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大中矿业1月17日公告了近日接受机构调研的情况: 对于公司铁矿主业的经营情况、生产成本及扩产计划?大中矿业回应: 公司主要拥有安徽和内蒙两大矿山生产基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生产铁精粉280万吨、销售铁精粉283万吨,产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两地的生产成本由于矿石性质和品位,导致有一定的差异。主要系内蒙的主力矿山:书记沟铁矿、东五份子铁矿品位较好,且均为单一磁铁矿,选矿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安徽的主力矿山:重新集铁矿、周油坊铁矿的品位低于内蒙矿山,且周油坊铁矿属镜铁矿和磁铁矿的混合矿,选矿工艺复杂,所以安徽的综合生产成本高于内蒙。不过,公司通过采选自营、技改提质增效、增加机械化投入等方式,将整体的生产成本控制在行业内较低水平。 未来几年,公司主要产品铁精粉将会有一定增量。现阶段,公司主要有三大扩产项目,该项目是公司目前重点推进的工程。待扩产项目达产后,公司铁矿石核定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年。 被问及铁精粉的销售方式是直销还是卖到港口?大中矿业回应:公司产品是直销到客户。公司充分发挥内陆建厂的区位优势,对生产基地周边区域内的固定客户,通过签订年度长协的方式,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由此公司长期保持着良好的产销比率,保障了经营现金流的稳定流入。 对于公司每年的10月底到春节前后周边钢厂冬储的趋势如何?公司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低迷的环境下铁矿的发展?大中矿业回应: 铁精粉冬储现象受钢厂的效益影响比较大。去年和今年钢厂的利润较低,冬储的动力较小。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于进口。从供给端分析,目前四大矿山没有增产计划,且印度、越南等国家减少了铁矿石的出口量,未来供给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增量。从需求端分析,虽然当下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但随着制造业、风光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内钢材出口量的增加,带动了钢材的需求,导致铁矿的需求一直维持高位。并且,铁矿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对国家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铁矿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 被问及公司湖南临武县、四川阿坝州两地锂矿的建设规划及成本优势有哪些? 大中矿业回应: 一、湖南临武县鸡脚山锂矿 公司已将碳酸锂项目、年处理1200万吨含锂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分别立项,其建设周期分别为自取得开工许可后的9个月、2年。公司规划在临武当地建设4万吨/年碳酸锂的生产规模,一期先建设2万吨/年产能,同步推进鸡脚山锂矿探采选冶的建设,确保项目尽早投产。鸡脚山锂矿的成本优势主要如下: (1)鸡脚山锂矿主要系铁锂云母,具有磁性,选矿工艺为“先强磁抛尾,后浮选提精”,矿石经强磁抛废后,相较于其他工艺,入浮量大幅度减少,后期浮选成本较低; (2)碳酸锂原料全部由自有矿山自给,采矿、选矿、冶炼等主要 生产环节以自营为主; (3)外部建设条件较好,当地碳酸锂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碳酸锂冶炼环节的主要燃料:天然气可实现直供,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4)公司的项目已纳入湖南省重点项目,政府推动意愿较高。 二、四川阿坝州加达锂矿 加达锂矿的探矿程度较低,公司还需进行大量的探矿工作,项目建设进度较湖南区域缓慢。公司将根据最终的探矿成果,出具详细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明确开采规划及建设方案。 对于目前碳酸锂价格出于下行趋势,公司是如何看待未来行业的发展?大中矿业回应: 碳酸锂的价格与供应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价格下跌时,生产成本较高的供应端企业往往会首先受到冲击,进而减产或停产,但是碳酸锂的需求却在每年增加。供需的不匹配可能会引发价格的长期波动,直到市场找到一个新的价格均衡点。公司预计,在经历一系列的波动后,碳酸锂的价格最终会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公司作为矿山企业,深知资源的重要性,且矿山的建设期一般较长,所以公司是以10年以上的长周期视角看待锂的发展。短期内供需博弈导致了价格的波动,但公司认为资产的长期盈利能力才是发展的关键。我们会持续推进锂矿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投产,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行业竞争力。 被问及未来几年,公司主要的资本开支在哪些方面,是否有资金压力?大中矿业回应:后期,公司主要的资本开支有三方面:一、湖南临武县鸡脚山锂矿建设;二、四川阿坝州加达锂矿建设;三、周油坊铁矿、重新集铁矿、固阳合教铁矿的技改扩产项目。公司铁矿业务正处于行业景气周期,随着公司既定的铁矿采选规模不断扩大,可以为公司锂矿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并且,湖南临武区域的锂矿项目将会早于四川投产,也可以为四川锂矿后续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现金流。