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围绕新能源各产业,原料、材料、光伏、储能、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电池回收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展示最新成果。展会覆盖4大展馆8大板块,4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集中亮相,参会嘉宾不仅可以现场参观学习先进的产品,还可以高效促谈合作,推广宣传业务、拓展商业版图!
本次峰会分为开幕式、SMM高端沙龙闭门会、由多位学术顶尖人士汇集而成的院士专场、宏观及产业专场、欧洲律师协会——2024中国新能源企业跨境投资研讨会、国泰君安期货——产融结合下的新能源市场展望、电动车绿色出行及电池应用高峰论坛、储能产业论坛、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新能源矿业权项目投融资高峰论坛、海外投资论坛、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新能源镍钴锂高峰论坛、锂电回收产业论坛等多个环节。
5月30日,电动车绿色出行及电池应用高峰论坛、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储能产业论坛、海外投资论坛、新能源矿业权项目投融资高峰论坛、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六大专场同步进行,本文是储能产业论坛的文字直播内容,SMM将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直播,敬请刷新关注!
储能产业论坛
工商业储能“ 盘古计划”——战略签约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储能与新能源应用防火研究
发言嘉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防火研究所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汪茂海
新能源产业背景
未来将建立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安全、经济、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电力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体终端能源。
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 大规模应用,储能是关键。
储能是碳中和主枝干——左擎“风、光、氢”等清洁能源,右牵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
2023年,锂电池行业产值1.4万亿,电池行业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据中国化工报黄奇帆预计,按2060年时120亿千瓦的装机需求测算,光伏装机要达到50亿千瓦(5000GW) 。
世界氢能委员会预测,2050年氢能将贡献世界能源的18%,减排60亿吨二氧化碳,2.5万亿美元产值。
新能源安全问题
锂电池安全事故
近十年全球储能安全事故发生80余起。2022年发生17起以上储能项目事故。
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平均每天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应急管理部)。
光伏/氢能安全事故
2013年以来我国发生近百起光伏电站火灾;业界认为每600个屋顶每年就有一次起火事故。
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全球发生5起氢能火灾事故,氢能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新能源安全研究
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
业务范围:新能源安全标准规范、安全检测评价、全过程咨询、产学研合作、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广。
研究方向:电池安全、光伏安全、氢能安全、新能源建筑安全。
发言主题:新一代电池热失控预测及预警方法技术研究
发言嘉宾: 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李明明
发言主题:储能系统用泵解决方案的应用研究
发言嘉宾: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行业高级工程师 姬仁政
发言主题:锂矿并购中的陷阱-从5个案例中来提高我们的敏锐度
发言嘉宾: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 马于淇
发言主题:以超充驱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迈向绿色高效新未来
发言嘉宾: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副董事长 孙茂建
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能源挑战
能源公平的挑战:受能源供应和能源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全球仍有26亿多人无法获得现代能源服务。
能源供应安全的挑战: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源于资源的分布不均,世界能源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能源被部分国家垄断
能源转型的挑战:传统的化石能源使用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
我国能源挑战
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巨大且迅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农村和小城镇缺乏清洁能源服务、快速增加的油气进口依存度、严重的常规环境污染。
