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个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令人熟悉的钛白粉调价“戏码”再度上演。继昨天龙佰集团、惠云钛业调价函“重出江湖”后,今日午后,中核钛白、安纳达相继发布公告官宣钛白粉涨价,而此时距离行业上一轮集体调价刚满一个月。 惠云钛业在调价函中表示,此次涨价是基于目前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行情、原辅材料价格等因素。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中核钛白证券部工作人员处获悉,上调钛白粉产品的决定于今日做出,此番调价主要是因为国内、国际两边市场行情较好。 相较之前,这一轮钛白粉调价还出现了泛能拓(Venator)、康诺斯(Kronos)等国际企业的参与。截至发稿,国内目前明确进行调价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国内客户销售上调价格在500-700元/吨不等。 根据中核钛白公告显示,自 2 月 21 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 700 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 100 美元/吨。 公司称,将密切跟踪钛白粉价格的走势及供需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工作。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全面上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预计对公司经营成果将产生积极影响。 安纳达则在公告中表示,根据近期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公司决定从2月22日起上调主营产品销售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基价均上调700元/吨,外贸销售基价上调100美元/吨。 “至此,公司在1月20日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再次上调主营产品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基价均累计上调1400元/吨,外贸销售基价累计上调200美元/吨。” 对于目前下游市场订单变化情况,中核钛白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分属不同部门,销售数据一般不会直接接触,可能后续掌握的信息也会比较滞后。” 今年年初,包括龙佰集团、安纳达、惠云钛业在内的近10家厂商曾同步上调钛白粉价格,其中中核钛白曾于 1 月 23日发布公告官宣涨价,不过上一轮调价中,公司针对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 500 元人民币/吨,相比之下新一轮上调幅度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轮钛白粉调价不光有国内企业参与,日前国际全球知名的化工巨头泛能拓(Venator)也发布了调价通知,将在全球范围内的钛白粉销售价格上调200美元/吨,其中亚太地区生效日期为2月15日,欧洲、中东和非洲生效日期为3月1日,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生效日期为4月1日;康诺斯(Kronos)在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区的产品价格则上调180欧元/吨或者200美元/吨。 钛白粉为何在短时间内再次涨价?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一方面,目前国内钛精矿市场市场行情坚挺向上,生产成本的提高迫使部分钛白粉厂商跟随涨价。与此同时,部分海外市场的涂料、油漆需求维持增长态势,也带动了钛白粉出口火热。”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亦有市场声音认为,目前下游工厂大多尚未全面恢复生产,市场需求状况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涨价举措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潜在风险,需要审慎对待。
继年初部分厂商针对海外客户的小规模调价之后,钛白粉行业日前又出现密集调价潮。1月17日-19日,包括龙柏集团(002601.SZ)、中核钛白(002145.SZ)、安纳达(002136.SZ)、惠云钛业(300891.SZ)在内的十余家钛白粉企业相继发函上调国内外产品价格。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多个厂商在调价函中提及近期钛白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钛白粉主要原料钛精矿,受攀钢原矿外发减少及钛精矿回收力度加强等,市场钛矿供应有所缩减。 龙佰集团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进入一月份海外市场情况和对应需求相对较好,调价是销售部门考虑到行情变化之下的一种销售策略。中核钛白工作人员则表示,(调价)是公司价格委员会根据钛白粉市场行情来做的。 又现涨价潮 2024年钛白粉行业的第一轮涨价潮,比去年来的更早一些。 去年12月,两大钛白粉头部厂商龙佰集团、中核钛白陆续官宣对海外客户上调部分型号的产品售价,并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 虽然这一轮跨年调价中国内产品价格“按兵不动”,但部分业内人士将其视为钛白粉行业调价的第一枪。 一位钛白粉行业业内人士彼时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此番涨价传递出的明显信号是钛白粉出口市场火热,很可能进一步拉动国内市场价格上调。 果然没过多久,更明显的集体调价开启。1月19日,龙佰集团发布调价函。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决定对产品价格做如下调整:自1月19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7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00美元/吨。 