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

  • SMM白银论坛圆满落幕! 白银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及前景预测 硬核技术分享

    SMM4月19日讯:4月17日,SMM举办的 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在贵州贵阳世纪金源大饭店圆满落幕! 本次峰会干货满满,汇集了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等,会议上他们为大家分享行业发展现状、解析行业政策、展望行业发展前景,对未来贵金属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 》点击观看本次峰会视频直播 》查看本次峰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本次峰会现场图片直播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白银产业链发展情况以及未来预测 发言嘉宾:郭映彤 SMM白银行业高级分析师 1、白银产业链简介以及全球银矿资源分布 2022年全球银矿储量约为55万吨 •2022年美国地质探测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白银储量约为55万吨,且从分布地区来看,秘鲁、中国、波兰为储量前三的国家。 •排名前8位的国家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约70%,集中度较高。 2、国内白银生产情况 中国白银冶炼产能稳中有升 加贸出口白银量增多 2023-2024年白银生产产能仍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2024年由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利多白银的价格,市场对今年白银的价格和需求相对看好,国内的冶炼厂开始小幅扩产。 2023年中国1# 白银产量16366.47吨 据SMM调研,2023年我国1#白银产量为16366.47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 据SMM统计,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占比95.45% 2023年纯度≥99.99%的未锻造银出口量为4066吨 •国内白银一般以出口为主,一是由于原料进口含银加贸出口,二是因为国内价差变化一般贸易出口。 •随着国内工业需求的上升,国内白银价格上涨,一般贸易出口减少,加贸出口增加。 3、国内白银消费情况 白银下游消费光伏占比越来越大 》SMM:预计2024年国内白银产能稳中有升 光伏用银需求约为5366吨 发言主题: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发言嘉宾: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黄惠 一、光伏用银粉及镀银粉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1.2022-2027年期间,IEA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2400GW(年均480GW)。 2.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来源。 2023年光伏行业再创佳绩 制造端: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产量均占到全球的80%以上。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1.75万亿元,同比増长17.1%。 应用端: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水电。光伏发电新増装机同比増长148.12%。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490.66亿美元。 银浆是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是第一大非硅成本,在N 型电池中占比更高。对P型电池,光伏银浆的成本占比在10-11%,而N型电池银耗更高,占比在16-25%,放量有望推动银浆需求提升。 降本是光伏产业的关键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新技术推动银浆产品迭代。 电池金属化技术的目标是实现电池连接外电路时最大效率的电能输出,其影响电池成本与转化效率。 银导电浆料是仅次于硅片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大成本。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镀银粉推动电池降本潜力巨大。 铝背场适配银浆技术存在效率限制 PERC 适配银铝浆,规模化后单耗有所下降。 TOPCon 电池片银铝浆可与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接触层相适配。 XBC 电池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外观 HJT低温工艺匹配低温银浆,未来银包铜浆料有望进一步降本。 ►铜浆是光伏产业的降本目标 二、镀银铜粉技术在HJT的应用现状 银包铜粉是HJT银浆中银粉的良好替代 远期来看,随着效率持续提升、硅片减薄、低温银浆及银包铜技术的成熟,HJT 的成本有望得到快速下降。且HJT 对硅片薄片化、未来钙钛矿等叠层技术的兼容性更佳,因而提效降本空间更大,更符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光伏摆脱对贵金属材料依赖是行业长期发展所必须实现的目标。少银化、去银化是晶硅光伏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银包铜技术目前是降低HJT低温银浆成本的有效途径。 》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发言主题:超细银粉液相还原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 发言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谈发堂 超细银粉的应用与需求 最优的导电性、最高导热率、最强反射特性、 最快感光成像特性、最有效抗菌能力。 应用领域: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医疗保健、纳米技术、食品包装。 产品形式:粉末形式、溶液/浆料、涂层/薄膜、复合材料。 主要作用: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抗菌性能、催化性能、防腐性能 微纳米银粉在导电浆料、光电、催化、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超细银粉的粒径控制 其介绍了超细银粉制备方法以及典型液相化学还原工艺流程。 其还介绍,银粉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阶段Ι是形核之前的准备阶段,此时溶液过饱和度未达到临界成核浓度,没有晶核产生;阶段Π为形核阶段,此时溶液的过饱和度足以克服银原子的形核势垒,晶核大量生成,银原子被大量消耗,当银原子浓度下降到临界成核浓度时,进入到第3个阶段;阶段三为长大阶段,此时溶液中不再形成新的晶核,溶液中已存在的银晶核长大为银颗粒。 在介绍液相还原银粉质量控制因素时,其提及了银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银粉制备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能对银粉的质量产生影响,如前驱体、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专家分享:超细银粉液相还原生产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 发言主题:2024年金银行情回顾与未来投资展望 发言嘉宾:芷水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骁 2024年宏观货币环境 美国 美国2023年GDP增长率2.5%,符合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略超预期,通胀逐渐回落,金融环境风险仍在。2024年影响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通胀水平,金融环境风险。IMF预计美国2024年全年GDP增长2.1%,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欧元区 欧元区2023年GDP增长率0.5%。2024年欧洲经济可能恢复差于预期,主要受乌克兰战争影响。IMF预计欧元区2024年全年GDP增长0.9%,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中国 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5.2%。 维持经济稳健是重中之重(房地产,投资,汇率)。 IMF预计2024年GDP增长4.6%,2025年GDP增长4.1%。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BRICS)GDP季同比 2024年价格影响因素 黄金与白银两种传统贵金属的走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方向一致,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两者的相关性系数可以达到0.939。 ► 影响:贵金属价格何去何从: 美联储经济政策依然是价格影响主线! 价格影响机制 重点关注美国通胀和经济!!! 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5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6.8%,6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经升至81.1%,7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55.1%,而9月份降息的概率也仅68.6%。 2. 地缘政治展望 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仍然需要谨防欧元区的黑天鹅事件。 近期上涨资金从何而来? 》韩骁:贵金属上半年或宽幅震荡 下半年或打开上行空间 发言主题:当前背景下白银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 孙幼平 2023年白银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量为31135 吨,同比降低1%。 其中,矿产银达到 25505 吨,同比降低2%:墨西哥、秘鲁、阿根廷降幅最大,玻利维亚和智利矿山产量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国家产量的下降。全球矿产银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为墨西哥、中国、秘鲁、波兰和玻利维亚。前十个国家产量占比为85%。再生银产量为5630吨,同比增长1%。 全球白银需现货求 世界白银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消费为36297吨,同比下降9.39%。各主要领域,现货投资、首饰及银器、摄影用银同比下降。工业用银同比增长。全球光伏产业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规模和装机增速屡创新高。新增装机411GW,同比增长59%。2023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23年全球光伏用银量为5011吨,同比增长15%。 白银现货市场供需平衡 2023年,白银现货市场供应缺口较上一年缩窄,缩短4386吨;交易所库存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降至8643吨,但仍维持在高位。现货投资差异化发展,ETF全年净流出。2023年,白银现货投资同比下降21%,为三年来的低点。ETF持仓水平反应了投资者的兴趣。全年白银ETPs净流出2935吨。期货市场多空情绪变化,根据CFTC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整体看多白银。 从白银的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全球白银价格较上年有所增长,LBMA现货白银定盘价年开盘24.295美元/盎司,年内最高价为4月14日26.025美元/盎司,最低价为3月10日20.09美元/盎司,振幅达30%;年底收于23.79美元/盎司;年均价23.47美元/盎司,同比上涨7.91%。 2023年中国白银市场供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全年白银产量为22755吨,同比下降5%。精炼铜产量1298.8万吨,同比增长13.5%。精炼铅产量756.4万吨,同比增长11.2%。精炼锌产量715.2万吨,同比增长7.1%。 》绿色能源、汽车、通信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 将带动白银消费明显增长 发言主题:银生产-循环技术进展 发言嘉宾: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教授 刘勇 前言 白银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具有货币、投资、商品三种属性。估计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总量达到11.4亿盎司(3.55万吨),工业需求达到6.0亿盎司(1.87万吨),较2022年增长8.0%,工业部门的旺盛需求使白银总需求量保持在历史高位。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白银的需求大量增加,具有战略紧缺资源的属性。 1.2白银供需情况 白银全球年供给量约32000吨,供应大幅短缺,约10%。 白银生产 2.1白银矿产资源储量 我国白银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8%左右,是白银主要进口国。 国内矿山白银资源;进口含银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国外进口银矿砂及其精矿;国内外含银废料。 2.2 白银主要生产方式 ♦铅电解阳极泥冶金 ♦铜电解阳极泥冶金 ♦锡、镍等其他金属电解阳极泥冶金 ♦金银矿氰化冶金 ♦高银废料(饰品、合金等)再生冶金 ♦低银废料(电子废弃物等)再生冶金 ♦其他含银物料(废水、污泥等)的回收 2000年我国白银产量仅1588吨,2012年增至14104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产量约19000吨(按照白银总产量统计)。 我国金银产量的60%以上来自铜铅电解阳极泥。 》专家贴:白银生产与回收 绿色低碳技术前景展望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至此, 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圆满落幕! 感谢您对本次峰会的关注和支持!

