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4月16日,盛和资源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具体如下: 投资者: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镧生产销售公司,公司如何评估固态电池对这一需求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盛和资源董秘: 你好,公司有镧系产品。目前市场上氧化镧供应量充足,公司还无法准确评估固态电池对公司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作为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公司会持续关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投资者: 请问公司如何评估固态电池未来市场爆发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如何应对未来固态电池对镧锆的需求的激增? 盛和资源董秘: 你好,公司拥有稀土产业链、锆钛产业链相关业务,产品中包括镧系氧化物和化合物、锆英砂等。固态电池如果对镧锆的需求增加,对公司会有一定的利好影响。目前市场上锆、镧供应充足,公司还无法准确评估固态电池对公司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作为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公司会持续关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投资者: 网上有信息显示公司有参股或者控股澳大利亚锆石矿,消息是否属实?目前都是有参与哪些公司?在非洲公司是否有锆矿相关业务往来? 盛和资源董秘: 公司在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半年报中介绍了公司认购了澳大利亚盈拓资源 9.9% 股权,盈拓资源的旗舰项目是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艾文坝重砂矿项目,该项目锆钛和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符合 JORC 标准的资源量 4.9 亿吨,储量 3.1 亿吨,重矿物平均品位 4.3%。具体请参见年报和半年报。公司锆钛选矿业务的原材料海滨砂会从非洲和澳洲进口,有业务往来。 投资者: 公司是否有考虑成立新公司,研发生产固态电池相关材料? 盛和资源董秘: 公司定位为一家负责任的关键原材料国际化供应商。公司的主要产品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以及锆英砂、钛精矿。公司确立了稀土产业链、锆钛独居石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三大发展方向。目前没有研发生产固态电池的规划。 投资者: 请问国际形势和缅甸内战是否会对稀土供需关系产生影响?是否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盛和资源董秘: 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原料包括未列名氧化稀土、未列名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其中,未列名氧化稀土约 41678 吨,占同期同类商品进口的比例约为 95%,未列名稀土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约 30395 吨,占同期同类商品进口的比例约为 69%。如果来自缅甸的进口稀土原料数量发生较大变化,将会对稀土原料供应产生较大影响。
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4月15日发布通知,为了保护剩余的矿产资源,在不具备成熟的开采条件之前,佤邦暂停一切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挖掘。对合同尚未到期,还在开采的公司企业给予三个月时间,将于2023年8月1日后停止一切勘探、开采和加工等作业。 2022年缅甸锡矿产量为4.05万吨,同比上升19%,占2022年全球锡矿产量约13.1%,估计佤邦地区的产量占缅甸产量的70%以上。2022年,缅甸出口至国内的精矿含锡量估计为4.77万金属吨,较2021年增加了近1万金属吨,同比上升57%;占中国总进口精矿含锡量的62%,但较2021年的67%有所下降。缅甸锡矿和精矿出口在2022年第一季度创下多年新高,但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精矿库存的抛售,估计去年前四个月精矿库存抛售量接近1万金属吨。而2023年1-2月,缅甸矿进口含锡量约为5800吨,同比下降55.0%,占1-2月总锡矿进口含锡量的55.2%。 虽然自缅甸进口的锡矿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逐年下降,但缅甸目前仍然是国内进口矿的主要来源。如果本次政策落地,无疑会加剧国内目前精矿紧张的局面,甚至进一步影响世界的精矿供应。 ITA将密切关注本事件的后续发展。
