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业委员会、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NETZEROCHINA2025SMM(第四届)光伏产业大会-光伏海外市场论坛上,楷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 张凯围绕“助力中国光伏产业“探海远航” 对国际化项目的市场、设计与工程实践经验分享”的话题展开分享。

国际光伏市场的机遇及挑战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可再生能源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太阳能光伏目前领先于风能和水力发电。IRENA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90%的电力,主要由
太阳能和风能驱动。
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行业的产能将超过22.9TW。
2028年预测:中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4589.6亿元,产能预计达4487.2GW,需求3486.01GW。
2025国内实际产业情况
美国双反税”的最高税率高达:800%:国内已知单晶炉开工率在50.9%左右。
政策风险
美国: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2018年后,在“双反”基础上,还叠加了201关税、301关税等。IRA法案:截止2025年4月10日,该法案使得中国商品的总关税税率达到125%。
欧洲:
进口限制:依赖中国组件(占进口量50.2%),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因补贴延迟或电价下跌面临需求波动。
区域分化:德国、荷兰通过政策支持快速增长,但法国、波兰受立法和土地问题限制。
印度:
高关税壁垒:2022年起对光伏组件征收40%进口关税,推动本土制造(PLI计划目标50GW+产能)。
供应链重组:减少对中国依赖,转向越南、泰国进口,但国内产能扩张面临技术瓶颈。
区域市场机遇

区域化应对策略
1. 本土化生产
•美国/欧洲:利用IRA等政策补贴建厂,规避关税壁垒(如隆基在美建5GW工厂)。
•印度/中东:合资或技术授权,满足本地化制造要求。
2. 供应链优化
•物流:在港口附近设仓库(如欧洲鹿特丹、美国洛杉矶),降低运输成本。
•原材料:布局多区域硅料供应(如东南亚、中东),减少地缘风险。
3. 技术适配
•欧洲/中东:推广双面组件(适应高辐照环境);
•印度/非洲:主打性价比高的PERC+topcon组件(过渡期需求);
•美国/中国:聚焦N型TOPCON和大尺寸组件(高功率需求)。
4. 政策协同
•合规性:跟踪各国补贴、碳税政策(如欧盟碳边境税),调整产品认证(如UL、TÜV)。
•市场准入:通过本地分销商突破贸易壁垒。
5. 风险对冲
•产能过剩:动态调整扩产节奏,优先布局高增长市场(如中东、东南亚)。
•技术迭代:加大研发投入(如TOPCon量产),淘汰落后产能(PERC逐步退出)。
中东市场浅析
中东投资前景
政策推动条件
中阿地区有上百个自贸区。向入驻企业提供区内税费减免优惠,投资补贴、对外籍劳工政策宽容。中东各国提出能源格局转型,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预计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180GW。其中,沙特规划达130GW。
国际形势及地缘优势
•美国制裁东南亚、中国出口光伏产品,迫使中国光伏企业转移产能。
•中东各国与欧美多个国家签订长期自由贸易关税协定。
•中东地理位置优越,光伏产品可以辐射欧洲甚至非洲地区。港口多,运输出口方便。
内在需求及光照优势
•碳中和目标方面,阿联酋、阿曼、埃及、伊朗、以色列均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土耳其与沙特承诺在2053年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光照条件优越,光伏度电成本低。中东地区年均光照强度超过2000kWh/m2。
投资保护
•中东与中国的合作不断深化。与中国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在基建、能源、科技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中东国家不断完善投资保护机制,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中东保税区分布
中东国家:通常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也门、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埃及等20个国家。
中东地区已落地及正在建设的保税区共有约六十个,除科威特和巴林外的其他海合会成员国均在境内设立自贸区类似区域。
•目前沙特阿拉伯设5个经济特区;阿联酋设自贸区逾40个;阿曼设3个自贸区及1个经济特区;埃及设11个自贸区;吉布提目前主要有4个自贸区;卡塔尔设2个自贸区,2个经济特区。
保税区分布及其政策 保税区分布及其政策

中东投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
法律与监管风险
法律体系存在差异,深入理解中东关于技术转移、本地制造比例、本地就业和本地成分准入要求。
应对措施:
1.投资前进行法律尽职调查,了解各地外资准入规定。
2.与当地专业律师团队合作,确保投资项目合规。
3.关注中东国家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地缘政治风险
中东地缘政治复杂,局部冲突可能影响投资安全。
应对措施:
1.多元化投资组合,降低单一地区投资风险。
2.关注地区形势,避免在高风险地区大规模投资。
3.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关系,获取安全保障。
汇率与金融风险
地社会习俗存在差异,影响企业经营和员工管理。
应对措施
1.加强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对当地社会习俗的理解。
2.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3.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文化与社会风险
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投资收益。且部分国家金融市场欠发达,融资渠道有限。
应对措施:
1.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2.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拓展融资渠道。
3.关注中东国家金融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
设计阶段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分享
遵循国际标准

考虑本地化需求
气候与地理适应性:
高寒地区需加强保温设计,如北欧建筑外墙加厚保温层,利用大窗户引入充足阳光。
热带地区要考虑降水和防潮,东南亚建筑常设防潮层,屋顶设计利于排水。
中东区域高温干燥,建筑需隔热防风沙,如采用特殊隔热材料和密封设计。
东南亚地质条件较差,地坪多采用桩基结构地坪。
文化习惯影响设计:
中东国家建筑需设宗教空间,如祈祷室,满足当地居民宗教需求。
印度项目需考虑食品忌讳,食堂设计避开猪肉牛肉食品。
欧洲项目要符合环保标准,如LEED认证,体现绿色建筑理念。
模块化与标准设计
采用预制模块化结构
利用BIM技术实现预制模块化设计,提高施工精度,减少现场施工差异。
某大型建筑项目采用BIM技术,预制构件现场快速组装,缩短工期30%。
设计可扩展性
设计时预留可扩展空间,便于后期升级调整,如电力系统设计考虑电压兼容性。
一数据中心项目预留电力扩容接口,后期顺利升级,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高度自动化工艺设计
为避免采用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整个生产工艺和物流尽量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施。
工程施阶段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分享
建设厂房环节关键控制点
建设流程:
首先,需要了解当地设计报审流程,需要报审哪些部门,以及采用什么标准设计,哪些是必须采用当地标准设计的如消防;
此外,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需要提前了解。
验收环节:
施工阶段需要了解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干涉的验收环节,每个认证环节都有相应的资料归档。国外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不如国内,所以需要提前策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
风险管控点:
以上两点是建设过程中常规流程,海外项目还有很多不可控风险点,如与当地转图公司的沟通时间,政府审查图纸时间很长,供货时间很长。
跨国供应链管理
材料采购:
采购材料需符合目标国标准,如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确保材料质量。
某项目采购欧盟CE认证材料,顺利通过当地质量检验,避免返工。
设备兼容性:
提前适配不同国家设备,如电压、机械接口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一跨国项目提前适配设备,避免因电压不匹配损坏设备。
物流与清关:
考虑海运、空运成本和目标国进口政策,合理安排物流,降低运输成本。
某项目合理规划物流清单,节省关税成本15%,顺利清关。
本地施工团队协作
1. 雇佣本地工人
•雇佣本地工人,减少文化冲突,提高施工效率。
•某海外项目雇佣本地工人,施工进度加快,文化冲突减少。
2. 多语言安全培训
•为多语言工人提供安全培训,确保理解安全规程,如OSHA、ISO 45001。
3. 文化融合活动
•组织文化融合活动,增进团队凝聚力,促进协作。
•某项目组织文化活动,团队凝聚力增强,协作更顺畅。
尊重当地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