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率先推出应用于BC电池的多种创新工艺 本周机构调研多只BC电池、AI大模型概念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周日,本周沪深两市共有254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按照行业划分, 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接受机构调研密度最高 。此外, 计算机、农林牧渔、电力设备等行业关注度有所提升 ,汽车行业关注度有所下降。 细分领域看, 半导体、通用设备和汽车零部件板块位列机构关注度前三名 。此外,电池、软件开发、光学光电子等行业机构关注度大幅提升。 就具体上市公司来看,据Choice数据统计, 汇川技术接受调研次数最多,达到4次 。从机构来访接待量统计,共有10家上市公司接待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澜起科技、星环科技和天奈科技位列前三,分别为257、186和165家 。 在本周接受调研的上市公司中,北向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股票分别为 长安汽车、汇川技术和三花智控,净买入额分别为4.32亿元、1.4亿元和1.35亿元 。 光伏产业链方面,英诺激光周五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近期围绕TOPCon和BC持续开发新工艺,并继续推进钙钛矿领域。 在TOPCon和BC领域,公司率先推出LSO工艺、率先系统性提出应用于BC电池路线的多种创新工艺 ,包括直接减材法、间接减材法、增材法和金属化。 通灵股份周二发布调研纪要显示,公司生产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产品为下游光伏组件的配件, 可以用于TOPCon、HJT及BC等电池组件 。海优新材周一发布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全年实现胶膜产品出货总量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单层POE胶膜在BC组件得以稳定应用、TOPCon组件用新型EPE共挤型胶膜因其性价比优势明显,占比正在快速提升。 AI大模型方面,新炬网络周五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智能运维产品研发过程中积极利用模型算法和知识图谱等AI技术赋能智能运维与数字员工业务场景, 已积极启动运维AI大模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 ,通过多模型融合方案及运维知识增强,支持各种运维场景的生产力提升。 星环科技周五发布调研纪要显示,公司在去年5月份“向星力·未来数据技术峰会”上, 即发布了垂直领域金融大模型“无涯”和大数据领域大模型“求索” 。公司也将自研的机器学习运维平台Sophon MLOps体系,在实现了机器学习运维管理的六个统一,不断加强研发,继续开发了支持大模型运维(LLMOPs)的运维平台Sophon LLMOps。 汤姆猫周四发布调研纪要显示,公司正进一步丰富汤姆猫AI讲故事的产品内容,同时携手西湖心辰团队持续完善产品的多模态、长期记忆、情感感知等功能模块; 公司海外团队研发的首款AI手游《Talking Ben AI》已在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南非等地区开启首轮海外测试 。

  • 9月以来,机构共调研了26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其中有15家公司接待机构数量超过100家。 据《科创板日报》统计,自9月以来,接受机构调研数量靠前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有: 整体来看, 半导体板块、机器人概念、BC电池涉及的相关环节备受机构追捧。 半导体板块机构调研热度不减,接待量排名靠前的晶晨股份、东芯股份、宏微科技、国芯科技等公司均属于半导体板块,不过多数公司9月以来股价呈下跌趋势。 其中,晶晨股份共接待363家机构的调研,位列调研数量第一,但其股价9月以来累计跌幅达28.01%;宏微科技、国芯科技等公司股价也呈现不同幅度下挫。 另外,设备板块也备受机构青睐,步科股份9月共接受222家机构调研,位列第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步科股份、凯尔达、奥普特均为机器人概念股。 接待量排名第四是激光设备厂商海目星。由于9月初隆基绿能在业绩会上明确指出,确定BC电池为主要技术路线。因此,BC电池的相关动态备受关注。海目星在调研纪要中指出, BC路线经过2-3年的发展,公司更专注于BC的精细研发和中试。目前公司BC 产品已实现突破,和客户共同开发。 部分芯片需求回暖 就半导体板块而言,芯片需求复苏情况、新品研发进展等是机构较为关注的问题。 晶晨股份表示, 以历史营收高点2022年二季度作为对比,今年二季度整体营收已恢复至同期八成左右水平, 其中海外恢复力度更大。第二代 Wi-Fi 蓝牙芯片已于今年 8 月出货,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另外,公司汽车电子芯片已在多个国内外知名车企量产、商用,包括但不限于宝马、林肯、Jeep、极氪、创维等。 东芯股份指出, 目前工业类应用需求比较平稳,其余的板块市场需求仍然有待逐步复苏。SLC NAND 的市场价格在底部运行,从公司的接单能见度来看,下半年的出货数量环比持续改善, 消费电子特别是智能手环的产品对 SLC NAND 的需求持续增长,对 SLC NAND 的容量的需求也在提升。 国芯科技完成了H2040、H2048、H2068和CCP1080T芯片的研发。其中,H2040已经完成芯片测试,进入市场推广。 整体半导体市场方面,据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7%,7月全球销售额环比增长2.3%,已连续第五个月环比小幅上升,虽然单月销售额同比仍然下滑,但同比降幅逐步收窄。 中信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 半导体周期已经进入触底反弹阶段,当前AI、SIC等方向存在结构性高增长机遇,展望2024年,半导体整体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反弹。 机器人概念引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概念股被多家机构“踏破门槛”。上文图中接待量靠前的步科股份、凯尔达、奥普特均属于机器人概念股。从消息层面来看,近日特斯拉Optimus官方号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执行各种任务的最新视频;工信部在9月13日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将人形机器人列为4个重点方向之一。 在调研过程中, 机构关注较多的问题是产品降本空间、下游应用情况等。 步科股份表示,无框力矩电机产品降本主要体现在材料成本和工艺两个方面,随着产品规模扩大和在工艺、材料上的创新, 产品会存在一定降本空间,通过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就下游场景方面,步科股份透露, 目前公司下游的应用领域中快速发展的就是厂内物流AGV/AMR(工业移动机器人) ,最主要的是一些高端智能制造,包括锂电、光伏、新能源等场景应用,这些场景开始采用移动机器人AGV和AMR去取代传统的人工搬运。 凯尔达则指出,公司已成为少数几家同时掌握机器人焊接设备、机器人手臂及控制器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未来,公司将以焊接应用领域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多领域工业机器人。 奥普特主营机器视觉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3C行业的精密组装、外观缺陷检测等环节,锂电行业前段的涂布锟压、中段工艺的电芯组装、后端化成分容检测、模组Pack段检测等环节。 浙商证券认为,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 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