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

  • 并购案被否决 美国钢铁与日本制铁状告拜登政府

    美东时间周一(1月6日),美国钢铁公司和日本制铁公司提起两起诉讼,指控美国总统拜登、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主席以及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的CEO合谋破坏了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 2023年12月,日本制铁宣布斥资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该交易自公布之初就面临强大的阻力。无论是拜登,还是即将上任的特朗普都公开反对这笔交易。 尽管日本制铁尝试了各种措施来挽回这笔交易,但拜登最终还是于上周五以国家安全为由,正式否决了这笔交易。 美国钢铁和日本制铁随后在美国提起了两起诉讼。 其中一项诉讼是:两家公司请求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撤销这一决定,并称选举年的政治因素干扰了国家安全审查程序。除了拜登之外,在诉状中被点名的还包括负责外资审查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 美国钢铁公司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而宾夕法尼亚州是对美国大选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摇摆州之一。 CFIUS是由美国财政部领导的跨部门政府小组,主要负责审查外国对美国的投资交易是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另一项诉讼在匹兹堡联邦法院提起,指控Cleveland-Cliffs及其首席执行官Lourenco Goncalves以及USW主席Dave McCall存在敲诈勒索和反竞争行为,试图阻止日本制铁完成收购。 Cleveland-Cliffs是美国第三大钢铁生产商,该公司曾试图竞购美国钢铁公司,但最终被日本制铁的出价击败。 白宫发言人周一表示,拜登的决定是基于国家安全和贸易专家的评估,认为交易会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多年来,针对CFIUS审查程序和美国总统对外国商业交易的否决提起的法律诉讼屈指可数。 美国钢铁此前警告称,如果找不到买家,可能会将总部搬离匹兹堡,并关闭一些老旧的钢铁厂。

  • 印度对华软磁铁氧体磁芯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4年12月23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Soft Ferrite Core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基于到岸价(CIF)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涉案生产商Huzhou Hao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的反倾销税为CIF31%、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Yibin Jinchuan Electronics Co., Ltd.)和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Ltd.)的反倾销税均为0、其他中国生产商的反倾销税均为CIF35%。涉案产品的印度海关编码为85051110。涉案产品仅限于以下形状和长度的锰锌基软磁铁氧体磁芯: a)长度为10毫米至128毫米的EE/E/EF b)长度为20毫米至71毫米的PQ/EQ c)长度为24毫米至35毫米的ET d)长度为03毫米至202毫米的环形线圈(带涂层和不带涂层) e)长度为10毫米至141毫米的UU/UI f)长度为20毫米至245毫米的I形棒材 g)长度为11毫米至67毫米的ER 2023年9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企业Cosmo Ferrites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启动反倾销调查。案件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及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12个月)。 (编译自:印度官方公报网) 原文:https://egazette.gov.in/WriteReadData/2023/259700pdf

