响商品的价格涨幅居高不下(相关压力可能加剧),美国国内服务价格也持续攀升,这表明通胀正在蔓延。他们担忧美联储降息步伐过快——正朝着中性利率水平推进,而当前本应维持限制性政策以抑制通胀。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就体现了这种转变。她虽在10月投票支持降息,但上周六向记者表示对进一步降息“持保留态度”,因当前“温和限制性”的利率水平可能对管控通胀仍具必要性。
对此,Timiraos援引在2015至2021年间曾与鲍威尔共事的达拉斯联储前主席卡普兰观点指出,反对降息者有其道理——当利率接近中性水平时,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存在不对称性:若经济表现弱于预期可降息,但若通胀压力加剧,过低的利率可能无法有效抑制通胀。
不过现任职于高盛的卡普兰也理解,(鲍威尔)如何能说服原本反对某项行动的官员转而支持他。他回忆自己任职期间如果偶尔与鲍威尔意见略有分歧时,“我会尽可能地站在主席一边,因为我们都明白,没有人聪明到能确切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