  • SMM:预计2024年国内白银产能稳中有升 光伏用银需求约为5366吨【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SMM高级白银分析师郭映彤分享了白银产业链发展情况以及未来预测。 1、白银产业链简介以及全球银矿资源分布 2022年全球银矿储量约为55万吨 •2022年美国地质探测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白银储量约为55万吨,且从分布地区来看,秘鲁、中国、波兰为储量前三的国家。 •排名前8位的国家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约70%,集中度较高。 2、国内白银生产情况 中国白银冶炼产能稳中有升 加贸出口白银量增多 2023-2024年白银生产产能仍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2024年由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利多白银的价格,市场对今年白银的价格和需求相对看好,国内的冶炼厂开始小幅扩产。 2023年中国1# 白银产量16366.47吨 据SMM调研,2023年我国1#白银产量为16366.47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 据SMM统计,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占比95.45% 2023年纯度≥99.99%的未锻造银出口量为4066吨 •国内白银一般以出口为主,一是由于原料进口含银加贸出口,二是因为国内价差变化一般贸易出口。 •随着国内工业需求的上升,国内白银价格上涨,一般贸易出口减少,加贸出口增加。 3、国内白银消费情况 白银下游消费光伏占比越来越大 2020年开始光伏对白银的需求大量增长。 •2020-2023年光伏耗银量受到下游需求扩张和国产化提振 •银饰品和银制品的消费随价格变动,需求不及黄金类饰制品 •电气行业2021年受到国内国外订单双方提振,达到历史高点,随后电工合金需求减弱 •钎焊行业需求回暖后抑制 光伏行业用银产业链图 硝酸银产能产量持续增加 硝酸银消费 光伏消费占据重要位置 •2023年硝酸银需求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国产银粉的需求大幅增加,带动国内需求。 中国银粉产能从2021年到2023年增长34% •2023年我国国内银粉主要以江苏、湖北、山东、浙江、湖南等地。 •2021-2023年国内银粉产能增速为34% 国内银粉需求国产比例增大 2022年银粉国产化,进口银粉需求减弱,2023年N型需求仍需进口。 SMM分析:这反映出国产银粉代替进程加快,国内银粉进口以日本、韩国、美国为主。 中国银浆产能自2021年底到2023年增加23% . •2023年我国国内银浆主要以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2021-2023年国内银浆产能增速为23% 电工行业需求高位在2021年 其他白银下游消费呈现减弱趋势 电子消费、焊料以及首饰等下游消费需求呈现减弱趋势。 4、白银未来市场需求预测 国内光伏消费需求预测 其对2024-2028年的光伏用银需求进行了预测。 其他白银下游需求预测 其还分享了对电工合金、电子消费、焊料以及首饰等下游消费需求的预测。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白银论坛直播】狂飙的金银前景如何 | 白银产业链现状解析 | 光伏降本促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随着黄金的一路狂飙,避险、投资以及补涨需求等也推动银价也迭创新高,沪银更是在日前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至7790元/千克。2024年,COMEX白银目前的年线涨幅接近20%,沪银年线涨幅超20%。银价高企,白银的金融属性熠熠生辉,而其在光伏用银等工业属性需求的光芒暂时被高银价遮挡,在当前背景下,白银市场将如何发展?白银产业链将会迎来哪些变化?如何展望金银的未来投资? 4月17日下午,在由SMM主办的 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将有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等为大家分享行业发展现状、解析行业政策、展望行业发展前景,对未来贵金属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 》点击观看本次峰会视频直播 》查看本次峰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本次峰会现场图片直播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白银产业链发展情况以及未来预测 发言嘉宾:郭映彤 SMM白银行业高级分析师 1、白银产业链简介以及全球银矿资源分布 2022年全球银矿储量约为55万吨 •2022年美国地质探测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白银储量约为55万吨,且从分布地区来看,秘鲁、中国、波兰为储量前三的国家。 •排名前8位的国家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约70%,集中度较高。 2、国内白银生产情况 中国白银冶炼产能稳中有升 加贸出口白银量增多 2023-2024年白银生产产能仍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2024年由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利多白银的价格,市场对今年白银的价格和需求相对看好,国内的冶炼厂开始小幅扩产。 2023年中国1# 白银产量16366.47吨 据SMM调研,2023年我国1#白银产量为16366.47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 据SMM统计,2023年我国矿产银产量为12356.72吨,我国银锭的生产地以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2023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占比95.45% 2023年纯度≥99.99%的未锻造银出口量为4066吨 •国内白银一般以出口为主,一是由于原料进口含银加贸出口,二是因为国内价差变化一般贸易出口。 •随着国内工业需求的上升,国内白银价格上涨,一般贸易出口减少,加贸出口增加。 3、国内白银消费情况 白银下游消费光伏占比越来越大 》SMM:预计2024年国内白银产能稳中有升 光伏用银需求约为5366吨 发言主题: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发言嘉宾: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黄惠 一、光伏用银粉及镀银粉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1.2022-2027年期间,IEA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2400GW(年均480GW)。 2.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来源。 2023年光伏行业再创佳绩 制造端: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产量均占到全球的80%以上。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1.75万亿元,同比増长17.1%。 应用端: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水电。光伏发电新増装机同比増长148.12%。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490.66亿美元。 银浆是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是第一大非硅成本,在N 型电池中占比更高。对P型电池,光伏银浆的成本占比在10-11%,而N型电池银耗更高,占比在16-25%,放量有望推动银浆需求提升。 降本是光伏产业的关键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新技术推动银浆产品迭代。 电池金属化技术的目标是实现电池连接外电路时最大效率的电能输出,其影响电池成本与转化效率。 银导电浆料是仅次于硅片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大成本。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镀银粉推动电池降本潜力巨大。 铝背场适配银浆技术存在效率限制 PERC 适配银铝浆,规模化后单耗有所下降。 TOPCon 电池片银铝浆可与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接触层相适配。 XBC 电池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外观 HJT低温工艺匹配低温银浆,未来银包铜浆料有望进一步降本。 ►铜浆是光伏产业的降本目标 二、镀银铜粉技术在HJT的应用现状 银包铜粉是HJT银浆中银粉的良好替代 远期来看,随着效率持续提升、硅片减薄、低温银浆及银包铜技术的成熟,HJT 的成本有望得到快速下降。且HJT 对硅片薄片化、未来钙钛矿等叠层技术的兼容性更佳,因而提效降本空间更大,更符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光伏摆脱对贵金属材料依赖是行业长期发展所必须实现的目标。少银化、去银化是晶硅光伏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银包铜技术目前是降低HJT低温银浆成本的有效途径。 》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发言主题:超细银粉液相还原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 发言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谈发堂 超细银粉的应用与需求 最优的导电性、最高导热率、最强反射特性、 最快感光成像特性、最有效抗菌能力。 应用领域: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医疗保健、纳米技术、食品包装。 产品形式:粉末形式、溶液/浆料、涂层/薄膜、复合材料。 主要作用: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抗菌性能、催化性能、防腐性能 微纳米银粉在导电浆料、光电、催化、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超细银粉的粒径控制 其介绍了超细银粉制备方法以及典型液相化学还原工艺流程。 其还介绍,银粉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阶段Ι是形核之前的准备阶段,此时溶液过饱和度未达到临界成核浓度,没有晶核产生;阶段Π为形核阶段,此时溶液的过饱和度足以克服银原子的形核势垒,晶核大量生成,银原子被大量消耗,当银原子浓度下降到临界成核浓度时,进入到第3个阶段;阶段三为长大阶段,此时溶液中不再形成新的晶核,溶液中已存在的银晶核长大为银颗粒。 在介绍液相还原银粉质量控制因素时,其提及了银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银粉制备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能对银粉的质量产生影响,如前驱体、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专家分享:超细银粉液相还原生产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 发言主题:2024年金银行情回顾与未来投资展望 发言嘉宾:芷水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骁 2024年宏观货币环境 美国 美国2023年GDP增长率2.5%,符合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略超预期,通胀逐渐回落,金融环境风险仍在。2024年影响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通胀水平,金融环境风险。IMF预计美国2024年全年GDP增长2.1%,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欧元区 欧元区2023年GDP增长率0.5%。2024年欧洲经济可能恢复差于预期,主要受乌克兰战争影响。IMF预计欧元区2024年全年GDP增长0.9%,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中国 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5.2%。 维持经济稳健是重中之重(房地产,投资,汇率)。 IMF预计2024年GDP增长4.6%,2025年GDP增长4.1%。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BRICS)GDP季同比 2024年价格影响因素 黄金与白银两种传统贵金属的走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方向一致,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两者的相关性系数可以达到0.939。 ► 影响:贵金属价格何去何从: 美联储经济政策依然是价格影响主线! 价格影响机制 重点关注美国通胀和经济!!! 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5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6.8%,6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经升至81.1%,7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55.1%,而9月份降息的概率也仅68.6%。 2. 地缘政治展望 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仍然需要谨防欧元区的黑天鹅事件。 近期上涨资金从何而来? 》韩骁:贵金属上半年或宽幅震荡 下半年或打开上行空间 发言主题:当前背景下白银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 发言嘉宾: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 孙幼平 2023年白银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量为31135 吨,同比降低1%。 其中,矿产银达到 25505 吨,同比降低2%:墨西哥、秘鲁、阿根廷降幅最大,玻利维亚和智利矿山产量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国家产量的下降。全球矿产银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为墨西哥、中国、秘鲁、波兰和玻利维亚。前十个国家产量占比为85%。再生银产量为5630吨,同比增长1%。 全球白银需现货求 世界白银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消费为36297吨,同比下降9.39%。各主要领域,现货投资、首饰及银器、摄影用银同比下降。工业用银同比增长。全球光伏产业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规模和装机增速屡创新高。新增装机411GW,同比增长59%。2023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23年全球光伏用银量为5011吨,同比增长15%。 白银现货市场供需平衡 2023年,白银现货市场供应缺口较上一年缩窄,缩短4386吨;交易所库存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降至8643吨,但仍维持在高位。现货投资差异化发展,ETF全年净流出。2023年,白银现货投资同比下降21%,为三年来的低点。ETF持仓水平反应了投资者的兴趣。全年白银ETPs净流出2935吨。期货市场多空情绪变化,根据CFTC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整体看多白银。 从白银的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全球白银价格较上年有所增长,LBMA现货白银定盘价年开盘24.295美元/盎司,年内最高价为4月14日26.025美元/盎司,最低价为3月10日20.09美元/盎司,振幅达30%;年底收于23.79美元/盎司;年均价23.47美元/盎司,同比上涨7.91%。 2023年中国白银市场供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全年白银产量为22755吨,同比下降5%。精炼铜产量1298.8万吨,同比增长13.5%。精炼铅产量756.4万吨,同比增长11.2%。精炼锌产量715.2万吨,同比增长7.1%。 》绿色能源、汽车、通信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 将带动白银消费明显增长 发言主题:银生产-循环技术进展 发言嘉宾: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教授 刘勇 前言 白银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具有货币、投资、商品三种属性。估计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总量达到11.4亿盎司(3.55万吨),工业需求达到6.0亿盎司(1.87万吨),较2022年增长8.0%,工业部门的旺盛需求使白银总需求量保持在历史高位。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白银的需求大量增加,具有战略紧缺资源的属性。 1.2白银供需情况 白银全球年供给量约32000吨,供应大幅短缺,约10%。 白银生产 2.1白银矿产资源储量 我国白银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8%左右,是白银主要进口国。 国内矿山白银资源;进口含银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国外进口银矿砂及其精矿;国内外含银废料。 2.2 白银主要生产方式 ♦铅电解阳极泥冶金 ♦铜电解阳极泥冶金 ♦锡、镍等其他金属电解阳极泥冶金 ♦金银矿氰化冶金 ♦高银废料(饰品、合金等)再生冶金 ♦低银废料(电子废弃物等)再生冶金 ♦其他含银物料(废水、污泥等)的回收 2000年我国白银产量仅1588吨,2012年增至14104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产量约19000吨(按照白银总产量统计)。 我国金银产量的60%以上来自铜铅电解阳极泥。 》专家贴:白银生产与回收 绿色低碳技术前景展望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锌基材料、含锌废料综合利用技术及行业发展前景 再生锌原料价格机制研讨 》双碳战略的电池循环路径及构建 新型电网下的蓄电池技术创新 储能铅碳电池探讨

