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锰酸锂制备方法目前有六种,分为高温固相法、熔融浸渍法、微波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这其中如今市场上主要的锰酸锂有AB两类,A类是指动力电池用的材料,其特点主要是考虑安全性及循环性。B类是指手机电池类的替代品,其特点主要是高容量。工业中,锰酸锂一般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锰源(锰酸锂中锰的来源)为MnO2(二氧化锰),锂源为Li2O3(三氧化二锂),两者充分混合后再高温固相烧结,可得到钴酸锂正极材料。该过程反应 方程式 如下: 2Li2O3+8MnO2→4LiMn2O4+2CO2+O2 通常,为控制成本,锰酸锂采用一次烧结工艺。部分产品会采用金属离子掺杂进行改性,以达到提升循环和高温存储寿命的目的。 1、原料的混合:取电解二氧化锰和含锂化合物,采用干法混合,其中,所述电解二氧化锰与含锂化合物,以Mn:Li的摩尔比为2:1.08进行配比混料,获得充分混合均匀的原材料; 2、预烧:将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热至550~650°C,保温I~2小时; 3、压块处理:向上述预烧后所得材料中加入 胶粘剂 ,加入所述胶粘剂的量以质量百分比计为2%~5%,然后将混入胶粘剂的物料在辊压机上压成块,将料块根据承烧板尺寸切成需要的大小,得到块状进烧材料,待烧成; 4、烧成:将上述料块堆叠在承烧板上,放进烧成窑烧结, 烧结温度 为750~850°C,保温3~5小时,然后自然降温,完成烧结过程; 5、破碎:采用轧料机将料块压碎,即得成品。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锰酸锂(LiMn₂O₄)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通常为尖晶石相,黑灰色粉末,易溶于水。锰酸锂主要为尖晶石型,具有原料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优越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动工具/玩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等行业。但对于锰酸锂而言,高温循环和存储性能不佳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障碍。 锰酸锂制备方法目前有六种,分为高温固相法、熔融浸渍法、微波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市场上主要的锰酸锂有AB两类,A类是指动力电池用的材料,其特点主要是考虑安全性及循环性。B类是指手机电池类的替代品,其特点主要是高容量。 工业中,锰酸锂一般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通常为控制成本,锰酸锂采用一次烧结工艺。部分产品会采用金属离子掺杂进行改性,以达到提升循环和高温存储寿命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准备:锰酸锂的主要原料为氧化锂和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氧化锂可以通过将锂金属与水反应而得到,也可以通过从矿物质中提取得到。 混合反应:将氧化锂和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生产锰酸锂。 水洗、过滤和干燥:将反应得到的锰酸锂浆液通过水洗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然后将产物干燥。 碳酸锂共烧:将干燥的锰酸锂与碳酸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高温炉内进行共烧,生成锰酸锂和二氧化碳 磨碎、分级、包装:将共烧得到的锰酸锂进行磨碎和分级处理,使其粒度均匀。然后进行包装,存放或者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 以上就是锰酸锂高温固相烧结的主要步骤,不同厂家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高硅硅锰合金是一种半成品,是电硅热法生产金属锰的原料。高硅锰硅合金冶炼是在矿热炉内进行的,和商品锰硅合金相比,它含硅高,杂质铁、碳、磷等含量低。在温度控制的原料要求方面都比普通锰硅合金要高。 高硅锰硅合金冶炼原理与锰硅合金相同。从锰硅合金生成的热力学条件可知,硅含量愈高,所需的还原反应温度愈高,因此生产高硅锰硅合金应保持比生产普通锰硅合金较高的炉温。在所需温度具备的条件下,为了促进硅与锰的还原,还应有较大的反应区域及化学、物理性能良好的炉渣,这些可以看成是高硅锰硅合金冶炼所需的动力学条件。由此可见,合乎标准的原料、较高的炉缸温度、化学和物理性能良好的炉渣、较大的反应区域,是保证高硅锰硅合金冶炼炉况顺行的必要条件。 操作要点主要如下: 一、配料比调整及炉况处理。在原料、设备等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掌握好配料比是保持炉况正常的关键,否则炉况难以顺行,产品质量也没有保证。在生产中由于原料成分、水分含量和粒度的变化,操作条件改变出渣量多或少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炉况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及时地改变配料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炉况变化。调整配料比的关键是掌握好焦炭用量,原料粒度的合理组合及精料入炉也非常重要。 二、炉渣成分的控制。高硅锰硅合金能否炼出,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炉渣是否能顺利排出。炉渣碱度应控制在0.6-0.8。实际操作中炉渣成分波动主要控制如下:二氧化硅40-50%、氧化钙20-25%、三氧化二铝24-28%、氧化镁5%左右。 三、加料、出炉操作。电炉参数选择基本上与普通锰硅合金相同,冶炼操作方式也基本上与普通锰硅合金相同,出炉后合金在有衬铁水包内镇静15分钟左右然后浇铸。 高硅硅锰生产流程图
日前,结合现有常规3系产品生产工艺,经过系统性实验论证,东兴铝业天成彩铝公司创新设计出专用铸嘴结构、镁锭添加装置。这两个“发明”成功解决了铝液流动性差、镁锭烧损高等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铸轧法生产3105铝合金板带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在业内率先以铸轧法代替热轧法生产3105铝合金,成功开发高性能3105铝板带产品7913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105合金属于Al-Mn-Mg系不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合金强度会随Mn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增加Mn会形成大量的脆性化合物MnAl,合金变形时容易开裂。同时,产品存在Mn偏析,退火时易形成粗大晶粒。”天成彩铝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刘建兴介绍说,在高温条件下,3105合金与铝液中的Mg元素发生反应产生粉末状的Mg3N2,导致铝液粘稠度较高、金属流动性较差,极易在铸嘴型腔内结渣,影响生产持续性。 针对铝液粘稠度高、流动性差的特点,天成彩铝公司技术团队结合理论分析和大量的现场实验,反复调整铸嘴分流块排布方式,创新性设计出3105铝合金板带专用铸嘴结构,使铝液均匀地分布在各分流块之间,生产连续性良好,生产周期由3天增加到7天,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同时,技术人员创新设计出的镁锭添加装置,直接将镁锭放在铝液里面熔化,杜绝与空气接触,避免燃烧,降低氧化。在提高吸收率的同时,加料器可前后、左右移动,使合金化过程更加快速均匀,镁锭烧损率从14.69%降低到5.11%,有效解决了镁锭烧损高等问题。 专用铸嘴结构应用后,解决了铸轧法生产过程中铝熔体在铸嘴型腔内部流动性差、嘴腔结渣、生产连续性差等问题,成功开发出高性能3105铝板带产品7913.60吨,创效3538.06万元。 镁锭添加装置应用后,打通了连续铸轧法生产3105铝合金板带材坯料的生产工艺,掌握了铸轧区、辊缝、开口度、冷却水温等铸轧生产关键工艺参数最佳配合范围,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 经过多次试验分析显示,H24状态下3105铝合金板带材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76MPa,达到客户要求;延伸率达到17.5%,远超客户≥4%的要求。H26状态下,3105合金的强度达到200MPa左右,延伸率8%—11.5%,均远超客户要求。此外,产品铸轧成品率≥95.6%、冷轧产品综合成品率≥90.4%,完成了项目目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铸轧法生产3105铝合金板带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该项目建立了3105合金冷加工硬、软化曲线,首次利用电解铝液直接铸轧法成功生产出3系含Mg铝合金铸轧板带材,为后续高合金铸轧板带材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刘建兴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