同时,公司和多家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会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及经营需求,申请部分银行贷款支持项目的建设。公司不存在资金压力。 对于公司规划如何克服四川当地高海拔的生产环境?大中矿业回应:公司拟将选矿厂和办公生活区选址在低海拔区域,采矿采用TBM盾构机打通施工隧道,将矿石通过溜井及隧道内的皮带输运至选矿厂进行选别、生产。由此可以减少外部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延长每年的生产周期。并且通过TBM盾构机施工隧道可尽量缩短开发周期,使得项目尽快投产。 大中矿业1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四川加达锂矿目前还处于探矿阶段,公司将根据加达锂矿的勘探成果,出具详细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明确开采规划及建设方案。关于四川加达锂矿的生产成本,待当地项目投产后,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大中矿业2023年12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以10年以上的长周期视角看待锂的发展。短期内供需博弈导致了价格的波动,但公司认为资产的长期盈利能力才是发展的关键。并且公司锂矿在产能规模和生产成本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缓解价格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规模较大。公司拟在湖南临武县建设4万吨/年碳酸锂的生产规模,四川加达锂矿氧化锂推断资源量折合碳酸锂当量92万吨至148万吨,具备大—超大型锂辉石矿产资源潜力。二、成本较低。公司碳酸锂原料全部由自有矿山自给,采矿、选矿、冶炼等主要生产环节以自营为主,成本较低。 1月17日,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95454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上涨138元/吨;电池级碳酸锂9.3-10万元/吨,均价9.65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持平;工业级碳酸锂8.66-9万元/吨,均价8.83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上涨0.03万元/吨。17日碳酸锂现货市场基本平稳运行。其中锂盐企业出于对后续春节前后检修停产预期,外购锂矿仍持续倒挂亏损等因素考虑,并无急切出货压力,整体延续挺价出售散单策略;但下游的正极等企业对于2月整体需求减量预期下,对高价散单接受度依然低;部分贸易企业基本维持对碳酸锂期货03合约贴水500元/吨至升水500元/吨附近,不过其绝对价格随期货盘面小幅提升,整体反馈成交依然清淡,市场无明显采买需求。
一、 公司简介 1. 基本信息:产业先锋 钢铁报国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宝武定位于提供钢铁及先进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和产业生态圈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以“共建产业生态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使命,以“成为全球钢铁及先进材料业引领者”为愿景,秉持“诚信、创新、绿色、共享”的价值观和“钢铁报国、开放融合、严格苛求、铸就强大”的企业精神,以“四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方向引领,以“四有”(有订单的生产、有边际的产量、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为经营纲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为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 历史沿革:底蕴深厚 源远流长 1890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后为上海炼钢厂)在上海诞生,汉阳铁厂在武汉奠基,这成为中国宝武的历史起点。 1934年,西北实业公司所属西北炼钢厂始建; 1938年,上海炼钢厂和汉阳铁厂内迁重庆; 1939年,中国电力制钢厂和云南钢铁厂创建。历经战火洗礼、沧桑巨变,分别成为今天的太钢、重钢和昆钢;新中国成立后,八钢、武钢、马钢、鄂钢、韶钢、新钢、梅钢等相继建成投产。 1978年,改革开放东风浩荡,宝钢工程在东海之滨打下第一根桩。 1998年,宝钢与上钢、梅钢实施联合重组,随后又相继重组八钢、韶钢。 2016年,原宝钢集团与原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以来,宝武先后与马钢集团、太钢集团、新钢集团、中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成为重庆钢铁实际控制人,托管重钢集团、昆钢公司。 3. 公司地位:行业龙头 世界第一 2020年,2020年12月23日宝武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钢铁企业; 2022年,宝武资产规模达1.32万亿元,钢产量1.3亿吨,营业总收入1.2万亿元,员工总数26.23万,并在2023年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44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 4. 