  • 超精细金属掩膜版FMM国产化现新进展 最大门槛在于攻克这一材料

    有着“OLED行业光刻机”之称的FMM精密金属掩膜版(Fine Metal Mask,下称:FMM),及其Invar36金属薄带原材料迎来本土化新进展。 近日,在众凌科技新产品技术联合发布会上,该公司发布了两项技术成果:一是与太钢精带联合研发的大宽幅FMM用Invar金属薄带量产成功;二是大尺寸产品用G8.6 FMM产品试量产。 众凌科技创始人徐华伟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众凌科技这次在国内实现大宽幅G8.6世代FMM产品试量产成功,是全球继日本DNP后第二家达成这一目标的企业。该产品宽幅达到350mm以上,长度延展至1.7m,产品面积较G6产品激增近40%,规格达到行业主流需求水平。 FMM最大门槛在于高纯超薄Invar材料 在新型显示技术AMOLED领域,我国企业与韩国三星、LG等国际巨头的竞争激烈,部分细分领域的材料末端仍长期受制于老牌海外企业,FMM及其Invar36金属薄带原材料,处于长年受制于海外单一供应商的状态。 据了解,FMM是OLED面板生产中必不可缺的核心生产消耗性模具。如果说FMM是影响OLED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Invar则是决定FMM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 据徐华伟介绍, FMM的主要最大门槛在于获得高质量的Invar合金卷材 ,短期发开替代厂商,长期自研国产化材料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但对团队技术研发和整合能力要求极高。 其次, “FMM需求Invar体量太小 ,全球市场仅6亿人民币/年,国内大型钢厂基于自身体量(都是千亿体量),无法从投入产出角度符合商业利益有动力去开发超薄Invar”。 再者是技术门槛, 由于OLED和FMM产业前期的垄断原因,彼此上下游也都属于黑箱行业。 上中下游之间理解非常浅,上游无法洞悉下游现在及未来的价值点,并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和技术开发。 特别是钢铁行业的粗放式规模化加工距离半导体级别的微米级别精细加工,行业鸿沟巨大,仅靠上游环节主动开发,从而去穿透下游环节难度极高。 太钢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对《科创板日报》等媒体表示,目前众凌科技与太钢精带联合研发的可量产Invar薄带产品宽幅已达400mm,厚度精准至25um,厚度均一性控制在≤0.7um,契合FMM行业主流需求规格。双方还透露,未来产品宽幅将向500 - 600mm迈进,厚度有望减薄至15um级别。 对于材料国产化,清华大学张百哲教授表示,三星显示也在联合DNP和日立金属,通过FMM的品质代差和差异化垄断供给打压中国OLED企业抢占韩国份额的速度。“做材料国产化,要做到头。否则是两个不行:一是容易被卡脖子;二是难以实现盈利。” 赛迪研究院显示领域首席研究员耿怡在会上表示,显示面板产业链的协同合作非常重要。“我们长期关注显示产业上游的材料问题的解决,而一直忽视了显示面板产业上游材料商也面临材料需求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材料端的产业合作应被重视起来。” G8.6世代OLED的新一轮布局 得益于OLED显示的技术日益成熟,OLED在手机端对LCD技术的渗透和替代已超50%。以LCD技术为主流的平板、笔记本等中大尺寸显示产品,也已开始向OLED技术转移。车载、平板、笔记本、桌面显示等显示产品开始尝试将LCD屏幕替换为OLED技术。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表示,随着OLED显示技术在下游包括平板、手机、电脑,以及AR、VR的应用,OLED面板市场需求不断加快。 “FMM作为OLED的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模具,其在尺寸精度、平整度还有稳定性等方面要求变得愈发严苛, 成为决定OLED面性能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 G8.6面板尺寸较G6世代增大一倍,用于生产15寸-30寸上下的中大尺寸面板有更好的排版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且中大尺寸产品像素密度较小尺寸显示要低,其电路背板要求也有更大技术余量。 故用于中大尺寸显示OLED的关键模具G8.6 FMM的需求就形成了新的技术挑战。 OLED大尺寸浪潮下,FMM也开始为适配第8代OLED面板作准备。 日本DNP于2024年6月宣布,开始在位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黑崎工厂运营一条用于制造第8代OLED显示面板用的FMM产线。之后,韩国材料商Poongwon Precision也宣布完成了第8代FMM制造设备的引进和安装。另一家韩国显示设备制造商Olum Material也表示,将开始为第8代OLED面板开发FMM。 根据QYResearch的调研数据,2022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用FMM市场规模大约为60亿元。随着OLED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80-100亿元。 虽市场增速较快,但其国有化率目前仍较低。 据了解,全球OLED显示面板用FMM核心厂商包括Dai Nippon Printing (DNP)全球一家独大,Toppan Printing和Darwin等老牌台企日企受困于DNP独占日立金属Invar原材料,已于2023年至2024年陆续退出市场, DNP独占全球99%以上份额。 为推进FMM本土化发展,我国OLED产业在众凌、寰采星等企业解决G6及以下低世代FMM的国产化之后,也在积极开发量产更大尺寸的G8.6 FMM产品。 据众凌科技副总经理赵明烜介绍,众凌科技大宽幅G8.6世代FMM产品,宽度≥350mm,长度≥1.7m,面积较G6产品增大40%,该规格为G8.6 世代OLED产线主流需求中高端规格。截至目前,众凌科技从原料到FMM产品,已能覆盖全品类FMM及对应下游OLED显示产品。 另据媒体报道,寰采星科技在完成G6及以下低世代FMM的国产化供给之后,也陆续完成了G8.6 FMM产品的开发工作,将择机量产。 徐华伟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外产品一般交期要求为35至50天,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寿命周期较短,众凌科技有机会把交期压到25天。” 产能方面,徐华伟表示,第二期设备已经下单,第三季度可投产使用,预计产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能覆盖国内约70%市场需求。 关于FMM未来发展方向,徐华伟表示,“随着大尺寸OLED逐渐普及,金属薄带原材料尺寸越来越宽,强度也要提升。因此, FMM会朝着更薄、更精细、更宽、更长的方向发展。”