紧接着,中核钛白、惠云钛业、安纳达,以及山东鲁北、创大玉兔、山东道恩等厂商纷纷发函跟涨。财联社记者经粗略统计,此次各家厂商的国内产品价格上调区间均在500-700元,部门厂商国际销售价格同步上涨100美元。 对于一个月内国际销售产品两次提价,龙佰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通常涨价通知是销售部门直接对客户发出,涨价一般和需求情况正相关,进入一月份国内外钛白粉行情都还可以,但是具体数据还没有看到。 原材料价格有一定支撑 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钛铁矿、钛精矿、金红石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部分厂商调价函中表述中有提及“近期钛白粉原材料价格上涨”、“实际库存情况”等原因。 “公司原材料钛精矿方面有自己的矿,大概是50%左右的自给率。”龙佰集团工作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原材料和钛白粉价格上调没有必然联系,尤其是相较于需求端而言,后者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优先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行业1月份供应方面存减量预期,主要在于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均有企业装置检修或有检修计划,整体供应量缩减,一定程度上对调价起到了支撑作用。 不过目前钛白粉仍然处于需求淡季,临近春节未有明显好转迹象,经销商出货较为缓慢,下游工厂拿货并不积极。
时隔近四年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铜化集团”)实控人再度变更,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同日迎来“新主”。据六国化工(600470.SH)和安纳达(002126.SZ)今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铜化集团的股东与万华化学签署《股权变更框架协议》。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完成,万华化学将持有分立后的铜化集团51%的持股比例,并享有控制权。 铜化集团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组建的资产经营一体化的化工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涉及化工新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集团控股六国化工和安纳达两家上市公司。截至上半年,铜化集团对六国化工和安纳达分别持股25.49%和30%。 近年来,铜化集团不断推行国企混改工作,最早于2015年计划牵手浙江国贸东方,但最终未落地;到2019年,铜化集团混改才算迎来实质动作,顺利引入投资方安徽创谷。由于安徽创谷无实际控制人,因此两家上市公司实控人也由铜陵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若本次交易全部顺利实施完成,万华化学将成为铜化集团化工业务的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化工业务及下属子公司六国化工、安纳达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烟台市国资委。 在交易对价方面,以2023年10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本次所涉及分立后的铜化集团(化工业务)和分立后的非化工公司的企业股权价值(即分立前铜化集团股权价值)交易上限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且以评估值为准。 万华化学主要从事聚氨酯业务、石化业务、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与铜化集团下属两家公司业务具有一定协同性:六国化工主要产品为化学肥料,具体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尿素、水溶肥等,安纳达主营产品为钛白粉和正极材料磷酸铁。两家公司都位于安徽铜陵,业务方面多有交集,如安纳达子公司铜陵纳源磷酸采购是以六国化工的子公司为主。 对于重组目的,万华化学也在公告中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上游原料供应链,增强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铜化集团钛白粉在行业处于前十名,该业务与万华化学现有涂料业务具有互补及协同效应;通过本次重组,万华化学将在铜化集团矿业业务参股34%,进一步保障磷矿资源,为万华化学未来的磷资源需求解决瓶颈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次重组,也有望加强铜化集团经营能力。万华化学将依托成熟的煤化工运行经验和技术优势,将进一步优化铜化集团煤气化装置,进一步提升铜化集团现有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业绩方面,受宏观经济和产业周期性影响,万华化学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25.54亿元,同比增长1.64%;但受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净利润为127.03亿元,同比下降6.65%。 铜化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利润亦出现下滑态势:六国化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63亿元,同比下降13.99%,净亏损1141.66万元,同比止盈转亏;安纳达同期营收约16.37亿元,同比减少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009万元,同比减少55.22%。