产业布局:一基五元 协同发展 宝武集团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主责主业,致力于构建以钢铁制造产业为基础,先进材料产业、绿色资源产业、智慧服务产业、产业不动产业务、产业金融业务等相关产业(业务)协同发展的“一基五元”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构建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 钢铁制造产业突出绿色内涵并持续推进高端化;先进材料产业与其协同耦合,为用户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绿色资源产业、智慧服务产业依托科技赋能,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模式加强与制造业及相互间的协同支撑,以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服务创造价值。产业不动产业务聚焦存量资产盘活,构建产业空间载体,提供产业支撑服务,承担转型保障使命。产业金融业务聚焦供应链金融、生态圈金融,为实体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发挥杠杆作用,为主业发展提供协同支撑。 二、 钢铁制造产业布局 宝武集团现有六大钢铁制造子公司,国内超18座钢铁生产基地,集团年度钢铁产能超过1.3亿吨。 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是全球领先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是《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 2000年2月,宝钢股份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创立;同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019)。2017年2月,完成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宝钢股份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四大基地分别对应了宝钢本部,钢铁年产能1493万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年产能1551万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产能1283万吨;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产能770万吨。 宝钢股份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二、汽车板产量排名第一、硅钢产量排名第一,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汽车高强钢、取向硅钢、高等级家电用钢、能源海工用钢、桥梁用钢等高端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 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 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简称中南钢铁)的前身是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5日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持股51%,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中南钢铁目前控股上市公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松山),并受中国宝武委托管理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鄂城钢铁)、重庆长寿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长寿钢铁)、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钢铁)。 3.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钢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拥有A+H股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1家, 2022年,马钢集团钢产量2000万吨,实现营收2209亿元,利润总额26.2亿元。 马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2019年9月19日,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重组实施协议正式签约,马钢集团成为中国宝武控股子公司。钢铁产业拥有马钢股份公司本部、长江钢铁、合肥公司、瓦顿公司四大钢铁生产基地,冷热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H型钢、高速线材、高速棒材和车轮轮箍等先进生产线,长材、板带、轮轴三大系列产品,车轮、H型钢、冷镦钢、管线钢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车轮和H型钢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股份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奖”。 4.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集团”)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的控股子公司和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平台公司。 太钢集团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民国时期创立的西北实业公司所属西北炼钢厂。