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国内市场“疯狂内卷”,新能源厂商如何把握出海窗口期?【SMM分析】

    一、为什么国内新能源厂商要出海欧洲?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企业疯狂扩产,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国内市场已呈白热化竞争态势,出海成为了各新能源厂商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考虑到市场体量,美国和欧洲市场进入了国内新能源厂商的视野。但随着美国IRA法案的发布,欧洲市场需求旺盛但电芯产能薄弱,欧洲成为中国新能源厂商出海的首要目的地。 二、目前国内新能源厂商欧洲出海情况   在此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加快了前往欧洲布局的步伐。以电池厂商为例,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电池厂龙头企业纷纷赶赴欧洲布局,加紧抢   占当地市场,与欧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为未来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新能源厂商出海欧洲要注意的事项     然而,依靠在欧盟当地建厂抢占市场,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在实际出海过程中,电池厂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若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出海之路必定无法一路通畅。具体来说,电池厂商在欧盟建厂会面临环保、设备、人员等问题。 (一)环保方面   中国电池企业赴欧盟国家建厂要通过环评要求,而欧盟国家环评遵循统一的欧盟环境标准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对应指标要求要远高于中国。除了指标严格,对应的申请流程比较繁琐,若后续工厂生产工艺调整还需进行二次环评,违规后的处罚较为严厉。另外,欧盟国家居民普遍环保意识较强,在当地建设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电池厂有可能受到居民的游行反对。 因此,出海企业要认真对待欧盟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好请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协助进行申请环评。同时,设置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分管工厂建设环保事务,应对工厂运营后面临的各项环保审查,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保障工厂建设生产的正常   运行。 (二)设备方面   欧洲当地缺 乏   新能源产业生产所需的高端设备,也缺少设备运营维护的专业员工。选择将国内设备出口到欧洲,要经过复杂的认证流程,总成本要超过国内的两倍以上,甚至认证成本要高于设备成本。 目前对于设备方面没有   更好的选择,虽然成本高企 ,国 内企业还是选择从国内出口设备到欧洲,并配套对应的运营维护员工,加强对当地员工设备操作的培训,确保设备稳定运转。 (三)人员方面   欧洲国家一般对工厂的本地   员工比例有所要求,通常要求本国员工占比八成以上,而欧洲国家员工工作效率与态度通常不如国内员工,且受到严格的劳动法保护,加上当地文化与中国的差别,容易导致工厂建设运营进度不达预期。 出海企业可以参考宁德时代,提前和当地政府沟通,获取额外签证指标,一定程度上缓解属地化问题。同时,加强对工厂的运营管理,聘用熟悉中欧两地文化的管理人员,整合多方资源,达到理想的生产建设   水平。 新能源产业竞争下半场的帷幕已经拉开,在出海“抢滩登陆”的趋势下,盲目加快国外产能建设不是明智之举,只有深入理解海外国家的“个性”,认清自身优势与短板,针对性开展企业能力建设,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才能迈过磨合期的阵痛,抓住市场机遇,确保企业在重重压力下突围,开启新一轮的业务腾飞。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 出海规模扩大 哪吒成新势力单批次出海冠军

    22日,哪吒汽车官方宣布,3月21日,3600台哪吒V在中国广州南沙港启动出海发运,创造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最大单批次出口记录。 哪吒汽车指出,这也是其深耕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性一步。 伴随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弯道超车”,以及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在多个领域不断扩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利好的发展形势下,以哪吒汽车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不仅是品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哪吒汽车于2022年开启“出海”元年,以“深耕东盟、布局全球”的出海战略路线加速布局。目前,哪吒汽车已成立欧洲事业部、泰国子公司,推出哪吒U国际版、哪吒V国际版、哪吒V右舵版在内的3款海外产品,出海版图遍及东盟、南亚、中东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9万辆,随着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市场前景向好。 除传统出口车企表现靓丽,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2月出口增长较强。未来几个月的低基数对出口促进加大,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高增长。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