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

  • 2月份世界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7%

    据世界钢铁协会对71个成员的统计,二月份世界粗钢产量为1.488亿吨,同比增长3.7%。 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中国产量为8120万吨,增长3.5%。亚洲其他国家中,印度产量为1180万吨,增长11.4%。日本产量为700万吨,增长1.1%。韩国产量510万吨,下降1.5%。伊朗产量220万吨,增长14.3%。 土耳其产量为310万吨,增长46.6%。 欧盟27国产量为1060万吨,下降3.3%。其中,德国产量为310万吨,增长4.4%。 俄罗斯产量为570万吨,下降4.4%。 美国产量为650万吨,下降1.2%。 巴西产量为280万吨,增长13.1%。

  • 中钢协: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192.89万吨 环比下降0.14%

    据中钢协,2023年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28.92万吨、生铁1814.56万吨、钢材1961.34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92.89万吨,环比下降0.14%,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78%,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2.03%;生铁日产181.46万吨,环比增长0.01%,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7%,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10.89%;钢材日产196.13万吨,环比增长2.55%,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9%,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7.15%。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49.30万吨、环比下降0.08%。

  • 前三季度世界粗钢产量增长0.1% 9月产量下降1.5%

    据世界钢铁协会对63个国家的统计,前三季度,世界粗钢产量累计为14.06亿吨,同比(以下同)增长0.1%。其中,9月份产量为1.49亿吨,下降1.5%。 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中国前三季度产量为7.95亿吨,增长1.7%。其中,9月份产量为8210万吨,下降5.6%。 印度前三季度产量为1.04亿吨,增长11.6%。其中,9月份产量为1160万吨,增长18.2%。 日本前三季度产量为6540万吨,下降3.6%。其中,9月份产量为700万吨,下降1.7%。 韩国前三季度产量为5040万吨,下降0.4%。其中,9月份产量为550万吨,增长18.2%。 土耳其前三季度产量为2450万吨,下降10.1%。其中,9月份产量为290万吨,增长8.4%。 欧盟27国前三季度产量为9620万吨,下降9.1%。其中,9月份产量为1060万吨,下降1.1%。 俄罗斯前三季度产量为5710万吨,增长4.8%。其中,9月份产量为620万吨,增长9.8%。 美国前三季度产量为6060万吨,下降1.4%。其中,9月份产量为670万吨,增长2.6%。 巴西前三季度产量为2400万吨,下降8.0%。其中,9月份产量为260万吨,下降5.6%。

  • 8月份世界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2%

    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对63个国家的统计,8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1.526亿吨,同比增长2.2%。 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中国8月份产量为8640万吨,同比增长3.2%。 亚洲其他国家中,印度8月份产量为1190万吨,增长17.4%。日本产量为710万吨,下降2.9%。韩国产量为560万吨,下降5.9%。伊朗产量为160万吨,下降24.1%。 土耳其产量为280万吨,下降2.9%。 欧盟27国产量为910万吨,下降4.4%。其中,德国产量为280万吨,下降1.0%。 俄罗斯产量为640万吨,增长8.9%。 美国产量为700万吨,增长1.1%。 巴西产量为270万吨,下降5.9%。

  • 7月份印度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4.3%

    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对63个国家的统计,7月份,世界粗钢产量为1.585亿吨,同比增长6.6%。 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中国7月份产量为9080万吨,同比增长11.5%。印度产量为1150万吨,增幅14.3%。日本产量为740万吨,上涨0.9%。韩国产量为570万吨,下降9.0%。伊朗产量为200万吨,下降1.5%。 土耳其产量为290万吨,增长6.4%。 欧盟27国产量为1030万吨,下降7.1%。其中,德国产量为300万吨,下降0.5%。 俄罗斯产量为630万吨,增长5.8%。 美国产量为690万吨,增长0.5%。 巴西产量为270万吨,下降4.7%。

  •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针对粗钢产量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原料处处长吴勇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钢铁市场不太可能如2008及2015年后一样迎来新一轮上升走势,粗钢产量难以再创新高。房地产是影响钢铁需求的关键变量,螺纹钢是影响钢材总体价格走势的标杆。如不进行有效的产量控制,未来钢铁行业可能在微利边缘徘徊,甚至出现亏损。吴勇指出,未来基建投资有望延续,预计2023年投资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SMM认为,此消息对于硅锰合金市场或存在新的利空消息,未来下游螺纹钢对于硅锰需求增速会再次放缓,据SMM了解,当前中国硅锰合金企业产量偏高且库存较多,因此未来硅锰价格空长期偏弱。短期内还需关注北方夏季高温用电情况,是否存在成本支撑。

