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势、时空布局与政策建议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更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当前,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加快打造新增长引擎的关键领域,发展未来产业不仅有望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甚至万亿级新支柱产业与产业集群,还通过广泛赋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发挥更大作为。

  一、加快培养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未来产业,强调要“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部署,“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看,我国中长期未来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领域的蓝图正在逐渐展开。

  各部委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发展。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陕西、黑龙江等8个省市的共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依托地方优势,重点培育空天科技、信息安全、未来网络、生物医药、未来交通等领域。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从部委层面的工作部署看,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未来产业发展工作实物量的施工图与任务书正在逐渐形成。

  各地结合科技与产业基础抢跑未来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率先制定实施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举措,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并提出中长期未来产业发展蓝图。目前,全国有约20个省市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各地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以深圳为例,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部署培育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经过多年培育支持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深圳市再次出台实施《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其中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5-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10-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以上海为例,2022年上海出台实施《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将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将培育形成5个未来产业集群。此外,河南提出在2025年未来产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5%,山西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南京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左右。

  总体来看,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远景可期,一批先行城市已经在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效。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认为未来产业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一些地方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其未来产业布局上习惯于“买开始下蛋的母鸡”的传统招商思路,不习惯于像从鸡蛋开始去孵小鸡一样去培育未来产业。另外,一些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开始出现“扎堆”苗头,需要吸取因抢风口“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教训,避免出现长期战略短期化、创新资源分散化、产业布局重复化等问题。2023年地方两会显示,已有18省市布局生物健康产业、17省市布局类脑智能、13省市布局氢能与储能产业和量子信息产业等。此外,尽管各地各部门积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但也存在分散发力、缺乏统筹等问题,不适应未来产业需要打通科技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对跨部门协调合作的要求。未来产业发展重在打造彰显国家竞争优势的“大木桶”,需要避免各地区各部门“各播各的种,各撒各的肥”,分别形成小散弱的“小木桶”,亟需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

  二、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时空布局

  未来产业的时空布局突出动态调整、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发育度变化,坚持“走一步、看三步”,从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梯次培育形成一批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又要结合各地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差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因地制宜引导各地找准细分赛道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围绕未来技术产业化与重点领域未来化,探索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发展路径模式。

  一方面,优化未来产业的时序布局。一是近期布局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标杆,在若干有条件的重点赛道率先突破。围绕通用AI、高速全光通信、算力网络、合成生物、生物育种、氢能等重点赛道,聚焦一批核心技术已突破、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创新产品,加快生产技术熟化与生产工艺改进,以政府采购等方式积极推动早期市场开发,加快推动创新产品从实验室、中试平台走向大规模市场化商品化。二是中期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发展集群,在若干基础较好的先导领域全面推进。围绕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细胞工程、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制造等重点赛道,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通过融合工程技术迭代熟化与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开发供需适配的未来产品与服务,推动群体性突破的技术创新矩阵转化为多元迸发发展的未来产业集群。三是远期布局重大前沿技术策源建设,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围绕类脑智能、光子和量子信息、核聚变、前沿新材料、深地深海等重点赛道,坚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各类具有颠覆性影响的非共识创新,久久为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策源。

  另一方面,优化未来产业的空间布局。一是聚焦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区域,瞄准前沿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依托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超前部署一批能够变革经济社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方向,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筛选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整合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全流程要素资源,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无中生有”孵化培育一批原始创新型未来产业。二是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区域,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加快形成“科学家+企业家”的未来产业成长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链主”企业,积极引导未来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小巨人”企业,通过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等开展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孵化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未来产业整机产品、标杆企业,“有中育新”全面打造迭代创新型未来产业集群。三是支持中西部地区立足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推动未来技术与传统制造、特色农业的融合创新,依托未来城市、未来医疗、未来交通、未来社区等重点应用场景集中发力,“优中培精”孵化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赋能创新型未来产业。

  三、加快创新未来产业的支持政策

  由于未来产业的技术路线有待清晰、商业模式亟需成熟,培育未来产业不能简单使用大水大肥漫灌式支持,需要精细的温光水气调控式支持,其支持导向要从定向移栽移植转向更加突出厚植发展土壤、从扶大扶强扶优转向更加突出扶小扶新扶幼、从重视技术集成转向更加突出强化原始创新、从给钱给地支持转向更加突出场景市场支持。

  从技术策源看既要探索“国家出题+专家答题+市场阅卷”的模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面向科技源头问题、基础问题做好探索性研究,探索发布前沿技术攻关目录与未来产业发展指引,建立未来技术动态清单,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发挥政府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又要探索“企业出题+专家答题+市场阅卷”的模式,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导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创新应用与迭代升级。

  从转化孵化看既要围绕“谁来转化孵化”,聚焦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加速等环节,探索“政府引导+园区集聚+企业唱戏”模式,立足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握手,建设全链条的转化孵化服务,鼓励现有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加快推动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通过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生产资源、资金人才等开放共享,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又要围绕“怎样转化孵化”,探索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场景应用创新体系,强化城市公共应用场景开放,鼓励优势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推动前沿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全环节融合,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场景体系。

  从投资支持看既要推动政府资金“耐心投”,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形成财政资金、国资收益和社会资金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支持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各类长线资金依法投资市场化国家级科创引导基金;又要鼓励社会资本“放心投”,引导社会资本“投小投早投未来投硬科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和支持私募基金投资科技创新,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与创业种子基金,扶持创新与创业,支持初创企业,加大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银行、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合作的合作力度,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投贷保联动等新模式。

  从治理创新看既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动态调整各项市场制度符合未来产业的特征,探索寓治理于服务的未来产业治理模式,创新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探索建立“边孵化边调整”的市场导引制度,鼓励在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的地方开展未来产业各类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又要保障未来产业发展的有序性、稳健性,探索适用未来产业发展的“沙盒”监管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根据风险类型和重要性、敏感性程度,对不同产业活动课以差异化监管要求、委以不同主体责任;更要建立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强化正向激励,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与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3年第11期;作者:胡拥军 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