  • 绿色能源、汽车、通信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 将带动白银消费明显增长【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 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孙幼平对当前背景下白银市场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解析。 2023年白银行业情况 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量为31135 吨,同比降低1%。 其中,矿产银达到 25505 吨,同比降低2%:墨西哥、秘鲁、阿根廷降幅最大,玻利维亚和智利矿山产量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述国家产量的下降。全球矿产银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为墨西哥、中国、秘鲁、波兰和玻利维亚。前十个国家产量占比为85%。再生银产量为5630吨,同比增长1%。 全球白银需现货求 世界白银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白银现货消费为36297吨,同比下降9.39%。各主要领域,现货投资、首饰及银器、摄影用银同比下降。工业用银同比增长。全球光伏产业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产业规模和装机增速屡创新高。新增装机411GW,同比增长59%。2023年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23年全球光伏用银量为5011吨,同比增长15%。 白银现货市场供需平衡 2023年,白银现货市场供应缺口较上一年缩窄,缩短4386吨;交易所库存比前一年有所下降,降至8643吨,但仍维持在高位。现货投资差异化发展,ETF全年净流出。2023年,白银现货投资同比下降21%,为三年来的低点。ETF持仓水平反应了投资者的兴趣。全年白银ETPs净流出2935吨。期货市场多空情绪变化,根据CFTC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整体看多白银。 从白银的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全球白银价格较上年有所增长,LBMA现货白银定盘价年开盘24.295美元/盎司,年内最高价为4月14日26.025美元/盎司,最低价为3月10日20.09美元/盎司,振幅达30%;年底收于23.79美元/盎司;年均价23.47美元/盎司,同比上涨7.91%。 2023年中国白银市场供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全年白银产量为22755吨,同比下降5%。精炼铜产量1298.8万吨,同比增长13.5%。精炼铅产量756.4万吨,同比增长11.2%。精炼锌产量715.2万吨,同比增长7.1%。 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银精矿进口1590922吨,同比增长12.21%。银粉进口2725吨,同比增长6.99%。银锭进口333.7吨,同比增长46.85%。半制成品进口286.8吨,同比下降26.86%。银饰品进口38.4吨,同比29.43%。银器进口2.4吨,同比下降29.61%。出口方面,银粉出口20.8吨,同比下降21.40%。银锭出口4083吨,同比增长4.33%。半制成品银出口8.7吨,同比增长8.20%。银饰品出口585吨,同比下降24.70%。银器出口146吨,同比增长42.19%。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国际汽车界的新势力。2023年,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9632.3万台,同比增长14.5%;空调产量24487万台,同比增长13.5%;家用洗衣机产量10458.3万台,同比增长19.3%。到2023年底,中国5G基站数达到337.7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近三分之一。全年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国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8万亿元。 今后白银产业发展方向 俄乌冲突造成的世界局势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给欧洲带来高通胀。巴以冲突造成贸易流动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步履依然艰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全球经济增速将为2.9%。低于前两年水平。中期前景同样难言乐观。IMF对未来5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3%,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2024年,从白银基本面来看,供应方面,国家调整矿业政策,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消费方面,随着绿色能源、汽车、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将带动白银消费呈现明显增长。 矿业资源发展方面:2023年4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修订印发了《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财综〔2023〕10号)。这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守资源安全红线底线,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增强维护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促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今后五年,自然资源部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重要矿产产能提升、加强矿产资源储备三大重点任务,力争实现关键指标显著提高、重要矿产找矿增储取得新突破、矿产资源布局近一步优化、找矿理论和勘探技术取得原创性突破四大重点目标。 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国产汽车国内销量320.4万辆,同比增长7%,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售量102.5万辆,同比增长34.3%。我国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30.5%。继续延续去年以来的强势增长势头。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布局等方面,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预计全年出口增速保持在20%左右。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目前,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自然资源部出台促进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产业,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并建立用地用林用草联审机制,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4年,根据中美两国达成的《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按照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计算,未来8年光伏市场的年均规模在500GW左右,我国光伏市场预计在200GW左右,预计2024年全球和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到390-430GW和190-220GW,我国光伏制造业及出口规模仍将维持30%以上的增长势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5G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智能化生活和产业。 房地产大开发时代已经落幕,市场正进入存量房主导的时代。房地产市场将消化此前的高房价、高库存、高杠杆,实现软着陆。政府出台一系列市场调控政策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建筑和家电行业的白银用量。 白银价格主要还会受到美国经济政策和俄乌战争走势及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的影响。 2023年白银走势偏弱,价格与黄金走势比较处于低位,金银价格比值维持在相对较高区间波动。 2024年在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影响下,国际银价有望上涨。 白银供应量较2023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白银消费量较2023年会有一定增长。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韩骁:贵金属上半年或宽幅震荡 下半年或打开上行空间【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芷水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骁对2024年金银行情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的投资进行了展望。 2024年宏观货币环境 美国 美国2023年GDP增长率2.5%,符合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增长略超预期,通胀逐渐回落,金融环境风险仍在。2024年影响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通胀水平,金融环境风险。IMF预计美国2024年全年GDP增长2.1%,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欧元区 欧元区2023年GDP增长率0.5%。2024年欧洲经济可能恢复差于预期,主要受乌克兰战争影响。IMF预计欧元区2024年全年GDP增长0.9%,2025年全年GDP增长1.7%。 中国 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5.2%。 维持经济稳健是重中之重(房地产,投资,汇率)。 IMF预计2024年GDP增长4.6%,2025年GDP增长4.1%。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BRICS)GDP季同比 2024年价格影响因素 黄金与白银两种传统贵金属的走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方向一致,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两者的相关性系数可以达到0.939。 ► 影响:贵金属价格何去何从: 美联储经济政策依然是价格影响主线! 价格影响机制 重点关注美国通胀和经济!!! 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5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6.8%,6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经升至81.1%,7月份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55.1%,而9月份降息的概率也仅68.6%。 2. 地缘政治展望 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仍然需要谨防欧元区的黑天鹅事件。 近期上涨资金从何而来? 4.贵金属需求 其对中国黄金的消费需求量进行了介绍。 5.贵金属头寸与持仓 6.贵金属套保头寸 7.贵金属投机头寸 价格分析 韩骁表示: 2024年影响贵金属价格因素将重点围绕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的综合因素,预计2024年上半年是个宽幅震荡上行的宽幅震荡行情,2024年下半年可能会突破宽幅震荡区间上行空间打开。2024年黄金价格上方压力位位于2500美元/盎司附近,下方低位位于2100美元/盎司附近。 2024年白银价格上方压力位位于34.0美元/盎司附近,下方低位位于24.0美元/盎司之间。 2024年白银TD价格区间在6000元/千克-8000元/千克。 投资策略 套期保值策略 预计2024年金属价格是一个宽幅震荡向上过程,对于贵金属以及铅锌产业链上游企业。有矿山的企业可以不保价。对于贵金属以及铅锌产业链中游以及贸易企业。可以多通过高买低卖保值锁定买卖价格利润回避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于贵金属以及铅锌产业链下游企业。在企业原料库存短缺时可以通过适当价格买入保值来回避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投资策略 中长线投机交易者在1600美元/盎司附近的多单继续持有,2100以下可以考虑建仓中长线多单,中短线投资者以宽幅震荡偏多思路为主进行交易。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黄惠分享了光伏产业降本促使镀银技术应用快速发展。 一、光伏用银粉及镀银粉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1.2022-2027年期间,IEA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2400GW(年均480GW)。 2.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来源。 2023年光伏行业再创佳绩 制造端: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产量均占到全球的80%以上。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1.75万亿元,同比増长17.1%。 应用端: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水电。光伏发电新増装机同比増长148.12%。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490.66亿美元。 银浆是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是第一大非硅成本,在N 型电池中占比更高。对P型电池,光伏银浆的成本占比在10-11%,而N型电池银耗更高,占比在16-25%,放量有望推动银浆需求提升。 降本是光伏产业的关键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新技术推动银浆产品迭代。 电池金属化技术的目标是实现电池连接外电路时最大效率的电能输出,其影响电池成本与转化效率。 银导电浆料是仅次于硅片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大成本。 ►降本是电池产业的关键,镀银粉推动电池降本潜力巨大。 铝背场适配银浆技术存在效率限制 PERC 适配银铝浆,规模化后单耗有所下降。 TOPCon 电池片银铝浆可与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接触层相适配。 XBC 电池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外观 HJT低温工艺匹配低温银浆,未来银包铜浆料有望进一步降本。 ►铜浆是光伏产业的降本目标 二、镀银铜粉技术在HJT的应用现状 银包铜粉是HJT银浆中银粉的良好替代 远期来看,随着效率持续提升、硅片减薄、低温银浆及银包铜技术的成熟,HJT 的成本有望得到快速下降。且HJT 对硅片薄片化、未来钙钛矿等叠层技术的兼容性更佳,因而提效降本空间更大,更符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光伏摆脱对贵金属材料依赖是行业长期发展所必须实现的目标。少银化、去银化是晶硅光伏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银包铜技术目前是降低HJT低温银浆成本的有效途径。目前,单瓦生产成本比PERC 高出0.07 元,银浆占接近50%,210 电池尺寸下HJT 银浆用量212mg,PERC 用量仅有85mg 左右。 少银化技术将推进HJT 电池产业化提速 开发利用贱金属铜等替代银的电极技术,如银包铜浆料结合丝印技术和电镀铜技术。在电池金属化工艺持续创新的背景下,银包铜工艺技术作为少银化的技术迭代发展提速。 伴随技术升级带来单瓦含银量持续降低,2024年HJT电池的单瓦银耗有望降至7mg/W成为可能。 华泰证券:电镀铜中试线成本优于传统全银浆方案,大规模量产后成本基本追平0BB+银包铜方案,短期依旧以银包铜路线为主。 少银化技术与去银化技术成本对比 与银包铜相比,电镀铜尚不具有显著降本优势。当银价上涨超过43%时,银浆含税价格9295元/公斤时,电镀铜成本将低于银包铜。 镀银系双金属粉研究现状 目前镀银系双金属粉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报道最多的是用Cu@Ag NPs,对其他类型的复合粒子报道少见;银铜晶格失配比较大(11.7%)容易引起银壳层脱湿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Cu基底密度较大,价格较高;对银沉积机理研究很少,难以控制银沉积过程。 镀银系材料研究现状 银包铜粉特性——较铜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导电性 银包铜粉在P型电池中的应用 韩国LG用高银银包铜粉替换银粉,应用于单晶硅电池正面电极,经400-900℃逐渐升温的金属化后,光电转化效率能接近纯银浆; 台湾大学开发了低成本低温烧结银包铜正极浆料,应用于多晶硅电池正面电极,经550℃下烧结,银铜电极接触电阻(5/mΩ·cm2)于纯银电极接触电阻(4/mΩ·cm2)相近。 丰田工业大学开发新型低成本HJT电池用银铜浆,当银:银包铜≧37:63时,电极体积电阻低于10-5Ω·cm,与纯银浆对比,组成的电池电流效率差异仅为0.4%,开发银铜浆可替代纯银浆,可降低HJT电池电极成本约30%。 Jeong-Beom Nam等采用连续强脉冲光作为固化光源,将银铜浆通过印刷后固化HJT电池上,与传统纯银浆热固化电极相比,银铜浆电极电池效率仅降低0.2%。 银包铜粉的关键制备技术 其介绍银包铜粉的关键制备技术时提及:发明了铜粉表面原位化学镀银新技术;攻克了银颗粒连续成核、镀层不均匀及致密性差等技术难题:铜基体为多晶体,存在晶界,但其晶粒粗大,结晶较好,银层亦为多晶体,单颗晶粒较小,存在较多晶界,且大多晶界垂直于铜基体,符合银沉积生长的“小岛”模型;发现了银包铜粉在浆料中的脱湿现象;发明了不同形状金属粉体表面有机化处理新技术 ;提升了镀银铜粉抗氧化性,降低了银包铜粉吸油量;确定了0.5-6.0μm镀银铜粉的关键控制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镀银铝粉制备关键技术及现状 镀银铝粉的制备方法 由于铝粉的高活性,普遍使用两步法镀银,即第一步先对Al进行复杂的表面处理,第二步再进行化学镀银;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时间成本高,低产量;前处理过程中无法确保PDA/PCPA可以均匀的沉积在基体表面,导致Ag壳层致密性差,厚度不易控制等问题。 日本专利:用水和有机溶剂做反应溶剂,再用NaOH刻蚀铝粉,再加入还原剂溶液,最后再加入银氨络合溶液,即可制备得到银包铝粉。 存在问题及特点:有机试剂可减慢离子电离的速度,有益于减慢银沉积速率;有机溶剂为有毒试剂,废水处理消耗较大的成本;在高温搅拌下,溶液粘度增加,固液分离困难。 镀银铝粉的应用受限于制备方法。 关键科学问题 其还对40μm铝粉镀银关键控制技术、20μm铝粉镀银关键控制技术、5μm铝粉镀银关键控制技术和20μm镀银铝粉与进口对比进行了阐述。 最后,其还对团队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进行了介绍。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专家分享:超细银粉液相还原生产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谈发堂现场分享了超细银粉液相还原过程中的粒径形貌控制的相关技术。 超细银粉的应用与需求 最优的导电性、最高导热率、最强反射特性、 最快感光成像特性、最有效抗菌能力。 应用领域: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医疗保健、纳米技术、食品包装。 产品形式:粉末形式、溶液/浆料、涂层/薄膜、复合材料。 主要作用: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抗菌性能、催化性能、防腐性能 微纳米银粉在导电浆料、光电、催化、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超细银粉的粒径控制 其介绍了超细银粉制备方法以及典型液相化学还原工艺流程。 其还介绍,银粉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阶段Ι是形核之前的准备阶段,此时溶液过饱和度未达到临界成核浓度,没有晶核产生;阶段Π为形核阶段,此时溶液的过饱和度足以克服银原子的形核势垒,晶核大量生成,银原子被大量消耗,当银原子浓度下降到临界成核浓度时,进入到第3个阶段;阶段三为长大阶段,此时溶液中不再形成新的晶核,溶液中已存在的银晶核长大为银颗粒。 在介绍液相还原银粉质量控制因素时,其提及了银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银粉制备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能对银粉的质量产生影响,如前驱体、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 (1) 前驱体的影响:不同的前驱体对银粉形貌的影响较大。谈发堂等[7]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别以硝酸银溶液、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以及银氨溶液为前驱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前驱体为硝酸银溶液时,银粉为表面粗糙的花状球形粒子;当前驱体为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时,银粉形貌为不太规则的多面体;而当前驱体为银氨溶液时,银粉为表面光滑的球形粒子。 (2)还原剂的选择: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粉过程中,使用的还原剂可以有很多种,还原性的强弱会对实验进程造成影响,常用的还原剂有NaBH₄[43]、N₂H₄·H₂O[44]、抗坏血酸[45]、甲醛[46]、双氧水[47]、葡萄糖[48]等。NaBH₄和N₂H₄·H₂O还原性较强,与银溶液反应速率很快,会在溶液中产生大量小颗粒银粉;抗坏血酸、甲醛和双氧水的还原性适中,反应速率相对较慢,能够对银粉进行有效调控;葡萄糖还原性较弱,在反应过程中还原银离子需要很长的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3)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的类型很多,有的通过改变银粉表面的电荷起到分散的作用,如CTAB、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的通过长链分子形成空间位阻起到分散作用,如阿拉伯树胶等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此外还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如聚乙二醇(PEG)、吐温(Tween)等。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不同,其分散与保护机理也不相同,用量也会有所区别,这些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确定。 (4)反应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反应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对银粉的形貌及分散性产生影响。 (5)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来说,当反应物的浓度提高时,形核速率会加快。 超细银粉的形貌控制 超细银粉的液相还原与成本控制 最后,其还介绍了其所在的课题组相关研究领域与成果。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专家贴:白银生产与回收 绿色低碳技术前景展望【白银论坛】

    在由SMM主办的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暨铅锌技术创新论坛 ——白银论坛 上,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教授刘勇介绍了银生产-循环技术的进展情况。 前言 白银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具有货币、投资、商品三种属性。估计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总量达到11.4亿盎司(3.55万吨),工业需求达到6.0亿盎司(1.87万吨),较2022年增长8.0%,工业部门的旺盛需求使白银总需求量保持在历史高位。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白银的需求大量增加,具有战略紧缺资源的属性。 1.2白银供需情况 白银全球年供给量约32000吨,供应大幅短缺,约10%。 白银生产 2.1白银矿产资源储量 我国白银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8%左右,是白银主要进口国。 国内矿山白银资源;进口含银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国外进口银矿砂及其精矿;国内外含银废料。 2.2 白银主要生产方式 ♦铅电解阳极泥冶金 ♦铜电解阳极泥冶金 ♦锡、镍等其他金属电解阳极泥冶金 ♦金银矿氰化冶金 ♦高银废料(饰品、合金等)再生冶金 ♦低银废料(电子废弃物等)再生冶金 ♦其他含银物料(废水、污泥等)的回收 2000年我国白银产量仅1588吨,2012年增至14104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产量约19000吨(按照白银总产量统计)。 我国金银产量的60%以上来自铜铅电解阳极泥。 白银回收 3.1 银回收利用原料 白银二次资源主要来源: 电子和电器:触点、导(引)线、镀层、焊料 电池:银锌电池、光伏电池 银饰与银器:链、镯、头饰、币章、餐具等 加工废料:废品、边角料、磨屑、粉末等 其他含银物料:影像冲洗液、电镀污泥等 3.2 传统材料中回收白银方法 光伏银循环利用 4.1 光伏用银浆的主要性状 导电银浆是一种在电子和光伏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和太阳能电池等器件。光伏银浆主要由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经过搅拌、轧浆等工艺生产而成。 根据技术路线不同,光伏银浆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P型电池及N型TOPCon电池主要使用高温银浆;HJT电池由于非晶硅薄膜含氢量较高,生产环节温度在250°C以下,因此HJT电池主要采用低温导电银浆,浆料的优化与降本对HJT经济性提升至关重要。 4.2 报废银浆的回收 ►火法处理工艺 优点:工艺简单、溶剂回收、银纯度高。 存在问题:银回收率偏低、铅污染。 技术指标:银回收率≥98.5%、银纯度≥99.99%、银粉 :90%、玻璃氧化物:5.0%、有机载体、其他溶剂。 ►湿法处理工艺 优点:玻璃粉末回收、溶剂回收。 存在问题:废气的处理、废水处理。 技术指标:银回收率≥99.8%、银纯度≥98.0%、银粉粒度:10.0~20.0μm。 4.3. 光伏组件中提取白银 ►关键技术及先进性:机器视觉分选、硝酸循环利用、蒸氨循环利用、银回收率≥95%、纯度≥99.5%、SCR脱硝。 白银生产与回收绿色低碳技术展望 5.1 白银生产绿色低碳技术 ►阳极泥火法冶金:(1)真空蒸馏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 ►阳极泥 湿法冶金:(2)微波辅助浸出,缩短工艺流程,加速过程进行(3)与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相结合 ►阳极泥火-湿联合法冶金:(4)根据不同阳极泥成分,各种工艺技术联合使用,形成个性化先进技术。 ►生物冶金:(5)生物法:投资少,设备简单,绿色安全。但是也有诸多的局限,如微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菌落驯化筛选复杂等,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相信未来能有突破性进展。 5.2 光伏用银回收绿色低碳技术 废银浆降级再制造技术:主要性能:表面方块电阻<1.0mΩ/m2 铅玻璃利用 有机溶剂利用 结语 白银具有优良的光电和加工性能,在高新技术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性价比良好的贵金属,生产与循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银矿以银铅锌矿为多,其保有储量占总量的64%以上,矿产银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金属铅产量的增加,但铅的应用范围日趋缩小,需求减少,将导致矿产银生产成本分摊增加。 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导电浆用银量占工业用银比例大幅增加。一方面报废银浆必然增多,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电池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转化效率不断提升,加快早期产品的更新换代,报废的光伏组件将大量增加,两者叠加促使银的回收量大幅增加。 光伏用银回收技术与传统方法有差别,为了适应国家绿色生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需进一步开发新技术,提高其循环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2024SMM第十九届铅锌大会专题报道

  • 2023 SMM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圆满落幕!精彩发言集锦请查收~

