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导致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基础设施瘫痪,法国南部等周边地区也短暂受影响。停电始于当地时间中午12:15左右,持续近10小时,直至当晚21时左右电力才逐步恢复。 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太阳能发电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光伏新增装机量仍未达预期目标的现况。因可持续能源发电的助力,欧洲电价持续低迷,负电价的出现抑制了光伏装机项目的发展,使得现实装机容量远达不到实现2030年目标的要求。矛盾交织升级,光伏的未来该如何蜕变? 停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此次重大事件背后,首先排除的原因便是“缺电”。4月以来,由于大量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进入电网中,在需求又不特别旺盛的情况下,电量供过于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电价已经出现负电价,且来到全欧最低。 排除这一原因后,各方对其原因众说纷纭: 1.葡萄牙电网运营商REN认为,异常振荡可能与西班牙的极端气温变化有关,而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停电。 2.西班牙电网服务主管Eduardo Prieto则表示,是网络问题导致电网的系统崩溃。 3.伦敦经济学院环境经济学助理教授Stephen Jarvis表示,当日天气并无异常,系统故障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因为电量供需失衡。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灾难性停电发生在西班牙刚刚庆祝其国家电网"首次在工作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运行"仅仅6天之后,引发了人们对能源转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的质疑。能源数据机构Montel的Phil Hewitt指出,西班牙可再生能源比例高、邻国连接有限,可能加剧了本次电网震荡带来的后果。这多种观点引导我们把焦点转向两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 西葡两国太阳能发电高速发展 据电网运营商 REN 称,葡萄牙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太阳能发电占10%,但增幅最大,达37%。同样的, 2024年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占电力产量的57.5%,其中风能占比最大,而光伏太阳能占比为18.3%。但国家电网运营商西班牙电力公司(REE)报告称,大型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将很快超越风电场,西班牙光伏太阳能发电有望超越风能发电,成为西班牙占比最高的可再生能源。由此,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部分。 2030年的光伏目标与现实差距巨大 在太阳能高速发展的背后,看到的却是两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在达成2030年目标上遥遥无期。西班牙光伏装机容量自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65GW 、1.94GW 、1.431GW,这意味着该市场已连续两年下滑。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企业协会主席Jon Macías认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欧盟Next Generation计划激励措施的结束,以及近年来能源危机后电价回落——尽管光伏技术成本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若持续该下降趋势,则西班牙可能无法实现2030年19GW自发自用光伏装机目标。而这一结果,也受到电量过剩,电价过低的负面影响。作为电力购买协议(PPA)买方市场,随着西班牙负电价越来越普遍,部分融资机构已不愿意向没有长期固定售电合同的光伏项目提供贷款,这使得实现光伏2030年的目标更加渺茫。葡萄牙目标是到2030年安装20.4 GW太阳能,而2024年葡萄牙仅在该光伏领域累计装机3.7GW (AC)。 西葡光伏困局的未来 高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使得欧洲电价持续低迷,供过于求。而负电价则会抑制投资者对光伏项目的资金支持。面对越来越难达成的2030目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光伏该如何发展并破局,值得持续关注。 如何应对新难题 1.政策刺激:西班牙可再生能源企业协会呼吁政府简化行政程、提升并网便利性,并提供至少25%的企业税或个人所得税减免,以刺激市场增长。 2.电价改革:瑞士咨询公司Pexapark区域PPA交易主管提出建议,限制PPA涵盖的负电价小时数,以此稳定新能源资产投资信心。 3.光伏储能结合:将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站与储能结合,对抗新能源入市风险 4.电网升级:为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电网升级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能源转型的核心任务,提升其风光电消纳能力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数据,2024年9月海外三元材料总产量28750吨,环比8月份减少10%。海外地区占比方面,韩国占比74%,日本占比20%,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占比6%。由于海外新能源汽车电池路线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海外主要以中高镍三元电池为主,追求更高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因此8系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7%。随着国内6系高电压在三元市场愈受青睐,海外也在朝这一方向发展,6系占比约为22%,后续将挤占8系的市场份额。5系方面,海外需求一直较弱,占比不到10%。 海外正极材料厂市场格局方面,LGC、ECOPRO和住友出货量占据前三,其中CR3为61%,CR5为78%,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集中度更高,头部效应更强。 