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SMM:基本面有支撑 全球宏观氛围向好 铜铝下方空间或有限【SMM三电论坛】

    在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2024 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上 , SMM行业研究部GM叶建华对2024年铜铝金属价格和市场进行了分析。 铜铝现货价格历史回顾 铜价破历史高位 宏观面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显示全球经济向上修复 美国经济向下压力看似并不大 美国处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的尾声,经济持续表现强韧未引发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4月CPI降至3.4%,4月核心CPI降至3.6%,且近期就业市场数据显示降温,刺激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利好铜价。不过,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表明市场对于美国陷入滞胀有一定的担忧。 4月国内制造业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维持扩张区间 CPI超预期回升 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4%,但仍保持在扩展区间。 4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中国CPI超预期回升,环比由降转升;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年中前后仍有望转为正增长。 4月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为50.6%,亦处于扩张区间中。 复盘历史8次降息对铜价的影响 根据复盘结果,无论是经济衰退还是金融风险触发降息,铜价在降息前的高利率平台期大概率会因需求疲软或是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而带来向下压力。从跌幅来看,经济衰退的情形下铜价跌幅大于金融风险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1984年以来的八次降息中,1987年和1995年两次降息——“不着陆”经济下降不明显和“软着陆”经济温和抵抗下降情形,铜价在这两次高利率平台期表现为上涨,分别为12.8%和0.4%。 降息影响铜价走势的根本在于需求衰退的程度,在经济不着陆或软着陆触发降息的情况下,铜价甚至上涨概率高。观测美国各项经济数据,上述宏观情形发生概率更高,且需要警惕通胀反复,资本市场交易通胀再抬头的逻辑。 资本市场为铜而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铜价整体涨势可观。受铜矿供应短缺预期、COMEX铜挤仓以及资本市场追捧等的影响,铜价上周创下了历史新高。 基本面 中国冶炼厂现货铜精矿TC出现负值、RC维持低位,采购现货铜精矿冶炼利润恶化严重,中国冶炼厂生产率下降风险提升 全球主要铜精矿增量主要来自于扩建项目 全球粗炼产能的集中上马加剧铜精矿紧张格局 2024H2冶炼厂或将出现“无米之炊” 铜精矿紧缺周期提前来临 全球冶炼厂进入寒冬期 2023年长协TC为88美元/吨,2024年长协TC为80美元/吨。 由于中国地区电解铜累库超预期 SHFE近端维持Contango结构 现货持续贴水状态 电解铝成本曲线:4月电解铝成本环比抬升78元/吨 5月电解铝成本或超17,000元/吨 据SMM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6,539元/吨,较2024年3月上涨0.48%,同比增加3.55%。虽然4月份电解铝成本环比增加,但行业盈利水平环比大幅增加,主因铝价大幅上涨。2024年4月SMM A00现货均价约为20,236元/吨,国内电解铝行业平均盈利约为3,697元/吨,环比增长35.12%,同比增长35.16%。 氧化铝成本:据SMM数据显示, 2024 年 4 月份( 3 月 26 日 -4 月 25 日), SMM 全国氧化铝均价 3,307/ 吨,较 3 月份下跌 24 元 / 吨 。分地区看,山西、河南氧化铝月度均价下调明显,广西、贵州氧化铝月度均价整体持稳,山东氧化铝月度均价有所上调,而4月山东地区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高于山西、河南,且因单耗更新等原因,电解铝的氧化铝成本部分小幅增加,生产一吨电解铝的氧化铝成本占电解铝完全成本的39.50%。 其他辅料成本:4月份氟化铝等其他辅料价格有所上调, 其他辅料部分成本环比增加 10.5% ;因部分地区电价有所上调,且铝液综合交流电耗更新,电解铝电力成本部分小幅上调;其他部分成本持稳运行为主。 成本预测:进入2024年5月,氧化铝价格迅速拉涨,截至5月10日,SMM全国氧化铝均价3,678元/吨, SMM预计国内氧化铝紧平衡格局延续,现货价格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则5月份SMM全国氧化铝月度均价预计出现明显上调,电解铝的氧化铝成本部分或将明显提高;电力方面,近期动力煤价格有所上调,5月电价或持稳小增。 SMM 预计 5 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或在 17,000-17,300 元 / 吨附近。 