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查看SMM光伏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27日讯:全球装机需求大增预期提振光伏产业链表现回暖,截止日间收盘,光伏设备板块跃居榜首,均达股份涨超5%,欧晶科技、东方日升、晶澳科技等多股跟涨;TOPCon电池股方向,北京科锐涨停;有机硅方向,兴发集团以8.58%领涨。 》点击查看SMM期货行情走势 消息面上,据机构预计 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大幅提升,新增装机需求可达 351 GW,同比增长 53.4%。其中,亚太地区、欧洲、美洲2023 年新增装机需求预估 202.5GW、68.6GW、64.6GW,分别同比增长约 55.4%、39.7%、65.2%;中东非地区光伏市场呈现稳步增长,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达 14.9 GW,同比增长约 49.5%。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装机量持续增长 光伏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备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全球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 2020年、2021年、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39.6GW、164.7GW、228.5GW,同比增长分别为25.9%、18.0%、38.7%。 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同样迅猛。 据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48.2GW,其中,分布式新增32.68GW;集中式新增15.52GW。 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54.88GW ,同比增长13.9%,占所有电源装机量的31%。其中分布式新增 29.28GW ,占比53.4%,历史上首次突破 50% 。 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 前景展望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已逐渐成为全球统一意志,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国光伏装机目标显著提升,零碳路径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光伏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凸显,全球需求有望充分释放。 在2月16日召开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95GW,乐观预测为12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280GW,乐观预测为330GW。 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提出,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装机容量。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00GW,年均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国内市场方面,风光大基地稳步推进,2023地面电站有望起量。国内已批复两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批约97GW,第二批约455GW项目持续推进,其中第一批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并网,2023年光伏地面电站项目具备支撑。目前第三批项目正在审查中。同时,随着整县推进的逐步建设,国内分布式也将持续发展,成为国内光伏装机的重要支撑。我们预计2023-2025年年国内有望实现光伏新增装机130/170GW/205GW,同比增速分别为49%/31%/21%。全球市场来看,因中长期碳中和推动,光伏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350/450/550GW,同比分别增长53%/29%/22%。考虑到光伏项目的投资属性,随着产业链成本的下降,光伏项目的收益率将提升,动态角度看,潜在光伏需求有望发力,预计光伏需求将持续高增。 中银证券认为,供给宽松降低产业链成本,经济性提升是明年需求释放的核心逻辑。分市场来看,欧洲光伏电站经济性有望改善,光伏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分布式需求有望保持强劲;美国贸易限制边际改善,项目储备充足,光伏需求空间无忧;国内地面电站招标、开工密集推进,电站需求蓄势待发,分布式需求持续推进。其预计2023-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分别约340GW、450GW,同比增速分别约42%、32%,其中国内需求分别为130GW、170GW,同比增速分别为44%、31%。产业链利润有望迎来再分配,关注产业链中下游与电站环节:硅料供给增加有望带动硅料价格下降,产业链利润或迎来再分配,供需关系与竞争格局为关键因素。新型电池技术有望为光伏行业创造新空间、新格局。 据SMM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350GW,同比增长40%左右,反观国内硅料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244万吨、780GW。同比增长125%、41%。SMM认为,尽管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升级背景下,光伏需求高景气有望持续,但从近两年企业扩产情况看,产业链各环节过剩的预期已经显现。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根据供需关系来看,考虑容配比及各环节损耗,SMM计算2023年光伏对硅片需求量约为437GW,对硅料需求量约为115万吨,硅料及硅片产能均严重过剩。组件方面,据机构此前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新建组件扩产项目规模已超400GW,龙头大手笔扩产加上新秀跨界延伸,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可以预见,光伏火爆的扩产潮之下,各环节产能加速释放,市场过剩风险逐渐增大。 ► 狂飙的光伏产业全景:2022四大制造端并肩发力 政策大势仍在指引!【收藏干货】
SMM12月26日讯:受到国电电力宣布50亿投建海上风电项目消息的影响,今日风电板块开盘持续走强,截止日间收盘涨幅达5.98%。个股方面,金雷股份以超12%涨幅居前,天顺风能、大金重工双双涨停,恒润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等十余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国电电力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象山公司拟投资建设象山1号海上风电工程项,该项目项目动态总投资49.74亿元。公司持有象山公司51%股权,按照股比计算,公司需向象山公司增资5.07亿元用于该项目投资建设。 与此同时,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中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据悉,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一期建设规模为12台单机容量16MW以上的风机,装机规模为20万千瓦,2025年底全部建成并网;二期工程装机容量80万千瓦,计划于2027年底全部投产。 另外,太原重工上周五发布公告,拟引入山西绿色转型发展升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绿色发展基金”)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向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增资3亿元。