  • 拜登否决“百年钢铁”收购案!美专家痛批:已严重背离全球化原则

    当地时间1月3日,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正式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这意味着这起“百年钢铁”收购交易案被拜登正式挥刀斩断。而在不少美国专家看来,这也进一步表明,美国已经在反全球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百年钢铁”收购案告吹?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曾为美国的桥梁、建筑以及美国海军舰队提供钢铁,在上世纪一度是美国工业的传统支柱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美钢陷入持续亏损,钢铁产量和市值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美国同类公司。 在2023年底,日本制铁公司(新日铁)宣布了计划收购美钢的消息,一度推动美钢公司股价暴涨。然而,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阻拦却令这笔交易陷入僵局。 过去几个月来,美钢一直辩称,将公司“卖身”给新日铁是该公司唯一的生存之道。然而,无论是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还是候任总统特朗普,都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点。 在拜登口中,即使美钢的收购方是一家来自美国亲密盟友——日本的公司,也可能会引起对于所谓“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忧。 拜登周五在阻止这笔交易时指出,有“可信证据”表明,新日铁141亿美元的出价将“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带来风险”。 但是他并没有说明所谓的证据是什么,只是援引了一项冷战时期的法律——《国防生产法》,该法案赋予总统掌控经济的权力,以确保关键商品的供应。 然而在此前,这项《国防生产法》主要是被用于确保军事装备的供应。 这进一步提醒人们,美国对于“美国国家安全潜在威胁”的定义已经泛化,尤其是在贸易和投资方面。 “国家安全”概念已被泛化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商务部官员、现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的比尔·赖因施(Bill Reins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把朋友和盟友宣布为安全威胁是不寻常的,但他(拜登)就是这么做的…… 国家安全的定义似乎确实比以前更宽泛了。” 一直以来,日本都被看作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 比尔·赖因施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拜登政府都已经严重背离了全球化原则 ——而过去全球化原则一直是美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一个标志。而美国在这一转变中所依赖的,就是这个定义模糊的国家安全概念。 考虑到美国钢铁公司总部位于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这场收购案也是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的一个政治热点,因此,特朗普和拜登对于这一收购案的立场也存在不可否认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United Steelworkers)站出来反对该交易后,情况进一步恶化。 “当总统或政府中的其他人用国家安全理由来为某些行动辩护时,他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定义(国家安全),”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地缘经济中心的常驻高级研究员莎拉·鲍尔勒·丹兹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分析师本·斯蒂尔(Benn Steil)和伊丽莎白·哈丁(Elisabeth Harding)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及一些其他国家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来阻止他们反对的行动。 斯蒂尔和哈丁写道,虽然这一例外条款通常是用来阻止高度敏感的商品,但 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现在经常利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来证明,对可可豆、动物饲料、照明产品和门框等无害商品的贸易限制是合理的。” 或对在美外资产生“寒蝉效应” 2023年,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继续增长——而这一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的推动。但支持更多外资流入的人士担心,美国政府在美钢收购案上的决定将对外资发出一个不详信号。 美国商会负责国际贸易工作的约翰·墨菲(John Murphy)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可能会阻止其他外国公司在美国扩大生产。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为美国提供了近100万个就业岗位。 墨菲表示,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可能会对在美国的国际投资产生寒蝉效应”。

