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17

  • 国家统计局: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 同比下降9.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9361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55151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079万平方米,增长19.3%。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72799亿元,下降8.8%。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9361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55151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079万平方米,增长19.3%。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7%。 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7%。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中,国内贷款13117亿元,下降11.0%;利用外资37亿元,下降40.3%;自筹资金34781亿元,下降21.4%;定金及预收款36596亿元,下降10.4%;个人按揭贷款18506亿元,下降7.6%。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40。

  • 国家统计局: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15863亿元,同比下降0.5%。从环比看,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882亿元,同比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13245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278074亿元,增长0.4%。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4%,制造业投资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0%。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9%。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4.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7%,道路运输业投资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2%。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9%,中部地区投资下降0.1%,西部地区投资下降0.5%,东北地区投资下降3.5%。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9%。

  • 国家统计局: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198亿元,增长7.2%。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6472亿元,增长7.0%。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198亿元,增长7.2%。 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6472亿元,增长7.0%。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479亿元,同比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54亿元,增长8.9%。1—10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3889亿元,同比增长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551亿元,增长7.6%。 按消费类型分,10月份,商品零售38533亿元,同比增长6.5%;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1—10月份,商品零售343535亿元,同比增长5.6%;餐饮收入41905亿元,增长18.5%。 按零售业态分,1—10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3%、4.7%、3.6%、7.2%,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6%。 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22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010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1.3%、7.6%、8.2%。

  • 国家统计局: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6%。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9%。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2023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6%(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9%。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分三大门类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 分经济类型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增长3.9%。 分行业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4%,纺织业增长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5%,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汽车制造业增长10.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9%。 分产品看,10月份,620种产品中有37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钢材11371万吨,同比增长3.0%;水泥19121万吨,下降4.0%;十种有色金属655万吨,增长8.2%;乙烯282万吨,增长5.6%;汽车277.9万辆,增长8.5%,其中新能源汽车92.7万辆,增长27.9%;发电量7044亿千瓦时,增长5.2%;原油加工量6393万吨,增长9.1%。 10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941亿元,同比名义下降0.5%。 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0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一、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持续回升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增长3.9%。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8%、59.1%、34.5%。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11.9%。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 二、服务业增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 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3%、13.2%、10.9%、10.0%、7.8%。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9%。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增长加快,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479亿元,同比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54亿元,增长8.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8533亿元,增长6.5%;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7%、14.6%、11.4%、10.4%。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全国网上零售额122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010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5%,降幅比1-9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0.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0%、16.7%;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7.3%、29.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 五、货物进出口同比由降转增,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上月为下降0.7%。其中,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进口15681亿元,增长6.4%。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055亿元。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3199亿元,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43亿元,增长0.4%;进口147656亿元,下降0.5%。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5%。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鲜菜价格下降3.8%,粮食价格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2.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和3.6%。 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国家统计局:10月CPI略有下降 PPI环比持平同比略降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0月CPI同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10月PPI环比持平 同比略降

  • 国家统计局:10月PPI环比持平 同比略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一、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3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6.2%,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2%,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上涨0.4%,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7.3%,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7%,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3%,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6.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1%;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7%。 二、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4%,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4%,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4%,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2%;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0.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均下降0.3%。 ►国家统计局解读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10月CPI同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2%。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61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7.9%,影响CPI下降约0.6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0.1%,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5.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6%、2.3%和1.3%,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1%和0.3%;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9%和0.6%。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四平。其中,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 ►国家统计局解读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5%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50.6%和50.7%,比上月下降0.7、1.1和1.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持续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就2023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进行解读。 2023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7%和47.9%,比上月下降0.9和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仍在扩张,但步伐有所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落。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6.2%,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略低于上月。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4.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6.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5%,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但扩张速度放缓。 10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3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50.6%和50.7%,比上月下降0.7、1.1和1.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持续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下降 10月份,受“十一”节日休假和节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一)生产指数保持扩张。受9月份较高基数和10月份工作日减少等因素影响,本月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企业生产景气水平保持扩张。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55.0%,相关行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均低于临界点,企业生产活动放缓。 (二)需求有所回落。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1.8%,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市场需求持续恢复;高耗能行业新订单指数降至46.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均超过六成。 (三)市场预期稳定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稳定。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四)大型企业PMI继续高于临界点。大型企业PMI为50.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特别是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企业产需较为稳定;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7%和47.9%,比上月下降0.9和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五)价格指数下降。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6%和47.7%,比上月下降6.8和5.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较大,相关行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水平波动明显。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仍保持在扩张区间。 (一)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临界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在“十一”节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旅游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同时,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运行。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保持乐观。 (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2%,连续三个月位于57.0%以上较高运行水平,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持较快施工进度。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4%,今年以来始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稳定向好。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放缓 10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9%和50.6%。

  •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前三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逐季回升,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7.8和1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4%、12.7%, 三季度利润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 分月看, 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9%,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企业当季营收由降转增,带动利润加快改善。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品价格逐步回升,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和0.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同比增长0.3%,拉动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连续两个月增长,增速较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六成行业利润好转。三季度,采矿业利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4.5%,增速较二季度加快1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61.0%。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显著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叠加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8.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0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60.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钢铁、石油加工、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8、51.9和28.9个百分点。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明显好转。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扩内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等因素,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消费品行业利润明显好转。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酒饮料茶行业利润由上半年同比下降转为增长5.6%;化纤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4.7个百分点;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3.6—19.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10.3和2.3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0.9、4.5和3.5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盈利空间扩大。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4元,同比减少0.7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2%,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逐季改善,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下阶段,要继续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定企业预期,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向好基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

  •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 2023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 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928.1亿元,同比下降19.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8910.7亿元,下降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281.1亿元,增长38.7%。 1—9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汽车制造业增长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4%, 纺织业下降10.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0.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6.5%。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5万亿元,同比持平;发生营业成本81.96万亿元,增长0.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2%,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4.40万亿元,同比增长6.4%;负债合计94.63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69.77万亿元,增长6.0%;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产成品存货6.13万亿元,增长3.1%。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07元,同比增加0.3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4元,同比增加0.28元。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0.1元,同比减少5.8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7.4万元,同比增加6.0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1.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 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前三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逐季回升,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7.8和1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4%、12.7%,三季度利润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9%,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企业当季营收由降转增,带动利润加快改善。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品价格逐步回升,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和0.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同比增长0.3%,拉动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连续两个月增长,增速较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六成行业利润好转。三季度,采矿业利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4.5%,增速较二季度加快1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61.0%。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显著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叠加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8.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0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60.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钢铁、石油加工、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8、51.9和28.9个百分点。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明显好转。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扩内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等因素,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消费品行业利润明显好转。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酒饮料茶行业利润由上半年同比下降转为增长5.6%;化纤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4.7个百分点;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3.6—19.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10.3和2.3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0.9、4.5和3.5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盈利空间扩大。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4元,同比减少0.7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2%,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逐季改善,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下阶段,要继续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定企业预期,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向好基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