需求端,9月份海外电芯厂三元动力电芯产量12.7GWh,环比增长3%,与国内三元电芯增速保持一致,不及预期。一方面,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国内相比表现不佳: 欧洲市场:欧盟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出现退坡,海外地区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此外伴随电价上涨、收入下降等经济因素,欧洲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大大降低。欧盟于10月4日进行了投票,最终决定对中国纯电动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项提案得到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车征收最高达45%的关税,此举将进一步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美国市场:美国电动化趋势放缓,2024年受FEOC法案影响部分车型市区补贴资格,叠加平价新车型供给制约,美国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在终端车企竞争激烈,不断降本增效的带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显著的成本效益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宠儿。 SMM认为,今年在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低下以及对三元电池需求转弱的趋势下,三元材料海外市场回暖依然较为困难。预估10月海外三元排产为2.7w吨,环比减少6%。但伴随2025年美国大量新车型发布以及欧盟对汽车碳排放标准日益严苛,汽车制造商将加速电动化转型,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在经历2024年的低谷后于2025年回归高速增长状态。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累计出口292.43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1.69%,再创新高。 广阔的海外市场早已引起国内光伏厂商注意,隆基、晶科、晶澳等企业均在美国、泰国、越南等地布局产能,积极推进产能和销售全球化。部分光伏厂商境外营收占比近60%,其中东方日升、晶澳、晶科等企业境外营收占比均在55%以上,海外营业收入分达到了168.22亿元、433.15亿元、480.67亿元。 数据显示海外市场前景大好,然而在光伏厂商争抢海外市场份额时,暗礁来了。 非出海不可 我国的装机体量惊人,仅今年半年就增长了78.42GW,要知道我国光伏装机总量已经高达4.25亿千瓦。体量大、速度快,是我国光伏现状的真实写照。然而即便如此,境内装机量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数据表明更广阔的市场在国门之外。 自2022年以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秀。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7.8%,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共同挑起外贸大梁。 公开信息显示,硅片、组件、电池等国产光伏产品去年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去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另外,我国是光伏制造大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巨额产能让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地位,截止至2022年底,全球超过70%的组件靠国内企业供应。 产能膨胀如此,仅靠国内需求无法满足消纳需求。今年2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95至120GW,事实上我国仅上半年新增装机量就达到了78.42GW,到年底得实际装机量几乎可以肯定超过预计量,但面对全产业链近千吉瓦的产能还是消纳无力。 海外市场有乾坤 我国是光伏产能大国,内部竞争激励,各大企业把目光放到了海外。 晶科、晶澳、东方日升等组件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超出境内,其中晶澳、晶科占比近60%,海外营收分别高达433.15亿元和480.67亿元。隆基、天合光能海外营业收入虽然不及境内,但也高达449.3亿元和365.25亿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额最多,规模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出口额、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约36.3GW,同比增长60.8%;电池片出口量约23.8GW,同比增长130.7%。 从上半年的出口情况来看,硅片和电池片的出口量增速明显,硅片出口以东南亚地区为主,电池片主要出口向亚洲地区;组件出口额降低,但体量达到108GW,占到了去年正念出口体量三分之二还要多,主要出口向欧洲。 欧洲同时也是国内企业场上的主要海外营收区域。晶澳在境内的营业收入达291.72亿元,占比39.97%,除此之外,最高的就是欧洲地区,营业收入高达229.09亿元,占比总营收的31.39%,天合光能同样如此,在境内营业收入最高,达421.44亿元,在欧洲营业收入仅次于境内,高达214.4亿元。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其中,荷兰成功守擂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波兰、葡萄牙等国市场活跃。 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与极端天气步步紧逼,俄乌冲突推波助澜能源危机等原因密切相关。 近年,极端天气频发,2022年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纳利斯称,西班牙和法国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往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10度以上。当时电价一度飙升至400欧元/兆瓦时。 今年以来,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数据显示,7月6日全球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打破了7月3日、4日连续两天纪录。