  •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建龙西林钢铁提钒转炉产能置换方案公示称,按照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有关政策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原〔2021〕46号)要求,建设提钒转炉须保障钒钛磁铁矿入炉配比应高于60%,高炉铁水含钒量应大于0.2%。新建提钒转炉与炼钢转炉错跨布置,采用双联模式进行提钒冶炼,不得用于炼钢。新建转炉不能用于炼钢产能置换和出让,与之双联的炼钢转炉不得单独出让产能,出让须同步拆除双联的提钒转炉。根据提钒工艺特征,新建提钒转炉不得配套建设合金料仓、副枪系统、炉外精炼设施及配套建设连铸系统,否则视为新建炼钢转炉,需按要求进行产能置换。企业已承诺落实前述要求,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坚决关停和拆除。现将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提钒转炉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方案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 公示期为: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25日。若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工业和信息化厅反映。 联系人:原材料工业处李志刚 联系电话:13101618168

  • 世界钢铁协会:2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降1.0%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24亿吨,同比下降1.0%。 2023年2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10万吨,同比下降11.9%;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66亿吨,同比提高3.0%;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50万吨,同比下降12.6%;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24.9%;中东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提高11.5%;北美粗钢产量为830万吨,同比下降5.5%;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40万吨,同比下降21.3%;南美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下降3.1%。

