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开业暨(U+X) PIN 定转子全球首发隆重举行!

    SMM7月17日讯: 七月的渝北,骄阳似火映照着发展热潮,万物葱茏孕育着无限生机。7 月 15 日,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暨(U+X)PIN 定转子全球首发在此举行。 典礼现场高朋满座,渝北区委书记杨晓云,区委副书记、区长廖红军等政府领导,中山大洋电机董事长鲁楚平,副总裁兼BHM事业部总经理刘博,EVBG事业部董事长沈信、EVBG事业部总裁陈雷等齐聚智能工厂,共同见证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投产与(U+X)PIN 定转子首发这一里程碑时刻!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领军企业,大洋电机选择盛夏落子渝北,既是对重庆制造业底蕴的认可,也是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的精准把握。从 2023 年盛夏签约到如今投产,短短两年间,投资超 10 亿元的智能工厂拔地而起,这份 "渝北速度" 的背后,是政企同心的携手,更是产业振兴的脉动。 (渝北区政府副区长许彬) 渝北区政府副区长许彬致辞时说:"七月的渝北热潮奔涌、万物竞秀。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项目投产与产品首发。" 他表示,渝北区紧扣全市 "33618" 产业布局,升级打造 "2335" 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连续 16 年、17 年领跑全市。通过抢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引进大洋电机等头部企业,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度增长超 500%,有力支撑工业产值突破 4000 亿元。"我们坚信,随着大洋电机等龙头企业深耕,渝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将更繁荣,链条将更坚韧。" 许彬承诺,渝北将一如既往当好金牌 "店小二",以顶格服务、顶真保障、顶配环境,为企业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也期盼更多关联企业扎根渝北。 (大洋电机EVBG事业部董事长沈信) 沈信在致辞中表示,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制造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2024 年汽车产量超 254 万、新能源汽车产量 95 万且同比增长 90%,正是大洋电机选择在此布局全新生产基地的原因 —— 这既是集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响应国家 "双碳" 目标、助力西部新能源产业腾飞的实践。 沈信介绍,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而重庆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产能升级与技术突破迈上新台阶,也完成了国内东中西全面覆盖的产业布局。未来,这里将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专注高效电机、电控系统规模化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可靠的绿色动力解决方案。本次首发的(U+X)PIN 定转子产品,历经 3 年四轮开发迭代,于 2025 年 3 月 1 日下线首台量产版,6 月 20 日正式投产。"这座智能化工厂的落成,将进一步巩固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沈信特别感谢渝北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高效服务、合作伙伴的信任协同,以及全体员工的坚守拼搏。他表示,大洋电机将始终秉持 "创新驱动、合作共赢" 理念,以重庆工厂为支点,携手各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出席典礼的嘉宾们,在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参观考察了公司厂房、生产车间及系列产品,一行人皆满载而归!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在此恭贺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开业大吉!愿其在未来铸就更多辉煌,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简介 大洋电机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中山市,于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4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消费类电子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等产品。是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的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行业领导者、最受欢迎的道路及非道路车辆旋转电器供应商和行业首选品牌之一、国内技术和规模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独立供应商。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是大洋电机的全资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专攻新能源车用电驱动系统及汽车旋转电器的研发和制造,拥有上海电驱动、佩特来、杰诺瑞三个子品牌。参与国家多项重大专项及标准制定,发起并依托行业产业链联盟,不断迭代推出高性能产品,广泛搭载海内外众多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车,远销全球市场。公司持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成为全球电机及驱动系统绿色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卓越供应商! 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是上海电驱动于2023年7月在渝北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占地约9.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规划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总成装配等制造工序。