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业内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8月美元指数下跌2.2%,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当月外汇储备较上月末有所增加。 此外,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近日,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3600美元/盎司,刷新历史新高。 业内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指出,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有机构预测,多因素影响下黄金价格有望开启上行趋势。 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是规模上升主要原因 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8月外储数据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具体来看,汇率方面,8月份,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非美货币集体升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2.5%、2.4%、2.3%,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资产价格方面,8月份,受降息预期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4.23%,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1.9%。“美元走弱向全球释放流动性,非美经济体股市大多保持高景气,日经指数上涨4%,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9%。全球资产价格高涨对外储形成支撑。”温彬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8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罕见释放清晰降息信号,美元指数出现一个快速下跌过程中,当月跌幅度达到2.2%。这意味着8月末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是当月外储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走高,美债收益率下行——这会带动美债价格走高。由此,8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也对月末外储规模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王青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8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已升至3.3万亿美元之上,创下2016年1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198亿美元。“这背后主要是受年初以来美元大幅贬值,美债收益率大幅走低,以及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带动。”王青指出,考虑到当前外储规模已处于偏高水平,且当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不排除8月央行实施一定规模的外汇净卖出的可能。这能够将外储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区间。 王青称,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未来增持仍是大方向 黄金储备方面,央行数据显示,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有市场机构表示,8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十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六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 王青分析称,8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冲击力度加大,带动当月国际金价在历史高位基础上大幅上涨。由此,8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继续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王青认为,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3%,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王青进而称,这样来看,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数据显示,9月6日,现货黄金盘中一度大涨逾1%,突破3600美元/盎司关口,刷新历史新高。拉长时间线看,今年以来,现货黄金累计涨幅已超3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4月底以来黄金处在震荡市中,这是关税冲击、美国财政、地缘政治央行购金等因素形成了复杂的多空平衡。但这些因素的改变有望开启黄金上行趋势。“中性假设下,我们的模型预测年底金价有望超过 3730 美元/盎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进一步小幅降至了57.7%,而欧元占比则有所上升。 截至2024年底,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曾为57.8%,这也是IMF自1995年启动统计以来的年末最低水平。 外汇储备是各国政府为应对紧急情况、偿还对外债务和支付进口费用而持有的资金,同时也可以用于干预汇市以抑制汇率剧烈波动。外汇储备包括了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存款和黄金等资产。 根据IMF周三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从2024年四季度的12.36万亿美元增至了2025年一季度的12.54万亿美元,主要反映了其他储备货币兑美元的升值。自今年年初以来,外汇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 其中,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四季度的19.8%升至了20.1%。与此同时,英镑的份额也有所上升。 而增幅最显著的货币当属瑞郎。截至3月底,瑞郎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猛增三倍至0.8%,为自1999年欧元推出以来的最高水平。被广泛视为避险货币的瑞郎今年成为了全球外汇市场上表现最佳的货币之一,兑美元升值了14%。 美元在第一季度贬值近4%,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贸易、安全和经济等领域实施的重大政策调整,动摇了市场对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信心。 随着第二季度美元贬值速度进一步大幅加快,美元在全球外储中的占比份额很可能还将进一步回落。在特朗普于4月初的“解放日”宣布实施广泛关税措施后,美元对一篮子非美货币已贬值了逾7%。 IMF的数据显示,从储备资产规模看,美元储备资产在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了1.4%至6.72万亿美元,但增幅低于欧元储备资产2.6%的增速——目前欧元储备资产的规模达到了2.3万亿美元。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央行正努力分散其资产,以期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度。尽管汇率波动并不等同于储备管理机构的持币意愿变化,但近几个月来的最新事态发展,确实已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美元是否面临失去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及全球货币体系中心地位风险的讨论。 今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应警惕美国“持续上升的债务水平”,美政府需尽快削减财政赤字以应对由关税政策引发的广泛担忧。戈皮纳特指出,美国在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背景下继续扩大财政支出,势必加剧金融市场的不安。
