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硅片价格率先出现大跌,截至目前,硅料价格一度跌超4成。光伏产业链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业内人士表示,硅料价格会回归到8万元至12万元/吨的正常区间。
此外,根据发改委近期报告显示,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清单约42GW,各省市已经完成优选并成项目清单印发,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内蒙古、青海、甘肃已经公布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名单,共计23.23GW。
民生证券邓永康1月1日研报中指出,尽管2022年国内光伏的需求不错,但是对于原材料价格比较敏感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工率不高,2022年前三季度集中式新增装机17.3GW,占总装机的33%,产业链价格下降之后此前积压的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建设。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随着组件产品价格下降,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来复苏。地面电站收益率自降价以来已提升0.6%左右,大部分项目已经具备建设动力。中信证券亦指出,2023年国内光伏地面电站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建议关注地面电站装机对于相关产业链的拉动。
二级市场表现看,光伏电站运营集成商能辉科技股价月内累计最大涨幅超76%,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芯能科技月内累计最大涨幅超68%。
国金证券姚遥表示,在第一批风光大基地启动建设和工商业分布式项目的拉动下,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再上台阶,1-11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65.7GW,同比增长89%,其中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商业分布式、集中式电站、户用分布式,同比增速分别为292%、89%、43%。
根据Rystad Research统计,截至12月初中国计划2022/2023年并网的大型公用事业项目达到65/67GW,姚遥预测2022年实际并网的大型项目43GW左右,约有22GW项目将递延至2023年安装,预计2023年潜在项目达到89GW,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增速最高的细分市场。
根据公开统计数据,2020年年底,国内主要光伏电站运营商第一至四名分别为国电投(占比11.7%)、华能集团(占比2.5%)、正泰新能源(占比2.2%)、中广核(占比2.1%)。除此之外,太阳能、大唐发电、晶科电力、信义光能、京能电力、通威股份等上市公司均涉及光伏电站运营相关业务。总体来看,光伏运营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R10占比仅为29.4%。
从产业链看,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铜导线等设备组成。
邓永康表示,底层逻辑不动摇背景下,硅料价格的下行带动产业链价格整体下降,刺激下游大电站开工率提升,建议关注大电站EPC与绿电运营相关企业,例如,阳光电源、正泰电器、苏文电能、中信博等,关注芯能科技、意华股份、清源股份、能辉科技、晶科科技、林洋能源、上能电气、三峡能源、太阳能等。
此外,随着地面电站的需求弹性预期启动,细分行业中的逆变器等环节亦将用量增加。
华福证券邓伟测算并预计,23年硅料降价周期下,国内逆变器头部厂商将凭借产品和渠道优势,加速出海。预计23年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并网业务预计分别出货125/33/22/4GW,市占率有望分别达到37%/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