重庆基地将进一步贴近公司战略核心客户,承接西南地区及全球相关业务,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 (U+X)PIN 定转子产品介绍 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在活动现场对(U+X)PIN 定转子进行了介绍:当日首发的(U+X)PIN电机定转子的指标虽然不是业界最高的,只有22000rpm,功率也不是最大的,只有200kW,但这款电机仍然可以说重新定义了电机技术的新高度,标志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技术稳固了全球第一梯队的位置: 1. 高效: 公司基于对材料服役行为的研究,采用多物理域联合设计和智能优化算法进行设计,使得电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得到较好的平衡。 公司采用了0.2mm的超薄高性能硅钢片,选区晶界扩散+分块粘接磁钢技术,让工况效率提升了0.5%。 在此基础之上,公司采用了(U+X)PIN技术,它相较于NPIN技术,铜线端部缩短4mm以上,相较于 HAIRPIN技术,铜线端部缩短8mm以上,电机体积密度提升近3%的,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2. 安静: 大洋电机已经积累了31年的电机开发、制造技术,在NVH性能设计方面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首发的产品就是这些技术、经验的集大成者。而(U+X)PIN技术使得电机绕组端部更短了之后赋予了电机更好的NVH性能,可以助力客户打造优秀NVH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收获更好的驾乘体验和客户粘性。 3. 这款产品涉及的一些工艺技术革新: 早在这条产线建设之前,上海电驱动就已经建设了5条 HAIRPIN扁线定子产线,公司也一直在开发验证X-PIN制造的核心技术。在(U+X)PIN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公司攻克了诸多工艺技术难题,从2022年开始历时3年的技术攻关,4轮的设计及制造方案迭代,终于顺利完成了开发任务。 ►3.1 扁线定子产线制造布局创新 扁线定子产线的前后工序关联性很强,在这方面,公司打破传统的流水线布局型式,通过解耦定子制造的关键控制关系,创新式将产线分解为6大独立工作区,定义每个工作区的输入和输出标准,每个区域都设立相应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大幅度降低产线调试的复杂性。 ►3.2 行业领先的高精度PIN线制造技术 PIN线成型作为(U+X)PIN工艺的核心输入,公司采用激光去漆和模具成型型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导电面积的损失,去漆时间可以做到1.2s/根,单台设备平均每根PIN线的节拍可达1.7s,线型的直线度达到0.1mm,长度精度达到0.2mm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3 核心扭转工艺技术 公司采用行业首套销钉式分扭扭头设备,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精确控制扭头的尺寸和位置,偏差控制在0.3mm以内,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4高品质激光焊接技术 焊接是U+X PIN的成功关键,公司采用了双光环抑制飞溅+参数DOE实验控制焊接热量,避免漏光烧漆和过热烧漆,通过2D+3D相机融合视觉检测进行视觉引导,焊接过程中增加OCT监测实时监测焊接质量,焊后结构光+多模型AI训练监测焊后质量,焊接合格率≥99%以上。 ►3.5 智能化质量在线监控 在性能检测方面,这条U+X PIN产线大量的应用了各类自动化监测手段,例如在线成型我们采用激光和视觉传感器确保保证PIN线的精度。在扭头工序,公司分别采用多组激光传感器和CCD视觉检测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交付质量。在焊接工序我们采用2D视觉、3D视觉、OCT光学监测、AI大模型等手段监测焊接质量。在BUSbar焊接工序,公司采用CCD 2d视觉引导焊接。 在滴漆涂覆工序,公司实现100%定子的PDIV检测和 外观CCD检测。 ►3.6 精准追溯 产线全工作站配备视频录像功能,配备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自主开发的MES追溯系统,实现每个工件的精准追溯。 大洋电驱动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表示,当日首发的(U+X)PIN定转子技术将逐渐应用于公司的系列化产品中,让全球客户都能共享这项技术成果。 SMM联系人:范翠 电话: 13816522387 邮箱: fancui@smm.cn

  • 采埃孚携最新线控及电驱动技术亮相慕尼黑车展

    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表示:“采埃孚集团目前正在加速转型。2015年,我们60%的业务依赖于燃油车。到去年底,这个比例下降至2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埃孚致力成为持续性的创新领导者。我们不仅聚焦电驱动和底盘技术,也在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战略。通过在中国和全球各地持续投资建设工厂和研发中心,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我们正在赢得新的业务机会。目前,采埃孚已经赢得了很多整车公司的信赖,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我们已经获得了300亿欧元的全球电驱动订单。” 最全面的线控转向、制动或者悬架系统产品组合 作为行业领先的线控技术开发商和制造商,采埃孚此次展示的线控系统包括线控转向(包括后轮转向)、带有集成制动控制的线控制动以及电控主动阻尼系统。通过将这些技术整合并使用cubiX软件整体协调,采埃孚的智能网联底盘系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埃孚线控系统开启了车辆控制的新时代。用于纵向、横向和垂向动态控制的智能网联底盘系统可以改善驾驶动态性能,执行器和产品功能可满足三个方向上的车辆运动控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纯电控和智能网联线控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车辆控制、更短的制动距离,同时让车辆转向更灵活,高速行驶更稳定,续航里程和效率也更高。 紧凑的轻量化800伏驱动系统 在此次慕尼黑车展上,采埃孚还展出了面向未来的800伏电驱动系统EVSys800。EVSys800是模块化的800伏驱动系统,由碳化硅功率电子设备、电机及减速器组成。采埃孚EVbeat概念车在设计极其紧凑轻便的同时,性能却毫不逊色:后桥最大扭矩为5200牛米,换算成扭矩密度为70牛米/千克,这对于乘用车来说是极高的。该车电动机的持续输出功率约为峰值功率的75%,分别达到206千瓦和275千瓦。 在尺寸方面,得益于紧凑型减速器和采埃孚电动机的“编织绕组”专利技术,此驱动系统的宽度减少了50毫米,从而能在驱动桥上实现同轴安装,节省了空间。EVSys800的总重量为 74千克,拥有与当前采埃孚量产800伏系列驱动系统相同的输出功率,但是重量减轻了约40千克或30%。 全球最紧凑、扭矩密度领先的无磁零稀土电机 车展开幕前,采埃孚还宣布开发出一款无需磁性材料的驱动电机。与当今单独励磁同步电机的无磁概念不同,采埃孚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I2SM)可通过转子轴内感应励磁机传递磁场能量,在确保电机独具紧凑性的同时实现最大功率和扭矩密度。 