能源行业的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出台的环保、能源减排政策,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
市场需求巨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且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让产业有广阔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空间;
创新创业机会:新能源领域涉及众多专业领域,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技术带来了创新创业机会。
发言主题:特来电国际业务与充电网解决方案介绍
发言嘉宾: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中凯
他表示,新能源汽车爆发是大势所趋,在全球主流市场,电动车销量均在高速增长。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较2021年增长55%。中国销量增长80%,欧洲增长15%,美国增长55%。充电桩方面,预计全球充电桩数量将从2022年的300万增加到2030年的1300万,市场潜力巨大。
发言主题:光储一体,赋能工商,天合一站式解决方案领创全景生态
发言嘉宾: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 雷小露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区产品市场经理 雷小露分享了工商业储能的行业前景和相关应用。她表示,全球工商储市场高速增长,中美为最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中国会有高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2023~2028年累计市场容量超400GWh,其中中国市场以45%的大占比稳居第一,潜力巨大,美国以26%居于第二。
全球工商储市场高速增长
中美为最大市场,预计未来5年中国会有高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
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2023~2028年累计市场容量超400GWh,其中中国市场以45%的大占比稳居第一,潜力巨大,那美以26%居于第二。
至于中国国内的情况,预计今年国内工商储市场可达10GWh,预计到2028年国内工商储将突破40GWh,5年负荷增长率达38%。
工商业储能市场现状
政策+成本优势,进一步拉动国内工商储市场。
政策利好:全国正在实施的补贴政策多达30项;
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工商业分时电价密集调整,峰谷价差超过0.7元/Wh的省份已超过15个,经济性逐步体现。
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碳酸锂价格大幅走低,最低跌至10.9万元/吨。
新型储能逐渐上升为国家重要新型产业,除了电网侧的如火如荼外,零碳园区等的打造将为工商业园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而高耗能企业一直是高电价重要承担者,配置储能或将成为其“节源”或“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式。可以预见,随着分时电价政策在各省市的推进,工商业储能进入正向盈利的省份地区越来越多,这必将刺激更多储能项目投建的积极性,工商业储能将成为国内企业实现紧急备电、维持正常经营、降低电费支出的一个重要手段。
》天合光能:预计2028年全球工商储市场容量将超100GWh 未来5年中国市场或高增长【SMM新能源峰会】
发言主题:阳光智储,助力冶金行业低碳转型
发言嘉宾: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总监 肖顺
发言主题:双碳目标下储能在铝行业的发展机遇
发言嘉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轻金属部副主任 莫欣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轻金属部副主任莫欣达围绕“双碳目标下储能在铝行业的发展机遇”的话题作出分享。她表示,电解铝总产能有天花板,按照4500万吨产能测算,年电力需求量达6000亿吨电;产业布局须严格执行置换政策,有减才有增,增量不可超过减量;建成产能距离天花板还有不到100万吨空间。应对碳约束,电解铝可以做到提高能效;增加清洁能源消纳(市场化交易、自建、源网荷储);再生铝(产量950万吨;保级回收更重要);碳交易(产量/电力消耗量;力争卖配额);内销/出口(做好资源配置);CCER(已重启);金融衍生品(产融结合)等等......
一、铝行业对储能有需求
1. 用电特点:电耗高+不可中断
全国电解铝行业平均综合交流电耗:2023年13324千瓦时/吨,连续20多年全球最低;2024年1-4月为13284千瓦时/吨。
1886年,美国霍尔(Hall)和法国埃鲁(Héroult)发明了从铝土矿石中提取铝的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且可规模化生产廉价的金属铝,故Hall-Héroult法一直沿用至今。
2. 产业规模:体量大+经济相关性高
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电解铝建成产能4443万吨/年,运行产能4214万吨/年。2023年中国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全球占比59%,比重进一步提升。
据测算,中国铝工业发展与GDP相关性一直保持在0.98左右,即GDP每增加1万亿元,拉动铝消费增加50多万吨。
3. 降碳压力:绿色发展大势所趋、碳约束持续增多
强制性
中国3060双碳目标;有色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统一大市场;CBAM:欧盟(2023年)英国(2027年)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美欧“绿色钢铝贸易同盟”;......