    SMM9月22日讯: 9月21日,SMM举办的 2023SMM国际光伏产业峰会-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 在江苏·常州圆满落幕! 本次峰会干货满满,汇集了几十位 协会专家、产业大咖、龙头企业大佬、资深分析人士 的经验和智慧,会议上他们全面解析了当下白银行业现状、价格未来走势、白银价格波动下的产业链影响、 光伏行业等发展对白银需求的带动作用以及 行业最新政策方向及行业发展前景等热门话题。 》点击查看峰会现场图片直播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发言嘉宾:郭映彤 SMM分析师 SMM高级分析师郭映彤介绍了 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2022年硝酸银生产量在6985吨,2022年硝酸银的需求量共计6975.1吨。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达此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GW。按照75GW预计,到2025年光伏装机量将达到606GW。 硝酸银简介 硝酸银的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氨水、甘油、微溶于酒精、纯硝酸银较为稳定,但其水溶液或者固体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等。 硝酸银工艺流程 对于硝酸银的生产流程来说,生产工艺以及技术并不是很难,相反比较难的是生产咨询的问题。因为硝酸银是易制爆品,理论上它可以用来做炸弹,所以对他的生产、运输、销售的管制比较严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资质。 硝酸银的应用 硝酸银的应用 硝酸银的应用包括:银粉(光伏银粉以及电工银粉)、照相、制镜(银镜反应做银镜)、保温瓶胆镀银、电镀(电子元器件以及其他工艺品电镀)、军工产品、银锌电池、催化剂、试剂、医疗上用作杀虫剂、腐蚀剂,日化染发等。 硝酸银应用-银粉(光伏) 硝酸银的重要应用来自于光伏行业需求的大爆发,由于硝酸银是目前制造光伏银粉中工业化最稳定以及技术壁垒相对较小的一种,因此世界上95%以上的光伏银粉都在使用以硝酸银为原料的液相还原法制造银粉。 硝酸银应用-银粉(电工合金) 电工合金中的触电触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法一种化学法,这两种主要是根据其混合的其他金属的熔点等特性而选择使用。之前电工合金行业使用化学法比较多,目前使用物理法的会比较多一些。 硝酸银的供应与需求 硝酸银主要供应地 硝酸银主要供应地有河南、湖北、甘肃、江苏、广东、湖南、浙江等地。 硝酸银产能变化 2021年我国硝酸银运行产能为6162吨,2022年我国硝酸银运行产能为9362吨。而在2019年我们调研硝酸银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的产能仅在3000吨左右。 硝酸银月产量变化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硝酸银产量在逐渐增加,且对于2022年来说,硝酸银主要生产周期在于下半年,因为疫情导致装机量减少,上半年需求一般,下半年需求回复,硝酸银产量上涨。而在今年,更多影响备货量是因为银价的波动。 》SMM: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SMM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 王雯绮 SMM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雯绮带来了中国光伏发展现状及展望。 SMM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170-180GW,预计分布式占比仍大于集中式,集中式占比40%-50%。SMM预计2025年,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600GW,需求也将提升至超700GW,电池片产能扩增也将带动光伏导电银浆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光伏终端市场发展现状 全球脱碳大势所趋 中国光伏发电占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2年,火电依旧是国内所有发电形式中总量最大的,但是增速是最慢的,仅2.7%。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明显在提高,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高达28.1%,是主要发电类型中增速最快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14.25%。 随着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电力供需体系发生显著变化,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呈现增长、绿色、调整三大典型特征,全国累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上升至51.5%。 中国光伏装机高增长 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5.1亿千瓦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39.8%;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5.1亿千瓦,同比增长44.4%。 截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装机量超过10GW的省份有17个。山东、河北两省累计装机超过40GW,河南、江苏两省装机超过30GW,安徽、浙江两省装机超过25GW。装机量超过18GW接近20GW的省份有6个,包括宁夏、广东、青海、陕西、湖北、山西。三北地区中的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得益于风光基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装机存量也相对较多。 光伏装机需求受政策驱动明显 在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90万千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也继续下降,让光伏发电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但随着2019年中国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光伏发电竞争优势加强,受政策补贴等影响逐渐降低,经济周期对光伏的影响越来越小(平价并网) 但因为光伏发电发电的不稳定性,光伏并网存在限制,只有其不稳定性被储能设备滤波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替代火电,进一步解放需求端限制(光储平价) 集中式与分布式迈入齐头并进发展阶段 光伏发电类型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4.88GW,其中集中式新增25.6GW,分布式新增29.28GW,分布式占比53.4%,历史上首次突破50%且超过集中式电站新增容量。 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87.41GW,其中集中式新增36.29GW,分布式新增51.11GW,分布式占比58.8%,再次超过集中式新增。 202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78.42GW,其中集中式新增37.46GW,分布式新增40.96GW,分布式占比52.2%,继续保持高增长。 》SMM:全球光伏市场供需研判 2027年前将保持强势增长!【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中国白银生产应用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原副会长 孙幼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原副会长孙幼平介绍了中国白银应用现状,并对白银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一、白银生产应用现状 白银的现状 2022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量为31569吨,同比增长1.8%。 其中,矿产银产量达到25815吨,同比增长1%;墨西哥和智利新项目的投产成为主要增长点。但秘鲁、中国和俄罗斯产量下降部分抵消上述增量。再生银产量同比增长6%达到5754吨。 世界白银现货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达到37449吨。 各主要应用领域均出现增长,现货投资10233吨,增长18.3%;工业用银16765吨,同比增长5.5%;首饰及银器9580吨,增长36.9%的,增长主要来自印度。 白银需求增长速度远超供应,缺口达5879吨。 2022年,我国白银产量为26886吨,同比增长14.8%。 其中,铅冶炼副产占比56%,铜冶炼副产占比32.8%,锌冶炼副产占比7.2%。产能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广东、云南、江西等地。 我国白银消费量为8251吨,同比增长3%。 在主要消费领域中,首饰及银器用银450吨,同比下降29.7%;银币及银条用银387吨,同比下降1%;工业用银7415吨,同比增长6.6%。其中光伏用银增长35%。 白银市场库存持续下降 ,减少219吨,下降速度放缓。 银精矿进口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66%。 银粉进口同比下降21%,其中,平均粒径<3微米的非片状银粉进口同比下降32.5%,反应出国内光伏行业用银粉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 银产品总出口量7981吨,同比增长13.9%,其中,银锭出口在连续三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公布的数据,2023年1-5月份全球矿产银产量为10292吨,同比下降0.9%。 我国1-6月份白银产量是8105吨,同比增长11.5%。 精炼铜产量630万吨,同比增长12.47%。 精炼铅产量388.3万吨,同比增长16.75%。 精炼锌产量347.7万吨,同增长比9.32%。 白银作为贵金属具有金融属性,虽然这种属性近年来被弱化,但没有消失。 纵观白银上半年价格走势,其金融属性表现明显。 》光伏、汽车、家电、电子等消费增量可期 我国白银市场潜力巨大【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经济战争”时代下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大类资产最优配置 发言嘉宾:芷水投资总经理 韩骁 芷水投资总经理韩骁介绍了“经济战争”时代下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大类资产最优配置。他认为,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影响贵金属价格因素将重点围绕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的综合因素,预计2023年下半年是个宽幅震荡上行的行情,2024年可能会突破宽幅震荡区间上行空间打开。 2023年宏观货币环境 美国 美国2022年GDP增长率2.7%,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经济逐渐恢复,通胀逐渐回落,金融环境风险仍在。 2023年影响因素:经济恢复程度,货币政策,金融环境风险。 IMF预计美国2023年全年GDP增长1.3%,2024年全年GDP增长1.4%。 欧元区 欧元区2022年GDP增长率3.5%。 2023年欧洲经济可能恢复差于预期。 IMF预计欧元区2023年全年GDP增长0.8%,2024年全年GDP增长1.4%。 中国 中国2022年GDP增长率3.0%,当前维持经济稳健是重中之重。 IMF预计2023年GDP增长5.2%,2024年GDP增长4.5%。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GDP季度增长情况与同比变化。 2023年价格影响因素 黄金与白银两种传统贵金属的走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方向一致,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两者的相关性系数可以达到0.939。 》韩骁:预计贵金属下半年宽幅震荡上行 2024年或打开上行空间【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电工合金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发言嘉宾: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秘书长 王冲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秘书长王冲讲解了电工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工合金生产企业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倒逼国内行业企业加速自身战略调整、定位转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高端化、精品化产品加入到国内外高端产品市场竞争中。 一、电工合金行业介绍 行业介绍: 电工合金分类: 电工合金主要是指用于电工领域的功能性材料,主要包含电接触材料、磁性材料、热双金属材料和电热、电阻合金材料等。 1、电接触材料 电触头是开关电器中的接触元件,这样的接触统称为“电接触”,而制作电触头的材料统称为电接触材料。其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电流,操作时因其相对运动而断开或闭合电路,因此,电触头是电传输过程的核心节点,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传输及电器设备的稳定性。理想的电接触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及电性能。 2、电接触材料的发展 电接触材料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最初采用纯银、纯金、纯铂作为电触头材料,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 银、铜、金、铂、钯等纯金属或这些金属的合金,后来为了降低成本,20世纪50 年代以来发展出了银金属氧化物、多元贵金属、各种贵金属复合材料等,银作为便宜的贵金属,应用最为广泛。 3、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种类繁多,按磁性种类主要分为硬磁材料(又称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按材料种类又可分为金属磁性材料(钕铁硼、铝镍钴、钐钴、电工钢等)和氧化物磁性材料(主要为铁氧体)。 4、磁性材料的发展 公元前3世纪,中国发明了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的司南,这就是利用了磁石在地球磁场中南北取向的原理,此时的磁石是天然铁氧体Fe3O4;18世纪金属镍、钴相继被提炼成功,开始了金属磁性材料的制造;20世纪初,铁基磁性材料进入鼎盛时期,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力工业领域;20世纪中叶,由于无线电、雷达等工业的发展,需要中、高频的磁性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应运而生;1967年,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问世,之后慢慢改进金属成分,形成了今天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未来可能进入人工微结构磁性材料、自旋调控功能材料的发展新阶段。 5、热双金属材料 热双金属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或合金组元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材料。 热双金属各组元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各组元的膨胀或收缩量不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热双金属元件将发生弯曲。这一热敏特性广泛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和程序控制等。电气工业中的热继电器和断路器等,仪表工业中的气象仪表和电流计等,家用电器中的电熨斗、电冰箱和空调装置等都广泛采用热双金属元件。 6、电热电阻合金 此类合金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电阻特性制造发热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铁素体组织的铁铬铝合金;另一类是奥氏体组织的镍铬合金。这两类合金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在性能上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电热材料,它们都各自具备较多的优点,因而在各国得到大量的生产和广泛的使用。 二、电接触材料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规模平稳增长 近五年,电接触材料行业工业总产值起伏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因国外疫情严重,国内产品出口量增加超过100%,202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创新高接近200亿元。但是,2022年国内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行业工业总产值比2021年下降约15%。 2、行业用银量 从行业用银量来看,近几年低压电触头材料总产量不断增加,2019年行业用银量超过2000吨,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2355吨。环保型银氧化锡的产量2021年大幅增长77%,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发展,另外部分替代有毒产品银氧化镉也是增长的因素之一。2022年受国内疫情的影响,行业产量下降,用银量也下降约10%。 》电工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导电银浆/胶产品和应用汇报 发言嘉宾: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文钢 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文钢对 导电银浆/胶产品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需求的增长,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定增长。全球导电胶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至2026年将超过30亿美元。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让塑料导电 白川英树:全球首次发明出名为聚乙炔的导电塑料 塑料具有重量远远轻于金属的优点,成型比较简单,也容易增加功能,所以导电塑料被广泛应用,为产业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的诺贝尔奖技术首次应用于新型有机电池,代替昂贵金属,造价便宜,性能更优于金属电池,让有机电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成为首个规模的应用。 