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国家定位于发展特殊钢,先后生产出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热轧硅钢片、第一块电磁纯铁,也是中国第一台不锈钢精炼炉、第一台不锈钢立式板坯连铸机、第一条冷轧不锈钢生产线、第一条冷轧宽带不锈钢光亮退火线、第一条不锈钢冷热卷混合退火酸洗线的诞生地。1998年,发起设立A股上市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钢不锈”),证券代码000825.SZ;2006年,实现钢铁主业整体上市。2020年12月23日,实现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宝武;2021年1月1日,受托管理中国宝武旗下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和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5.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始建于1951年9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将军率领驻疆解放军指战员和新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节衣缩食创建起来的。2007年4月加入宝钢集团,现为中国宝武集团独立运行子公司。建厂70年来,八钢始终坚守“屯垦戍边、钢铁报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改革创新,在中国宝武集团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新疆产业链最长、产能水平最高、产品品种最全的千万吨级钢铁企业,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司现有八钢本部、巴州钢铁、伊犁钢铁三个生产基地,产能水平一千万吨,产品覆盖棒材、线材、优钢、型钢、热轧、冷轧、彩涂板、镀锌板、中厚板等品种,目前金属制品规格达到2400多个。 6.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钢集团”)是一家产能达千万吨的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江西省工业骨干企业。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7月16日成立的新余钢铁公司,1963年4月更名为新余钢铁厂, 2007年9月公司整体上市。2022年4月23日,江西国控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新钢集团51%股权。12月23日,完成股东工商变更登记,中国宝武正式成为新钢集团控股股东,新钢集团成为中国宝武一级子公司。 下属上市公司1家(新钢股份,股票代码600782),直属及参控股企业87家,2022年,产钢1076万吨,实现营收1030亿元,经济效益位列中钢协93家大中型企业第18位,排名2022中国企业500强第230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06位。 新钢集团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成为集矿石采选、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及延伸加工于一体,拥有普钢、特钢、金属制品、钢结构、化工制品产品系列共8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的生产制造企业。板材生产能力达到700万吨/年,厚度覆盖0.28mm-380mm。主体装备全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主要包括360m2烧结机、2500m3高炉、210t顶底复吹氧气转炉、105m/s高速线材、3800mm宽度厚板轧机和1580mm热卷、1550mm冷连轧、高牌号电工钢、优特钢带等生产线。 三、宝武集团生产情况一览 近三年来,宝武集团总体钢铁生产量逐年递增,三年成材产量分别为:10016万吨;10350万吨,10462万吨。产品结构上,板带占据多数,其次为螺纹钢等长材。
继上周炼焦煤三季度长协价格敲定小幅降价50-60元/吨后,本周焦煤市场价格出现持续性逆势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焦煤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有多方面构成,一是政策方面的经济稳增长强预期,二是动力煤需求为焦煤带来的价格支撑,三是钢厂原燃料低库存情况下的供需变化。对于后市,目前下游钢材成材的淡季压力不减,实际成交无明显改善,若政策预期后市不能落实,煤焦钢产业链各环节负反馈进一步传导,焦煤价格或回落。 强预期下焦煤市场价格大幅反弹 本周以来,炼焦煤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短短一周时间,炼焦煤各煤种涨幅150-400元/吨不等,周内炼焦煤拍卖成交比例也大幅提高。优质低硫主焦煤成交价格直奔2100/吨,其余地区资源也均有不同幅度的涨势。 7月13日离石锦瑞高硫主焦起拍价1350元/吨,成交均价1708元/吨,较上期成交均价上涨253元/吨。灵石两渡矿焦精煤,起拍价1590元/吨,以1805/吨的成交价成交了0.3万吨,较上期成交价涨385元/吨。 本轮焦煤市场价格上涨较为突然。有部分业内人士曾担忧蒙古那达慕大会会影响蒙煤进口情况。财联社记者向甘其毛都口岸多家贸易商致电获悉:“蒙古那达慕大会时间为11日至15日,与往年不同,今年那达慕大会期间288口岸不关闭。” 甘其毛都鸿雁咨询运营总监王上华告诉财联社记者:“288口岸通车情况没有明显变化,还是维持在1000车/日左右。”但对方同时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288口岸不关闭,但是二连口岸在大会期间关闭。 除那达慕大会影响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上涨的主要因素为政策方面的强预期。 