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巴斯夫与欧洲能源公司Vattenfall签署合同,由巴斯夫收购位于北海的Vattenfall HollandseKust Zuid(HKZ)风电场49.5%的股份。基于项目进展,收购价格为3亿欧元。巴斯夫总投资额为16亿欧元,其中包括为该风电场建设所投入的资金。该交易预计于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但须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
据悉,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在2021年7月就将启动。建成投产后,HKZ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近海风电场,拥有140台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为1.5吉瓦。HKZ也将是全球首个完全商业化的海上风电场,不依赖任何发电价格补贴。该电场预计将于2023年全面投入运营。HKZ所生产的大部分电力将供应给Vattenfall在荷兰的客户。
巴斯夫目标在2030年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公司将通过“自发电与购买”的方式确保其所需的可再生电力,其中也包括为项目吸引更多的共同投资者,以便于更有效地利用资本。
长期以来,巴斯夫致力于将低排放技术推广到工业领域。巴斯夫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零碳制氢工艺,并启用电加热蒸汽裂解装置,这将极大地提升巴斯夫对于可再生电力的需求。
巴斯夫表示,公司正通过长期购电协议从HKZ风电场获取电力作为其所有权份额。此次股权收购将使巴斯夫能够在欧洲的几个生产基地实施创新性低排放技术。
据了解,巴斯夫产品分属六大业务领域: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2020年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约590亿欧元,其中,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约为85亿欧元。
巴斯夫方面表示,2020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因化学品生产运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连续第四年实现下降;上海漕泾基地和浦东科技创新园的全新光伏装置可提供约1300千瓦的太阳能。
电池网还注意到,多年来,巴斯夫还一直在积极布局正极材料领域。
今年5月13日,巴斯夫与优美科签署了一项非排他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其广泛涉及了正极活性材料(CAM)及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产品,包括镍钴锰(NCM)、镍钴铝(NCA)、镍钴锰铝(NCMA)和高容量富锰材料(HE-NCM)等。
5月20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与巴斯夫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就巴斯夫购买杉杉能源51%股权事项达成一致。双方将在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及产品开发、全球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