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智能500ppm小圆柱/300ppm大圆柱电池产线即将交付

“先导智能在大圆柱电池装备研发上持续领先,主要基于自身在高度定制化、高兼容性等(方面)优势,以及针对各类工艺分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强力支持。设备及技术创新方面,先导智能已推出创新激光焊接、穿透焊后检测、单电芯全制程信息追溯技术,以及前处理、多次注液等工艺,可以更好地支撑大圆柱电池的生产。”

日前,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叶正平,作题为“全新工艺,定义圆柱电池制造新范式”的主题演讲。从技术演进、核心优势、创新突破三大维度,系统介绍了先导智能在大圆柱电池装备领域的实践成果,显示出先导智能以定制化能力、场景兼容与一体化方案,领跑行业的硬核实力。

深耕细作,成就技术标杆

大圆柱电池持续引发市场关注,而先导智能在该领域的领先,源于在锂电装备赛道的深耕细作与持续迭代。

叶正平用时间线,清晰勾勒出先导智能技术演进路径:2013年,该公司锂电卷绕机拿下全国市占率第一,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016-2018年,实现从小圆柱电池单体设备,到整线交付的关键跨越;2018-2019年,率先交付首条70ppm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完成赛道布局;2023-2024年,迎来技术爆发期,先导15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整线、355ppm 21全极耳圆柱电池生产线相继落地,使电芯制造效率提升数倍。

“我们始终遵循‘改造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铁律。”叶正平介绍,目前355ppm小圆柱全极耳电池产线、15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产线,已实现稳定量产;下一代500ppm小圆柱全极耳电池产线、30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产线即将交付,将持续巩固其技术优势。

三大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据叶正平介绍,先导智能持续领跑行业,其核心在于“高度定制化、全场景兼容性、整体解决方案”这三大核心优势,并已形成其独特的竞争壁垒。

高度定制化,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通晓全极耳圆柱电池多种工艺及组合,不让客户适配装备,而是让装备适配客户的创新需求。”叶正平强调,无论客户需求多么复杂,先导都能精准匹配,并提供量身定制的设备与技术支持。

全场景兼容性,让先导具备多元适配能力。先导掌握从传统小圆柱“先注液后焊接”,到现在大圆柱“滚封”等各类主流工艺,可全方位解决生产难题,从而降低技术切换与产能升级成本。

整体解决方案,则可以打破单一设备供应局限。在大圆柱电池设备领域,先导不仅可以提供核心设备,同时整合工艺设计、数据分析等服务,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整体生产体系。

技术矩阵:全流程创新破解生产痛点

叶正平详细阐述了支撑先导领跑的六大核心技术创新,正是这些创新,才构建起覆盖大圆柱电池生产、检测、智能管控的全流程工艺体系,精准破解规模化生产痛点。

ROTARY转盘式结构,兼具高速化、小型化、模块化优势,像“乐高积木”般灵活组合,在占地、能耗、初期投资等方面优化,可满足厂房空间需要高效利用的市场需求。

创新激光焊接技术,支持多种焊接路径,与连续式转盘设计相结合,可实现“零”辅助时间,激光器利用率提升6倍,从而可提高焊接良率,并大幅降低成本。

穿透焊后检测技术,形成“表-里”层层递进检测:常规表层检测之外,可通过激光信号分析,实时侦测异常,结合OCT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精准识别内部瑕疵,构建表里检测闭环。

针对圆柱电芯注液效率低这一瓶颈,叶正平表示,先导通过增加注液前处理工艺,将渗液时间缩短20%;多次注液工艺借鉴“呼吸泵”原理,让电解液充分渗透,单体注液时间缩短80%,打破传统工艺桎梏。

智能化升级方面,先导通过RFID芯片,为每颗电芯赋予“专属身份证”,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替代传统批量检测;高速柔性链,则打通各设备、工艺与数据通道,从而实现参数闭环与高效传递,可适配大规模生产需求。

在电池中国看来,从单体设备到整线集成,从工艺创新到智能升级,先导智能以全方位技术突破与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出大圆柱电池制造新范式。

叶正平表示,未来,先导智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规模与技术双领先”策略,为全球电池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可靠的生产装备及技术支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发展看,先导智能即将交付的500ppm小圆柱、300ppm大圆柱电池产线,是对“高产能、高品质”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其定制化、高兼容、一体化解决方案,叠加激光焊接、智能追溯等方面的创新,将进一步巩固其装备领域领跑的地位,更将推动大圆柱电池制造标准升级。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