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0个
在面临欧美市场的围追堵截后,中国光伏企业正在纷纷寻求海外新的生产基地,中东地区无疑成为众多企业理想的投资地。 光伏电池生产企业钧达股份(002865.SZ)周四晚间公告称,其与阿曼投资署达成投资意向协议,拟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10GW的Topcon高效光伏电池产能,总投资7亿美元。项目分两期实施,每期5GW。 钧达股份指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龙头企业,为积极践行全球化发展战略,深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满足海外光伏市场需求,公司拟布局海外高效电池产能,持续加强光伏电池海外市场供应能力。 公司方面表示,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环节,该项目的建立将促进阿曼光伏产业链的形成,并吸引更多相关配套企业落户阿曼。该项目将有助于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水平,提高阿曼的就业率,并为阿曼的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支持《阿曼2040 年愿景》。 钧达股份今年2月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若能成功登陆港股,钧达股份将有望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片生产商。公司资料显示,本次发行H股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在阿曼投资计划公布后,钧达股份的海外布局已基本展现出来:通过港股市场融资,在中东建立生产基地,着眼全球市场。 构建本地产业链 近年来,中东地区各国为了适应全球减排行动及推动本国经济更加多元化,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中东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资源充分,具备良好的光伏发展环境,再加上当地政策支持,因此近年来当地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相当迅速。根据InfolinkConsulting统计的数据,2023年,中东光伏需求约为20.5GW-23.6GW,以土耳其、沙特、阿联酋为首的市场光伏需求量大幅增加。 中东各国不仅邀请全球企业提供光伏组件或参与电站建设,而且亦希望借其优越地理位置和本地巨大需求,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占据全球光伏组件八成市场份额的中国光伏产业,成为中东各国招商的理想目标。 中国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无论是上游的硅料和硅片加工、中游的电池片和组件、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都有很强的实力。 来源:钧达股份H股招股材料 此前,国内光伏产业链中的不少优质企业已先后公布中东投资意向,例如硅片大厂 TCL中环 去年10月宣布,拟与沙特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推动在沙特共同建设光伏硅片项目,一期目标产能预计20GW。 今年5月硅料大厂 协鑫科技 宣布,拟与阿联酋主权基金穆巴达拉合资在阿联酋建设颗粒硅生产设施。该项目有望在2024年开工建设。 除上游外,中游的中国企业亦将目光转向中东市场,例如 天合光能 去年10月与ADPorts、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签署阿联酋项目的合作备忘录,规划中的产能包括约5万吨高纯硅料,30GW的晶体硅片和5GW的电池组件,分三期建设。
6月11日,中设新能源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隆基乐叶,投标报价16600万元,单价0.83元/W;中标候选人第2名晶科能源,投标报价16900万元,单价0.845元/W;中标候选人第3名天合光能,投标报价17360万元,单价0.868元/W;中标候选人第4名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740万元,单价0.837元/W;中标候选人第5名正泰新能,投标报价16840万元,单价0.842元/W。 本次招标合计总容量预计200MWp,双面双玻PERC组件20Mwp,双面双玻N型组件180MWp,电池片尺寸均为182mm及以上。
6月12日,工信部方面发布2024年1-4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2024年1-4月,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83.8GW,同比增长20%,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27亿美元。 以下是具体原文: 2024年1-4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2024年1-4月,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83.8GW,同比增长20%,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27亿美元。 多晶硅环节,1-4月全国产量达70万吨。 硅片环节,1-4月全国产量达320GW,出口量达26.3GW。 电池环节,1-4月全国晶硅电池产量240GW。 组件环节,1-4月全国晶硅组件产量196GW,同比增长52.9%。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2024年1-4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作为SNEC展会重要“前菜”,“SNEC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于6月11日-14日在上海举行,近二十家光伏头部企业“一把手”进行多场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行业内卷加剧,如何破局成关键,多位企业家提到,鼓励技术创新,同时上下游更要协同发展。 大会的另一看点是格力电器(000651.SH)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首次现身SNEC,并演讲。作为跨界光伏的家电企业领袖,董明珠在现场频频为格力“光储空”(光伏+储能+空调)产品带货,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制造业的感触:“市场不相信眼泪”,协同发展是必然的,但竞争是更需要的。通过竞争,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市场维护得更好。 行业冰河期,大家更要“活下去,留在这儿”。供需严重错配的当下,光伏产业的下半场方向在哪里? 光伏为何出现超级内卷? 当前,光伏产业正在面对多重挑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史玉波致辞时表示,光伏正在面对技术上的挑战。虽然光伏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要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创新。 他还表示,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存在差异,需要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同时,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 “产业变化两重天,行业遭遇历史上最强的内卷,供需严重错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当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光伏产业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欧美贸易壁垒导致外需收缩、出口下滑,全球光伏供需失衡加剧。 无序扩张,是导致产业内卷的重要原因。赛拉弗董事长李纲在圆桌对话中表示,跨界企业的大量进入,造成了阶段性的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现有的产能全部开工,9个月时间可以完成过去20年的装机量。 压力重重,是众多在场企业家的共同感受。同质化竞争、重复性建设、跨界挤压、唯低价中标等,给产业带来了陷阱。 对此,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认为,破除内卷需要先找出根因。他认为出现当前情况的主要的根因是,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资,地方政府过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机构无序投放、遍地开花,资本市场过度逐利,推波助澜。 朱共山认为,内卷加剧与全行业对于供需关系的错判,以及行业固有技术似乎已经触碰天花板,导致准入门槛不够等不无关系。