  • 统计局: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795.9万吨 同比下降1.7%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评读: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新动能继续成长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3]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4]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 其中,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795.9万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134033.5万吨,同比增长0.3%。在此前公布的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数据中,2022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为101300.3万吨。 原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国家统计局 2023年2月28日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保持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长3.0%。国民总收入[3]1197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员劳动生产率[4]为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 年末全国人口 [6] 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农民工 [8] 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9] 上涨0.4%。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16个,持平的为1个,下降的为53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个,下降的为64个。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27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1225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261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1%。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 [11] 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 [12] 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 [13] 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14] 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 [15] 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700.3万辆,比上年增长90.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3.4亿千瓦,增长46.8%。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 [16] 4382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年网上零售额 [17] 1378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908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4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近1.7亿户。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 [18] ,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62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6513亿元,增长4.0%;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56985亿元,增长3.2%;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7946亿元,增长1.3%。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59766亿元,增长3.0%;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90289亿元,增长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绿色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19] 比上年下降0.1%。全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2.8%,未达标的城市占37.2%;细颗粒物(PM 2.5 )年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Ⅳ类断面比例为9.7%,Ⅴ类断面比例为1.7%,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45万公顷,减少47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52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减少2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00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14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7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产0.5%。其中,夏粮产量14740万吨,增产1.0%;早稻产量2812万吨,增产0.4%;秋粮产量51100万吨,增产0.4%。全年谷物产量63324万吨,比上年增产0.1%。其中,稻谷产量20849万吨,减产2.0%;小麦产量13772万吨,增产0.6%;玉米产量27720万吨,增产1.7%。大豆产量2028万吨,增产23.7%。 全年棉花产量598万吨,比上年增产4.3%。油料产量3653万吨,增产1.1%。糖料产量11444万吨,减产0.1%。茶叶产量335万吨,增产5.7%。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18万吨,增长3.0%;羊肉产量525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长1.4%。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长6.8%。年末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长4.3%。 全年水产品产量6869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568万吨,增长3.2%;捕捞水产品产量1301万吨,增长0.4%。 全年木材产量1069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7%。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78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1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私营企业增长2.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7%,纺织业下降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 [23] ,火电装机容量133239万千瓦,增长2.7%;水电装机容量41350万千瓦,增长5.8%;核电装机容量5553万千瓦,增长4.3%;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6544万千瓦,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增长2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4039亿元,比上年下降 [24] 4.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3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61611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040亿元,下降9.5%;私营企业26638亿元,下降7.2%。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制造业64150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315亿元,增长4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2元,比上年增加0.9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9%,下降0.64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25] 为75.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369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922亿元,增长8.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674亿元,下降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855亿元,下降2.3%;金融业增加值96811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73821亿元,下降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7934亿元,增长9.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9153亿元,增长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7%,利润总额增长8.5%。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26] 50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226122亿吨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亿吨,下降1.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9587万标准箱,增长4.7%。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6亿人次,比上年下降32.7%。旅客运输周转量12921亿人公里,下降34.6%。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190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1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5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873万辆,增加1627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7740万辆,增加1003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6685万辆,增加954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7]14317亿元,比上年增长4.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4亿件,包裹业务0.2亿件,快递业务量1105.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0567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17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9]1083万个,其中4G基站603万个,5G基站231万个。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8628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6834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9.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0]589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386万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31]55380万户,增加5513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32]18.45亿户,增加4.47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0.67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33]10.6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5.6%,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2618亿GB,比上年增长18.1%。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0448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28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95792亿元,增长0.5%;餐饮收入额43941亿元,下降6.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7%,饮料类增长5.3%,烟酒类增长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5%,化妆品类下降4.5%,金银珠宝类下降1.1%,日用品类下降0.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9%,中西药品类增长12.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家具类下降7.5%,通讯器材类下降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7%,汽车类增长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6.2%。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增长5.1%。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35],东部地区投资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184004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373842亿元,增长3.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310145亿元,增长0.9%。基础设施投资[37]增长9.4%。社会领域投资[38]增长10.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办公楼投资5291亿元,下降1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647亿元,下降14.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36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34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6947万平方米,增加4186万平方米。 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34万套,基本建成181万套;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全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涉及居民876万户。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654亿元,增长10.5%;进口181024亿元,增长4.3%。货物进出口顺差58630亿元,比上年增加15330亿元。对“一带一路” [40] 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38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出口78877亿元,增长20.0%;进口59461亿元,增长18.7%。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 [41] 进出口额12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服务出口28522亿元,增长12.1%;服务进口31279亿元,增长13.5%。服务进出口逆差2757亿元。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 [42] 新设立企业38497家,比上年下降19.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327亿元,增长6.3%,折1891亿美元,增长8.0%。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4519家,下降15.3%;对华直接投资金额891亿元,增长17.2%,折137亿美元,增长18.6%。全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亿元,增长28.3%,折683亿美元,增长30.9%。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2%,折1169亿美元,增长2.8%。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410亿元,增长7.7%,折210亿美元,增长3.3%。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折155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849亿美元,下降5.3%,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为54.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6万人。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166614亿元,下降3.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 2 )余额266.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狭义货币供应量(M 1 )余额67.2万亿元,增长3.7%;流通中货币(M 0 )余额10.5万亿元,增长15.3%。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43] 32.0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多0.7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44] 344.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9.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12.4万亿元,增长1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4.