供应端:国内产能触及“天花板” 行业开工率逐年增高 ► 开工率高位运行产能触及”天花板”未来供应增速放缓 2013-2015年国内电解铝产能过剩,行业亏损,开工率低位运行。 2016-2017年发改委等四部委4月下发了656号文件—关于印发《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行动工作方案》,行业违规产能退出。 2018-2020年随着国内电解铝产能置换项目的逐步推进,其产能逐步修复至4320万吨附近。 2024年国内电解铝产能建成产能有望达到4557万吨,全年开工率或达94%左右。 ► 云南季节性电力供应不足 拖累已有建成产能的电解铝行业开工率 截止2024年4月底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4519万吨,运行产能4262万吨; 其中107万吨产能处于待复产状态,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有54万吨闲置产能,这部分产能因为各种原因长期难以启动。 青海海源和广元启明星合计24万吨待建设的升级产能包含在内。 指标不明确产能是指已建成但企业没有明确的指标,无法启动的产能,合计32万吨左右。 铝库存分析:近期铝水比例高企 铸锭量偏低 SMM认为,节后国内铝锭的库存表现要优于节前预期,主因是4月份国内铸锭量偏低,上游铝厂库存压力宽松,发货节奏整体有所放缓,使得假期期间以及节后到货偏少。同时周中的出库量有所回暖,且五一前后广西地区铝棒供应端的扰动暂未对铝锭的供应造成明显影响。 关于后续国内的铝锭库存运行轨迹,因近期铝水比例高企,铸锭量偏低,上游铝厂库存压力宽松,发货节奏整体有所放缓,尽管需求的持续性有限,且五一前后广西地区铝棒供应端的扰动或将对后续铝锭的供应造成一定影响,但 SMM 预计五月份国内铝锭库存仍将在 80 万吨以下运行,维持稳中小降的 趋势 。 铜主要终端的2023年表现和2024年预计表现 其对地产、基础设施、电力、机械、汽车、家电、船舶等铜主要终端的2023年表现和2024年预计表现做了阐述。 地产对铜消费中长期压力犹在 长期拖累家电和传统电力等相关行业 从房地产市场的成交端来看,实际消费依旧偏弱,地产链后端耗铜比重较高,长期依然压力不减。短期看,目前全国各地施工恢复中,但从各个铜材消费端口来看,节后地产新订单持续偏弱,对铜消费呈负反馈。 空调排产增速放缓 空调企业库存增长,内销表现并不理想,排产多为外销订单支撑。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令经销商压力增大,5月需求或将开始放缓。 铜价显著拉涨,令大部分主机厂被动接受高原料成本,空调用铜管细径化以及轻量化推行或将加速;与此同时,龙头企业或加速“铝代铜”推行。 值得注意的是,内销端目前渠道商疯狂铺库存更多是对天气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消费预期;而外销虽整体需求望回升,但因红海危机部分需求被提前预支。国内地产销售端口数据持续低迷,预计中长期仍拖累于家电行业,全年家电用铜依旧不容乐观。 电力系统-2024年1-4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4.9%,电源增长5.2% 2023-2027E年,新能源产业链从发电到输电到用电端 为全球铜消费年平均拉动1.5%的增长 新能源领域是拉动未来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 然需警惕单耗和增速的不及预期 铝终端需求:2024年电力电子方面用铝量或超建筑用铝量 铝的终端消费中,建筑、交通以及电子行业消费总占比接近70%。其中,2022年国内建筑用铝方面受地产疲弱影响,同比下滑比较明显,但随着2023年国内保交楼等强硬政策的推进,国内建筑用铝方面仍托底国内铝消费,全年建筑用铝有望同比增长1.5%。但是进入2024年,因前期房地产新开面积下滑明显,预计未来几年建筑用铝难有增长预期。 2023年国内总需求预计同比增长5.1%,其中电力行业新增铝用量超130多万吨,其增速主要来自于光伏板块;交通汽车行业新增铝用量近55万吨,耐用消费品和包装行业用铝增强总计约40万吨。 2024年是国内铝消费继续向新能源行业倾斜的一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预期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年增长,都将会带动铝在交通及电力方面的应用出现同比增长预期。 全球电解铜供需平衡:中长期来看铜供不应求的问题难以避免 铝供需平衡表:国内电解铝产量2024年预计增长3.1% 净进口维持高位给予一定供应压力 2024年4月,因云南电力继续释放,部分企业再完成第一批复产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能, SMM 预计二季度末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有望突破 4,300 万吨高位 , 2 季度产量会将达 1068.5 万吨 。此外,海外针对俄罗斯铝金属流通限制加码,2024年国内俄罗斯铝金属进口量或维持较高水平,目前进口窗口处于关闭状态,进口货源以长单为主, 二 季度净进口总量或同比增长 77% 至 39 万吨左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供应方面的压力 。 纵览2024年全年来看,SMM预计云南复产或从二季度开始批量性复产,加之内蒙古华云三期新增投产、贵州安顺铝业的复产, SMM 预计 2024 年全年产量或同比 增长 3.1% 至 4282 万 吨 左右,且国内全年净进口总量或达 174.2 万吨左右。 而考虑到消费版块,建筑行业用铝量或难有增量预期,光伏及新能源方面增量放缓,国内消费量增幅也将有所放缓, 2024 年全年国内电解铝或呈现小幅过剩状态。 海外供应增速2.0%,增量来自印尼、巴西等区域,全球电解铝供需平衡为紧平衡态势。 综上,鉴于铜中长期供不应求的问题难以避免;电解铝开工率高位运行产能触及”天花板,未来供应增速放缓,预计2024年全球电解铝供需平衡为紧平衡态势。在基本面有支撑,宏观氛围向好,以及不少市场资金的追捧下,预计铜铝下方的空间或有限。 》2024 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专题报道

