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分布式光伏在新增装机中占比近半,且每年以较高比例持续发展,围绕分布式产品布局也是组件厂业务重点。在本周进行的山东分布式光伏展会上,隆基绿能(601012.SH)发布首款基于HPBC技术的双玻组件,并主打“耐湿热”性能,将该场景进一步细分。
在会场间隙的交流中,隆基绿能产品负责人也坦言,这款新产品并不完全算是技术的创新,但“防湿热”功能是特定客户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10月,公司推出单玻BC组件,适用于工商业屋顶,此次双玻组件则更适用倾角安装方式的水泥屋顶及湿热场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相比较于集中式电站对高功率高发电量,以及更低BOS成本的组件的需求,分布式产品近两年的显著变化是,开始逐渐进行差异化探索,如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头部组件厂,均在今年推出防积灰组件新产品,以此解决客户痛点和提高发电收益。业内分析认为,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或是分布式赛道获胜关键。
双面BC组件继续瞄准分布式市场
头部组件厂为何“鏖战”分布式?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并网容量216.3GW,其中分布式新增96.29GW,占比约44.5%。
基于该背景,隆基绿能一开始就将BC产品目标市场瞄准分布式场景。去年9月,隆基绿能正式确定未来产品以BC技术,即背接触电池技术(BackContact)为主。目前,公司HPBC电池产能为33GW,此外还有铜川年产12GW电池项目预计于今年11月实现投产。
据产品负责人介绍,BC产品供应于分布式市场。去年10月,隆基发布Hi-MOX6防积灰组件,以解决工商业客户日常积灰难题。据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部中国区总裁牛燕燕介绍,当前隆基的BC组件全部供给分布式市场,目前每个月出货约800-900兆瓦,较为可观。
由于工艺特点,BC电池在双面率上进展不及另外两大技术路线。此次展会期间,隆基绿能推出双玻耐湿热组件,该款产品双面率为60%,低于TOPCon(80%)以及异质结(95%)双面率。
在交流中,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对财联社记者表示,BC电池由于正面没有栅线,所以双面率会降低。目前大型地面电站的应用主要还是考虑双面率,客户对背面发电收益也有需求,决定高双面率是趋势。从HPBC的工艺看,通过栅线的细化可以提高双面率,下一步提高到70%的问题不大,虽然距离TOPCon还有10%的差距,但正面的效率提升贡献和背面的差距怎样平衡,客户会有更细致的算法。
隆基绿能方面表示,产品性价比需要结合组件实际安装场景的背面发电增益,以及整个光伏系统的系统效率,最后看整体综合发电量。以580W产品和背面功率5%的条件下测算,由于HPBC正面功率较TOPCon高2%,最终实际功率仍然高于TOPCon约1%。
在交流中,隆基绿能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裁吕远透露,未来还会有新的BC产品推出。在集中式场景方面,吕远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还在向客户进行市场调研,需要跟客户进一步计算最终收益情况。集中式场景主要采取大规模招投标方式,推进的进度受市场环境决定。他表示,未来会有特定的产品提供集中式客户。
终端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分
在新增装机市场,相比于接近饱和的河南、山东地区,分布式市场“南移”已成为显著趋势。根据统计,2023年内84%的新增工商业光伏电站位于湿热地区,两广及福建、浙江等沿海区域户用光伏装机潜力巨大。
但是湿热环境对组件生命周期是重要考验。据TU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光伏组件副总经理冯轶洲介绍,湿热测试是组件全生命周期考核的关键测试之一,2021年之后,光伏头部组件企业高度重视产品可靠性测试,但即使到2020年,部分产品在测试之后仍然有较高衰减率。
他认为,光伏组件面临更低的价格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更复杂的应用环境和场景,在部分场景中需要考虑更严格更复杂的性能指标。
据隆基绿能产品负责人介绍,Hi-MOX6双玻耐湿热组件采用双POE膜,能够有效阻隔外部水汽对光伏电池的侵害,达到保护光伏电池片的效果。Hi-MOX6双玻耐湿热组件采用的是高纯POE胶膜,比普通POE胶膜的阻水汽能力更强。
与TOPCon组件比较,在高湿热环境下耐湿热组件衰减数值为TOPCon的45%,功率绝对衰减数值上相比于TOPCon减少6.1%。根据公司提供的测算数据,以广东地区1MW电站为例,在30年里,较主流TOPCon双玻组件能多发103万度电,多增加62万元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进行的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中,多位专家提到光伏产业正面对喜忧参半的发展格局。其中提到,分布式光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一些“成长中的烦恼”。此外,产业链价格萎靡,产业链结构性过剩等现状,也让光伏行业悲观情绪渐浓。
吕远认为,目前行业内目前所有的悲观情绪、夸张想法都来源于同质化竞争。牛燕燕也认为,虽然存在限电、电网饱和等问题,但分布式发展的总体方向没有变。她提到,多研究和创新应用场景,是对悲观情绪的积极响应。在行业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成为光伏企业突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