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在市场战战兢兢地仰望高空中的金价时,金价非但没有就此逢高回落,反而继续飞升! 截止4月12日15:57分,COMEX黄金涨1.73%至历史新高点2413.8美元/盎司,沪金主连也再刷历史新高至570.56元/克,日间盘收涨2.69%。 不仅期货黄金涨势如虹,线下金店的金价也涨得让人目瞪口呆。4月9日,周大福黄金价格为725元/克,周生生的黄金价格为722元/克,老庙黄金的黄金价格为723元/克,老凤祥的黄金价格为724元/克。而在3月1日,周大福黄金价格为630元/克,周生生的黄金价格为633元/克,老庙黄金的黄金价格为628元/克,老凤祥的黄金价格为620元/克。一个多月时间里,金价相差近百元。 金价持续上涨的原因 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具有保值、抗通胀等特点。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西方国家制裁措施、美元信誉下滑以及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等因素,都提振了黄金价格上涨。 1、全球货币超发,货币超发总量已经超过历史总和。黄金是自古以来对抗通胀的最佳方式之一,尤其是美元信誉下滑的情况加剧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2、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仍在持续,提升黄金避险属性。 3、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制裁俄罗斯,冻结了俄罗斯的美元外汇储备,削弱了他国对美元的信任度。 4、美联储将结束加息周期,虽然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的预期减弱,但降息是迟早的事。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4月10日在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坚持对降息的预测,降息可能会被推迟一个月,在年底前会有一次降息。美元贬值的预期提振了黄金的避险需求,也只有黄金市场能容纳巨大的美元规模。 5、在房地产保持维稳政策、银行利率低、A股市场信心不足的现状下,目前资金可以去的渠道较少,这也是近期以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大因素。 6、全球各国逃离美元收割:美元债务攀升到惊人的34亿美元,不断刷新纪录!狂增的美元债务让全球市场感到担忧。 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债务增长达到了几乎每100天就增加约1万亿美元的速度。美国债务规模在去年6月15日达到32万亿美元,在9月15日达到33万亿美元,在去年12月29日短暂超过34万亿美元后,于今年1月4日正式突破了这一关口。 7、美债吸引力下降,主要美债持有国减持美债的同时,全球多国央行增加了黄金外汇储备。 从持有美债的主要国家来看,中国从2017年开始持续减持美债,2024年1月持有的美债规模已从2017年的11849亿美元降至7977亿美元。日本也从2021年的13040亿美元降至11531亿美元。 从黄金储备情况来看,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3年各经济体央行继续大举购入黄金,全年净购金量为1037吨,只比2022年的历史纪录少了45吨。2024年央行购金操作继续,以印度为首的央行在2月连续第九个月增加黄金储备。2月全球央行净购买量为19吨,其中,印度央行和哈萨克斯坦央行各增持6吨。据中国央行刚出炉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274万盎司,为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仍低 从2022年11月开始,我国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黄金储备达2235.41吨。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已从2011年的1.1%上升至4.3%,增长幅度达290.91%。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比从34.7%下降到27.7%。黄金和美债“一增一减”反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更加多元化且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 虽然中国黄金储备有所增加,但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仍低,甚至低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黄金占外汇储备的比例都在10%左右,而西方国家黄金这一占比更是超过50%。未来中国黄金储备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外汇储备多元化势在必行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而2022年12月为31277亿美元。 专家指出,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彰显,在过去几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风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和我国外储规模不断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目前,我国主要外汇储备仍以美元为主,而多国过度依赖美元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也令我们看到相关风险。 美联储此前多次大幅加息,导致多国的货币遭遇贬值。为稳定外汇储备情况,我国一面增加黄金储备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另一面减持了美债规模,进一步保证了人民币的安全和抗风险能力。 专家认为,我国外储结构的持续调整,投资多元化资产,如增加黄金储备等措施,可以将风险分散,有效增强外储的稳定性,提升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专家建议,针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变化和挑战,外储资产配置需要不断创新。可以考虑适度增加新兴市场资产、重要大宗商品和其他战略资源等储备。 展望未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多元化之路还将继续进行。 推荐阅读: 》金价上天 金企股票狂飙 矿企近几年加码布局这波赚麻了! 》升破2400美元!金价“疯涨”再创纪录新高 上金所、上期所发调整公告 》刷新认知!COMEX黄金再创新高 首饰金价近720元! 银价高企下游采购较弱 》冲破2300美元/盎司!金价狂刷历史新高 珠宝首饰、贵金属板块大涨 》金价迭创新高 首饰金价逼近700元大关!后续还有新高吗? 》又双叕创新高!COMEX黄金、沪金携手占领新高地 贵金属板块领涨
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 2022年11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持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生效,经济呈回稳向上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