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个
昨日盘后,中芯国际与华虹公司(华虹半导体)先后披露第三季度业绩。 其中,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营收117.80亿元, 同比下滑10.56%,环比增长6.03% ;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下滑78.41%,环比下滑51.81%。前三季度其营收330.98亿元,同比下滑2.4%;归母净利润36.75亿元,同比下滑60.9%。 华虹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41.09亿元, 同比下滑5.13%,环比下滑8.08% ;归母净利润9583万元,同比下滑86.36%,环比下滑82.40%。前三季度营收129.53亿元,同比增长5.64%;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同比减少11.61%。 产能与出货量方面: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整体出货量继续增加,环比增长9.5%。由于作为分母的总产能增至79.6万片,平均产能利用率下降1.2个百分点,为77.1%。 华虹半导体第三季度末,折合八英寸月产能增至35.8万片,总体产能利用率为86.8%。第三季度付运晶圆107.70片,同比上升7.4%,环比持平。 展望今年第四季度: 中芯国际 预计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3% ;毛利率将继续承受新产能折旧带来的压力,预计在16-18%之间。 华虹半导体预期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的指引为: 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约在5.6亿美元至6.0亿美元之间 ;预计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约在16%至18%之间。 可以看到,即便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波动,导致业绩波动,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均没有停下扩产的步伐 —— 中芯国际预计全年资本开支上调到75亿美元左右 ;而华虹半导体第二条12英寸生产线华虹无锡制造项目处于厂房建设阶段, 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片,并在随后的三年内逐步形成8.3万片的月产能 。 ▌半导体行业底部将近? “当前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半导体行情尚未复苏。”在今日的公告中,华虹半导体如此说道。 不过相较之下,作为晶圆代工行业龙头的台积电,以及券商分析师的预期则更为乐观。 半个多月前的10月19日,台积电也已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公司第三季度营收5467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10.8%,环比增长13.7%;利润2108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25.0%,环比增长16.0%。 彼时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 芯片市场非常接近底部,台积电将在2024年实现“更健康的增长” ,AI需求将继续成为增长动力,“我们确实看到了PC和智能手机市场企稳的一些早期迹象。” 山西证券11月8日报告指出,半导体制造与封测板块基本面修复依赖于下游需求回暖、带动产能利用率回升。从Q2情况来看,前后道环节稼动率环比均有恢复,Q3继续提高。 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代工厂订单陆续恢复,部分新品拉货形成急单,将带动制造封测板块业绩持续改善 。 国金证券也表示,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手机拉货四季度有望持续; 半导体已整体完成筑底 ,持续看好存储板块和手机链IC。
随着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晶圆制造成本亦有所波动,尤其是晶圆代工降价“抢单”的传闻不绝于耳。 不过,从国内多家晶圆制造厂商和半导体设计公司方面获悉, 逻辑工艺代工受市场需求影响相对较大;但大部分芯片的价格和短期供需关系并不太敏感。随着供需矛盾缓解,部分代工厂商采用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保障生产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低迷的消费、家电等细分市场已出现复苏。一位晶圆厂内部人士表示, 已有家电厂商开始下单,主要是量的复苏。 逻辑工艺厂商受影响较大 近日,国内晶圆龙头厂商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先后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整体营收环比已有下滑趋势,产能利用率松动明显。 其中,以逻辑工艺为主的中芯国际受到影响相对较大。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下降10.8%;毛利率为33.1%,环比下降6.15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为79.5%,环比下滑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全球领先晶圆制造厂商三星亦在近期业绩会上坦言, 由于客户继续调整库存,利用率和收益将下降,后续重点是稳定第二代GAA工艺的开发和确保新的移动/HPC订单。 对于近阶段市场盛传晶圆代工端受需求减弱降价的消息,国内相关下游厂商莫衷一是,但价格相较高峰期回落已为共识。 “现在消费电子整体情况很差,12寸产能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有几家大的消费电子芯片企业甚至最近都不太向晶圆厂下单了。” 