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月,海外关键风险事件相继落地,拜登政府宣布针对俄罗斯石油的迄今为止最严厉制裁,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关税问题持续扰动市场,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美国股市先抑后扬,标普500指数再创纪录新高,纳指再度突破2万点;美元指数冲高回落,一度飙升至逾两年新高;人民币探底回升,一度创逾16个月新低,月底升至近两个月高点;A股探底回升,沪指3200点失而复得。
中国2024年GDP同比增长5%,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美国12月就业增长出人意料地加快,失业率降至4.1%,劳动力市场在年末基础稳固,这强化了美联储本月将维持利率不变的观点。
美联储一如预期按兵不动,鲍威尔称不急于再次降息;日本央行加息25个基点至17年高位,未来继续加息的指引保持不变;加拿大央行一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警告关税战将令经济受到重创;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制定者还暗示可能在3月进一步降息。
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吗,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新办发布会证监会详解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
春节期间海外市场两大关键词:DeepSeek和关税。大宗商品方面,NYMEX原油触及一个月低位,美国暂停对墨征收关税;美国期金突破2800美元,再创纪录高位;LME期铜触及四周低位,因担心需求疲弱;CBOT大豆期货升至7月来最高,对贸易争端的担忧有所缓解;ICE期棉跌至逾四年低点,因受美元走高和美国关税威胁拖累。
全球商品:
全球商品在1月冲高回落,CBOT大豆升至两个月高位,受助于南美天气担忧及巴西收割缓慢,月度涨幅为3.42%;LME期铜一度触及逾两个月高位,因贸易前景担忧有所缓和,月度涨幅为3.22%;美国原油冲高回落,一度触及五个月高位,月度涨幅为2.7%;美国期金再创纪录高位,受助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月度大涨7.28%。追踪全球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触及2022年6月以来高位,月度上涨2.77%。
国内商品:
国内商品在1月先扬后抑,有色金属多数企稳,沪铜冲高回落,一度触及逾两个月高位,月度涨幅2.40%;贵金属不断刷新纪录高位,沪金刷新纪录新高至651.90元,月度大涨4.85%。因关税威胁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的担忧,促使投资者争相买入避险资产;油脂油料走势背离,大连豆粕月度涨幅4.67%,棕榈油触及四个月低位,月度跌幅为2.49%;原油系表现强劲,SC原油月度大涨8.27%。追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1月上涨0.91%。
**黑链整体先抑后扬 双焦走势最为疲弱**
年初,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钢材市场供需格局不变,且股市重挫情绪施压,市场对2月份不确定因素比较担忧,信心不足,螺纹热卷期货刷新9月24日以来新低。同时,年底钢厂检修增多,高炉开工率连续第10周下降,日均铁水产量最低降至224.37万吨,负反馈行情持续。双焦均创逾4年半新低,62%铁矿石指数则再度跌破100美元,双硅完全跟随成材走势,逼近前低。
直至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商品期市整体氛围转好,叠加节前补库需求小幅增加,黑色系顺势自低位反弹。1月13日证监会部署2025年资本市场五大工作重点,释放积极信号,A股迎来久违大涨,继续为黑色系反弹助力。不过,中下旬终端工作陆续结束,且钢厂收购存储情况不及预期,在供需双弱格局下持续反弹动力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钢厂向上游寻求利润空间情绪还在,对焦炭提降分别于1月8日和1月20日落地执行,每轮湿熄下调50元/吨,干熄55元/吨。另外,即便煤矿节前陆续停产,焦煤焦炭社会库存仍处高位,市场看降预期仍存。
因此,1月份螺纹热卷小幅收阳,铁矿石月度涨幅达近4%,锰硅短期交易锰矿供应缺口预期,资金自低位推涨近900个点,产业链中仅焦煤焦炭月线收阴。
**利多支撑美豆重心上移 两粕低位回升**
1月美豆保持震荡上行走势,尤其在超预期利多的1月供需报告公布之后,重心大幅上移,主力合约强势站上10美元关口,最高涨至近6个月高位,月度涨幅为3.42%,为连续第二个月走高。1月报告大幅下调美豆单产预估至50.7蒲/英亩,美豆产量也因此下调9500万蒲式耳,结转库存也下调0.9亿蒲至3.8亿蒲,报告继续扭转美豆供需宽松格局。不过,1月下旬,南美天气担忧支撑减弱,阿根廷降雨预报频繁出现,市场回吐天气升水。此外,阿根廷下调大豆关税,加剧全球出口竞争,也拖累美豆期货从数月高点回落。
受美豆成本端上涨支撑,国内两粕1月持续走高,豆粕主力2505合约一度连续多日走高,突破2800关口,月度涨幅接近5%,此前曾连续三个月下跌。菜粕主力合约空头大幅减仓,期价突破2400元/吨压力位后继续上冲,连续第二个月上涨。除了外盘带动之外,国内两粕市场也受到春节假期前备货需求支撑,尤其豆粕现货价格维持强势,因前期大豆压榨利润较差,油厂买船不积极,市场预期供应端相对偏紧。不过,菜粕供应端相对更为宽松,压力仍然较大。市场持续关注大豆及菜系品种进口贸易相关情况。
**有色金属多数企稳**
年初以来,有色多品种告别下跌姿态,出现企稳反弹一幕,氧化铝受自身供需面拖累,重心仍在下移。此前由于美国经济数据韧性较强,通胀粘性高,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较为鹰派,市场对于今年美联储降息次数的预期出现下调,美元指数大幅走强,拖累金属跌跌不休。不过1月份公布的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且美国新一届政府对于关税的相关表态不算强硬,美元指数并未继续上行,反而出现冲高回落一幕,缓解了金属上方压力。另外,虽然临近国内春节,下游企业陆续放假,但是月内多数金属累库幅度有限,现货一度保持升水局面,供需面带来一定支撑。