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4月15日发布通知,为了保护剩余的矿产资源,在不具备成熟的开采条件之前,佤邦暂停一切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挖掘。对合同尚未到期,还在开采的公司企业给予三个月时间,将于2023年8月1日后停止一切勘探、开采和加工等作业。 2022年缅甸锡矿产量为4.05万吨,同比上升19%,占2022年全球锡矿产量约13.1%,估计佤邦地区的产量占缅甸产量的70%以上。2022年,缅甸出口至国内的精矿含锡量估计为4.77万金属吨,较2021年增加了近1万金属吨,同比上升57%;占中国总进口精矿含锡量的62%,但较2021年的67%有所下降。缅甸锡矿和精矿出口在2022年第一季度创下多年新高,但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精矿库存的抛售,估计去年前四个月精矿库存抛售量接近1万金属吨。而2023年1-2月,缅甸矿进口含锡量约为5800吨,同比下降55.0%,占1-2月总锡矿进口含锡量的55.2%。 虽然自缅甸进口的锡矿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逐年下降,但缅甸目前仍然是国内进口矿的主要来源。如果本次政策落地,无疑会加剧国内目前精矿紧张的局面,甚至进一步影响世界的精矿供应。 ITA将密切关注本事件的后续发展。
4月17日,一则突发消息刺激锡价走势。截至当日下午收盘,沪锡主力合约涨停,报218700元/吨,创2月23日以来新高。当日亚盘交易时段,伦锡价格亦飙升逾10%,最高触及27705美元/吨。同时,国内股市有色金属板块也出现集体上涨,其中锡产业链龙头锡业股份触及涨停。 据市场流传的一份文件显示,缅甸佤邦将于2023年8月1日后,暂停矿山勘探、开采、加工等作业。文件显示,为了及时保护佤邦剩余的矿产资源,在不具备成熟的开采条件之前,暂停一切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挖掘。对合同尚未到期、还在开采的公司给予三个月的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该文件落款为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落款时间为4月15日。 不过,据市场有关人士反馈,佤邦主要职能部门暂未收到具体通知,而类似的通知并非第一次,因此该突发消息尚未得到确认,对市场影响需要从多方面来评估。 消息强化矿端紧缩预期 一德期货有色分析师吴玉新认为,该消息大幅强化了矿端紧缩预期。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示,2022年缅甸锡矿产量31000吨,全球占比10%,是第三大锡矿开采国。在此前的2023年矿端平衡评估中,只是计入佤邦地区抛储量的损耗,全球矿端供应缩减3%,供需大致紧平衡。若禁矿令执行,全球矿端将会额外缩减9%的供应量,使得供需紧张进一步加剧。 部分锡冶炼企业表示,锡矿出口创收是缅甸佤邦财政的重要来源,后续或很难完全暂停锡矿开采及出口,但当局可能会整合当地锡矿资源,关停部分尾矿或小型矿山,锡矿供应量将减少。据SMM了解,2022年缅甸锡矿出口收入占缅甸财政收入约31%,向缅甸佤邦上缴税收占25%—30%,缅甸佤邦人口约占缅甸总人口约为1%,锡矿出口收入是缅甸佤邦财政的重要来源。 对于我国而言,东证衍生品研究院有色分析师孙伟东表示,国内锡矿石供应对外依赖度较高。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从缅甸进口锡矿总量约为18.73万吨,约占国内锡矿进口总量的76.82%。据SMM估算,2022年从缅甸进口锡矿的金属量约占国内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他认为,缅甸佤邦本轮锡矿开采禁令将对国内矿石进口造成较大影响,短期内其他国家矿石难以有效补充。 “当地贸易商称,缅甸佤邦地区锡矿产量占缅甸产量的70%以上。虽然近两年,来自于刚果(金)、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进口矿显著增长,但是近10年全球锡矿资本开支明显走低,未来3年几无新增矿山投产,其余各国对于国内进口矿补充十分有限。若缅甸佤邦禁采政策实施,国内将面临巨大的锡矿缺口难以填补。”光大期货有色组评论称。 孙伟东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锡价在300000元/吨以上的高位时,缅甸政府曾大规模抛售锡矿储备,目前缅甸矿石储备已经所剩无几。此次佤邦地区突然宣布禁矿,一方面反映出在锡资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缅甸希望深度参与全球锡市场博弈,同时争取更多的定价权;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锡矿对于缅甸进口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锡本身就是国际重要的战略资源品,其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焊料、锡化工以及镀锡板,更是半导体、汽车、电子及光伏焊带等终端细分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稀有金属。”