一方面,本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房地产“金融十六条”适用期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房地产悲观预期边际改善,经济稳增长强预期有所重燃。另外,本月下旬国家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或将召开。中煤华利淘煤网商情中心薛经理表示:“市场对该会议预期较强,认为该会议或对下半年有积极的经济指导性,目前市场已经对8月份后的政策消费有预期。” 此外,动力煤市场的强势也对本轮焦煤市场价格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广发期货行业分析师王凌翔表示:“煤炭行情较强势,动力煤夏季需求预期上升,港口库存在消化,日耗增加较快,供给略有不足,动力煤价格的上涨对焦煤价格也有支撑。” 钢铁产业链此前在市场下跌周期中采取的低库存策略也逐渐失效。山西汇锦数能副总经理陈亮告诉财联社记者:“由于终端把库存压到非常低的位置,不得不频繁地释放订单,对原料价格的打压效应减弱了。”对此,他解释道:“现在中间环节(洗煤厂、贸易商)没有库存,在终端(焦化、钢厂)低库存背景下,需要频繁地对外释放订单,由于缺少中间缓冲的量,这样洗煤厂接到订单会和一些焦化厂同时去煤矿订煤,市场需求形成共振,煤价就出现了上涨。” 煤价上方空间有限 煤企盈利或持续回落 此次炼焦煤市场价格上涨后,焦煤市场价格和长协价格倒挂情况有所缓解,由于国内上市煤企焦煤产量的八成签署了长协,因此,在长协与市场价格接近的情况下,钢厂对长协焦煤的拉运情况预计大幅提升,对上市煤企有一定利好。 目前煤矿仍是煤焦钢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端。淘煤网薛经理告诉财联社记者:“据我们测算,在扣除洗煤、损耗、人工等方面成本后,焦煤矿每吨原煤的利润在200-300元左右。” 有上市煤企工作人士曾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焦煤价格尚在“绿色区间”甚至更高位置。 但业内普遍预期焦煤价格或难继续上涨,煤企盈利情况或在下半年继续收窄。 王凌翔表示:“目前市场对季节性反弹持有一定期待。钢材产量平控政策下,后面铁水的产量或将下降,进而影响到焦煤需求。另外预计8月份动力煤供给会缓解,焦煤供给也会逐步增加。” 陈亮预期:“市场最快下周及下下周应该就会高位小幅回落了,不看好继续上推。” 长期来看,目前下游钢材成材的淡季压力不减,实际成交无明显改善,终端负反馈持续,以刚需采购为主。铁水仍维持245万吨以上高位稳定有增,长流程钢厂尚有生产利润,短流程钢厂维持谷电生产,螺纹表需269万吨环比微增。成材库存进入淡季累库阶段,淡季库存压力逐渐开始显现。若政策预期后市不能落实,煤焦钢产业链各环节负反馈进一步传导,焦煤价格或回落。
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自去年12月以来,地产、防疫政策质变导致市场对后续经济预期有所改善,带动钢材销售价格逆势上涨,但地产投资修复仍较慢以及原材料高成本仍在挤压利润,当前毛利率水平虽较去年年中已有明显好转,但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随着钢材消费旺季来临,钢厂开工率已经明显改善,从前两轮长期亏损来看,春季消费旺季会加快盈利修复,后续仍需持续关注钢厂盈利改善进程。 安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如何测算钢材利润空间: 首先需要估算成本,长流程中炼铁成本包括1.6吨铁精粉、0.5吨冶金焦等,炼钢成本包括0.96吨铁水、0.15吨废钢等;短流程成本按照废钢、铁水配比确定,制造费用通常在1000元/吨上下,还需对税率、运费作出调整。2012年以来,铁水生产成本保持在1000-4000元/吨之间,长短流程粗钢成本走势基本一致但短流程炼钢成本通常高于长流程,成本差最高可达450元/吨,仅在2015至2017年间铁矿石价格大跌下短长流程成本倒挂。粗钢仍需进一步加工,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中厚板加工费用通常在200元/吨-400元/吨,冷轧一般较热轧高出600-700元/吨,加工费用占比不高,主要钢材生产成本差异不大。考虑钢厂提前2-4周原材料采购的时滞,测算后的毛利率与统计局披露的黑色加工冶炼行业毛利率走势基本一致,且高频跟踪的毛利率拐点通常先于统计局数据出现。 哪些因素影响钢材利润: 2012年以来钢厂共经历三轮长期亏损,分别为2013年2月-2014年3月、2015年2月-2016年2月、2022年5月至今,平均毛利率为-2.3%、-5%、-5.8%。三轮长期亏损均处于行业下行周期,前两轮更多是供给端拖累,生产过剩、库存较高的背景下供大于求拖累利润持续亏损;本轮亏损则主要是需求端拖累,下游需求不足而钢厂作为中游缺乏定价话语权无法将销售端压力向成本端转移。在行业上行周期中,尽管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也会拖累短期生产亏损,但下游旺盛的需求能够使得钢厂较快将成本端的上涨压力向销售端转移,带来盈利快速修复,如2021年经济整体呈复苏态势,铁矿石、焦炭价格快速上涨导致螺纹钢短暂亏损,但成本端压力很快向销售端转移,螺纹钢销售价格快速由2020年末的3800元/吨突破5000元/吨,盈利迅速修复。从产品来看,生产成本差异不大,五大钢材盈利主要受市场价格影响,冷轧板卷利润空间通常较小,螺纹钢亏损幅度相对较小。 当前钢材利润修复了吗: 2022年5月以来钢厂持续亏损,当前亏损幅度已经明显大于前两轮。自去年12月以来,地产、防疫政策质变导致市场对后续经济预期有所改善,带动钢材销售价格逆势上涨,但地产投资修复仍较慢以及原材料高成本仍在挤压利润,当前毛利率水平虽较去年年中已有明显好转,但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随着钢材消费旺季来临,钢厂开工率已经明显改善,从前两轮长期亏损来看,春季消费旺季会加快盈利修复,后续仍需持续关注钢厂盈利改善进程。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等。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