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发布绿电直连方案 旭阳率先打造负极材料标杆项目

11月12日,远景在2025赤峰零碳产业大会上发布全球最大、由能源大模型驱动的AI电力系统,为推动新工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级源网荷储/绿电直连解决方案。

大会吸引了超150家来自钢铁、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载能企业积极参加,其中不乏万华化学、旭阳集团、牧原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远景赤峰在绿电直连上的成功实践,共商绿色新能源赋能绿色新工业解决方案。

绿电直连“远景方案”赋能绿色电池材料产业链

随着全球碳关税机制逐步落地、中国能源转型加速建设,源网荷储/绿电直连已成为产业零碳转型的必由之路。依托自研的“远景天枢”“远景天机”大模型,远景AI电力系统为化工、钢铁、有色、新材料、新农业等提供更经济、更稳定、更绿色的电力,将新能源转化为新工业发展的绿色驱动力。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远景与旭阳集团旗下翔福科技携手打造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成为绿电直连建设的标杆实践。该项目为2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配备了58万千瓦绿电供应,绿电使用比例超过60%,不仅成功构建“绿电-负极材料-电池制造”的绿色产业链闭环,更显著降本增效并提升产品出口的绿色竞争力。

项目通过部署“远景天枢”AI一体化调度系统,构建了覆盖“源网荷储”的智慧大脑,实现了新能源发电可预测性、协同控制与闭环管理三大突破,通过持续迭代的AI调度模型,在安全边界内实现更高效的发电与更经济的运行,实现弃风弃光率下降、设备利用率提升及调度收益显著增长,并成功取得开普检测认证的国内首个220千伏系统级一体调控平台的CNNS的认证。

旭阳集团副总裁杨路在大会现场表示,绿电直连是化工行业零碳转型的重要路径。除了提升绿色能源比例、降低用能成本,对于出口型企业,绿电直连提供的清晰物理溯源,相当于为企业产品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构筑绿色竞争力。

AI电力系统助力赤峰“绿电直连”项目成功落地

远景源网荷储/绿电直连方案在负荷侧高载能行业的复制、推广,验证了一套更经济、更绿色、更智能、更安全的AI电力系统已经在赤峰从试验场走向市场化。

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真正实现100%绿电直连。实现的关键就在于依托全球最大、首个2GW级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AI电力系统,并首次在规模化工业场景中实现“风光储氢氨”全链条动态耦合,首期32万吨工程已于2025年7月建成投产,正在生产全球成本最低的绿色氢氨。

截至目前,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22个月,多次成功应对连续16小时无风无光的极端挑战,验证了绿电直连在高载能工业场景中的技术可行性与安全性。

“这里不仅诞生了全球最大新石油基地、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更重要的是,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模型训练场景,是AI电力系统模型训练的最强基座,“这里将孕育全球最领先的物理人工智能和AI电力系统。”

远景AI电力系统以“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与“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两大核心模型为引擎,覆盖规划、预测、调度、运营四大阶段,具备全局感知、实时调度与自学习能力。其中最关键的突破在于,使用AI技术将电力物理逻辑与数字规律深度融合,能有效规避传统依赖人脑进行高维度多变量场景的不可控因素,在经济性和稳定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从而更好地助力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在现实场景中,绿电直连往往面临风光功率骤降、负荷匹配困难等实时波动挑战,传统人工方案难以实现分钟级响应,而远景凭借“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将AI超短期预测与实时调控深度融合,真正以AI智能体形态实现源网荷储的动态平衡,让绿电直连从理论可行迈向商业最优。

在远景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中, 远景AI电力系统通过高精度功率预测与智能调度,真正实现“源随荷动、荷随源动、源荷互动”,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挑战,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基于“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功率预测精度提升约10%;调度阶段产能显著提升,并且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约20%。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