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期货价格重回10万元关口,表明市场对明年碳酸锂需求预期保持乐观。
11月19日,碳酸锂期货价格走强,截至当日收盘,主力LC2601合约达9.93万元/吨,涨幅4.97%,盘中一度突破10万元/吨的关口,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LC2604至LC2611等远月合约悉数突破10万元/吨,续创年内新高。
碳酸锂期货价格重回10万元关口,表明市场对明年碳酸锂需求预期保持乐观。
SMM分析称,从影响因素来看,前期行情主要由碳酸锂供需基本面推动,伴随资金逐步入场;近期则更多体现为资金面对价格的驱动,推动涨势加速。
现货方面,SMM数据显示,1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8.54-9.24万元/吨,均价8.89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上涨1500元/吨;
电池网注意到,受周期性供需错配与海外减产保价等因素影响,近十年来锂价已走过两轮较为明显的周期:
第一轮周期(2015—2019年)中,锂价自4.2万元/吨起持续上扬,直至达到18万元/吨的高位,随后渐次回落至4.8万元/吨。
第二轮周期于2020年启动,在2022年曾一度达到60万元/吨的历史高位,随后进入震荡下行阶段,截至2024年,碳酸锂均价已回落至约9万元/吨。
今年年初时,碳酸锂价格持续波动,年初吨价尚在约8万元上下波动,到年中已降至6万元区间,随后又有所上调。自11月起,碳酸锂价格涨势加快,目前,碳酸锂现货价格再度回升至9万元/吨左右。
从市场表现来看,本轮碳酸锂价格的上行,下游需求提振是主要原因。
一是新能源车迎来年末冲量,叠加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将于2026年退坡,推升了购车热情。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25.6万辆,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动力电池方面,1-10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78.0GWh,累计同比增长42.4%。
此外,储能领域,今年下半年以来,海外储能大单频出,例如,11月17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签署2.66GWh海外储能项目合同。
此前央视财经报道指出,新型储能市场出现“一芯难求”现象,电芯供应持续紧张。
为保障订单供应,储能领域上市公司开始抢电芯,就在11月12日,海博思创(688411)公告与宁德时代(300750)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向后者采购电量累计不低于200GWh。
二是上市公司频繁锁单电池材料,传导至上游锂盐领域,随行情回暖。
11月6日,天赐材料(002709)连发两大订单公告,分别来自国轩高科(002074)和中创新航(03931.hk),涉及电解液产品3年供应总量近160万吨。
11月18日,盛新锂能(002240)公告,华友控股集团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将向公司采购锂盐产品22.14万吨。
在需求的支撑下,碳酸锂价格的强劲势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持续,不过锂价上行的空间仍有待观察。
SMM提到,从11月19日碳酸锂现货市场实际成交情况来看,下游企业多保持理性谨慎,采购以刚需为主,整体市场成交极少。供应端来看,锂盐厂整体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其中锂辉石端与盐湖端开工率均维持在60%以上,成为供应主力。预计11月国内碳酸锂产量可以维持10月的生产量级,环比大致持平。
在近日召开的ABEC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副会长张江峰介绍,今年1-9月,碳酸锂现货均价71,078元/吨,同比下降25.71%。其预测,2025年全球锂供应量将突破170万吨LCE,同比增长26%;预计2025年全球锂需求量约为163万吨LCE,同比增长25%。
中信建投近日在研报中也预测,2026年全球锂资源供给208.9万吨,消费200.4万吨,在不考虑正极环节及贸易商补库情形下,过剩仅8.5万吨,较2025年收窄,考虑产业链备库2026年将出现结构性短缺,锂价驱动由供给施压转向需求驱动向上。
综合来看,当前碳酸锂的供需偏紧更倾向于阶段性现象,主要由供给端的短期扰动与需求侧的增长驱动。后市走向的关键,在于供给恢复与需求增长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