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10月28日讯:众所周知,自2025年6月底开始,多晶硅期现价格在反内卷及行业自律的背景下接连上涨,在此背景下,不少硅料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全能源、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便在其列。
具体来看,大全能源方面,据公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共实现17.7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加2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47.90万元,上年同期为-4.29亿元,同比扭亏,主因报告期内,多晶硅市场回暖,量价齐升,收入规模增加带动。

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约32.42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46%;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0.73亿元。
大全能源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多晶硅行业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出现价格修复趋势。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计划与销售策略,有效把握价格回升窗口,实现了产销环节的协同运作。报告期内,公司多晶硅产品产销率达到 138%,资产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图是大全能源第三季度公司多晶硅的产销情况,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多晶硅产量总计81471吨,相较2024年同期下降52.3%;前三季度多晶硅销量88540吨,相比2024年前三季度下降36.4%。大全能源表示,基于当前市场动态、产品价格及市场趋势的变化情况,结合年度例行检修计划进度,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 39,500-42,500 吨,2025 年全年预期产量为 121,000-124,000 吨。

而除了大全能源,另外的譬如协鑫科技、和通威股份等有硅料布局的企业,在第三季度同样受多晶硅价格回暖带动,业绩有所回温。
协鑫科技方面,据其公告显示,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成功扭亏,第三季度该业务录得约9.6亿元的利润,前一年同期亏损18.1亿元。对于其扭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多晶硅行业反内卷的情况,带动多晶硅价格上涨,公司第三季度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人民币42.12/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与此同时,协鑫科技的颗粒归平均生产成本(含研发成本)进一步下降至人民币24.16/公斤,较第一季度的27.07元/公斤持续优化。此外,协鑫科技出售了一家联营公司之税后出售收益约为6.4亿元。

通威股份方面,虽然其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净利润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5亿元左右,但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8.44亿元的亏损幅度已经明显收窄,同比增幅高达62.69%。且对比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 23.63亿元的净亏损,公司第三季度环比减亏86.68%。通威股份在三季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公司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持续改善。

据悉,光伏业务方面,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
国金证券评价称,“反内卷”带动价格上涨、丰水期推动成本下降,多晶硅盈利显著修复。而多晶硅价格上涨在前文已有提及,丰水期成本下降方面,国金证券表示,三季度四川、云南等多晶硅产区实行丰水期电价,预计公司生产成本有一定下降。价格上涨、成本下降带动公司多晶硅盈利显著修复,测算公司多晶硅业务实现扭亏。
不过电池组件方面,国金证券表示,三季度电池组件价格涨幅较小,考虑到上游成本上涨,测算公司电池组件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当前光伏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后续关于产能、产品质量等相关政策组合拳将陆续落地,涵盖领域也将涉及多个环节,驱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公司电池片技术及销量持续领先、组件海外出货高速增长,电池组件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具体来看多晶硅价格,据SMM现货报价显示,以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为例,自7月份以来,多晶硅期现价格便在反内卷和行业自律的背景下接连上探,截至9月30日,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涨至52.34元/千克,较7月1日的34元/千克上涨18.34元/千克,涨幅达53.94%。
而进入10月份,多晶硅价格也维持在近期的相对高位附近,截至10月28日,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报52.66元/千克。对于10月份的产量预期,据SMM了解,10月多晶硅产量预计13.4万吨左右,环比9月出现增加,超出此前市场预期,11月部分头部企业将减产,产量有下滑预期。
库存方面,据SMM数据显示,近期多晶硅库存处于上行态势,拉晶厂采货节奏有所减缓,部分厂家库存压力偏大,后续多晶硅或进入减产周期,库存压力或稍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