关于导电高分子材料 一类具有导电功能(包括半导电性、金属导电性和超导电性)、电导率在10-6S/m以上的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复合型: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织物、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等。 结构型: 按电导率大小分:高分子半导体、高分子金属和高分子超导体。 按导电机理分:电子导电高分子材料、离子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前景广阔 整体行业向好 随着电子产业需求的增长,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定增长。全球导电胶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至2026年将超过30亿美元。 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仍较高,国产化市场空间巨大。全球的低温银浆市场主要被日本京瓷、德国汉高、美国杜邦、贺利氏等占据,市场占有率80%以上。 国产化进程参差不齐 不同材料产业的进入壁垒、中国企业进入该产业的时间早晚以及参差不齐的技术积累导致国产化进程参差不齐。国内专业技术研究资源稀缺,材料与应用二者需结合,技术门槛较高。 国材历史机遇 高端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主要欧美企业主导,科技战下进口替代和中国电子产业升级,及密集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是中国电子新材料企业历史机遇。 国内材料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多年来掌握在美国、日本韩等业发展较早的国家手中,企投入与积累略显薄弱。 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方面也实现了部分重要的技术突破。 2022年中国公司申请的半导体相关专利数量达到了全球一以上,占全球总量的55%,其次是美国,占全球半导体材料专利总申请量的26%。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材料:①导电浆料②导电胶③导电弹性体…… 工艺:丝网印刷、激光蚀刻、移印、点胶、喷墨打印、3D打印、镀膜、喷涂…… 应用:新型触控显示、通信电子、半导体封装、光伏新能源、柔性电子、汽车电子…… 在电子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柔性电子 消费电子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需求增长 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增长 导电银浆/胶产品及应用前景解析【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兴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兴分析了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 。 铜、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简介 2.1 概述 很多有色金属矿属多金属共生矿,其中常含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 世界90%以上的银与铅、锌等有色金属共生。 ■ 95%以上的铂族金属与镍、铜共生。 ■ 1/3的金与铜、硒、铅、锌共生。 在通常情况下,铜矿含金较多,铅矿含银较多,而镍矿含铂族金属较多。 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这些贵金属会伴随着有色金属的熔炼、精炼等流程而最终富集于电解精炼副产品阳极泥中。因此铜、铅阳极泥是回收金、银、硒等金属的主要原料。 冶炼过程中回收:(1)稀有贵金属Au、Ag、Pt、Pd。(2)小金属Sb、Bi、As、Se、Te。 2.2 铜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现状 主流工艺: ■ 硫酸化焙烧--湿法浸出工艺 ■ 加压浸出--卡尔多炉熔炼工艺 ■ 硫酸化焙烧--转炉熔炼工艺 ■ 浸出--浮选--冶炼工艺 特点 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工艺,而是结合本厂生产实际情况、阳极泥的成分特点,研究选择合适的工艺。 硫酸化焙烧--湿法浸出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预浸:一次预浸脱出铜、砷;二次预浸脱锑、铋。 ■ 分铜:分铜液沉银、回收碲。 ■ 分金:取消分碲工序,从分金液中分步回收金、铂钯、碲。 ■ 分银:亚硫酸钠分银、氨水(氨气)浸出分银。 ■ 银粉精炼:转炉吹炼除杂 加压浸出--卡尔多炉熔炼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加压浸出:加压浸出液分步回收银、硒、碲。 ■ 卡尔多炉熔炼:铅铋渣、碲渣;文丘里--动力波吸收;铅铋合金电解。 ■ 银电解:高电流密度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除钯、除铜、除铅系统。 ■ 金精炼:氯化分金;王水分金;金电解。 ■ 铂钯精炼:溶剂萃取铂、钯。 硫酸化焙烧--转炉熔炼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全高温硫酸化焙烧蒸硒,强制冷却吸收硒。 ■ 酸浸分铜:分铜液沉银、沉铜。 ■ 转炉熔炼:还原熔炼、跑锑、真空蒸馏分离铜金银和铅铋碲、造碲渣。 ■ 银电解:高效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二乙酰二肟除钯、液碱沉铜。 ■ 金精炼:硝酸浸出分银、铂钯;王水分金,亚硫酸钠还原金。 选冶联合工艺 工艺优化: ■ 浸出: 加压酸浸脱铜硒碲,铜、硒、碲分步沉淀回收。 ■ 浮选: 综合回收铅、锡,富集尾矿中贵金属。 ■ 转炉熔炼: 提高转炉效率,优化烟气吸收系统。 ■ 银电解:高效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除钯。 ■ 金精炼:氯化精炼、金还原;铂钯精炼。 2.3 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现状 国内铅阳极泥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火法熔炼--电解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处理能力大、设备简单等特点。 》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及展望【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仙居网宝贵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永进 仙居网宝贵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永进分享了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贵金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自然资源储量有限。中国的贵金属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定行业对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看似无用的废料有着超出预期的价值。首先,贵金属废料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通过回收的方式投入下游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通过回收方式,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重新利用起来,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此外,回收贵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回收贵金属不仅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产企业和贵金属回收商缺乏一个合作的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企业没有进行单独收集,将含有贵金属的废料当垃圾处理。 第二:没有打通出售的路径。 第三:不清楚计费标准,出现低价出售现象。 首先,需要了解含有贵金属废料需分几个环节处理,每个环节费用多少,其次,确定含有多少贵金属。再去查看上海有色网当天贵金属价格。 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回收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的回收标准和有效的回收网络,造成企业收入减少。 另外,贵金属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废气,烟,废水,残渣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些没有环保处置设备回收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不合规的方式处理,随意丢弃或焚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剧环境的恶化。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建立完善的贵金属回收体系,加强废弃物管理,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在积极推动和支持贵金属回收行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管,提高回收率和纯度,减轻环境污染,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低温浆料创新加速高效HJT电池产业化 发言嘉宾: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进光伏技术产品总监 陈聪 发言主题: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全球经济形势研判与未来展望 发言嘉宾:广发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 叶倩宁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叶倩宁就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全球经济形势与金市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美国 美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宽财政+紧货币对经济最终带来什么结局?软着陆、衰退、复苏 美国一边发债一边加息能持续多久,未来两年中仍然会保持较高的财政赤字。巨额的财政支出一方面支撑了家庭消费,另一方面也为制造业回归提供了补贴 美国国债利率进一步上行,美国能否长期维持高额的财政赤字,政府能不能继续加杠杆,一旦暴雷,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冲击 经常项目平衡由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综合得出,赤字仍处于“可控”范围内,每年约增加2,000亿美元,在27万亿的总量中仅占不到1% 美国经济仍在缓慢降温过程中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下修至2.1%,初值下调0.3个百分点,一季度GDP终值也由2.4%下修为2%,主要由于私人库存投资和非住宅固定投资的向下修正;尽管个人消费对增长拉动进一步下降,但投资拉动由负转正,当中主要是交运设备和制造业建筑投资的改善,而库存仍有负拉动; 美国8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远高于市场预期的0.1%,数据连续第五个月增长。分项看,多数类别销售额环比出现增长,其中加油站销售环比增长了5.2%为一年多来最大增幅,汽油价格上涨成为整体数据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美国消费情况弹性依然较大。 消费有望随薪资和贷款回落而转弱 居民消费来源主要是工资和贷款等,可以看到目前非农薪资增速正持续放缓但仍在增长,而较稳定的收入会鼓励居民进行贷款消费,前期持续放缓的贷款意愿同比回落幅度出现缓和,但贷款总额或已见顶。预期未来只要利率和通胀水平增长高于薪资,贷款将会加速走弱,否则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在美国经济仍强劲但在居民超额储蓄将加速消耗叠加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未来下行压力将会增加。 就业市场持续降温但未出现失速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7万人超过预期的17万人,但6-7月合计下修11万,连续三个月低于20万人,这或与近期美国部分行业人员罢工有关;失业率为3.8%超出预期的3.5%,劳动参与率回升推动失业率飙升创去年2月以来新高,反映人们求职积极性正在上升;教育保健对新增就业人口仍有较大贡献,但部分服务行业就业岗位负增显著,随着暑假结束,教育相关新增就业人数或减少使新增非农人口加上放缓。 国际金价展望 展望下半年,逻辑上,美联储政策仍维持偏鹰派,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维持在高位对黄金形成利空影响,然而美国经济下行和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使投资者对黄金仍有配置需求从而支撑金价。 》广发期货:中长期看国际金价在2050美元附近受到“三重顶”压制【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影响白银的因素解析 发言嘉宾:上海坤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李喜唱 上海坤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喜唱对影响银价格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价格预测 最新一周趋势 目前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维持利率目标不变。欧央行在最新的议息会议上释放出结束加息周期的信号,欧央行的“鸽派加息〞使得市场更加确定美联储紧缩周期即将结束。因为去年以来全球央行进入加息周期的重要原因是抵抗通胀。白银同时具备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在全球主要央行货币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背景下,金融属性将促使其价格上涨 。 2023年最后几个月,预测还能加息一次,加完以后继续看涨;当前基本面与趋势都是看涨;在无意外数据刺激的情况下,持续短中期看涨(观点仅供参考)。 影响因素 1.白银产量 白银产量增加,价格下跌;白银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2.美元走势 金银主要以美元定价。白银是贵金属,具有保值属性;美元强白银就弱,而白银升值美元就弱。 3.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 4.市场需求 白银在光伏、电子、可再生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工业需求。需求大,价格上升,需求小,价格下跌。 5.央行政策 当美国央行升息之时(美联储加息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白银价格也就定然受挫。 影响白银价格走势的因素一:指数 》影响银价的五大因素【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用银粉银浆料研究 发言嘉宾:西北大学教授 王惠 至此, 2023 SMM白银产业链高峰论坛 圆满落幕! 感谢您对本次峰会的关注和支持! 》查看更多金属产业峰会

