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在本周三突破了历史高点,受对矿山供应的担忧和贸易局势进展的推动,但在需求没有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分析师对于这波涨势还能持续多久存在疑虑。
被视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铜价今年迄今已上涨逾27%,这也得益于美元走软和利率下降。美元走软使得持有其他货币的人更能负担得起金属价格。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Ewa Manthey称:“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前景为铜价涨势提供了新的催化剂,”其并补充说,该行预计今年和2026年铜市场平衡将趋紧,与许多银行和经纪商一样,ING预计届时铜市场将出现短缺。
继竞争对手英美资源之后,矿产及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周三公布了2025年前九个月铜产量下降,并下调了全年产量指导。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本月表示,预计明年精炼铜市场短缺15万吨,而总消费量为2,870万吨。
但Panmure Liberum分析师Tom Price表示,他认为铜价近期上涨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将基本消化。
“我认为一些(投资者)将因缺乏价格驱动因素而退出,且铜需求并未真正发生太大变化,”Price表示。Panmure Liberum预计明年铜市场将小幅过剩8万吨。
WisdomTree大宗商品策略师Nitesh Shah表示,对大宗商品的投机性押注在过度火热之后往往会有所降温。“这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们在贵金属市场中确实已经看到了这种情况。”
以黄金为例,今年迄今金价已上涨52%,但较10月20日创下的每盎司4,381.21美元的历史高点回落了约8.5%。
高盛本月早些时候在一份报告中称,由于市场供应过剩,铜价预计在2026/2027年将维持在1万-1.1万美元区间,不过长期前景依然乐观。
(文华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