“科技上限决定了产业上限,行业现有技术的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的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抗供应链的失衡,这才是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 “前途是光明的,现实有点骨感。”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在概括当下产业发展时表示,“市场、出口、土地、消纳的制约都在起作用,短时间之内市场还不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怎么面对产能过剩?这是行业面临的新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企业家还谈到了低价竞标的影响。李纲认为,企业为了保证开工率,兑现投资人承诺,无底线低价抢单,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在他看来,低价中标是导致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因素。 而低价竞标,也确实成了诸多光伏企业“心头之痛”。十一科技董事长赵振元表示,中标不应以最低价中标,这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乱象如果不整顿,对行业的伤害会更加严重。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破局” 虽然行业正处于“冰河期”,但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会学认为,这不能改变光伏代表了能源的未来。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经济性优势,光伏已经从补贴走到了平价,未来和其他的能源相互补充、相互结合,随着电网智能化进一步增强,光伏发电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未来。 乐观的预期是,光伏产业将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新格局。朱共山概括称,材料与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数转网联”的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改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但当务之急在于,如何改变当前困境。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在交流中表示,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应对。 从供给侧,钟宝申建议,光伏从业者应该坚持创新驱动,行业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同时推动各种适应不同场景产品的标准化,例如分布式光伏用于建筑领域的标准目前还不成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滞后于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在需求侧,光伏的需求未来非常巨大,需要提升消纳能力,加大“源网荷储”的发展。 多位与会企业家也认为,除了要进行产能在短期内急速扩张带来的供给侧调整外,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增加需求,行业才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量天花板。除了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政府调控“有形”的手也至关重要。 赵振元建议,应当加强宏观调控,重大的新能源项目应该由国家发改委备案,新产能一定要实行备案制,没得到批准的不能上。 杨立友在现场也呼吁,要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包括更强大、更智慧的电力系统;国家层面上能不能释放一批错误定性的土地,使得新能源项目建设更健康、更有冗余的推动;出台鼓励政策,促进行业的兼并重组,可能对行业冲出寒冬有帮助。 高纪凡则建议,要树立新发展理念,各级政府应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要协同发展,共建行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他倡导,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之间要协同发展,并且倡导全球光伏产业之间协同创新合作。
今日港股光伏产业链整体跌幅居前。 截至发稿,彩虹新能源(00438.HK)跌超8%,顺风清洁能源(01165.HK)跌近4%,新特能源(01799.HK)、福莱特玻璃(06865.HK)均跌超3%,信义能源(03868.HK)、协鑫新能源(00451.HK)跟跌。 消息面上,受市场下行、库存压力、竞争加剧及海外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厂商近期纷纷减产甚至停产以减少损失。 数据来源:SMM(上海有色网) 据SMM调研,5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加速大幅下跌,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价格竞争再显白热化。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组件厂调整生产计划,整体来看6月光伏组件的排产预计将降至46.5GW,环比减少6.3GW,降幅达11.9%。 另据国信证券电新团队跟踪数据显示,5月胶膜、玻璃、银浆等光伏辅材的价格也全线下跌。可见行业景气度仍有待修复。 此外,6月6日起,美国已正式恢复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的关税征收。上述消息也明显利空市场对光伏产业链的短线情绪。 SMM认为,短期内终端需求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未有明显爆发趋势,6月光伏组件实际产量恐有继续下调的可能性。 招商期货分析师徐世伟也在6月10日的报告中表示,3月、4月国网装机低于预期,市场担心因储能问题导致的装机受阻,部分电池片新建产能出现停工。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期货还提醒称,需谨防装机数据继续不及预期,组件产业链悲观引发的负反馈。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史玉波表示,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根据国家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约315GW,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200GW,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和生产国,在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光伏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技术上的挑战,虽然光伏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但要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需要在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系统集成等方面不断创新。 二是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挑战,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存在差异,需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三是环境和社责任的挑战,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 智慧能源系统的建设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通过智慧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的全方位优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智慧能源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提升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智慧能源领域中国同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在智能电网、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智慧能源的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微电网、储能系统等推动了能源的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此次大会是清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推广平台,也是未来能源变革的新方向、新路径的研讨交流平台,希望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市场技术创新,市场趋势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的发展是全球共同的事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需要携手并肩,互相互学互鉴,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成果,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够进一步深化各国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6月11日,天合光能董事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纪凡表示,从浦东到虹桥,从新国际博览中心到国家会展中心,SNEC首次移师进博会举办地,迎来新的里程碑。