在低迷大半年后,钛白粉迎来集体涨价! 继1月31日晚间国内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龙佰集团(002601.SZ)公告调涨钛白粉价格后,2月1日晚间,钛白粉龙头中核钛白(002145.SZ)、惠云钛业(300891.SZ)也公告,公司钛白粉产品也开始涨价。 据中核钛白公告,自今年2月2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从公告看,目前各家钛白粉龙头产品调价幅度一致,都是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对于龙头企业钛白粉价格调涨的原因,中金公司表示,成本支撑叠加需求预期好转,推动钛白粉价格底部反弹。 除成本和预期因素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供需问题同样对钛白粉价格调涨起到了推动作用。 外需方面,目前我国钛白粉主要出口至印度、巴西等。这些国家具有经济发展较快,基建及地产需求持续增长等特点,拉动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呈向上的趋势。内需方面,2023年春节期间消费显著回升,各方积极部署2023年投资工作,大投资、大基建、前置发力等特点突出,全社会对经济恢复的信心明显提升。同时,政策持续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明显好转。 在外需、基建、地产、国内经济回升等多重利好因素下,钛白粉需求有望向好。 而从供给角度来看,钛白粉行业面临物流运费上调、时效降低等风险,春节期间多地企业仓储、物流停发,造成短期的紧供给情况,这也是导致节后钛白粉产品价格反弹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具有稳定性高、耐候性好、白度和光亮度佳、着色力和遮盖力好等优良性能,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白色颜料,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化纤、陶瓷等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是两个较重要的终端产业。 展望后市,此次钛白粉企业集体涨价是趋势性拐点还是短期反弹?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称,2022年下半年,钛白粉价格逐步降到了企业生产成本线左右,今年受经济复苏影响,宏观经济看好,市场预期下游终端房地产市场及基建市场乐观,向上传导至钛白粉价格出现调涨,可以认为是谷底反弹。 由于2022年钛白粉行业产能有所扩大,2023年价格或有波动,但预计2023年整体会稳中有涨,大概率进入上升通道。不少公司将充分享受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修复带来的业绩弹性,赛道整体盈利情况将有所好转,从而进一步推动板块估值拉升。 国金证券则指出,当下是钛白粉投资的较佳时点,一是从价差角度,钛白粉行业风险已基本出清;二从预期的反应程度,行业的利空或多或少已经反应到股价里;三从后续催化角度,无论是政策端还是价格端,可能可以看到双因素的共振催化。
1月31日晚间,龙佰集团(002601.SZ)公告,自2023年2月1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该公司称,本次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2月1日,惠云钛业、中核钛白和金浦钛业纷纷发布公告宣布提价。 惠云钛业(300891.SZ)公告,自2023年2月2日起,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格基础上,调整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各类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各类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中核钛白(002145.SZ)公告,自2023年2月2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金浦钛业(000545.SZ)公告,自2023年2月1日起,公司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对于钛白粉提价原因,专业人士回应称,钛白粉的上游原料主要是钛精矿和硫酸,去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硫酸、氯气等基础材料价格涨幅明显,钛精矿价格持续高位,导致钛白粉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钛白粉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进而选择提价。 受提价利好消息刺激,2月1日钛白粉概念股集体大幅上涨。龙佰集团涨8.49%、中核钛白涨8.18%,惠云钛业涨4.19%,安纳达张3.55%,金浦钛业涨3.52%,板块涨幅5.59%。自去年10月25日以来,龙佰集团从14.86元/股启动,至2月1日收盘价22.61元/股,已经大幅反弹52%。 方正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3年,整体经济环境趋势回暖,叠加政策、防疫放松等多方利好, 下游需求有望触底回升,行业或将逐渐复苏。 开源证券亦称,虽然当前国内钛白粉行业景气度处于低谷,但未来伴随地产扶持政策的稳步推进与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 钛白粉下游需求或将迎来改善,其价格也有望企稳反弹。 相关概念股: 龙佰集团(002601.SZ):公司是钛白粉行业领军者,业务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和硫酸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打通产业链“钛矿-钛渣-钛白粉-海绵钛”的各大环节,现拥有89万吨/年的钛白粉产能,规模居于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中核钛白(002145.SZ):国内钛白粉行业先驱者,公司前身是中核钛白分厂,现主营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3大生产基地,钛白粉产品的产销规模居于业内第二,新能源风口下,子公司通过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惠云钛业(300891.SZ):公司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具备年产5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年产1.5万吨锐钛型钛白粉的生产能力。
