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又双叒叕”进化 新兴蓝海爆发在即

进入2024年以来,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强劲开局,在资本市场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利好不断。

其中包括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Figure AI正进行约6.75亿美元的融资,挪威初创企业1X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特斯拉展示了其研发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最新视频,英伟达宣布成立研究部门“GEAR(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以及谷歌DeepMind联合斯坦福华人团队打造的Mobile ALOHA 2.0版本亮相等。

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机器人板块走强,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在酝酿加码布局。

从产业链层面来看,AI技术进步是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作为AI、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合,人形机器人代表了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技术外溢效应,乃至被视作将是继智能手机和新能源之后的更大机遇,以及AI产业的下一“关键领域”。而在英伟达、特斯拉等爆出大动作同时,机器人+AI“疯狂的一年”已拉开序幕。

科技巨头争相入局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AI初创企业迅速走向“台前”同时,科技巨头也在争相入局。

其中,Figure AI的最新投资方主要有亚马逊、微软、英伟达、OpenAI、英特尔、LG Innotek、三星等及几家风投公司,包括亚马逊CEO贝索斯通过旗下投资公司向Figure AI承诺投资1亿美元,微软计划投资9500万美元,英伟达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等。另外,去年3月,1X Technologies就获得了由OpenAI创业基金领投的2350万美元融资。事实上,双方在2022年已经展开了合作,决定共同为机器人开发AI模型。

目前,鉴于硅谷与华尔街均看好类人机器人领域,该行业或将出现更多利好信息及事件。“未来几周将会有3-4条重大新闻发布,这些消息将震撼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调整你的时间表,这将是疯狂的2024年。”谷歌DeepMind研究科学家Ted Xiao日前表示。

在这背后,Figure AI受资本青睐的关键地方在于,其去年10月通过视频演示了可双足站立行走的类人机器人Figure 01。今年1月7日,其再次发布Figure 01使用咖啡机制作咖啡的视频时则一度引起“轰动”。Figure AI称,Figure 01只需看一下人类示范的演示视频,再加上10小时端到端的训练就能学会视频里的操作技巧,然后完全自主地搞定任务。

不过,Figure 01的自学能力不止于此。“只要给足够的时间,Figure 01还能攻克更复杂的任务。” 1月18日,Figure AI还宣布将把Figure 01送入宝马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斯巴坦堡工厂做试点“实习”,主要代替人类工作者从事一些较危险的任务。

另外,1X Technologies提供EVE和NEO两款机器人产品,其中EVE是一款专为工作环境设计的轮式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物流、零售和安全领域,目前已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投入商业化应用。NEO则是1X Technologies新开发的核心产品,被设计成了双足机器人,并以人体肌肉运动为模型对其进行“高精度”和“轻柔度”的设计,并在铝芯之上覆盖了一层软层使它和人类一样柔软、轻巧。目前,NEO 仍处于研发阶段,计划在 2024 年发布。

有趣的是,Figure AI、1X Technologies对标的均是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EVE 在去年的一场机器人比赛中一度击败了 Optimus。如今,鉴于Figure AI获得超出预期的融资金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当日便在X平台上分享了一段Optimus的最新视频。相较于几周前发布的视频,此次展示的Optimus在行走时的步伐更加稳健,动作也更加流畅。

据Optimus机器人工程师Milan Kovac介绍,这是Optimus有史以来最快的步态,速度约为0.6米/秒,与12月发布的视频相比速度提高了30%。他说,“我们改进了前庭系统、脚部轨迹和地面接触逻辑,升级了运动规划器,并缩短了整个机器人的环路延迟。Optimus整体行走稳定性和自信程度上都有所提升,即使在转弯时也表现优异。”

此外,马斯克在上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出,“Optimus有潜力成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具价值的产品,部分Optimus很有可能在明年交付。”他还称,由于Optimus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特斯拉会每隔几个月向大众公布最新进展。

“机器人产业将在2024年出现爆炸式增长,Figure和特斯拉等新进入者正在推动这一趋势,而传统参与者正在打造相关的基础设施,仅制造业的市场机会就高达数万亿美元。”风投机构Wischoff Ventures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Nichole Wischoff表示。

另有分析称,作为机器人智能化的最终体现,人形机器人自然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人形机器人实现复杂逻辑处理,数据运算的基础建立在AI芯片之上。特斯拉Optimus应用的正是Dojo D1超级计算芯片;小米CyberOne“大脑”用的是英伟达Jetson Xavier NX,“小脑”用的是全志科技MR813。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逐渐打开,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将受益。

例如2月6日以来,国内机器人概念股表现强势,指数大涨超30%。对此,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度预期改善、AI巨头点燃机器人技术创新之火、政策端及厂商端持续利好更新,此外流动性问题缓解也为板块反弹提供了条件。

新兴蓝海爆发在即

在人形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的外观和行为背后,其技术层面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其中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成熟至关重要。鉴于此,产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将“人形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新机遇,以加速奔赴下一场科技盛宴。

其中,在Figure AI传出新融资信息、特斯拉更新Optimus视频同时,英伟达宣布成立GEAR,旨在构建适用于虚拟与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体的基础模型,致力于实现跨多模态、多场景的智能应用。据了解,GEAR全称为“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新部门由AI高级研究科学家,AI 代理计划的负责人jim fan 和Yuke Zhu教授领导。

随着文生图、文生视频技术趋于成熟,jim fan坚信,未来每一个能够移动的机器都将实现自主化,机器人和模拟智能体将会像iPhone一样无所不在。“我们正在构建的基础智能体,是一个具有通用能力的AI,可以在许多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地行动。”

2023年5月,英伟达CEO黄仁勋提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具身智能时代。相比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有着智能化程度高、工作场景限制小、能够自主规划复杂工作的特点,成为国内外科技巨头和科研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英伟达加码布局的基础上,近日他在采访中强调,机器人基础模型可能即将出现——或许是明年,“从那时起,五年后将看到一些非常令人惊奇的事项”。

据悉,英伟达在机器人市场的真正布局始于2018年,当时推出了包含全新硬件、软件和虚拟世界机器人模拟器的NVIDIAIsaac,以及专为机器人设计的计算机平台Jetson Xavier和相关的机器人软件工具包。不难看出,英伟达又将“处理器+平台+开发工具” 的方法复制到机器人市场。其后几年,英伟达从底层芯片到计算平台到训练与验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布局、不断往前推进,直至2023年进行紧锣密鼓且强有力的布局。

与此同时,微软、谷歌、Meta、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以及国内的科大讯飞、小米、阿里达摩院、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也在迅速跟进,均推出具身智能系统或机器人产品,其中优必选去年底冲刺港交所成功,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无疑,人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马斯克曾预测,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有望达到100亿到200亿台,人将开启万亿级别蓝海市场。另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1%。此外,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的元年,甚至机器人+AI或将迎来爆发局面。不过,光大证券认为,当前商业化落地难是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升通用化水平是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必须依靠AI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行业的努力,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英伟达将于3月18-21日举办GTC 2024大会,黄仁勋将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届时众多全球领先机器人公司将在活动中展示下一代自主机器,如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公司、迪士尼和 Google DeepMind等公司将在现场展出25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这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方面,西南证券分析师邰桂龙研判称,随着硬件算力的提升,AI愈加智能化,在以英伟达、AMD为首的硬件厂商和以OpenAI、谷歌为首的算法大厂的联合努力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指日可待,AI+机器人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