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矿业(01258)发布公告,6 月 16 日,SM Minerals 与 AM 股东订立认购协议,据此,SM Minerals 同意发行及配发认购股份,公司同意按认购价款认购该等股份。公司通过股份认购方式支付认购价款,收购 SM Minerals 10.5% 的已发行股本。认购价款将主要用于本卡拉矿业项目的技术勘探和开发工作,该策略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并有效利用 SM Minerals 的资源与专业知识。认购价款为 11,763,850 美元,公司应根据认购协议于交割日以即时可动用资金支付至 SM Minerals 的托管账户或指定银行账户(经 SM Minerals、公司及 AM 股东确认)。根据认购协议,三方同意尽最大努力善意合作,磋商并落实最终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在最后日期前就公司向原股东进一步收购合计 65% 的 SM Minerals 已发行股份订立期权协议。
中国有色矿业公告中介绍了初步协议的内容:公司、SM Minerals 及 AM 股东分别于 2024 年 11 月 20 日、2025 年 1 月 24 日及 2025 年 4 月 25 日订立初步协议,内容有关转让 5,265 股 SM Minerals 股份(占 SM Minerals 已发行股本的 5%),对价为 5,000,000 美元。初步协议的交割已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完成。
对于收购原因及裨益,中国有色矿业表示:SM Minerals 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 (AIFC) 注册,通过下属企业拥有本卡拉北采矿权(铜金属储量约 150 万吨)及本卡拉南探矿权等资产,具备大规模采矿条件。本次投资为集团业务拓展至哈萨克斯坦铜矿领域提供机会,可优化矿产资源组合,增强市场地位与竞争力。新增铜资源将推动集团资源策略优化及未来增长,是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签署初步协议、认购协议及期权条款,未来有望实现对 SM Minerals 的控股。
中国有色矿业6月16日还发布公告称,公司附属公司中色香港控股与吉卡明于2025年6月16日签订了2025年吉卡明阴极铜购买协议,协议总价约为6703万美元,购买量为7000公吨经过中色华鑫湿法加工的高品位阴极铜。中色香港控股为公司的附属公司。吉卡明在公司附属公司刚波夫矿业中持有 40% 股份,属于上市规则下公司附属公司层面的关联人士。因此,根据上市规则第 14A 章,2025 年吉卡明阴极铜购买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构成公司的关联交易。
中国有色矿业此前发布的发布截至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收益38.17亿美元,较2023年的36.06亿美元增长5.8%。净利润为5.58亿美元,较2023年的3.81亿美元增长46.2%。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为3.99亿美元,增长43.6%。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0.34美分,较2023年的7.43美分增加约2.91美分。在财务回顾中,销售成本为27.67亿美元,较2023年的27.29亿美元增长1.4%,主要由于粗铜及阳极铜销量增加及国际铜价上升。毛利为10.49亿美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27.5%。公司有效控制了分销及销售费用,下降至870万美元。在业务分部方面,湿法和冶炼业务的表现较为突出,湿法分部外部销售收益为10.94亿美元,冶炼分部为27.22亿美元。整体来看,尽管阴极铜和氢氧化钴的生产有所下降,但整体收益增长依然显著,主要得益于铜价上涨及生产效率提升。
民生证券对中国有色矿业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进行点评时表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最佳,主要得益于铜价上涨。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铜价上涨以及铜产量恢复正常。核心看点:①内生性增长:公司旗下子公司中色非洲矿业、中色卢安夏、谦比希湿法冶炼将在未来的3-5年研究并推进以下项目建设:谦比希东南矿体的扩产、中色卢安夏新矿、Samba矿山的采选工程、刚波夫西矿体和MSESA矿体复产项目,内生性增长空间十足。②外延式并购:集团层面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刚果金公司和Deziwa铜矿有望注入上市公司。③稀缺高分红铜标的。风险提示:冶炼加工费持续下跌,铜价下跌,地缘政治风险。
国信证券点评中色矿业的研报称:核心矿山方面:2024年,中色非洲矿业生产阳极铜约6.82万吨,同比下降约11%;中色卢安夏生产阴极铜约4.44万吨,同比增长约2%,生产阳极铜4159吨,同比下降约47%;刚波夫矿业生产阴极铜约3.44万吨,同比增长约4%。高分红比例:公司拟派发股息每股4.2893美分,总计分红金额约为1.67亿美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2%,公司自2020年起连续四年维持40%以上的分红比例,分红率及股息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自有矿山年产铜中长期有望逐步提升至约30万吨。风险提示:矿产品销售价格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司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海外国家矿产资源相关政策变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