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391亿!1069GWh!2022年上半年锂电池再迎扩产潮

【超4391亿!1069GWh!2022年上半年锂电池再迎扩产潮】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以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多个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超4391.33亿元,建设年产能达1069GWh(部分项目未披露投资金额及产能),较去年同期相比扩产步伐进一步加速。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世界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电动化浪潮,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可以说掌握了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命脉”。自今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加快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继续扩大,相关企业纷纷扩产的同时,不少车企也加入到自建电池的阵营当中,行业竞争进一步激烈。

进入2022年之后,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产、签约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以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多个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超4391.33亿元,建设年产能达1069GWh(部分项目未披露投资金额及产能),较去年同期相比扩产步伐进一步加速。

2022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投资扩产项目汇总

百亿动力电池项目频现

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0%,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尽管也受疫情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

另外,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4.4GWh,占总装车量58.5%,累计同比增长189.7%。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以及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不断攀升,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的最大推动力。据上表可以看出,以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产速度继续加快,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更是频频出现;以上汽集团、吉利科技为首的车企也加快锂电池建设脚步。此外,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吸引了更多企业踏入锂电池行业,且投资金额巨大。

上半年,比亚迪拟分别在湖北襄阳、浙江仙居、江苏盐城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67GWh;欣旺达拟分别在广东珠海、四川什邡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50GWh,同时还拟在浙江兰溪扩产3.1亿只消费类电池产能;中创新航拟在广东广州、广东江门、四川眉山、湖北武汉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超130GWh;亿纬锂能拟在湖北荆门、四川成都、云南玉溪、云南曲靖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138GWh……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捷威动力、楚能新能源、耀宁科技也都相继在上半年宣布投建百亿级动力电池项目,扩产的紧迫性可见一斑,TWh时代将加速到来。

车企自建电池成趋势

日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演讲时表示,在电池发展过程中,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剧,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导给主机厂,主机厂也被迫后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可见,保障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已经成为各车企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主要国家实现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悉,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联合青山实业投资55亿建设20GWh动力电池及系统项目,主要为上汽通用五菱做电池配套。吉利科技联合孚能科技打造年产12GWh动力电池项目,为吉利汽车新能源车做配套;此外,脱胎于吉利汽车集团的耀宁科技,4月、5月连续宣布投资百亿建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基地,其目的也是为保障吉利集团旗下各品牌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于今年3月10日正式开建,包含了从浆料制备到电池Pack完整的电池全流程生产工序以及材料研发、理化测试、电性能等实验室。项目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在内的广汽埃安自研电池将在此条试制线实现自主生产。

能够看出,随着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壮大、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动力电池需求愈发增大,品牌竞争也愈演愈烈,车企开始选用更多动力电池品牌,包括自研动力电池来缓解产能紧缺,摆脱大客户产能不足桎梏。

储能电池项目扩产加快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为66.3GWh,同比增长132.4%。其中,2021年中国企业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42.3GWh,占全球出货量的63.8%。

白皮书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随着储能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逐步下降,商业模式逐步清晰,包括电力系统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等众多应用场景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其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接近1TWh,整个储能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于汽车动力电池及小电池等领域。

从上半年企业投建锂电池项目也能看到,以往的动力电池厂不再仅仅局限于动力电池,而是同时布局动力与储能两种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厂所投资扩建的项目均是如此。另外,传统的储能电池企业也加快了扩产步伐,德赛电池、派能科技、厦门海辰、懋略科技等都斥巨资扩产储能电池产能。

另外,今年以来,政策层面的利好信号不断释放,引导新型储能项目通过市场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运营,推动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商业模式形成。不过,尽管得到了政策的力挺,新型储能前景广阔,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高、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商业模式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善、成本疏导不通畅、主动配置意愿低、利用率待提升等种种挑战,其中,提升新型储能项目安全性与经济性是重中之重。

总结

今年锂电池行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保供稳链,车企与电池企业、电池企业与锂电材料企业的绑定更加深入,产业链中下游企业也纷纷向上游矿产资源领域延伸,抢矿潮持续高热。

同时,锂电池由于自身成本高、储量少等缺点,倒逼电池企业开始寻找新型电池材料以替换锂资源,作为电池企业来说,提前布局且抢占新型电池技术市场也至关重要,如何将自身竞争优势真正转化为领跑实力,是头部电池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此外,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掀起,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普遍加快,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电池厂都宣布了出海建厂的计划,但疫情反复、地缘动荡、供应链不完善、用工成本、环保政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也将给国内企业出海带来诸多考验。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世界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电动化浪潮,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可以说掌握了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命脉”。自今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加快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继续扩大,相关企业纷纷扩产的同时,不少车企也加入到自建电池的阵营当中,行业竞争进一步激烈。