1月31日晚间,龙佰集团公告,自2023年2月1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二级市场方面,2月1日,龙佰集团高开高走,截至发稿,涨幅超8%。 据了解,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具有稳定性高、耐候性好、白度和光亮度佳、着色力和遮盖力好等优良性能,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白色颜料,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化纤、陶瓷等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是两个较重要的终端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龙佰集团自去年11月份以来第二次发布钛白粉涨价公告。2022年11月,龙佰集团(002601.SZ)、安纳达(002136.SZ)、惠云钛业(300891.SZ)、中核钛白(002145.SZ)和金浦钛业(000545.SZ)等钛白粉企业纷纷发布调价公告宣布涨价。 对于钛白粉提价原因,专业人士回应称,钛白粉的上游原料主要是钛精矿和硫酸,去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硫酸、氯气等基础材料价格涨幅明显,钛精矿价格持续高位,导致钛白粉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钛白粉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进而选择提价。 另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钛白粉累计进口量约11.6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4.06%,进口量减少约6.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在12万吨,较去年减少7万吨左右。受内需疲软、进口钛白粉价格偏高等因素影响, 2022年我国钛白粉进口量继续大幅下行。 方正证券指出,2022年,受供需错配下高成本与弱需求影响,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下行,市场均价一度维持在成本线附近。2023年,整体经济环境趋势回暖,叠加政策、防疫放松等多方利好, 下游需求有望触底回升, 行业或将逐渐复苏。 相关概念股: 龙佰集团(002601.SZ):公司是钛白粉行业领军者,业务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和硫酸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打通产业链“钛矿-钛渣-钛白粉-海绵钛”的各大环节,现拥有89万吨/年的钛白粉产能,规模居于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中核钛白(002145.SZ):国内钛白粉行业先驱者,公司前身是中核钛白分厂,现主营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3大生产基地,钛白粉产品的产销规模居于业内第二,新能源风口下,子公司通过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惠云钛业(300891.SZ):公司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具备年产5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年产1.5万吨锐钛型钛白粉的生产能力。
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年末钛白粉价格继续走低,国内主要厂商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报价在15000元/吨附近,接近2022年价格最低点。相关企业人士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钛白粉的下游需求过于低迷,钛白粉量价齐跌,对于企业的业绩会带来较大影响。 从行业价格走势来看,钛白粉上半年维持高位震荡,价格大约在20000元/吨以上;但下半年经历行业淡季后,成本支撑减弱,而金九银十旺季不旺,钛白粉价格一路走低,持续下行。 作为建筑涂料的原料,今年下半年钛白粉需求与房地产行业低迷有直接关系。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一直处于负值状态,4-5月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开工受影响,7-8月处于传统行业淡季,开工面积明显下降,9月份旺季不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下游涂料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开工不足。此外,涂料行业数据显示,建筑涂料行业2020-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1.68%,处于萎缩状态。 在需求低迷的同时,2022年钛白粉行业新增产能29万吨,其中最大的是龙佰集团(002601.SZ)10万吨氯化法产能,在今年1月投产。 相关企业人士表示,龙佰集团本身有钛精矿资源,生产成本较低,作为行业龙头,他出货量大而价格较低,对于其它没有矿源的企业来说压力会比较大。以目前的价格,钛白粉企业能覆盖生产成本已属不易,利润被压得很低。 不过,下半年钛白粉原料成本也随着钛白粉价格一起下滑,生产企业的压力减轻。钛白粉主要原料硫酸,目前主流报价在200元/吨附近,而钛精矿今年下半年也因为钛白粉企业需求减弱而顺势价格下滑,截至目前46品位10钛精矿不含税报价在2080-2150元/吨左右,比年内高价时下跌约400元/吨。 行业内人士表示,2020-2021年钛白粉涨势明显,主因是疫情后出口激增,短时间内供不应求,20000元/吨以上的高价持续实属罕见。未来行业持续扩产,产能过剩,钛白粉价格将回归至17000-18000元/吨的正常区间。目前,可以期待的是明年房地产市场回暖,但下游需求到底能增加多少是未知数。未来对于钛白粉企业来说,要想获得稳定利润,要么抓住矿产原料来源,持续降低成本;要么大力发展磷酸铁等第二产业。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