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是国际交流的新舞台,而恰逢天合光能上海国际总部坐落于此,与SNEC做了“好邻居”。天合与SNEC一起,共同打造全球光伏的新名片。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参会之余,莅临天合光能上海国际总部指导工作、共谋发展! 去年的SNEC热闹非凡,有喜也有忧。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制造端的产值快速下降,进出口金额大幅下滑,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寻找根因、反思突破。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着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中国光伏正是如此。我的思考,主要的根因是,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资,资本市场过度逐利,推波助澜,地方政府过度招商、一哄而上,金融机构无序投放、遍地开花。 如何破解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共建行业有序发展的行业新生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各方要下定决心,破除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中央政府要统筹规划,地方政府不能一哄而上,要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避免招商以后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总书记说,不能光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上,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要进一步压实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促进地方经济、保障金融安全。其实中央近期已经释放“严”字当头、失责必问、问则必严的强烈信号。 第二,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关键成果和重要无形资产。总书记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大行其道,跨界跨行的企业和原有公司的高管出去创业,随意侵犯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能够成功的话,哪一个企业有动力投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投入从事技术创新和研发?如果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能得到严惩,就不可能走出“以创新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今年“两会”期间,我提出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认可。 第三,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要协同发展,共建行业协同发展新生态。光伏产业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光伏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见,各自为战、过度竞争,只会导致过热过冷的交替循环。行业内的企业或者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或者是随波逐流被动应对,行业困难时号称要抱团取暖,企业发展好时又想一家独大,永远在低水平的竞争怪圈中,走不出来。总书记说,“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我们把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面开放,与全国和全球的科研机构开放合作,我们积极推动共建光伏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进行产业链的协同,我们倡导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并且倡导全球光伏产业之间协同创新和协同合作,实现“新质”与“高质”的双向奔赴,携手共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新生态。
近日,中国电建北京院成功公示了商都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EPC总承包工程的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 据悉,本次招标分为3个包件,具体中标企业如下:包件一由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件二由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包件三则由双良新能科技(包头)有限公司。 根据招标公告,商都县的光伏草业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占地总面积约4141.2440公顷。项目包括七个不规则的光伏场地,每个场地的光伏容量在90MW至330MW之间,总建设规模为1500MW。项目计划安装575Wp单晶硅光伏组件共计3120000块。 各包件组成详情见下: 中国电建北京院作为EPC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中标企业将负责各自标包内的光伏电池组件供应。此次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6月8日,华润电力2024年第2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来自于协鑫集成、华耀光电,其中标段1、标段2中标企业为协鑫集成,标段3中标企业华耀光电。 从中标价格来看,最低价为0.77元/W,由华耀光电报出。 招标公告显示,华润电力此次共采购N型组件1.85GW,分三个标段招标,标段1、标段2、标段3总容量分别为550MWp、750MWp、550MWp规模的光伏组件,采购组件类型均为N型双面双玻单晶硅光伏组件。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新能科技(包头)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送达的《成交通知书》,招标项目为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院商都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成交金额人民币53,279.89万元。(以最终签署的合同为准) 根据项目招标公告信息,商都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东南方,规划建设容量1500MW,本期一次建成。本工程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设计方案。本光伏场区分为单方阵交流侧额定容量为3,200kW,共469个方阵;项目直流侧总装机容量为1,794MW。 本次项目预计成交金额为人民币53,279.89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比重为2.30%,对公司经营业绩将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到相应的《成交通知书》,但尚未签署正式合同,合同主体可能会发生变更,合同签订和合同条款尚存在不确定性,项目具体内容及项目金额以最终签署的正式合同为准。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