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近两个月后,华为与上汽集团之间的合作终于正式落地。
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分别代表上汽和华为签约,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双方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合作的传闻。
“不同于此前合作双方分工明确的‘四界’,此次华为与上汽集团之间的融合要更为深度。”有接近上汽集团的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海车展前会释放有关新品牌、新产品的更多信息。
华为、上汽集团之间的合作传闻始于去年底。彼时有消息称,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双方将开辟华为目前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供应商、Hi、智选车)以外的全新模式。2月初,针对市场有关“华为与上汽或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合作,产品定位年轻化市场”的消息,有接近华为的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确认了这一合作模式的真实性,并表示目前华为智选车相关业务团队已入驻上汽集团。
有关“第五界”品牌的命名,从各方面信息来看“尚界”的可能性最高。记者在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后了解到,上汽集团于2025年1月13日、1月14日申请注册“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
尽管当日披露的信息有限,但对照此前“四界”合作达成时的表述,上汽集团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中突出了“供应链管理”、“全球化”等内容。
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供应链管理和供给能力是其核心优势之一。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便与英飞凌成立了合资企业,深度布局汽车功率半导体;华域汽车作为上汽集团的子公司,则承担着集团汽车零部件核心供应商的重要角色。此外,上汽集团还投资及内部孵化了清陶电池、赛可智能、零束科技等初创公司,形成了完整、成熟、高灵活度的供应链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凭借上汽集团更为成熟与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未来双方合作的产品在成本效率上无疑将更具竞争力。
同时,上汽集团的全球竞争力优势为“第五界”未来产品的海外市场布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为108.2万辆,同比增长2.6%。在欧盟反补贴的影响下,上汽MG在欧销量突破24万辆,实现逆势增长。目前,上汽集团旗下产品和服务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出口亮点,2024年12月稍有回落,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出口走强。”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自主品牌中上汽乘用车等新能源车型表现较为顽强。
对于鸿蒙智行而言,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各自有着清晰的定位划分,但目前尚未有专注于年轻化市场的品牌,“尚界”的推出有望弥补这一空白。2025年有望成为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元年,上汽集团亦可最大化借助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提升产品力。“华为ADS目前已经实现全国都能开、有位就能停、端到端类人智驾,并已为L3级自动驾驶的到来做好准备。”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