自主性
公司自主减碳:双碳目标下游供应链的低碳要求全:生命周期碳足迹(LCA);供应链传导;......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时间表:
2023年10月-2025年底:过渡期;2026年:开始征收碳费——碳费由欧盟进口商缴纳
涉及产品:
CBAM中的铝包括海关包括未锻轧铝、铝材和部分铝制品。
202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相关铝产品69万吨,约占中国总出口量8.7%。
有关影响:
不对间接排放征税,则使用火电铝、绿电铝对于CBAM碳费核算不存在差异
利用再生铝原料可大幅降低碳排放(再生=3-5%*原生)
发言主题:电化学储能助力绿色能源进程
发言嘉宾:Greenvolt Power, 储能总监Head of Storage
发言主题:工商业储能运营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云智环能 CEO 张隽永
云智环能CEO 张隽永介绍了“工商业储能运营解决方案”的相关话题。他表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无人区",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供需形势变化拐点和新能源消纳与发展形势拐点。下一步电力市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更好服务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需要。
国内方面,自2015年中发9号文印发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覆盖省间省内、覆盖多时间尺度和多交易品种的全市场结构体系,有效承接发用电计划放开,有力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2022年是我国电力市场全形态运营的第一年,是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无人区",电力市场建设面临供需形势变化拐点和新能源消纳与发展形势拐点。下一步电力市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更好服务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需要。
发言主题:工商业储能-基于复杂应用场景的产品技术创新
发言嘉宾: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BO 唐莹
发言主题:通信行业储能产品的应用和前景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移动供应链管理中心 运营与质量部经理 高峰
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格局
2023年在海内外大环境下,全球储能呈现出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状态,以欧洲为代表的户储市场遇冷,美国大储并网延期等,储能电池库存高企。
2024年,储能市场逐渐进入增长状态。① 低价竞争情况有望改善。② 美国大储和户储装机延期将得到改善。③ 欧洲户储经销商库存已于2024年初逐步清理完毕。
规模趋势:
2024年出货增长35%
装机量:2024年全球将达到53GW,同比增长51%。增长点主要来源于中美市场。出货量:2024年全球超过280 GWh,同比增长35%,行业将逐渐进入增长状态。
价格趋势:
2024二季度价格稳定;2023年底,储能电芯价格较年初已下降50%,目前逐步企稳。
2023年市场竞争白热化,仅中国新成立储能企业5万余家。2024-2025年将全面洗牌。
发言主题:关于新型储能规模化调用的思考及建议
发言嘉宾: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专家 刘显茁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专家刘显茁围绕“关于新型储能规模化调用的思考及建议”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新型储能是响应快、精度高的优质调节资源,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但目前电力系统中实际运行效果仍然有待提升。为此,他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明确新型储能是不同于传统电源、用户的新型主体,二是建议新型储能要在不断应用中进步发展,用进废退,三是表示新型储能要形成规模化效应,从大电网角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一、聚焦新型储能发展
两会热词:新型储能
在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24年3月5日)上提到,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此外,发改委和能源局也曾发布政策来支持新型储能的发展,发改委方面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能源局则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二、南网新型储能实践
根据对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的储能数据调查可以得到:
贵州寒潮期间15个储能电站错位顶峰,实现最大顶峰能力115万,4小时。
2024年春节期间,南方五省区在负荷大幅下降而新能源大发频创新高的情况下,各省区新型储能减少新能源弃电3640万千瓦时。
三、新型储能发展问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监管司公布数据,2023年全国电网侧储能利用小时数953小时,日均2.61小时,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72次;2023年全国新能源配储能利用小时数797小时,日均2.18小时,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04次。
四、新型储能利用三个观点
新型储能是响应快、精度高的优质调节资源,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但目前电力系统中实际运行效果仍然有待提升。
》新型储能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等问题 但实际运行效果有待提升 ?