  • “百年钢铁”收购案临近终局:据称拜登将挥刀斩断150亿交易

    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将彻底阻止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案,结束两家公司向美国政府和两党的游说。 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预计最快于本周五(1月3日)宣布阻止这笔150亿美元的交易。长期来看,拜登政府总体上对这起并购案持慎重,且偏向反对的态度。 两名知情人士表示,日本制铁很可能会对拜登的决定采取法律行动。其中一位人士表示,白宫尚未就这一决定通知日本制铁公司。 近年,美国钢铁持续亏损,产量和估值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同类公司。2023年12月,日本制铁宣布计划以约149亿美元的总价现金收购美国钢铁,当时这笔交易溢价大约四成。 2024上半年,美国钢铁股东以超过98%的多数赞成了收购计划。但由于公司是美国的“百年品牌”,尤其是在去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背景下,交易在美国政界受到了许多异议。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曾威胁要取消这笔交易,并誓言要通过关税和税收优惠的组合来保护这家百年品牌。 先前,拜登一度将“难题”交给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但CFIUS未就收购案达成共识,把决定权又交还给了拜登。 对此,日本制铁社长今井正曾表示,日本制铁已做出多项承诺,以解决CFIUS提出的国家安全问题,并补充称,他认为“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各个钢铁厂所在地区的社区,这项收购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今井正表示,“我希望拜登总统能够理解这项收购对美国经济的重要价值。”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通过这些行动可以发现,最终决定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主导,甚至更国家安全都不怎么相关。 媒体分析称,如果交易最终被阻止,可能代表着美国长期开放的投资环境出现了反转,进而打击日本等合作伙伴未来在美国投资和并购的兴趣。

  • 全面掀起“大干60天”热潮 中国五矿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咬住目标不放松,确保年度任务圆满收官。坚持实干、干实作风,压茬推进、狠抓落实。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激发争先创优活力……”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上下以“弓满弦张、争分夺秒”的精神状态加压奋进,掀起“大干60天,冲刺全年旺”活动热潮,各级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亮点纷呈、金属矿业增储上产、重大项目建成落地,坚决扛起“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创新亮点纷呈 五矿勘查科研团队在前期成功开发出99.99996%超高纯石墨产品的基础上,攻克“长循环低成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等6套关键技术,建成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其中,“天然石墨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科研成果经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恩菲自主研发建成世界首条炭热还原烟气中二氧化硫制硫磺技术中试线,硫磺产量达到吨级,所产硫磺纯度达99.96%,品质达工业硫磺优等品标准,为有色、钢铁冶金过程副产含二氧化硫烟气处置提供了创新方法,进一步拓展至电力、建材等行业,为脱硫石膏大宗固废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12月12日,由中冶武勘投资建设的岩洞氢储能系统在湖北大冶开工。该系统不仅解决了规模化储氢难题,还能灵活适配工业用氢、交通能源、分布式供能等多种应用场景,为氢能产业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评价该项目实现了3个“全球领先”,即水平隧洞式岩洞储氢全球首例、单库储氢规模(5万标立方米)全球领先、洞室储氢全产业链集成全球领先。 由中冶京诚自主设计供货的周口钢铁5600毫米宽厚板粗轧机一次性热试成功。该套轧机各项技术参数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宽度超过5500毫米的轧机,打破了5000毫米级轧机设计被国外供货商垄断的局面。 金属矿业增储上产 11月26日,湖南有色黄沙坪矿业边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在湖南郴州开工,其中,新增投资8.9亿元,设计产能150万吨/年。长沙矿冶院、长沙矿山院、中国二十二冶、中国华冶共同参与项目选矿、竖井工程标段建设。该项目通过新建“两井、一道、一选厂”,有效解决资源接续问题,极大优化井下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机械化、智能化和本质安全水平。 湖南有色铜业公司持续挖潜增效,在延链、补链、升链、建链上下功夫,电解挖潜改造提升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3天。11月份,该公司实现阴极铜增产3308吨,质量全部达到A级铜标准。12月份,该公司与中国五矿所属锡矿山、远景钨业等共同入选2024年首批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五矿发展托管的五矿曹妃甸全力推进港口集约型绿色炉料基地建设,研发推出基于智能算法的混匀配料优化系统,推动企业精混产量逆势同比增长37%,再创历史新高;经过技术攻坚,推动“五矿标准粉”精矿回收率、精粉铁品位等核心质量指标达到同区域内行业领先水平;深化期现结合,在大连商品交易所I2501期货合约上顺利完成1万干吨“五矿标准粉”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成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转现平台完成的首笔国产混矿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 中钨高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管理提质,柿竹园公司万吨技改尾矿库项目于11月27日动工启动;香炉山钨业新增钨资源开发选矿厂建设项目总图爆破开工,新建一座产量2000吨/天的选矿厂,投资总额3.9亿元,达产后,各项工艺技术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金洲公司研发团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DIMS和齿科工具等新产品迭代升级,助力企业竞争力再提升。 