上海一家投资机构人士提到。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跟客户沟通情况看,预计今年下半年订单会有恢复。但由于近两年市场新增很多产能,整体价格不一定会同期回升至同期位置。 “大家要把产品和技术做得更有竞争力,跟终端客户捆绑得更牢,不要进入低端的价格竞争。”赵海军在会上强调。 不过,一名接近中芯国际人士表示:“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市场供应紧张趋势已经缓解,部分下游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库存过高的情况。供需紧张时,晶圆制造端定价能力相对较高。而行业景气度下降时,晶圆制造厂可以选择调整产品线或降低价格等方式来保障生产经营。” “大部分芯片的价格和短期供需关系并不太敏感。虽然周期不是很好,也不是说一定要降价。不过,如果降价换来需求,尤其是大客户订单,也是一种不错的销售策略。” 上述人士坦言。 相对而言,特色工艺晶圆制造厂商代工的价格受当前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除不同晶圆代工厂的工艺技术差异外,还存在产品性能与工艺平台的匹配、时间周期、研发投入等切换成本,客户并不会随意切换。” 一家特色工艺晶圆厂商人士表示,当前该公司代工价格稳定。 此外,在消费市场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国产特色工艺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通过产能调整、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新客户导入等措施应对,使得该领域营收逆势上涨。 公司:与供货商积极协商,降低不良影响 尽管晶圆制造领域已经出现产能和价格的松动,但国内相关设计厂商的表现却有所不同,且不同的产品领域差异明显。 国产车规存储芯片龙头北京君正在投资者调研中提到, 部分晶圆厂价格已有一定下调,但价格传导周期受应用领域、市场情况、供应链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类的产品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已经和晶圆厂商签了一个长期的协议,价格和产量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调整。但如果市场不太好,我们也会和代工厂尽量去谈价格,希望能往下谈。”东芯股份相关人士表示,不同的产品价格也不一样,得分开去谈。 中颖电子方面称,受产能长协的影响(约定价格的产能占一定比例),会导致成本较高,压缩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公司会与供货商积极协商,争取将不良影响降低。 而 记者从芯朋微、峰岹科技等多家公司方面了解获悉,目前其代工端的价格并没变化。 对于是否调整长单协议的问题,格罗方德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以某个客户的典型模式看,其把一部分产能从其中一个平台转移至另一个平台,或将利用率不足的产能做转移等方式力争将合同的经济价值始终被实现。 家电厂商开始下单 值得关注的是,在低迷的消费、家电等细分市场已有所复苏。联发科方面称,随着中国政策转向及全球经济趋于稳定,需求可见性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渐改善,公司业务将在2023年二季度开始恢复。 芯朋微方面表示, 2022年四季度以来家电“去库存”渐进尾声,公司相关销售额提升明显。当前,除了标准电源领域外,家电和工控功率类芯片需求量均已回升,且价格并未有波动。 “已有家电厂商开始下单,主要是量的复苏。一方面,6、7月份原本就是家电的旺季,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复苏也带动了家电行业的需求。”上述晶圆厂人士提到。 不过,多家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相关人士坦言, 虽然部分细分领域已有复苏,但整体复苏情况仍需要观察。“现在并没有爆发的那种感觉,大家情况都差不多。”
日前巴菲特砍去台积电超八成仓位的消息,引发后者股价大跌。 即便当地时间周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发话,将台积电称作“地表最强半导体公司(the strongest semiconductor company on Earth)”,也依旧没能挽回台积电的股价跌势。 而监管文件显示,大幅减持这家“半导体王者”股票的,并不止伯克希尔一家机构—— 2022年四季度,老虎环球基金、贝莱德、摩根大通、GQG Partners及资本集团也同样在台积电股票的“大卖家”名单之中 。 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多家机构与伯克希尔一样,刚刚在去年三季度建仓/增持台积电 。 老虎环球基金去年四季度清空所有台积电持仓,共计130万股。同年三季度,其新买入台积电,当时持仓总市值约9000多万美元,仓位占比0.83%。 相较而言,贝莱德的减仓比例要小得多,其抛售约400万台积电股票,去年三季度曾买入12.5亿股。截至去年10月,贝莱德持有的台积电股票总市值883.1亿美元,持仓占比较前一季度末的0.03%大幅提高至2.92%。 另外,投资公司GQG Partners去年四季度将其台积电头寸削减63%,余670万股;基金管理公司Capital Group抛售逾950万股台积电股票;摩根大通卖出约400万股台积电股票。 从台积电美股股价走势来看,去年三季度,台积电区间跌幅近10%,其中11月初触及区间低点59.16美元/股。而今年1月,其股价开始逐步上行,1月24日更是冲上106.43美元/股的阶段高点。 1月3日-2月14日,台积电区间涨幅超过31%;而随着伯克希尔抛售的消息传出,台积电股价已连续两天下跌。 为何伯克希尔选择在四季度减持台积电?律师事务所Gardner, Russo & Gardner合伙人Thomas Russo推测, 巴菲特或已看到环境变化,这可能对台积电不利 ,“伯克希尔保留随时重新配置资金的权利,以应对情况”。 实际上, 近期晶圆代工新一轮降价潮已经打响 :三星、力积电、格芯已直接降价;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代工牌价并未变化,但私下按客户与订单规模不同,给予优惠。 