能源转型脚步正在加快。我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此外,早在去年的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能源独立路线图,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这份行动计划名为《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EU: Joint European action for more affordable, secur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欧洲议会批准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提升至45%。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REPowerEUPlan”建议,2025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要超过320GW,和2021年底累计装机167GW的规模相比,增长翻倍;2030年累计光伏装机目标约为600GW,相较于2025年也有几乎翻倍的增长。 多种因素叠加,海外光伏市场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海外产能布局 过去十年中,全球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已经越来越多地从欧洲、美国和日本转移到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十大太阳能光伏制造设备供应商的所在地。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光伏厂商的海外产能多分布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少量分布在美国、欧洲。 我国光伏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自中美贸易战以后,美国不断给中国产品设置各种壁垒,设置条款针对中国。从大陆出口向欧美的产品关税逐步增高,在海外建厂有利于规避这一风险。 二是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东南亚的优势逐渐凸显,人力价格远不如国内。 东南亚建厂也有风险,例如今年夏天,越南发生了电荒,鸿海和立讯精密等苹果公司供应商被陆续告知,后续将陆续停电。 这也暴露了相应问题,东南亚电力结构不够完善。越南的水电和煤电占比高,但是夏季降水不稳定,导致水电站水位会有降至发电水位一下的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越南北部水电站的发电量仅为去年的五分之一。 隐患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终于从三头在外——原材料、设备、市场在外,大量利润被截留的局面,发展到了全产业链齐备,在国际竞争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情况。 然而蛋糕虽大,却不能如愿安享。 目前海外市场环境风险难以预知,其中国际政治关系、国际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收环境、监管环境等因素,叠加国际关系变化及相关国家非理性竞争策略等不确定性风险,我国光伏企业的海外之旅摇摇欲坠。 尤其是今年6月发生的我国光伏高管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期间被德国警方带走一案,令每个光伏人精神紧绷。 就在上周,美国国务部又公布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反规避调查终裁结果。此案美国商务部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发起调查,历时大半年,终于在去年年底作出肯定性初裁。 内容显示,泰国、越南、马拉西亚、柬埔寨四国被认定存在规避行为,其中Hanwha Q Cells(马来西亚)、Jinko(马来西亚)和Boviet(越南)三家公司并不存在规避行为。 实际上,国际博弈始终存在。2021年4月20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光伏产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 早在两年前,美国光伏制造商透过律师事务所递交请愿书给美国商务部,希望对东南亚的光伏制造商提起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调查。美国厂商在请愿书(petition)中表示,中国厂家透过在东南亚设立分公司并建造光伏产品生产线,生产电池组件后再出口美国,藉此来避免被征收由中国出口光伏终端产品到美国须被课征的反倾销(AD)与反补贴(CVD)关税。 我国光伏饱受打压的同时,海外产能渐渐兴起。 能源部预计美国制造组件产能2024年达到10GW;2025年达到15GW;2027年达到25GW;2030年达到50GW,据统计2023年5月,已投产组件产能超过8.4GWGW以上5.6GW,在建项目4个。印度作为热点国家,截止2023年3月,已投产组件产能预计超过18GW,电池产能预计超过3GW。 据王勃华理事介绍,部分国家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举措提高贸易壁垒,同时竭力补贴本土企业。国内企业同时面临着国际竞争挑战,或在2027年左右,国内光伏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格局将会发生变化。
SMM12月23日讯: 12月22日美铝(Alcoa)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的Portland铝厂3.5万吨/年产能重启已经完成,目前该铝厂运行产能已恢复至95%,折合产能34万吨/年。 据调研了解,Portland铝业的总产能为35.8万吨/年,美铝的综合产能为19.7万吨/年。2021年11月10日,Portland铝业宣布正在重新启动其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冶炼厂的3.5万吨/年的闲置产能,金属生产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此次重启的总成本预计为2800万美元,其中美铝的份额约为900万美元。 美铝澳大利亚持有Portland铝业55%的股份,并管理冶炼厂的日常运营。是美铝澳大利亚(55%)、中信提名公司(22.5%)和Marubeni铝业澳大利亚(22.5%)的合资企业。澳大利亚美铝由美铝公司(60%)和Alumina有限公司(40%)拥有。 数据来源:SMM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