发言主题:电化学储能火灾安全性分析技术研究
发言嘉宾: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姜可尚
安徽中科久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姜可尚针对“电化学储能火灾安全性”展开分析和技术研究。他表示,热失控传播会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燃烧时,会释放氧气和可挥发性液体,即便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燃烧。针对锂离子电池特有的燃烧特性,传统的消防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火灾机理
热失控传播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
单体被触发热失控(机械、热、电)→释放大量热并剧烈加热毗邻电池→毗邻电池被触发热失控,热失控在电池间传播→热量、气体累积、整个电池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热失控传播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
1)爆燃速度快;
2)释放大量可燃气体,释放氧气;
3)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
4)存在二次复燃,多次射流火现象;
5)易触发周围电池燃烧;
6)触发电池系统短路问题;
7)电池包密封,灭火剂难以作用到起火电池。
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燃烧时,会释放氧气和可挥发性液体,即便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燃烧。
针对锂离子电池特有的燃烧特性,传统的消防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热失控传播导致储能系统火灾迅速扩大 传统消防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发言主题:构网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并网要求浅析
发言嘉宾: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守平
构网型储能的发展背景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
供电主力电源发生较大改变
由传统燃煤机组转向新能源为主体的发电结构;从静态负荷资源转变为动态可调负荷资源;从单向电能供给变为双向电能互济,终端电能替代比例从低到高。
从发电机主导向变流器主导演变
新能源的并网、传输和消纳在源网荷端引入了更多电子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呈现显著的电力电子化趋势。
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
高惯量、强阻尼,源随荷动→低惯量、弱阻尼、源荷互动。
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
三大挑战:新能源发电出力时空分布极度不均衡且“高装机、低电量”,带来充裕性挑战;新能源发电渗透率超过50%将带来安全性挑战;协调源-网-荷-储资源弥补新能源在充裕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不足,带来体制机制挑战。
发言主题:数字化储能在配用电侧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言嘉宾: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鹏
发言主题: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政策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原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 王志轩
建议(对政策及企业)
1、坚持统筹原则(所有储能政策都在强调统筹,但具体执行还有很大空间,关键是部门统筹、央地统筹)
坚持统筹规划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与国家安全密切关联,要坚持规划先行,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电源与电网、全局与局部、政府与市场、开发与节约等关系,高质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坚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型储能与新能源是“伴生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决定,全局性、战略性决定;
坚持稳定发展新型储能(安全有序规范):稳定发展是能源安全高效发展的本质要求,由底线和效益决定;
坚持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新型储能的特性决定其处于“从属关键地位”难以单独发展,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是电力系统特性、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特性,以及由国情决定;
统筹规划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结合新能源消纳、资源特性、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安全、电源结构等因素,统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多元储能布局。
2、完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新型储能发展机制中的关键,“电力”平衡作用是新型储能的特质,并不是市场充分竞争领域,要体现功能定价格的特点,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要效结合)
进一步完善电价体系,细化峰期、谷期电价时段,增加较小时间尺度的分时电价,引导和激发用户错峰用电的积极性;
完善峰谷电价,积极推动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发挥储能调节作用;
加强电价政策监管,避免扭曲型电价传导及不合理干预电价;
建立健全跨省跨区容量电价分摊机制;
推动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政策。
发言主题:新型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与储能发展
发言嘉宾: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主任工程师 张富强
发言主题: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发言嘉宾: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 刘亚芳
发言主题:全球储能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
发言嘉宾:SMM 储能首席分析师 冯棣生
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稳居全球储能发展领导者地位。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储能项目迅速推进,推动了储能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无论是源网侧还是工商业储能,都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储能市场在过去一年面临了诸多挑战。供应链紧张导致关键原材料和组件的短缺,使得储能项目的成本上升。同时,项目并网审批流程缓慢,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部分储能项目因此被迫延期甚至取消。不过,美国仍在积极克服这些困难,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存储市场有望恢复稳步增长。
欧洲储能市场在2022年底迎来了家庭储能的爆发期,推动了市场的快速扩张。然而,进入2023年下半年后,这一增长态势有所减缓。尽管如此,欧洲依然是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储能市场的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
长期来看,全球储能市场的主要增长区域仍将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这三大经济体。然而,相较于前期的快速扩张,未来几年的储能市场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SMM的预测,从2024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23%。这一期间,全球储能需求将显著增加,到2030年,储能需求总量将达到828GWh。这一预测表明,尽管短期内存在增长放缓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储能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和发展空间。
未来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全球对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追求,将继续驱动储能市场的成长。各国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供应链以及技术创新,将成为决定其在全球储能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