  • 【直播】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大类资产配置 白银、光伏市场现状及前景 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3年,在波云诡谲的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中,随着美联储逐渐减缓加息节奏及白银需求的增长,国内白银价格持续冲高,沪银主力合约年内涨幅近10%,而此前一度一个月涨超20%。白银的涨势还将维持多久?哪些因素将左右它的走势? 纵观下游消费领域,光伏行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能带动多少白银需求?此外,合金、电子浆料、靶材等下游对白银的需求及未来白银应用情况如何? 在需求增加的同时,白银原料端是否跟得上?矿产原料及回收对白银产量的影响多大...... 9月20-22日,在江苏·常州星河万丽酒店隆重举行的 2023 SMM光伏产业大会 上,协会专家、产业大咖、龙头企业大佬、资深分析人士,将针对当下一系列热点话题做出全面解析! SMM将同步进行图片、文字报道会议内容,敬请刷新关注本文。 》点击查看峰会现场图片直播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SMM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 王雯绮 SMM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雯绮带来了中国光伏发展现状及展望。 SMM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170-180GW,预计分布式占比仍大于集中式,集中式占比40%-50%。SMM预计2025年,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600GW,需求也将提升至超700GW,电池片产能扩增也将带动光伏导电银浆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光伏终端市场发展现状 全球脱碳大势所趋 中国光伏发电占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2年,火电依旧是国内所有发电形式中总量最大的,但是增速是最慢的,仅2.7%。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明显在提高,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高达28.1%,是主要发电类型中增速最快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14.25%。 随着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电力供需体系发生显著变化,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呈现增长、绿色、调整三大典型特征,全国累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上升至51.5%。 中国光伏装机高增长 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5.1亿千瓦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39.8%;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5.1亿千瓦,同比增长44.4%。 截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装机量超过10GW的省份有17个。山东、河北两省累计装机超过40GW,河南、江苏两省装机超过30GW,安徽、浙江两省装机超过25GW。装机量超过18GW接近20GW的省份有6个,包括宁夏、广东、青海、陕西、湖北、山西。三北地区中的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得益于风光基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装机存量也相对较多。 光伏装机需求受政策驱动明显 在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90万千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也继续下降,让光伏发电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但随着2019年中国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光伏发电竞争优势加强,受政策补贴等影响逐渐降低,经济周期对光伏的影响越来越小(平价并网) 但因为光伏发电发电的不稳定性,光伏并网存在限制,只有其不稳定性被储能设备滤波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替代火电,进一步解放需求端限制(光储平价) 集中式与分布式迈入齐头并进发展阶段 光伏发电类型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4.88GW,其中集中式新增25.6GW,分布式新增29.28GW,分布式占比53.4%,历史上首次突破50%且超过集中式电站新增容量。 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87.41GW,其中集中式新增36.29GW,分布式新增51.11GW,分布式占比58.8%,再次超过集中式新增。 202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78.42GW,其中集中式新增37.46GW,分布式新增40.96GW,分布式占比52.2%,继续保持高增长。 》SMM:全球光伏市场供需研判 2027年前将保持强势增长!【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发言嘉宾:郭映彤 SMM分析师 SMM高级分析师郭映彤介绍了 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2022年硝酸银生产量在6985吨,2022年硝酸银的需求量共计6975.1吨。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达此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GW。按照75GW预计,到2025年光伏装机量将达到606GW。 硝酸银简介 硝酸银的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氨水、甘油、微溶于酒精、纯硝酸银较为稳定,但其水溶液或者固体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等。 硝酸银工艺流程 对于硝酸银的生产流程来说,生产工艺以及技术并不是很难,相反比较难的是生产咨询的问题。因为硝酸银是易制爆品,理论上它可以用来做炸弹,所以对他的生产、运输、销售的管制比较严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资质。 硝酸银的应用 硝酸银的应用 硝酸银的应用包括:银粉(光伏银粉以及电工银粉)、照相、制镜(银镜反应做银镜)、保温瓶胆镀银、电镀(电子元器件以及其他工艺品电镀)、军工产品、银锌电池、催化剂、试剂、医疗上用作杀虫剂、腐蚀剂,日化染发等。 硝酸银应用-银粉(光伏) 硝酸银的重要应用来自于光伏行业需求的大爆发,由于硝酸银是目前制造光伏银粉中工业化最稳定以及技术壁垒相对较小的一种,因此世界上95%以上的光伏银粉都在使用以硝酸银为原料的液相还原法制造银粉。 硝酸银应用-银粉(电工合金) 电工合金中的触电触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法一种化学法,这两种主要是根据其混合的其他金属的熔点等特性而选择使用。之前电工合金行业使用化学法比较多,目前使用物理法的会比较多一些。 》SMM:中国硝酸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中国白银生产应用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原副会长 孙幼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原副会长孙幼平介绍了中国白银应用现状,并对白银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一、白银生产应用现状 白银的现状 2022年全球白银现货供应量为31569吨,同比增长1.8%。 其中,矿产银产量达到25815吨,同比增长1%;墨西哥和智利新项目的投产成为主要增长点。但秘鲁、中国和俄罗斯产量下降部分抵消上述增量。再生银产量同比增长6%达到5754吨。 世界白银现货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达到37449吨。 各主要应用领域均出现增长,现货投资10233吨,增长18.3%;工业用银16765吨,同比增长5.5%;首饰及银器9580吨,增长36.9%的,增长主要来自印度。 白银需求增长速度远超供应,缺口达5879吨。 2022年,我国白银产量为26886吨,同比增长14.8%。 其中,铅冶炼副产占比56%,铜冶炼副产占比32.8%,锌冶炼副产占比7.2%。产能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广东、云南、江西等地。 我国白银消费量为8251吨,同比增长3%。 在主要消费领域中,首饰及银器用银450吨,同比下降29.7%;银币及银条用银387吨,同比下降1%;工业用银7415吨,同比增长6.6%。其中光伏用银增长35%。 白银市场库存持续下降 ,减少219吨,下降速度放缓。 银精矿进口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66%。 银粉进口同比下降21%,其中,平均粒径<3微米的非片状银粉进口同比下降32.5%,反应出国内光伏行业用银粉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 银产品总出口量7981吨,同比增长13.9%,其中,银锭出口在连续三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公布的数据,2023年1-5月份全球矿产银产量为10292吨,同比下降0.9%。 我国1-6月份白银产量是8105吨,同比增长11.5%。 精炼铜产量630万吨,同比增长12.47%。 精炼铅产量388.3万吨,同比增长16.75%。 精炼锌产量347.7万吨,同增长比9.32%。 白银作为贵金属具有金融属性,虽然这种属性近年来被弱化,但没有消失。 纵观白银上半年价格走势,其金融属性表现明显。 》光伏、汽车、家电、电子等消费增量可期 我国白银市场潜力巨大【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经济战争”时代下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大类资产最优配置 发言嘉宾:芷水投资总经理 韩骁 芷水投资总经理韩骁介绍了“经济战争”时代下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大类资产最优配置。他认为,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影响贵金属价格因素将重点围绕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的综合因素,预计2023年下半年是个宽幅震荡上行的行情,2024年可能会突破宽幅震荡区间上行空间打开。 2023年宏观货币环境 美国 美国2022年GDP增长率2.7%,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经济逐渐恢复,通胀逐渐回落,金融环境风险仍在。 2023年影响因素:经济恢复程度,货币政策,金融环境风险。 IMF预计美国2023年全年GDP增长1.3%,2024年全年GDP增长1.4%。 欧元区 欧元区2022年GDP增长率3.5%。 2023年欧洲经济可能恢复差于预期。 IMF预计欧元区2023年全年GDP增长0.8%,2024年全年GDP增长1.4%。 中国 中国2022年GDP增长率3.0%,当前维持经济稳健是重中之重。 IMF预计2023年GDP增长5.2%,2024年GDP增长4.5%。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GDP季度增长情况与同比变化。 2023年价格影响因素 黄金与白银两种传统贵金属的走势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方向一致,根据近十年的数据统计,两者的相关性系数可以达到0.939。 》韩骁:预计贵金属下半年宽幅震荡上行 2024年或打开上行空间【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电工合金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发言嘉宾: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秘书长 王冲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秘书长王冲讲解了电工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他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工合金生产企业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倒逼国内行业企业加速自身战略调整、定位转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高端化、精品化产品加入到国内外高端产品市场竞争中。 一、电工合金行业介绍 行业介绍: 电工合金分类: 电工合金主要是指用于电工领域的功能性材料,主要包含电接触材料、磁性材料、热双金属材料和电热、电阻合金材料等。 1、电接触材料 电触头是开关电器中的接触元件,这样的接触统称为“电接触”,而制作电触头的材料统称为电接触材料。其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电流,操作时因其相对运动而断开或闭合电路,因此,电触头是电传输过程的核心节点,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传输及电器设备的稳定性。理想的电接触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及电性能。 2、电接触材料的发展 电接触材料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最初采用纯银、纯金、纯铂作为电触头材料,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 银、铜、金、铂、钯等纯金属或这些金属的合金,后来为了降低成本,20世纪50 年代以来发展出了银金属氧化物、多元贵金属、各种贵金属复合材料等,银作为便宜的贵金属,应用最为广泛。 3、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种类繁多,按磁性种类主要分为硬磁材料(又称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按材料种类又可分为金属磁性材料(钕铁硼、铝镍钴、钐钴、电工钢等)和氧化物磁性材料(主要为铁氧体)。 4、磁性材料的发展 公元前3世纪,中国发明了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的司南,这就是利用了磁石在地球磁场中南北取向的原理,此时的磁石是天然铁氧体Fe3O4;18世纪金属镍、钴相继被提炼成功,开始了金属磁性材料的制造;20世纪初,铁基磁性材料进入鼎盛时期,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力工业领域;20世纪中叶,由于无线电、雷达等工业的发展,需要中、高频的磁性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应运而生;1967年,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问世,之后慢慢改进金属成分,形成了今天稀土钕铁硼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未来可能进入人工微结构磁性材料、自旋调控功能材料的发展新阶段。 5、热双金属材料 热双金属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或合金组元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材料。 热双金属各组元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各组元的膨胀或收缩量不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热双金属元件将发生弯曲。这一热敏特性广泛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和程序控制等。电气工业中的热继电器和断路器等,仪表工业中的气象仪表和电流计等,家用电器中的电熨斗、电冰箱和空调装置等都广泛采用热双金属元件。 6、电热电阻合金 此类合金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电阻特性制造发热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铁素体组织的铁铬铝合金;另一类是奥氏体组织的镍铬合金。这两类合金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在性能上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电热材料,它们都各自具备较多的优点,因而在各国得到大量的生产和广泛的使用。 二、电接触材料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规模平稳增长 近五年,电接触材料行业工业总产值起伏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因国外疫情严重,国内产品出口量增加超过100%,202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创新高接近200亿元。但是,2022年国内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行业工业总产值比2021年下降约15%。 2、行业用银量 从行业用银量来看,近几年低压电触头材料总产量不断增加,2019年行业用银量超过2000吨,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2355吨。环保型银氧化锡的产量2021年大幅增长77%,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发展,另外部分替代有毒产品银氧化镉也是增长的因素之一。2022年受国内疫情的影响,行业产量下降,用银量也下降约10%。 