铜市方面,不管是从年底达成的长单加工费还是当前国内现货铜精矿加工费来看,短期铜矿供应紧张局面难有缓解,下游正值季节性淡季难有亮眼表现,不过节前累库幅度也较为有限,铜价表现尚可。后续还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落地情况以及节后库存累积幅度。氧化铝方面,前期供需错配逻辑已经不再,最近几内亚铝土矿供应有恢复预期,且国内供应增量逐步落地。
**油价先扬后抑**
1月国际油价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其中WTI原油最高突破79美元,期价创近5个月新高,单月累计涨幅超2.5%。布伦特原油与美油走势接近,价格最高升至82.6以上,创近半年新高。国内SC原油涨势相对偏强,主连期价最高临近640一线,下旬油价跟随外盘稍有回落,单月累计涨幅约8%,月度K线三连阳。
1月份原油市场行情趋势性较强,主要扰动在于美国。月初中国经济数据向好,使得市场对亚洲需求前景的改善信心增强。此外,美国大部迎来寒潮天气,提振石化能源消耗,推动油价延续上月涨势。月中美国政府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油轮、中间商、贸易商和港口实施了新的制裁,制裁严重干扰俄罗斯对印度和中国的石油出口。随着市场对俄油供应中断的忧虑情绪升温,国际油价跳升至阶段新高。下旬开始,国际油市主要驱动转换为美国新政府对油价的打压。一方面,美国新政府要求沙特和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石油价格,同时加速推进美国本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另一方面,美国关税大棒延缓落下帮助压低油价,使得下旬油市回吐上旬涨幅。国内SC原油受化工板块回暖支撑,整体涨幅强于外盘。
**化工板块创3个月新高**
1月化工指数冲出震荡区间,指数最高创逾3个月新高,但月末节前成交减弱,化工指数高位回调。月内板块出现两大明星品种,即烧碱和BR橡胶,其中烧碱延续惯性上涨,期价屡刷历史新高,近两月累计涨幅超20%;BR橡胶行情震荡上扬,主连盘面创近3个月新高,单月累计涨幅超10%。相比之下,月内烯烃链整体走弱,其中甲醇、塑料均跌近5%,其中塑料最低跌至23年6月水平,甲醇回吐上月涨幅。
1月国内化工板块走势分化相对明显,供需逻辑对品种行情影响较大。其中烧碱市场供需错配明显,一季度供应增量极少,但终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大幅提升对烧碱需求。伴随资金增持炒作,烧碱期价屡创新高。月内BR橡胶走强主要受成本推动,由于欧美寒潮天气来临,冬季取暖需求旺盛,加之地缘局势紧张,BR橡胶上游丁二烯价格持续回升。此外国内外橡胶产区逐步停割,使得市场供应收紧,合成橡胶价格震荡冲高。1月受煤炭成本连续下滑拖累,烯烃产链整体走弱,叠加节前产业终端陆续放假,甲醇小幅冲高后震荡滑落,塑料市场库存压力偏重,月内行情基本单边回落。
**美联储一如预期按兵不动,鲍威尔称不急于再次降息**
美联储30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0%。但对在通胀仍高于目标、经济持续增长且失业率处于低位的经济环境下,何时可能进一步降息几乎没有给出线索。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决策者正“拭目以待,看会出台什么政策”,然后再判断这些政策对通胀、就业和整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他们不急于进一步调整利率。
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
工业生产增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内需主动力进一步夯实,全年消费同比增长3.5%,投资同比增长3.2%。
通胀数据:
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涨幅回落,环比持平;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涨转降。2024年12月,全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11月收窄0.2个百分点。
贸易数据: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全年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进口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
金融数据: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2024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33万亿元。
制造业数据:
1月份,受春节假日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5.3%和56.7%,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企业对节后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资金流向:
受交易所部分品种春节调整保证金影响,国内商品在1月资金流入明显,贵金属再创纪录新高,沪金强势吸金181.59亿元。沪铜亦流入逾97亿元,铁矿和螺纹分别流入62.79亿元和44.60亿元。
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文华商品指数的沉资金为3145.98亿元,较12月31日该指数的沉淀资金2534.43亿元增加611.55亿元。
2月关注点:
2月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事件依然不少,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进展。2月7日美国公布1月非农就业报告。9日中国公布1月CPI和PPI数据。11日农产品市场迎来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12日美国公布1月CPI数据。19日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