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工作安排来了 宏观政策扩张空间打开 明年货币政策有望超常规预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持续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表述,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变成了“更加积极+适度宽松”,多位专家均认为传递出积极信号,宏观政策的扩张空间已经打开。2025年货币政策有望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超常规地进行预调,彰显前瞻性,并继续降准降息;财政政策有望在“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三个方向上突破;房地产政策方面,有望打好政策“组合拳”,用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明年扩内需是头号重点任务,预计202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

货币政策时隔十多年再回“适度宽松”

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货币政策的基调“适度宽松”,既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也充分考虑了外部不确定因素,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时隔十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回归“适度宽松”,进一步传递出积极明确的信号,有力提振各方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从哪些方向发力?董希淼认为,一是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超常规地进行预调,让政策调整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彰显前瞻性;二是继续降准降息,2025年可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引导LPR下降25个基点,从而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增强有效性;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丰富工具箱中的“十八般武艺”,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特别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金融等支持,体现针对性。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发力方向?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指出,财政政策的增量方向有三个方面,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尤其是财政赤字率的提高,是对之前长期维持3%的突破,也是对近期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具体回应,另外增加超长期国债有利于推动“两重”和“两新”项目的落地,“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有助于给地方提供针对性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预计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财政赤字率会从今年的3.0%上调至4.0%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会从今年的3.9万亿扩大到7万亿左右,这包含了2.8万亿化债额度;预计明年除了发行1万亿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还会继续发行,估计发行规模会从今年的1万亿提高至1.5至2万亿。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持续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表述,变成了“更加积极+适度宽松”,强调进一步充实政策工具箱。结合政治局会议对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表述,预计未来一年经济继续“轰油门”。

“2025年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内需不足和外部冲击。202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导因素,将从2023-2024年的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问题转化为‘特朗普冲击’。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目标的平衡性,既要刺激经济增长,又防范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李锦表示。

明年扩内需是头号重点任务

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点任务,第一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王青表示,2025年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任务排序与去年有所不同,显示明年扩内需是头号重点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内需部署中,首先要求“大力提振消费”。这意味着2025年要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而与以往逆周期调节往往更多偏向投资有所不同。这显示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将向提振消费集中用力,推动居民消费加速增长。

董希淼认为,2025年,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应进一步挖掘有效内需,重点是采取更多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实现经济的供需平衡,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具体来看,他建议,在金融方面,应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服务。消费金融在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此外,还应采取更多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比如,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订,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00元提高至10000元;大幅度扩大减税规模和减税力度,持续降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负,并规范税收征管等行为。

王青预计,2025年用于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将较今年翻倍,达到3000亿。其次,2025年财政将适度提供生育补贴,估计规模将达到1000至1500亿。最后,不排除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的可能,进而将促消费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预计202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明显高于2024年的50%左右。

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连续四年提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用词表述上,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中,对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定位和路径更加清晰。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了4年,每年都有新成果,也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导向。某种意义上,也是要求各地重视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建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从此次会议来看,稳定房地产要打好政策“组合拳”,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宏观审慎的防风险政策等等。预计下一步房地产政策重点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住房消费成本;专项债对接存量盘活,实现库存去化;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

“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降准降息从而降低住房消费的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即财政政策导向下的货币精准投放,从而产生对房地产消费基础设施,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教育医疗均等化投入等支持,从而间接促进住房消费”, 李宇嘉还指出。

暂无简介

李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