这种先进的励磁同步电机迭代款是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化方案。目前,后者在电动车中的使用最广泛,但均需稀土材料才能生产。根据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的特性,采埃孚正在制定新标准,以实现电机的极高生产可持续性,及强大的功率输出和电机效率。 采埃孚集团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采埃孚在这款零稀土无磁电机上实现了再创新。在此基础上,采埃孚正在不断改进电驱产品的组合,创造更具持续性、更高效和更节约资源的出行方式。采埃孚所有新产品均遵循此指导原则。这款超紧凑性的无磁电机,强有力地证明了采埃孚的战略,即通过提高电驱装置效率来实现更高的资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采用强大紧凑封装方式的内转子式感应励磁同步电机,不仅无需稀土材料,还消除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中产生的阻力损耗,并由此提高诸如高速长途行驶时的电驱效率。 斯蒂芬·冯·舒克曼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是因为采埃孚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一直在不断进取。比如,采埃孚在历史上是领先的变速箱制造企业,我们的8挡自动变速箱在市场上非常著名,但现在我们也根据市场的需要持续将其电动化。我们与竞争对手差异化发展,与其相比,我们的电驱动系统具有很多优势,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它的效率。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一直走在市场前列。” 继续强化“在中国,为中国”本地化战略 针对采埃孚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柯皓哲博士表示:“中国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不光在规模上不断增长,同时也在速度上,非常积极地与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的整车公司的速度接轨,我们是一家在追求速度上很极致的公司。采埃孚在中国的本土创新,不只为中国服务,也服务全球。汽车行业需要规模,而这个规模效应不仅要靠中国实现,也要让中国研发的技术支持到全球,实现中国引领。” 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说,在目前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公司正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研发高新技术引领整个行业。采埃孚十分重视本地化(local for local),提升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包括供应链体系的本土化,成本的竞争力,以及供应链体系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采埃孚不但支持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发展,也支持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 斯蒂芬·冯·舒克曼说,多年以来,采埃孚在中国以外的亚太市场已经有很稳定的立足,包括在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地。在那里,采埃孚设有工厂、区域中心,也建立了很好的客户关系。最近,集团前往泰国会见了多家在泰国已经设立或者将要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的中国整车公司。随着中国整车企业向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进发,采埃孚作为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将为这些整车公司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并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 已获蔚来汽车下一代平台开发定点,马威再获蔚来资本A轮融资

    蔚来资本官微公布,近日,蔚来资本领投电驱动解决方案提供商“马威Mavel”的A轮融资。据悉,马威(Mavel)已连续完成A轮及A+轮数千万美金融资,同时获得蔚来汽车下一代某平台核心零部件的项目开发定点。马威正加速产业落地,持续扩展国内国外整车厂客户。 图片来源:马威 资料显示,马威(Mavel)于1999年成立于意大利,核心团队均来自于捷豹路虎、奔驰、宝马、上汽、北汽等知名整车厂。创始人在汽车行业拥有超20年的产业资源积累,技术团队一直专注于高速、高功率密度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公司历史上曾为多家全球知名整车厂提供电驱动解决方案。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电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由下游整车厂的需求决定,高速小型化是目前整车行业对电驱动厂商提出的挑战。电驱动系统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传动系统构成,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驱动系统的性能决定了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对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悉,马威(Mavel)采用突破性专有设计,掌握混磁技术、闭口槽连续扁线以及独特的冷却方式等众多专利技术。目前,马威(Mavel)的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已经获得众多全球知名整车厂认可,主要客户有阿斯顿·马丁、迈凯伦、杜卡迪、Energica、Norton以及蔚来汽车等车企。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迭代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马威(Mavel)的驱动电机产品拥有极具创新性的结构和工程设计,在效率、转速、功率密度等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 目前,资本对具备高端创新的领域保持高度关注。马威团队超过20年技术积累,获得全球多家知名整车厂的认可,产品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并且进入量产阶段,作为新一代驱动电机,可辐射众多智能行业。马威(Mavel)有潜力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电驱动企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