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上旬从全球贸易争端所带来的冲击中修复后,沪铜波动率一直较低,期价在79000一线附近窄幅震荡已久。最近伴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铜价有隐隐走强的势头,沪铜一度站上80000关口,但高价抑制需求,整数关口得而复失,暗示上涨根基不算牢固。昨日供损题材突然发酵,内外铜价齐涨,沪铜终于告别低波动局面,一举突破震荡区间,刷新近六个月高位。本次矿端干扰影响如何?铜价的强势状态会延续吗?
Grasberg矿干扰升级 矿紧局面雪上加霜
昨日自由港宣布印尼Grasberg矿遭遇不可抗力,并下调了铜金销量预测,内外铜价受振大涨。Grasberg是全球第二大铜矿,且矿石品位较高,伴随着从露天矿到地下开采的转变,其2024年铜产量增至80万吨附近,占全球总供应的3%以上,因此其生产中断的消息备受市场关注。
本次供损事件还要追溯到月初,当地时间9月8日晚间印尼中巴布亚省Grasberg地下矿山的一个生产区域发生大规模湿性矿料涌出事故,导致矿井内部分区域通道中断,正在从事矿山开发作业的七名承包商员工受困。为能保证工人安全撤离,当时Grasberg矿区就已暂停全部采矿作业,但是此前市场评估影响或偏短期,且月中的时候有印尼矿业官员称该铜矿仍有较小矿区在运营,因此前期供损担忧并未明显发酵,难以对铜价走势形成更多驱动。
然而昨日自由港就Grasberg Block Cave矿泥浆溃涌事故提供最新信息显示,搜救工作仍在继续,尽管该事件发生在五个生产区块之一的PB1C区块,但对支持其他生产区域所需的基础设施造成了损害。印尼自由港还下调了第三季度的综合销售指引,其中铜下降了4%。另外,初步评估来看,按照当前的分段重启计划,该矿有可能在2027年恢复到事件前的运营率,印尼自由港2026年铜产量目标比事件发生前下调35%。事态的发展显然超出市场预期,矿紧担忧明显升温,驱动铜价大幅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今年首次出现的大型铜矿干扰。在今年5月中旬,艾芬豪矿业旗下的Kakula铜矿曾受地震引发的严重洪灾影响被迫关闭,6月份艾芬豪矿业将Kamoa-Kakula这一非洲最大铜矿的2025年铜产量指导下调28%。除此之外,受罢工、事故等因素影响,传统供应大国智利、秘鲁地区的铜矿也都曾有扰动传来,铜矿供应的脆弱性不断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转负后持续走弱,目前在-40美元/干吨附近徘徊,表明铜矿供需紧张,矿山谈判话语权明显增加。本次Grasberg矿事故影响的升级很有可能令矿端紧张的程度加剧,今年和明年的铜矿增量预期或出现下调,年底国内冶炼厂对于明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谈判可能仍然缺乏主动权。
精炼铜产量有下降预期 供需呈现紧平衡局面
铜矿的紧张和极端低位的加工费已经困扰铜市已久,但前期得益于其他原料补充和硫酸、黄金等副产品带来的利润弥补,国内冶炼厂生产节奏仍然偏稳,精铜产量居高不下。不过最近铜市生产环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原料端替代品阳极铜供应愈发紧张,且未来仍有收紧势头,smm数据显示不用铜精矿(使用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9月开工率为59.9%,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8月下旬开始国内硫酸价格出现回落,这部分副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开始下滑,不过短期降幅有限,后续仍需跟踪其下跌空间。目前机构根据排产预测的9月国内精铜产量出现下滑,且10月或仍将继续下降,矿紧对于冶炼端的传导开始显现。与此同时,昨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召开会议,副会长强调铜行业企业要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在国内反内卷氛围下,未来需关注是否会有严控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具体政策出炉。
在征收范围不及预期的美国进口铜关税落地后,COMEX铜库存不断增加,自7月底至今增量在6万吨附近,但非美地区铜库存并未似前期担忧那般持续累积,LME铜库存短暂回升后又有回落,当前库存水平与7月底相差不大,国内铜社会库存累积幅度同样有限,不及3万吨,且仍然处于同期和年内偏低位置。9月份是国内金属传统旺季,在铜价80000关口高位震荡的影响下,下游需求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月以来铜现货升水持续回落,终端需求改善不大,最近临近十一假期,下游备货情绪也相对平淡,旺季表现不算旺盛,但也有一定韧性,难言坍塌。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整体来看,外围情绪方面,美联储9月如期小幅降息,且年内仍有两次降息的预期,海外流动性偏宽松,美指持续承压。产业层面,矿紧矛盾开始激化,且终于出现向冶炼端传导的迹象,叠加国内反内卷氛围,对于供应偏紧的担忧升温,需求端则有一定的韧性,全球铜库存累积幅度有限,短期难以带来更多拖累。近期利多因素集中,宏观面和产业端形成共振,铜价一鼓作气突破前期压力位。当前铜市乐观情绪偏浓,铜价走势预计偏强运行,但待消息面催生的多头情绪基本消化后,仍需关注冶炼端减产的落地情况,也需警惕旺季过后高价对下游需求的抑制。
(文华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