进入2022年之后,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产、签约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以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多个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超4391.33亿元,建设年产能达1069GWh(部分项目未披露投资金额及产能),较去年同期相比扩产步伐进一步加速。

2022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投资扩产项目汇总

百亿动力电池项目频现

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0%,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尽管也受疫情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

另外,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4.4GWh,占总装车量58.5%,累计同比增长189.7%。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以及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不断攀升,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的最大推动力。据上表可以看出,以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产速度继续加快,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更是频频出现;以上汽集团、吉利科技为首的车企也加快锂电池建设脚步。此外,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吸引了更多企业踏入锂电池行业,且投资金额巨大。

上半年,比亚迪拟分别在湖北襄阳、浙江仙居、江苏盐城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67GWh;欣旺达拟分别在广东珠海、四川什邡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50GWh,同时还拟在浙江兰溪扩产3.1亿只消费类电池产能;中创新航拟在广东广州、广东江门、四川眉山、湖北武汉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超130GWh;亿纬锂能拟在湖北荆门、四川成都、云南玉溪、云南曲靖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合计138GWh……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捷威动力、楚能新能源、耀宁科技也都相继在上半年宣布投建百亿级动力电池项目,扩产的紧迫性可见一斑,TWh时代将加速到来。

车企自建电池成趋势

日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演讲时表示,在电池发展过程中,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剧,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导给主机厂,主机厂也被迫后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可见,保障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已经成为各车企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主要国家实现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悉,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联合青山实业投资55亿建设20GWh动力电池及系统项目,主要为上汽通用五菱做电池配套。吉利科技联合孚能科技打造年产12GWh动力电池项目,为吉利汽车新能源车做配套;此外,脱胎于吉利汽车集团的耀宁科技,4月、5月连续宣布投资百亿建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基地,其目的也是为保障吉利集团旗下各品牌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

除此之外,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于今年3月10日正式开建,包含了从浆料制备到电池Pack完整的电池全流程生产工序以及材料研发、理化测试、电性能等实验室。项目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海绵硅负极片电池在内的广汽埃安自研电池将在此条试制线实现自主生产。

能够看出,随着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壮大、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动力电池需求愈发增大,品牌竞争也愈演愈烈,车企开始选用更多动力电池品牌,包括自研动力电池来缓解产能紧缺,摆脱大客户产能不足桎梏。

储能电池项目扩产加快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为66.3GWh,同比增长132.4%。其中,2021年中国企业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42.3GWh,占全球出货量的63.8%。

白皮书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随着储能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逐步下降,商业模式逐步清晰,包括电力系统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等众多应用场景对储能电池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其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接近1TWh,整个储能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于汽车动力电池及小电池等领域。

从上半年企业投建锂电池项目也能看到,以往的动力电池厂不再仅仅局限于动力电池,而是同时布局动力与储能两种电池,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厂所投资扩建的项目均是如此。另外,传统的储能电池企业也加快了扩产步伐,德赛电池、派能科技、厦门海辰、懋略科技等都斥巨资扩产储能电池产能。

另外,今年以来,政策层面的利好信号不断释放,引导新型储能项目通过市场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运营,推动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商业模式形成。不过,尽管得到了政策的力挺,新型储能前景广阔,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成熟度不高、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商业模式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善、成本疏导不通畅、主动配置意愿低、利用率待提升等种种挑战,其中,提升新型储能项目安全性与经济性是重中之重。

总结

今年锂电池行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保供稳链,车企与电池企业、电池企业与锂电材料企业的绑定更加深入,产业链中下游企业也纷纷向上游矿产资源领域延伸,抢矿潮持续高热。

同时,锂电池由于自身成本高、储量少等缺点,倒逼电池企业开始寻找新型电池材料以替换锂资源,作为电池企业来说,提前布局且抢占新型电池技术市场也至关重要,如何将自身竞争优势真正转化为领跑实力,是头部电池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此外,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掀起,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普遍加快,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电池厂都宣布了出海建厂的计划,但疫情反复、地缘动荡、供应链不完善、用工成本、环保政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也将给国内企业出海带来诸多考验。

un_login—登录免费查看最新资讯—
扫码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