五矿勘查连续在南岭地区老矿山边深部取得找矿突破,累计获取铅锌、金、银、钨、萤石、铜等资源,达到中大型规模。 重大项目建成落地 五矿矿业所属辽宁陈台沟铁矿项目建设取得超阶段目标进展,作为国内首批“铁资源开发计划”和首个超深井、超大规模开采“双超”铁矿山,该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高地温、长距离独头掘进距离长、大硐室施工温度高通风困难、冬季防冻等难点,为关键线路施工提供保障,建设工程量已超额完成计划。 五矿勘查石墨产业项目克服高寒地区低温天气,奋力推进生产建设,现已建成全球较大的绿色、低碳、智能石墨矿山,国内领先的选矿、球形、高纯石墨项目正在全力推进生产线试生产,各生产线开足马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 锂项目技改三期是五矿盐湖将碳酸锂的生产方式从老卤转为原卤,最终形成15000吨/年碳酸锂产能,推动企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11月份以来,该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拉满建设进度条,目前,该项目车间的基础、钢构、彩板已全部完成。 11月5日,由上海宝冶承建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一标段)全面封顶。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级文化场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41760.1平方米,分为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两部分。该项目对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极高,建设各方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了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双控。 11月25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广西融从高速项目龙被底大桥全幅贯通,标志着项目38座桥梁全部贯通。该项目位于广西西北部,路线全长56公里,共设桥梁38座,隧道11座。该项目建成后,融从高速将成为贵州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至广东省最便捷的省际通道,也是贵州省经融水苗族自治县连接柳州市至北海市的出海通道。 11月20日,中冶长天首个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项目——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新2号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项目顺利投产,创目前国内外同级别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最短耗时纪录。该项目是北营炼铁总厂为响应国家超低排放号召,在新2号高炉炉顶采用双级引射系统,以实现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的目标,助力北营炼铁总厂节能环保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 招标项目所在地区:青海省 西宁市 大通回族自治县 一、 招标条件 中铝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中铝股份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采购 (招标编号: 0124-ZB13966)招标人为中铝物资供销有限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 企业自筹 ,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二、 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2.1 项目名称:中铝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中铝股份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采购 2.2 项目类型:货物类 2.3 项目概况:中铝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为中铝股份青海分公司采购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 2.4 项目地点: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自治县 2.5 招标范围: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供货数量:5200件 具体技术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2.6 交货期:首批500件合同签订后30日内到货,90日内全部到货 2.7 交货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自治县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2.8 质量要求:符合第五章 供货要求(技术规范)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性能要求 2.9 质保期:到货使用后12个月。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中铝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中铝股份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槽阳极钢爪采购项目公告