据悉,本次引入绿色发展基金对新能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及老股转让,有利于提升太原重工资产证券化水平,助力新能源板块发展,加快推动风电产业链拓展和做强做优。 中银证券认为风电招标量维持高位,整体需求景气持续验证,海上风电高增长进入兑现期。整机价格持稳有助于稳定产业链盈利中枢,大宗原材料价格松动有望修复中游盈利能力,产业链方面,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海风、国产化替代环节的龙头企业。海风方面,海缆、桩基环节或受益于2023年海风需求同比翻倍式增长;此外,深远海化是海风长期发展的大方向,漂浮式风机项目逐步落地或带动锚链环节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方面,海外轴承厂涨价背景下,国内轴承性价比优势有望凸显,掌握大兆瓦主轴轴承量产技术的企业有望领衔国产替代,同时国内专业化第三方滚子厂商或凭借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安信证券预计2023年海外居民电价中枢仍将上行,户储需求无忧。相较于波动较大的电力批发市场,海外发达地区终端居民电价调整的频次相对较低,而在2022年批发市场电力采购成本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售电公司普遍对2023年居民电价进行了明显上调,高电价背景下海外户储经济性突出。长期来看,当前欧盟、美国等地区户储仍处于发展初期,潜在渗透空间巨大。因此,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海外户储需求端的变化,在2022年高增长的基础上,2023年行业仍将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此外,11月国内新增风光装机数据较为平淡,看好2023年装机弹性。根据能源局发布数据,11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38GW,同比下滑75.0%,环比下降27.4%;新增光伏装机7.47GW,同比增长35.3%,环比10月提升约32.4%。虽然短期内大型风光项目建设进度受疫情、供应链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大,但随着上游供应链瓶颈的破除以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提速,我们对于2023年国内风光装机弹性仍然较为乐观。
SMM11月29日讯:11月28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时透露,在上市房企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 受此消息带动,房地产板块今日盘初涨幅一度超5%,截止10时15分,板块涨幅达4.67%。个股方面,天房发展、渝开发、中国武夷、城建发展、光大嘉宝、中华企业等超十余股涨停,华发股份、深振业A、华侨城A等近二十股纷纷跟涨。 此次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功能就是“第三支箭”,“第三只箭”正式落地是对房地产市场的重磅利好。5项措施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除信贷、债券融资外,三箭齐发充分说明“稳楼市先稳房企”,为房企后续融资等创造了非常好的空间和机会。 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 11月8日,交易商协会表示,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简称“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1月23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举措,指出要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鼓励金融机构为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鼓励商业银行发行支持住房租赁金融债券等。 在“金融16条”正式发布之际,多个银企合作纷至沓来,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助力房地产融资平稳运行。截止11月25日,工农交建中邮储六大行给予万科,碧桂园,龙湖,美的,金辉,保利,华润,金地,招蛇,中海,首开,越秀,中交建,华侨城,华润,首开,绿城合计17家房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已达12750亿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除信贷、债券融资外,此次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功能就是“第三支箭”,三箭齐发充分说明“稳楼市先稳房企”,为房企后续融资等创造了非常好的空间和机会。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称,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压力,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对房企的意义重大,股权融资将有力推动房企解决资金问题,给行业以关键的“喘息”机会。 房地产政策的持续重磅轰炸,也对黑色系持续利好。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政策带动的市场乐观预期对黑色系影响尤为明显,SMM认为,房地产市场情绪提振,对钢材需求有带动预期,尤其是螺纹。产业链反馈至原材料端,也将带动钢厂开工提振对铁矿石的需求。 市场向好预期带动铁矿石、螺纹、热卷挣脱基本面的束缚,在11月份坐上了上行直通车。尤其是铁矿石,11月份上扬明显,螺纹、热卷也稳扎稳打一路走高。今日截止10时45分,铁矿石涨2.59%,螺纹、热卷双双涨1.04%。 》点击查看SMM钢铁产品期货走势 东吴证券认为,证监会宣布对涉房上市公司的一系列措施利好黑色终端。地产政策再次迎来利好,证监会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及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螺卷延续反弹,基本面来看钢材供需双弱,加上成本端铁矿价格表现的比较强势,盘面短期依然偏强震荡,热卷略强于螺纹,主要风险点是供给会不会迅速恢复。铁矿延续反弹,目前来看生铁产量有望逐步见底,加上钢厂库存低位,同时也将进入补库周期,预计价格保持偏强震荡,操作上建议01多单继续持有。此外,焦炭第一轮提涨已落地,部分焦企对钢厂提出二轮涨价,冬储在即,焦企挺价惜售,现货价格也较为坚挺。 华福证券表示:房地产市场情绪提振,普钢需求有望上升。随着“地产 16 条”的颁布,据公开的信息整理,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对各房企授予的信贷额度累计已达 12750 亿元。此外,11 月监测的 103 个重 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 4.09%,较上月下降 3 个基点。房地产市场政策底已现, 房地产市场融资放松,钢材未来需求有回暖预期。 民生证券表示降准叠加地产端金融支持加码,提振钢铁基本面预期。11月25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叠加周内央行、银保监会发布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16条措施,银行加大对房企意向性融资额度等政策不断释放,提振钢铁长期基本面预期。短期基本面上,本周五大钢材产出周环比下滑8.69万吨,亏损周期延长、采暖季限产等因素影响,钢材产量延续下滑。需求端钢材消费季节性淡季逐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周内螺纹钢表观消费下滑明显。库存方面,社库继续去库,但厂库出现小幅垒库。整体看,目前钢铁基本面呈现弱现实强预期的局面,地产端金融支持不断加码,提振钢铁长期基本面预期。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