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12月12日,东威科技(688700.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新能源设备目前在手订单已接近300台,金额达30亿元以上,现有订单均需在24年底完成。 待年底广德5万多平的二期厂房完工投产,昆山建设项目完成产能将大大提高;vcp扩产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建设完成。公司设备的标准件大部分都可国产化,不依赖于进口,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情况。未来公司也将继续进一步提升改进传统设备的技术,并加大新能源电镀设备的生产规模,研发重点为新能源设备及其他领域电镀设备。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2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VCP从占比80%下降至69%;新能源镀膜设备实现收入7000多万,占比10%左右;其他设备收入也在增长,五金连续镀增加3000多万,龙门设备也有6500多万,五金设备(含龙门)加起来约有1亿。 公司表示, 前三季度毛利率略有下滑主要是因为内部产品收入比例结构有所调整 。其中,VCP设备大概在44%左右;新能源镀膜设备毛利率42%左右;其他设备毛利率在35%左右。公司表示,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毛利率在一定时间内会有波动,这符合大型设备制造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引起毛利率波动的规律。 公司指出,目前其新能源设备在手订单(包括框架协议)30亿元以上。公司将按照协议保质保量保期完成,在产能规划上,明年产能计划不低于100台,规划在100-300台左右;在产能保障上,公司有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技术是相通的,VCP设备生产工人可快速转换用来生产新能源设备。 公司的研发中心及水平设备产业化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建设完成;待年底 广德5万多平的二期厂房 完工投产,可为新能源镀膜设备提供场地保障, 昆山建设项目 完成产能将大大提高;vcp扩产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建设完成。此外, 与巴城政府签署投资协议用于新能源镀膜设备扩能 ,将进一步保障公司产能。后续即使有大订单或者大客户,公司也能有效保障供货,确保每个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零部件上, 公司设备的标准件大部分都可国产化 ,一些非标材料如框架、箱体等都是以自制为主,质量也不错。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口部分标准件,不依赖于进口,不存在被国外卡脖子情况。 公司设备的价格处于900至1500万元/台之间。 设备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而定制的,每个客户的需求不同对应我们的产品价格不同,批量按批量价格,零售按零售价格。如果成套(磁控设备+新能源镀膜设备)采购,价格上将会更有优势。未来公司也将继续进一步提升改进传统设备的技术,并加大新能源电镀设备的生产规模,研发重点为新能源设备及其他领域电镀设备。 对于 12靶真空磁控设备 ,公司透露首台将于近期发出,明年真空磁控设备预计出货不低于50台。目前真空磁控设备客户与镀膜设备客户基本相重合。此外,公司为胜利精密生产的新型设备是在目前6个铜槽的基础上升级至12个铜槽,是比现有设备更高端,速率更快,技术含量更高的大型设备。价格同样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具体价格要待实际制造成功后再定。 公司还表示,如果客户配套使用公司的真空及镀膜设备的话,公司在 复合铜箔 上的成本则预计可以达到2元多一点,然而相比传统铜箔市场价格将大大下降。目前市场已经大规模扩能状态,预计这种趋势不可逆转。
东威科技昨日晚间公告,与胜利精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对新型高速高效水平夹持式复合铜箔电镀设备(两套夹持系统及12镀铜槽,设计生产速度20米/分钟,保底15米/分钟)进行方案评估与开发合作。 胜利精密承诺在设备开发成功、具备量产应用条件和市场存在需求、双方对订单价格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2023年上半年10台、下半年30台的订单锁定公司上述设备产能。 而根据东威科技12月7日披露的调研纪要,目前其设备价格处于900万元-1500万元/台区间——若以此计算,则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的40台设备,对应总价约3.6亿-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8-9月,东威科技的复合铜箔电镀设备已签下三个订单/协议。 在前文提及的调研纪要中,东威科技表示,年初公司对新能源设备的预期约十几台,但目前新能源设备在手订单已达20多亿元,大大高于年初预期。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水电镀已交付10余台,销售收入约7000万元;四季度预计出货20余台;明年出货量将不低于100台,“否则难以完成目前的在手订单”。 至于协议中的另一方,胜利精密11月末公布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目前第一条全制程生产线(1台磁控溅射+1条水电镀)已安装调试完成,第二条水电镀产线也在安装调试中。 预计现阶段每条产线月设计产能约4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3年底可达每月4500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公司以PET为基材的复合铜箔已经在试生产,以PP为基材的复合铜箔也在调试生产中。 复合铜箔入局者众 “成本悖论”引忧虑 如今复合铜箔风头正盛,入局者渐多。此前多只个股“沾边即涨”,股价已创下历史新高,或走出多连阳行情。在一众厂商的助推之下,复合铜箔也已掀起扩产浪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复合铜箔行业已有数百亿元投资扩产计划公布。 而设备商东威科技20多亿元在手订单、100台以上的出货目标,足以见得复合铜箔的扩产势头之盛。从整体进度上看,如今大部分入局玩家普遍已完成研发积累,部分厂商完成样品生产、验证的准备工作,机构预计,2023年将有复合铜箔量产产能出现。 但与之相对的,行业内不乏对这一路线局限性的担忧之声。 先不论复合铜箔可能影响电池内部导热、电池充放电速度,铜箔表面缺陷多、磁控溅射工艺存在技术难点、金属铜/高分子PET界面结合难、PET加工和稳定性差等多个问题。 PET复合铜箔还存在着成本悖论—— 例如,铜箔企业花园新能源认为,复合铜箔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成本较低,但由于影响电池充/放电速度(倍率性能),未来下游终端用户对充放电速度会更加关注。如果电池厂需要提高充放电速度,就会要求复合铜箔增加镀铜的厚度,进而增加成本,这恰恰与降低成本的初心矛盾。 另外,嘉元科技也指出,目前,PET复合铜箔核心生产工艺仍在探索定型阶段,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偏低,成本在短期内较难下降。即使设备端、生产端、应用端等各项工艺、技术瓶颈取得突破,其本身的材料属性也决定了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