更有台媒预计,晶圆代工厂2023年毛利率或跌回疫情前水平,台积电2023年首季毛利率将缩水至53.5%~55%。 台积电自身对今年一季度的整体展望也不太乐观。公司表示,由于终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叠加客户库存进一步调整,预计一季度营收约167亿-175亿美元;若取区间中值,则环比跌幅超过14%。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同样不看好台积电前景——摩根大通、瑞银、高盛等机构均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积电营收将持续下降,直到3nm产品开始出货之后才有望回暖。这背后涵盖多种原因,例如订单减少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不过,谈及2024年预期时,分析师们相较更为乐观,预计届时台积电营收同比增幅有望达24%。 放眼整个半导体行业,券商分析师多预期行业即将修复。 广发证券指出,芯片设计公司上游的代工价格下降, 预计2023年晶圆代工整体行业价格同比下降约10%~15%之间 。展望2023,预计芯片设计行业库存主动去化,需求持续复苏,代工价格下降逐渐显现,研发的新产品逐步推出, 芯片设计板块有望整体迎来修复行情,优质公司将重回成长通道 。
半导体晶圆代工价格战正愈演愈烈。据台湾电子时报今日报道,近期有消息称, 砍单压力下,晶圆代工商不得不接受IC设计客户的降价要求,连涨两年的代工报价已全面松动。 有晶圆代工厂商印证,近期确实因客户砍单,导致产能利用率大跌,不过对应价格策略也大不同。 其中, 三星、力积电、格芯已直接降价。 近日有消息称,三星发动晶圆代工价格战抢单并将目标锁定在7/6nm成熟制程客户,近月来不断向高通提出优惠条件,降价幅度约一成。另有多家二三线晶圆厂也选择直接降价。 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的名义代工价格虽然并未变化,但私下按客户与订单规模不同,给予不同形式的优惠,其中联电已向愿意在2023年二季度提高晶圆投片量的客户提供10%-15%的价格折扣,世界先进则采用增加免费晶圆的方式让利于客户。 当下,部分一线逻辑IC、存储器IC封测大厂逐步启动或延长“休假不裁员”,2023年上半年,下游客户致力于不拉货、去库存,以致于IC设计端减少投片、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下降。多家晶圆厂已经拉响警报—— 中芯国际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手机占公司总晶圆收入的27%,消费占总晶圆收入的23%,两者加起来共占晶圆收入的一半。但此前,手机约占晶圆收入的35%至45%,这意味手机行业下降非常严重,消费也下降了很多。 联电预估,一季度产能利用率恐由先前满载滑落至70%,晶圆出货量按季节或减少17-19%。 三星坦言,第一季度难逃产业库存调整压力,将使得晶圆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下降。 集邦咨询(TrendForce)甚至表示,全球政经走势仍是最大变数,产能利用率回升速度恐不如预期,预估2023年晶圆代工产值将年减约4%,衰退幅度更甚2019年。集邦表示, 2023年第一季晶圆代工从成熟至先进各项制程需求持续下修,各大IC设计厂晶圆砍单从第一季将蔓延至第二季,而观察目前各晶圆代工厂第一至第二季产能利用率表现均不理想,第二季部分制程甚至低于第一季,订单仍未出现明显回流迹象。 不过,随着砍单、杀价等冲击逐步淡化,处于去库存周期中的半导体产业链并非不见天日,虽然电脑、手机端需求恢复较慢,但电视端已见需求回升,车用、服务器需求持稳小增。 有业内人士乐观认为,部分IC设计公司去年下半年已提前去库存,预计上半年库存天数逐渐恢复正常,IDM厂终端应用升级等因素导致委外订单增加,整体情况开始有利于台积电等代工厂下半年营运重回成长轨道。
新一轮半导体晶圆代工价格战打响。据媒体今日报道, 三星、联电、世界先进等晶圆代工厂商已展开降价 。 其中, 三星打响首枪降低报价,目前主要锁定成熟制程,降价幅度达10%,并已获得部分网络通信芯片厂商的订单 。公司此前频频传出陷入亏损、计划削减产能与资本开支,其日前也坦言,行业库存调整,导致晶圆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下滑。 供应链人士补充称,原本三星晶圆代工业务以生产自家芯片为主,不过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其自家芯片需求也同样受挫,因此闲置产能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并未放弃晶圆代工成熟制程,而是选择率先开启降价吸引客户,希望以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多的订单,并填补产能。 另据台湾电子时报今日报道, 三星眼下已将三星已将抢单目标锁定高通、联发科等7/6nm客户 。 公司近期不断向高通提出优惠条件,将高阶手机等订单交给高通的同时,也在整体代工价格上给予折让,希望高通能将交由台积电6nm代工的Snapdragon 600/700主流系列部分交给三星,甚至接下来都由三星承接。除了高通之外,三星下一目标为积极争取三星手机下单的联发科,同样也企图复制高通互惠互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 此前三星晶圆代工报价便已略低于同行。 而供应链人士认为,如今市场整体需求依旧低迷,公司率先降价,将成为IC设计公司要求其余晶圆代工厂降价的理由——“不降价便转去三星生产”,晶圆代工行业将因此面临降价压力。 的确,在晶圆代工市占率第二的三星的带动下,报道称 联电、世界先进等厂商也开始对客户实行有条件降价。 对此,联电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目前来看报价持稳。不过公司已表示,现阶段订单能见度较低;本季度产能利用率将由去年Q4的90%将至近70%,晶圆出货量同步骤降,毛利率或将跌至近七个季度以来的低点。 总体而言,虽说龙头台积电今年已进一步调涨代工报价,但随着三星打响晶圆代工削价抢单大战鸣响,或将打破原先行业厂商预期平均单价(ASP)有撑的局面。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