  • 新船签约量达2007年以来最高 订单最远排至2030年!船厂产能为定价关键

    新造船市场持续火热,船价格高位上行,国内船厂订单饱满最远已排至2030年。业内担忧未来船厂过度扩产,以及上游主机厂配套设备供应难跟上船厂交船节奏。 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2024年12月27日,13000TEU/13500TEU型的新造集装箱船的价格为1.83亿美元,较1月5日的1.725亿美元增长6%,船价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最高点。 有船厂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船厂数量相比上一波新造船周期时少,产能缩减,造船需求大,使得船价高企。但目前不少船厂为应对需求,扩船坞增产能,产能的投入叠加当前各船厂效率的提升,需谨防未来产能过多的风险。 克拉克森13000/13500TEU新造集装箱船价格变化(来源:克拉克森) 需求旺盛 新船签约量大 克拉克森报告显示,2024年市场共订购了2342艘船,总吨位为64.3m CGT,总吨重为163.3m DWT。到目前为止,2024年的签约量(以CGT计)达到了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仍比2007年创纪录的总数(75.4m CGT)低15%。 从克拉克森新造船订单数据来看,截至12月,沪东中华在手订单为91艘(7.6m CGT),江南造船99艘(4.2m CGT),外高桥造船83艘(3.5 m CGT)。 以造船集团计,中国船舶集团共810艘(30.3m CGT)在手订单,其次为韩国HD现代(原现代重工)445艘(19.5 m CGT)。 财联社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获悉,其旗下上海三大船企,中国船舶(600150.SH)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2024年累计交船69艘,新接订单128艘,同比增长19%和70%,中高端船型达到98%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江南造船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首艘大型Mark III Flex型薄膜式17.5万立方米大型LNG船“AL SHELILA”于今年11月底,提前2个月命名签字交付,实现突破,成为继沪东中华之后,我国第二家成功交付大型LNG运输船的船企。 此外,外高桥造船建造的第二艘国产大邮轮“爱达·花城号” 主船体搭载已完成91%,预计于2025年1月中旬实现整船贯通。 前述船厂人士表示,本轮造船周期,基于船东对未来预期的看好,叠加未来航运业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促使了其在船舶领域的重新投资。“不少船东在经历一定时期,综合考虑利用老旧船舶争取市场份额的性价比后,可能会选择集中拆除旧船,重新造船填补运力。” 订单排至2030年 业内称需谨防过度扩产 从克拉克森的新造船订单预订信息来看,地中海航运MSC下单由松发股份(603268.SH) 收购的恒力重工承接的24000TEU型集装箱船,以及马士基下单由扬子江船业(股票交易代码:新加坡交易所BS6)建造的集装箱船订单,已排至2030年。 新造船价格,也已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而造船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尽管较年内低点有所回升,整体来看仍处于低位。 此前江南造船相关负责人就透露,2024年下半年交付的船已经可以盈利,预计2025年船厂整体将保持盈利,所接2026年起交付的新船订单价格为高价订单。 需求旺盛,船坞有限,是当前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 克拉克森研究认为,船位紧张的背后是全球造船产能的下降。上一轮周期中,造船产能在2011年达到峰值。2011年之后,航运业造船市场经历了漫长的淘汰过剩产能过程,至2020年产能下降40%。当前造船产能逐渐增加,但对比上一轮周期,克拉克森认为全球除中国以外不具备大量的产能重启和扩张潜力。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恒力集团在大连签署《恒力重工(大连长兴岛)配套产业园产业发展协议书》。根据协议,在《恒力重工(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产业发展协议书》基础上,恒力集团将再增投资20亿元,同步建设恒力重工(大连长兴岛)配套产业园。 同月,扬子江船业集团的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靖江。项目将利用岸线长度约为1320米,占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30万吨级造船坞一座,20万吨级舾装码头一座,10万吨级港池一座,年生产能力约80万载重吨,预计2026年底完工投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船厂扩大产能的举措产生担忧。“停工的船厂复产、大型船厂又扩大产能,且当前船厂造船效率远高于上一轮周期,并在不断提速建造,这意味着产能很可能过度扩张,进而影响船价。”前述船厂人士如是说。 该船厂人士进一步表示,当前上游主机厂商已忙得停不下来,很难预测2026年-2027年交船高峰期时,主机厂的供应能否跟上船舶建造的节奏。因此船厂后续接单时,也会将比如主机厂商的配套设备的供应问题纳入考量。