国信期货分析师顾冯达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自2022年11月至今,锡价在此前一轮持续暴跌后筑底反弹,此次传出缅甸佤邦禁矿消息恰逢二季度锡价反弹修复行情的时点。 他认为,2023年我国产业中下游仍有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叠加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击及海外经济衰退扰动,我国相关产业还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中国资源安全的保障体系,以防止出现海外资源开采和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市场供需和价格的冲击。 上下游现状如何? 广发期货有色研究员张若怡告诉记者,近期国内锡冶炼厂加工费一路下调,自去年7月高点14500元/吨,一路下调至13500元/吨。目前国内锡矿已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云南地区部分厂家已出现减停产情况。 他表示,从进口来看,尽管今年刚果(金)及玻利维亚方面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仍难弥补缅甸佤邦地区的供应减量,并且在禁矿消息下,市场预期锡供应进一步收缩,进而刺激锡价大幅上行。 从目前国内锡冶炼情况来看,吴玉新认为,当前国内云南、江西周度冶炼开工率分别为59%、49%,维持相对稳定。SMM调研显示,4月份,广西地区冶炼企业将保持正常生产状态,云南两家冶炼企业略微减产,江西部分冶炼企业产量略微增加,其余地区多数冶炼企业仍维持平稳生产状态。 “由于去年锡矿进口相对充足,企业原料库存储备较多,废锡也比较充足,自年初至今,锡矿紧张、加工费下跌还未明显传导至冶炼端。”不过,吴玉新表示,随着锡矿库存的消耗,后续冶炼将受到明显影响。而且国内锡矿进口大部分来自缅甸,佤邦政府文件显示2023年8月份停止开采,国内企业只能寻找其他替代,而且运输成本等难免会出现上升。 从下游情况来看,据吴玉新了解,目前锡下游恢复还是较慢的,主要还是全球电子行业下行周期使得需求修复缓慢。国内数据显示,1—2月智能手机产量13447万台,同比降14.1%;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4785.7万台,同比下降23.5%;集成电路产量443亿块,同比下降17%。算力板块增幅较高,但目前对实际消费带动有限。 另外,从库存来看,截至上周,全球锡显性库存10836吨,较去年年底增2364吨,其中境外库存1780吨,环比降45吨;境内库存9056吨,较上周降155吨,仍处在历史同期高位。在季节性表现上,二季度国内处于去库阶段,LME市场也基本上处于去库阶段。 看向终端消费方面,张若怡表示,从行业周期来看,半导体行业目前正处于筑底阶段。“据我们了解,部分下游企业去库情况尚可,半导体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同时家电消费亦有望在地产回暖后有所提振,增加对锡的消费需求,因此我们对于后期终端消费预期较为乐观。”他说。 关注后市不确定性风险 吴玉新认为,目前锡价仍属于消息驱动,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有部分冶炼企业表示,锡矿出口是佤邦财政的重要来源,此文件可能主要是为了整合当地资源。”不过,他也表示,若禁矿政策一旦落地,锡价上行驱动力还是很强的。缅甸佤邦地区是全球锡供应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禁矿将使得锡矿供应进一步收缩,国内冶炼企业将不得不受制于加工费降低以及寻找新的进口渠道而减产。 “考虑到当前受消息刺激,锡价短期上行幅度较大,同时缅甸佤邦当地实际措施尚不明朗,再加上锡矿产业的重要性较高,与印尼曾传言禁止锡锭出口情况类似,未来预计完全禁矿或者长期性暂停的可行性并不高。”金瑞期货有色分析师孟昊认为,短期追高还需谨慎对待,但长期角度仍可以偏多看待。从消费角度来看,终端行业周期难以继续走弱。而看向供应方面,目前在锡矿原料偏紧、加工费较低的背景下,若未来矿端供应干扰落地,预计对冶炼产出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张若怡表示,目前受消息刺激,短期锡价大概率继续强势上涨。若价格继续大幅上行,在高库存、弱现实背景下,或将导致冶炼企业套保需求及矿端点价需求释放,可能导致锡价出现快速转向的情况。但从长期来看,他预计锡价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吴玉新也认为,今年三、四季度半导体行业拐点有望到来,新能源以及算力领域的高增长也会提振需求,叠加矿端供应的收缩预期落地,锡价将有更大的表现空间。但他同时也表示,参与者要关注锡价的负反馈。若锡价短期涨幅过快,锡矿供应的降幅将大概率不及预期;若需求回升力度未能与之匹配,那么锡价将进一步调整来匹配新的供需平衡。 “考虑到目前关于缅甸佤邦相关禁矿政策可行度和实际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建议产业参与者对锡价异动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尤其是做好移仓换月准备,应对市场潜在波动放大的威胁,谨慎关注锡价短期飙高后的回落风险,同时预计二季度锡价外强内弱格局或将面临调整。”顾冯达提示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