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锂业巨头向下游“进军”

【又一锂业巨头向下游“进军”】“双碳”目标叠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爆发,锂电池产业整体走上发展高速路。面对锂电池产业的“饕餮”盛宴,无怪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原有主营业务范围之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5月22日,由于参股的智利矿业化工(SQM)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锂盐头部企业之一的天齐锂业,在此前公布了一季度实现净利润达33.2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后,又报再增6.2亿元净利润。

“双碳”目标叠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爆发,锂电池产业整体走上发展高速路。面对锂电池产业的“饕餮”盛宴,无怪乎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原有主营业务范围之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5月22日,由于参股的智利矿业化工(SQM)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锂盐头部企业之一的天齐锂业,在此前公布了一季度实现净利润达33.2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后,又报再增6.2亿元净利润。

公开资料显示,天齐锂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等。SQM成立于1968年,主要从事化肥、化工产品、碘、锂的生产及销售。天齐锂业持有SQM约23.02%的股份。

作为“家里有矿”,生产碳酸锂、金属锂等锂电池核心上游原材料的一家企业,受益于锂化工产品现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占据高位等因素,天齐锂业品尝到了业绩“甜头”。而似乎又不满足于仅仅提供上游原材料产品,近日天齐锂业开始向下游开拓布局。

5月20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共同从事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回收、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原材料)及预锂化制造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业务。这是天齐锂业首次宣布进入到锂盐下游领域。

从设立合资新公司看,双方企业供需关系匹配,而透过天齐锂业在产业链上的延伸布局,也可一窥产业内些许趋势。

金属锂规模化应用或将提速

从供需关系看,基于对方企业电池生产对金属锂的需求,天齐锂业具备供给优势。天齐锂业子公司重庆天齐和射洪天齐都拥有金属锂产能,2020年电池级金属锂总产能约为2900吨,并保持较高市占率。

天齐锂业表示,此次合作旨在以应用为导向,深挖金属锂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触角,反向推动自身金属锂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具体到金属锂产品应用来看:

在金属锂负极方面,目前市场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为了满足更高能量密度需求,很多电池企业已经启动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负极将采用硅碳负极或金属锂,进而大幅提升电芯能量密度。

包括赣锋锂业、宁德时代、SES等企业都表示在固态电池中,负极将批量使用金属锂。此次天齐锂业合作的卫蓝,也是聚焦半固态等电池技术,合作或也基于此。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具有能量密度优势,但是现阶段金属锂负极仍然绕不开可能产生锂枝晶,引发电池安全性的问题,以及电池循环寿命需提升等问题。而相关企业开始进行规模化布局和合作研发,料将会加速破解难题,进而带动金属锂负极的快速应用。

在预锂化试剂(材料)方面,电池负极预锂化的常见方式包括锂箔补锂、锂粉补锂、硅化锂粉补锂和电解锂盐水溶液补锂等,前3种方式的预锂化试剂(材料)都涉及金属锂的使用。

而之所以要进行预锂化,是因为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有机电解液在石墨基负极材料的表面进行还原分解,会形成一层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SEI膜的形成会造成正极中锂的消耗。而这一消耗是不可逆转的,导致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及能量密度。

如此一来,需要一项技术来补充其初始及循环过程中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预锂化就此应运而生。

预锂化,也被称为预嵌锂、补锂,是在锂离子电池工作之前向电极材料中添加少量的锂源,用来弥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消耗的锂源,从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的一种方法。

因此,特定金属锂材料用于负极预锂化试剂(材料),受到企业广泛关注,或将具有进一步研发和商业化规模化价值。

资源循环利用或成趋势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市场火热,早期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自2021年动力电池上游部分核心原材料产能紧缺,产品供不应求,助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站上风口”。

据中信证券预测,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

赣锋锂业近期表示其参与合资设立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将涵盖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4月中旬,宁德时代也表示,其控股子公司普勤时代在印尼参与投建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包含电池回收项目。

此外,5月初,格林美表示今年电池回收梯级利用计划将超过2GWh,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之一。

而基于预锂化负极材料的应用场景,天齐锂业此次也布局了预锂化负极材料的回收。如果能打造出“生产——应用——回收——再利用”闭环,则将有利于材料循环利用,既符合当下锂电池行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的理念,而且或将借助“风口”扩大“战果”。

延伸产业链

参与新技术研发应用或成常态

从市场需求看,与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相比,虽然金属锂现阶段只占据较小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部分下游电池企业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研发的推进,以及未来如果实现向固态电池技术升级,金属锂的需求或将显著增加。

于上游企业而言,绑定下游电池企业,布局中游金属锂相关材料及设备等领域,参与到中游配套材料及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或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上游企业还可以发挥“家里有矿”的资源优势,为电池企业保供保产。

事实上,不止天齐锂业,不少锂业企业早已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例如,同为锂盐产品切入赛道的赣锋锂业,除了一直以来提供锂盐产品外,自2014年收购美拜电子以来,就逐步加快了在下游电池制造领域的布局,目前其动力电池已实现配套北汽等一线车企。另外,2016年,赣锋循环成立,完成对废旧电池及材料循环的布局。至此,赣锋锂业已形成从上游锂矿到下游锂电池、材料回收的闭环系统。较最初仅有锂盐产品,大为扩展了产业空间。

相较赣锋锂业延伸产业链的速度和长度,天齐锂业此番合作或许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在锂电池产业链中,可能出现更多的企业走出自身“舒适圈”,向上下游更广阔的空间“进军”。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