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8.5万亿元,增加26.3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9.1万亿元,增加20.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4.0万亿元,增加21.3万亿元。人民币普惠金融贷款 [45] 余额32.1万亿元,增加5.6万亿元。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67195亿元,比年初增加24702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60361亿元,增加11522亿元。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93473亿元,减少90亿元;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66888亿元,增加11613亿元。 全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46]15109亿元,比上年减少1634亿元。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341只,筹资5704亿元,比上年增加353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123只,筹资2520亿元;沪深交易所A股再融资(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9405亿元,减少1986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83只,筹资[47]164亿元。全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北交易所发行债券(包括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筹资64494亿元,其中沪深交易所共发行上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13只,募集资金419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48]挂牌公司6580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232亿元。 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49]13.7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0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4695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451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726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712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485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791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3937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7757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1]31370元,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45,比上年缩小0.05。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52],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脱贫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1元,比上年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54]10590元,比上年下降0.5%,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3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952万人,增加1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55] 134570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32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807万人,增加849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111万人,增加82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9127万人,增加4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608万人,增加856万人。年末全国共有68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4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 [56] 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 [57] 1083万人次。全年领取国家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27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899个。民政服务床位 [58] 849.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22.3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10.0万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9万个,社区服务站50.9万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0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95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19万个项目。截至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01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12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36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624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59] 142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60] 2441家。全年授予专利权432.3万件,比上年下降6.0%;PCT专利申请受理量 [61] 7.4万件。截至年末,有效专利1787.9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328.0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62] 9.4件。全年商标注册617.7万件,比上年下降20.2%。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7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63] 的比例达到12.93%。 全年成功完成62次宇航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十五号等任务相继实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嫦娥五号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句芒号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成功发射运行。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实现一箭22星发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国产C919大型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并交付首架。投入商业运行的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年末全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69家。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1128个,累计完成对94万家企业的认证。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266项,其中新制定1382项。全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 [64] 为93.29%。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4.2万人,在学研究生365.4万人,毕业生86.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 [65] 招生1014.5万人,在校生3659.4万人,毕业生967.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 [66] 招生650.7万人,在校生1784.7万人,毕业生519.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47.5万人,在校生2713.9万人,毕业生824.1万人。初中招生1731.4万人,在校生5120.6万人,毕业生1623.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01.4万人,在校生10732.0万人,毕业生1740.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4.6万人,在校生91.9万人,毕业生15.9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23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总流通[67]72375万人次;文化馆3503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9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0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全年生产电视剧160部5283集,电视动画片89094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380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68]105部。出版各类报纸266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114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9]8.09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36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0886万卷(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2180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0.9%。 全年国内游客25.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2.1%。其中,城镇居民游客19.3亿人次,下降17.7%;农村居民游客6.0亿人次,下降33.5%。国内旅游收入20444亿元,下降30.0%。其中,城镇居民游客花费16881亿元,下降28.6%;农村居民游客花费3563亿元,下降35.8%。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门诊部(所)32.1万个,村卫生室58.8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40万人,注册护士5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75万张,其中医院766万张,乡镇卫生院145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 [70] 84.0亿人次,出院人数 [71] 2.5亿人。 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72]42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73]37.0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平方米。全年我国运动员在15个运动大项中获得93个世界冠军,共创11项世界纪录。在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9枚金牌,奖牌总数15枚。全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5项国际赛事中获得41个世界冠军。在北京第13届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8枚金牌,奖牌总数61枚,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位。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4]76.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9.8万公顷,增长13.2%;房地产用地[75]11.0万公顷,下降19.4%;基础设施用地45.8万公顷,增长20.7%。 全年水资源总量2663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99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其中,生活用水下降0.5%,工业用水下降7.7%,农业用水增长3.7%,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增长8.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76]53立方米,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立方米,下降10.8%。人均用水量425立方米,增长1.3%。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1.4%。种草改良面积[77]321万公顷。截至年末,国家公园5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煤炭消费量增长4.3%,原油消费量下降3.1%,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2%,电力消费量增长3.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上升0.4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1.6%,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8%,吨钢综合能耗上升1.7%,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4%,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78]下降0.8%。 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79]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81.9%,三类海水占4.1%,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4.0%。 在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的320个城市中,全年昼间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5.0%,较好的占66.3%,一般的占27.2%,较差的占1.2%,差的占0.3%。 全年平均气温为10.51℃,比上年下降0.02℃。共有4个台风登陆。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7万公顷,其中绝收135万公顷。全年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3亿元,因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3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7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4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09起,受害森林面积约0.5万公顷。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0963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97人,比上年下降20.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54人,上升22.7%。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46人,下降7.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世界钢铁协会:2023年1月全球粗钢产量为1.453亿吨 同比下降3.3%

    2月23日,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53亿吨,同比下降3.3%。2023年1月,中国粗钢预估产量为7945万吨,同比提高2.3%。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3年1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20万吨,同比下降4.9%;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75亿吨,同比下降0.2%;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30万吨,同比下降15.2%;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30万吨,同比下降17.5%;中东粗钢产量为380万吨,同比提高19.7%;北美粗钢产量为910万吨,同比下降5.6%;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50万吨,同比下降24.9%;南美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0.6%。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地区含63个产钢国提交的数据,其2022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7%。 非洲:埃及、利比亚、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越南 欧盟 (27国)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3年1月, 中国粗钢预估产量为7945万吨,同比提高2.3%; 印度粗钢产量为1090万吨,同比下降0.2%; 日本粗钢产量为720万吨,同比下降6.9%; 美国粗钢产量为650万吨,同比下降6.8%;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80万吨,同比下降8.9%; 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9.8%; 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10.2%; 巴西粗钢产量为280万吨,同比下降4.9%; 伊朗粗钢预估产量为270万吨,同比提高27.7%;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17.6%。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