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亚马逊启动首个独资海底光缆项目 预计2028年投入运营

    亚马逊官网显示,该公司正建设一条名为Fastnet的海底光缆,连接美国马里兰州东岸与爱尔兰科克郡,这将是其首个全资拥有的海底光缆项目。 目前,全球超过95%的国际数据与语音通信都依赖海底光缆传输。这些电缆每秒可传输数百太比特(Tbps)的数据,涵盖政府通信、金融交易、电子邮件、视频通话与串流服务等内容。 亚马逊此前曾参与多个海底电缆项目,例如Jako、Bifrost和Havfrue,但这些都是与其他公司共同投资的财团项目。而Fastnet则是亚马逊首次独立承担的海底电缆工程。 据悉,Fastnet的总传输能力将超过每秒320太比特,相当于同时播放1250万部高清电影,或处理数百万次AI训练任务。换个角度,这一速度约为当今多数大城市“高速宽带”标准的50倍。 这条横跨3000英里(约4800公里)的巨型光缆将从马里兰州东海岸直通爱尔兰科克郡。 该项目旨在应对云计算、人工智能(AI)以及边缘运算等领域对AWS(亚马逊云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AWS目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AI基础设施需求增长,公司迫切需要专属带宽来跟上步伐。 亚马逊未披露该项目的具体建造成本,但表示预计将在2028年正式投入运营。 业内估计,跨大西洋电缆的造价通常在3亿至逾10亿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容量与线路复杂度。 对于AWS客户而言,Fastnet将显著降低美东与欧洲数据中心之间的延迟,这对AI应用尤为关键,毫秒级差距往往决定竞争胜负。尤其是依赖高速交易算法的金融机构,将从这条专属线路中受益。 此外,在全球对海底基础设施安全与可靠性日益关注的背景下,Fastnet还将增强亚马逊网络的韧性与自主性。近年来多起海缆被切断或疑遭破坏的事件,凸显了这些“数字动脉”的脆弱性。 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此举是在追赶竞争对手。除亚马逊外,谷歌、Met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投资海底光缆基础设施。

  • 中国信通院:2023-2028年海底光缆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发展进程加速,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产海缆条数达469条,总长度超过139万公里。海底光缆是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动海底光缆产业繁荣发展,对于支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维护国际通信安全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报告从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阐述了全球海缆建设布局、海缆技术演进、海缆建设运营模式和海缆产业链发展等情况,详细分析了全球数字化发展、典型行业需求、海缆代际交替和政策环境等海缆发展驱动因素,对海缆未来市场进行研判,并提出了全球海缆产业发展愿景。 报告核心观点 1. 全球海底光缆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全球海缆布局稳中有变,传统大带宽业务方向海缆建设持续加强,海缆路由逐步多元化。二是海缆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带动海缆系统向容量更大、传输距离更远、单比特成本更低、网络架构更智能方向发展。三是海缆建设运营模式日益丰富,私营海缆投资建设占比不断提升,大型互联网企业已成为新建海缆的主要驱动力量,海缆建设运营更加灵活。四是全球海缆产业集中度高,海缆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门槛高,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具备完整的产业链。 2. 海底光缆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高流量用户加速渗透,数字化应用推动数据中心需求不断上升,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带动国际带宽快速增长;油气行业和海洋观测等典型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逐渐催生海底光缆建设新需求;海缆代际交替带来新一轮海缆建设热潮;多国出台政策或战略,规范海底光缆建设流程,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海底光缆建设布局;2023-2028年,海底光缆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3. 积极开展全球合作共同推动海缆产业发展。 为支撑全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加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全球各国需携手合作,营造开放包容的产业发展环境,构建安全弹性国际海缆网络,重视海缆保护,推动海缆技术进步,不断满足国际通信对大容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点击查看原文: 》中国信通院发布《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