》电工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导电银浆/胶产品和应用汇报 发言嘉宾: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文钢 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文钢对 导电银浆/胶产品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需求的增长,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定增长。全球导电胶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至2026年将超过30亿美元。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让塑料导电 白川英树:全球首次发明出名为聚乙炔的导电塑料 塑料具有重量远远轻于金属的优点,成型比较简单,也容易增加功能,所以导电塑料被广泛应用,为产业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的诺贝尔奖技术首次应用于新型有机电池,代替昂贵金属,造价便宜,性能更优于金属电池,让有机电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成为首个规模的应用。 关于导电高分子材料 一类具有导电功能(包括半导电性、金属导电性和超导电性)、电导率在10-6S/m以上的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复合型: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织物、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等。 结构型: 按电导率大小分:高分子半导体、高分子金属和高分子超导体。 按导电机理分:电子导电高分子材料、离子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前景广阔 整体行业向好 随着电子产业需求的增长,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定增长。全球导电胶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至2026年将超过30亿美元。 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仍较高,国产化市场空间巨大。全球的低温银浆市场主要被日本京瓷、德国汉高、美国杜邦、贺利氏等占据,市场占有率80%以上。 国产化进程参差不齐 不同材料产业的进入壁垒、中国企业进入该产业的时间早晚以及参差不齐的技术积累导致国产化进程参差不齐。国内专业技术研究资源稀缺,材料与应用二者需结合,技术门槛较高。 国材历史机遇 高端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主要欧美企业主导,科技战下进口替代和中国电子产业升级,及密集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是中国电子新材料企业历史机遇。 国内材料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多年来掌握在美国、日本韩等业发展较早的国家手中,企投入与积累略显薄弱。 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方面也实现了部分重要的技术突破。 2022年中国公司申请的半导体相关专利数量达到了全球一以上,占全球总量的55%,其次是美国,占全球半导体材料专利总申请量的26%。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材料:①导电浆料②导电胶③导电弹性体…… 工艺:丝网印刷、激光蚀刻、移印、点胶、喷墨打印、3D打印、镀膜、喷涂…… 应用:新型触控显示、通信电子、半导体封装、光伏新能源、柔性电子、汽车电子…… 在电子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柔性电子 消费电子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需求增长 导电材料市场也将持续稳增长 导电银浆/胶产品及应用前景解析【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兴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兴分析了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 。 铜、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简介 2.1 概述 很多有色金属矿属多金属共生矿,其中常含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 世界90%以上的银与铅、锌等有色金属共生。 ■ 95%以上的铂族金属与镍、铜共生。 ■ 1/3的金与铜、硒、铅、锌共生。 在通常情况下,铜矿含金较多,铅矿含银较多,而镍矿含铂族金属较多。 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这些贵金属会伴随着有色金属的熔炼、精炼等流程而最终富集于电解精炼副产品阳极泥中。因此铜、铅阳极泥是回收金、银、硒等金属的主要原料。 冶炼过程中回收:(1)稀有贵金属Au、Ag、Pt、Pd。(2)小金属Sb、Bi、As、Se、Te。 2.2 铜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现状 主流工艺: ■ 硫酸化焙烧--湿法浸出工艺 ■ 加压浸出--卡尔多炉熔炼工艺 ■ 硫酸化焙烧--转炉熔炼工艺 ■ 浸出--浮选--冶炼工艺 特点 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工艺,而是结合本厂生产实际情况、阳极泥的成分特点,研究选择合适的工艺。 硫酸化焙烧--湿法浸出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预浸:一次预浸脱出铜、砷;二次预浸脱锑、铋。 ■ 分铜:分铜液沉银、回收碲。 ■ 分金:取消分碲工序,从分金液中分步回收金、铂钯、碲。 ■ 分银:亚硫酸钠分银、氨水(氨气)浸出分银。 ■ 银粉精炼:转炉吹炼除杂 加压浸出--卡尔多炉熔炼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加压浸出:加压浸出液分步回收银、硒、碲。 ■ 卡尔多炉熔炼:铅铋渣、碲渣;文丘里--动力波吸收;铅铋合金电解。 ■ 银电解:高电流密度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除钯、除铜、除铅系统。 ■ 金精炼:氯化分金;王水分金;金电解。 ■ 铂钯精炼:溶剂萃取铂、钯。 硫酸化焙烧--转炉熔炼工艺 工艺优化: ■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全高温硫酸化焙烧蒸硒,强制冷却吸收硒。 ■ 酸浸分铜:分铜液沉银、沉铜。 ■ 转炉熔炼:还原熔炼、跑锑、真空蒸馏分离铜金银和铅铋碲、造碲渣。 ■ 银电解:高效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二乙酰二肟除钯、液碱沉铜。 ■ 金精炼:硝酸浸出分银、铂钯;王水分金,亚硫酸钠还原金。 选冶联合工艺 工艺优化: ■ 浸出: 加压酸浸脱铜硒碲,铜、硒、碲分步沉淀回收。 ■ 浮选: 综合回收铅、锡,富集尾矿中贵金属。 ■ 转炉熔炼: 提高转炉效率,优化烟气吸收系统。 ■ 银电解:高效银电解;银电解液净化,除钯。 ■ 金精炼:氯化精炼、金还原;铂钯精炼。 2.3 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工艺现状 国内铅阳极泥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火法熔炼--电解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处理能力大、设备简单等特点。 》铅铜冶炼中银回收技术现状及展望【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仙居网宝贵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永进 仙居网宝贵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永进分享了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贵金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自然资源储量有限。中国的贵金属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定行业对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看似无用的废料有着超出预期的价值。首先,贵金属废料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通过回收的方式投入下游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通过回收方式,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重新利用起来,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此外,回收贵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回收贵金属不仅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产企业和贵金属回收商缺乏一个合作的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企业没有进行单独收集,将含有贵金属的废料当垃圾处理。 第二:没有打通出售的路径。 第三:不清楚计费标准,出现低价出售现象。 首先,需要了解含有贵金属废料需分几个环节处理,每个环节费用多少,其次,确定含有多少贵金属。再去查看上海有色网当天贵金属价格。 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回收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的回收标准和有效的回收网络,造成企业收入减少。 另外,贵金属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废气,烟,废水,残渣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些没有环保处置设备回收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不合规的方式处理,随意丢弃或焚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剧环境的恶化。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建立完善的贵金属回收体系,加强废弃物管理,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在积极推动和支持贵金属回收行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管,提高回收率和纯度,减轻环境污染,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贵金属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低温浆料创新加速高效HJT电池产业化 发言嘉宾: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进光伏技术产品总监 陈聪 发言主题: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全球经济形势研判与未来展望 发言嘉宾:广发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 叶倩宁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叶倩宁就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全球经济形势与金市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美国 美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宽财政+紧货币对经济最终带来什么结局?软着陆、衰退、复苏 美国一边发债一边加息能持续多久,未来两年中仍然会保持较高的财政赤字。巨额的财政支出一方面支撑了家庭消费,另一方面也为制造业回归提供了补贴 美国国债利率进一步上行,美国能否长期维持高额的财政赤字,政府能不能继续加杠杆,一旦暴雷,是否会对美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冲击 经常项目平衡由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综合得出,赤字仍处于“可控”范围内,每年约增加2,000亿美元,在27万亿的总量中仅占不到1% 美国经济仍在缓慢降温过程中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下修至2.1%,初值下调0.3个百分点,一季度GDP终值也由2.4%下修为2%,主要由于私人库存投资和非住宅固定投资的向下修正;尽管个人消费对增长拉动进一步下降,但投资拉动由负转正,当中主要是交运设备和制造业建筑投资的改善,而库存仍有负拉动; 美国8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远高于市场预期的0.1%,数据连续第五个月增长。分项看,多数类别销售额环比出现增长,其中加油站销售环比增长了5.2%为一年多来最大增幅,汽油价格上涨成为整体数据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美国消费情况弹性依然较大。 消费有望随薪资和贷款回落而转弱 居民消费来源主要是工资和贷款等,可以看到目前非农薪资增速正持续放缓但仍在增长,而较稳定的收入会鼓励居民进行贷款消费,前期持续放缓的贷款意愿同比回落幅度出现缓和,但贷款总额或已见顶。预期未来只要利率和通胀水平增长高于薪资,贷款将会加速走弱,否则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在美国经济仍强劲但在居民超额储蓄将加速消耗叠加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未来下行压力将会增加。 就业市场持续降温但未出现失速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7万人超过预期的17万人,但6-7月合计下修11万,连续三个月低于20万人,这或与近期美国部分行业人员罢工有关;失业率为3.8%超出预期的3.5%,劳动参与率回升推动失业率飙升创去年2月以来新高,反映人们求职积极性正在上升;教育保健对新增就业人口仍有较大贡献,但部分服务行业就业岗位负增显著,随着暑假结束,教育相关新增就业人数或减少使新增非农人口加上放缓。 国际金价展望 展望下半年,逻辑上,美联储政策仍维持偏鹰派,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维持在高位对黄金形成利空影响,然而美国经济下行和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使投资者对黄金仍有配置需求从而支撑金价。 》广发期货:中长期看国际金价在2050美元附近受到“三重顶”压制【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影响白银的因素解析 发言嘉宾:上海坤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李喜唱 上海坤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喜唱对影响银价格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价格预测 最新一周趋势 目前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维持利率目标不变。欧央行在最新的议息会议上释放出结束加息周期的信号,欧央行的“鸽派加息〞使得市场更加确定美联储紧缩周期即将结束。因为去年以来全球央行进入加息周期的重要原因是抵抗通胀。白银同时具备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在全球主要央行货币紧缩周期进入尾声的背景下,金融属性将促使其价格上涨 。 2023年最后几个月,预测还能加息一次,加完以后继续看涨;当前基本面与趋势都是看涨;在无意外数据刺激的情况下,持续短中期看涨(观点仅供参考)。 影响因素 1.白银产量 白银产量增加,价格下跌;白银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2.美元走势 金银主要以美元定价。白银是贵金属,具有保值属性;美元强白银就弱,而白银升值美元就弱。 3.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 4.市场需求 白银在光伏、电子、可再生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工业需求。需求大,价格上升,需求小,价格下跌。 5.央行政策 当美国央行升息之时(美联储加息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白银价格也就定然受挫。 影响白银价格走势的因素一:指数 》影响银价的五大因素【SMM白银论坛】 发言主题: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用银粉银浆料研究 发言嘉宾:西北大学教授 王惠 推荐直播: 》【直播中】大咖纷纭: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光伏产业该如何拥抱全球市场? 》【直播】新能源风口下如何战略性布局光伏产业 | 全球光储氢市场供需展望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