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在宣昌能表态前夕,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刚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五次按下“暂停键”。
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点阵图预计,今年内将会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称,相信利率可能处于周期性峰值,在今年某个时间点开始降息是适宜的,但目前通胀仍然较高。
鲍威尔偏鸽派的表态让市场人士担心美国降息的启动时间将会延迟,从而对国内货币政策调整产生间接影响。
与此同时,叠加3月份MLF和LPR按兵不动,部分市场观点担心国内宽松货币政策有退出的迹象。
3月21日,北京某大型券商固收首席对财联社表示,央行关于降准的表态释放了宽松信号,坚定了市场后市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吸引机构资金入场配置,从而提升债市融资的规模和降低融资成本。
降准在路上,宽松不变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2月超预期降准降息之后,3月份MLF和LPR两个关键利率均维持不变,有市场人士担心宽松的政策退出倒计时。
近日,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分析表示,3月初以来,央行OMO投放回归百亿模式,短端资金利率小幅走升。从总量角度看,央行无意过量投放流动性。在流动性平稳充裕情况下,综合“稳汇率”及“防空转”考量,央行总量政策短期或按兵不动,处于“真空期”。因此,一季末资金面“由宽松转中性”概率提升。
上述券商人士认为,此次宣昌能的进一步表态,显示货币政策坚持宽松的调性不改。
实际上,在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两会期间也曾对外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在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
在3月21日的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还表示,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数据显示,1月24日央行超预期降准以来,债市收益率全面快速下行,尤其长端和超长端国债涨幅明显。截至发稿,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297%,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474%,继续处于央行MLF2.5%的下方。
美联储降息粘性,不影响政策工具箱发挥
今日凌晨,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点阵图预计,今年内将会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称,相信利率可能处于周期性峰值,在今年某个时间点开始降息是适宜的,但目前通胀仍然较高。
数据显示,1、2月美国CPI环比分别为0.5%、0.6%,创2023年3月以来新高;同比分别上涨3.1%、3.2%,走势比较平稳,核心CPI仍处于回落趋势中,但连续2个月超出市场预期。
对此,中金公司3月21日发布观点表示,近期CPI和PPI通胀连续超预期,市场认为经济再加速和二次通胀风险增加,因此不断压缩今年的降息预期,10年美债利率会前也再度升至4.3%。
3月21日,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发布观点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强劲、消费者支出稳健、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情况下,美联储今年推迟全面降息的风险有所上升。当前市场预期联储将在2024年降息3次,但不确定性较高,首次降息有可能再度推迟到9月。
进一步来看,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目前在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的背景下,再通胀风险驱动降息预期回撤将支撑美元和美债利率在高位震荡。
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1月以来维持窄幅震荡,但在近期波动加大,在3月10日升破7.18之后回调,目前在7.21-7.22区间。
对于汇率,3月21日,宣昌能表示,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