  • 富煌钢构:并购“卡位”高速视觉赛道 钢结构业务不再扩张|公司调研

    钢结构行业景气度不佳,富煌钢构(002743.SZ)盯上了大股东旗下的科技行业资产,计划转型高科技行业。“未来公司会双主业发展,其中,钢构不会再有较大的投入,高速视觉业务会成为公司发展的重心。”富煌钢构业务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日前,富煌钢构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视界”)100%股权。 前述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并购标的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内稀缺的高速视觉行业,“如果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对其资金需求、品牌知名度、市场开拓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帮助和支撑,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卡位高速视觉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视界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持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主营高速图像采集、分析与处理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视觉感知技术,打破了欧美日的技术垄断,其高速摄像仪(高速相机)系列产品的用户遍及全球。 高速摄像仪又被称为“时间的显微镜”,通过将时间不断细分,不断突破视觉极限,让人类和人造智能体获取到更准确的信息。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及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影视广告、体育竞技、生物医学、自然规律揭示和探寻、智能交通、大众生活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高速视觉行业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中国只有20年的行业,属于具有代表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公告显示,目前全球高速视觉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Phantom、Photron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第二梯队则以中科视界、NAC为代表,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方面已经逐渐接近第一梯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拥有和第一梯队企业竞争的实力。 “近期,中科视界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业务负责人表示,中科视界在招投标市场占据的份额在逐年增长,从2019年的约8.6%提升到了2023年的22.2%,2022年公司产品“千眼狼”已经大幅领先NAC,接近Phantom、Photron两个头部品牌。 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球高速相机中标情况来看,中科视界“一家独大”,占据58%的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4%。从中标金额看,中科视界占据12月份高速相机中标金额的49%,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战略重心转移 富煌钢构是一家集钢结构设计、施工、制作、安装及总承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产品应用于大中型工业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会展中心、市政桥梁、住宅建筑等领域。 不过,由于钢结构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本密集等特点。特别是2021年以来,受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出现波动。同时,受地方政府财政趋紧等因素影响,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高。 据公司财报,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富煌钢构账上现金5.95亿元,应收账款30.62亿元,净资产32.33亿元。 “公司现有的主营业务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钢结构业务后续会保持现有规模,不再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发展重心转向做大高科技板块。”业务负责人表示。 对公司目前高企的应收账款,业务负责人表示,化债政策已经出台,公司的很多客户有政府和国企背景,眼下来自政府方面的应收账款有改善趋势,“公司部分大额应收款近期有望收回。” “交易完成后,中科视界注入公司,将为公司开辟高速视觉领域的增长曲线。公司将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将战略重心由钢结构业务逐步转向科技板块,这符合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战略规划。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充分发挥实际控制人及股东的资源优势,推动高速视觉业务的持续增长与公司的转型升级。”公司业务负责人表示。 据其介绍,并购募集资金可以给中科视界使用,助力其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中科视界纳入上市公司体系,无疑提升了其品牌知名度。“中科视界是高速视觉领域头部企业,但目前其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只有10%左右,公司会积极推动其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并进军全球市场。” “最牛风投”组团参与 从中科视界的股东情况来看,这家公司一直深受市场化机构和国有资本的青睐。据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毅达资本参与了公司最早一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在整个投资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中科视界完成了估值超过20亿的上亿元融资。这场并购吸引了多家国资背景基金参与,安徽省投资集团、合肥建投、合肥产投、滨湖科学城创投、包河金投等组团参与,有“最牛风投”之称的合肥国资出手,也是本次交易的一大看点。 业务负责人表示,中科视界属于国内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的核心企业,是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肥国资之所以参与,应该是看中了中科视界的科技属性和良好发展前景。 财联社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合肥产投资本始终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用心培育“耐心资本”,投资了艾创微、欣奕华材料、华升泵阀等一大批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合肥建投2017年投资晶合集成,奠定了合肥最牛风投的基础。

  • 收购美钢案已岌岌可危?新日铁作出最后一搏:恳请拜登批准交易

    去年12月,日本钢铁巨头新日铁宣布,计划斥资2万亿日元(约合149亿美元)收购美国港铁公司,遭到美国两党一致反对。如今,足足12个月过去,这笔交易的命运仍然前途未卜。 今年12月底,就是这笔收购案的原定截止日期。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本周四,新日铁表示,已延长其收购案的交割期限。公司高管近日也不断向美国政界发声,希望为挽救这笔收购案的命运作出最后一搏。 新日铁仍在做最后一搏 美东时间本周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新日铁收购美钢案的决策权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他有15天的时间做出决定,究竟是同意还是否决这笔交易案。 然而,这笔交易的命运其实已经岌岌可危,因为无论是现任总统拜登还是候任总统特朗普,都已经明确表达过对这笔收购案的反对。 为了挽救收购案,新日铁周四推迟了这笔交易的截止日期,将其从之前的2024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延后至2025年第一季度。 新日铁高管们表示,有信心此次收购将保护和发展美国钢铁公司。 本周三,日本新日铁社长对记者表示,在美国的钢铁生产区中,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的提议得到了支持。 日本高管们重申,新日铁已做出多项承诺,以解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并补充称,他相信双方在理解方面取得了进展。 新日铁社长表示:“在钢厂所在的各个地区,有相当多的人支持这次收购。我希望拜登总统能够理解……此次收购对美国经济的价值。” 呼吁拜登批准交易 本周三,新日铁向拜登提交了一封信,该信由美国钢铁厂所在地区的24名美国市政官员签署,要求美国总统批准这笔收购交易。 信中写道:“我们恭敬地请求你倾听钢铁工人和其他经济安全与美国钢铁公司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声音——他们一致大声疾呼,这笔交易必须得到批准。” 为了赢得对收购的支持,新日铁此前还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表示将保护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并投资于对其未来增长至关重要的美国设施。 新日铁和美钢此前都表示,他们计划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这笔交易。然而,该交易遭到了强大的美国钢铁工人工会(USW)的反对。 本周,USW在声明中表示,上周他们与新日铁高管会晤了两次。该工会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即新日铁并不关心美国钢铁厂的长期安全,并敦促拜登维持该公司在美国的所有权和运营。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