  • 主流混合动力技术及发展趋势【SMM三电论坛】

    在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 2024 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 上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混合动力首席专家段志辉分享了主流混合动力技术及发展趋势。 NEVC四挡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串并联混动系统,发动机4挡位,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好 P2+P3构型,两个电机均可以参与EV驱动,扭矩和功率需求及成本降低 发动机、电机1和电机2交替驱动、调同步换挡,过程平顺 构造简单,平行轴齿轮变速,两对同步器 1. 四挡串并联混动变速箱 纯电驱动:EV工况 P2/P3混动系统:EV工况双电机驱动,电机容量、成本、重量降低 EV工况P2换挡,提高效率;EV带载换挡,过程平顺 二电机均可单独驱动巡航,支持功能扩展 混合驱动:HEV工况 并联驱动:同步器S1、S2分别挂挡,不同S1和S2挂挡组合,具有不同的速比; 1挡和2挡设置;3挡和4挡设置。 多挡混合动力的优势 增大发动机→车轮的扭矩 提高发动机驱动车速 扩大发动机直驱范围 发动机高效率区域面积扩大:经过变速,发动机map图由转速-扭矩平面图形映射成为车速-推力平面图形;齿轮变速效率不变,map图中的效率等位线映射后,所包围的面积保持不变。 4挡串并联:发动机map图映射到车速-驱动力矩平面 其还对整车及发动机参数、系统关键设计参数、DHT概念方案(完成总成概念布置设计、电机冷却方案、齿轮、轴承润滑方案)、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比较、动力性能和油耗比较等进行了介绍。 NEVC四挡串并联混动系统优化(一) 优化系统设计 P3电机采用感应电机,降低成本 消除永磁电机空转时的电磁能量损失(3~5kW) 消除拖车时电机感应电动势造成的各种问题 消除电机退磁失效模式,提高电机可靠性 优化控制策略 感应电机效率和控制精度稍低;空转能量损失少 优化控制策略 P3感应电机仅工作于过渡过程,时间短、精度要求不高 P2永磁电机持续驱动和发电,并执行高精度调同步控制 过度过程持续时间:EV→HEV切换约1.2秒;EV或HEV换挡约1秒;急加速等需要P3助力的持续时间<10秒;因电池缺电而串联驱动约3秒(0~13km/h) 感应电机节省的能量超过损失的能量(新趋势) 零部件成本分析比较 与单挡串并联混动变速箱比较: 壳体、输入轴、输出轴、电机轴1、电机轴2、主减及差速器、润滑冷却泵、油冷器、球轴承等,技术要求相似,数量相同,成本相抵消 多4个齿轮,约增200元 增加两对同步器以及拨叉执行机构,约980元 减少湿式多片离合器和液压系统,约减1245元 二电机扭矩和功率减小,电机及逆变器成本降低;大电机改为感应电机,成本降低。 NEVC四挡串并联混动系统优化(二) 纵置布局:①纵置前轮驱动四挡串并联混合动力;②纵置四轮驱动四挡串并联混合动力---比其他设计减少一套电机系统。 NEVC四挡串并联混动系统优化(三) 改进为双电机四挡四轮驱动混动系统:① P3电机改为P4电机,经过后桥驱动后轮;② 发动机和P2电机经四速变速箱驱动前轮;③ 前轮常驱、后轮毫秒级响应,实现四轮驱动;④ 动力性、越野能力和安全性提升;⑤ 与前驱变速箱共享技术和零部件;⑥ P4感应电机怠速能量损耗少,无需变速或摘挡。 与其他四轮驱动混动系统比较:① 比较P2+P4,变速箱大大简化,降低成本;② 比较P1+P3+P4,减少一电机,降低成本;③ 比较动力分流+P4,减少一电机,降低成本。 NEVC四挡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发动机4挡位,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改善 HEV工况,发动机和电机交替驱动、调同步换挡,平顺性好 EV工况,二电机可共同驱动,P3电机扭矩需求小,降低成本 P2有2挡位,带载换挡,降低扭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HEV工况,发动机直驱切入早,2电机功率减小,降低成本 平行轴齿轮变速,构造简单,技术成熟,利于控制成本 控制器件仅有两对同步器,无离合器和液压系统,成本略有降低 增加 4个齿轮,成本160~200元 P3电机可选用交流感应电机,减少能量损失,降低成本 同平台可开发四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性能好、成本低 2. 纵置600牛米eTC混动变速箱 研发混合动力匹配中型高档客车 eTC混合动力系统 厦门国创中心与FEV合作开发商用车混合动力 首款搭载中型豪华客车 由混动模块、双输入轴变速箱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eTC混动模块替代双离合器模块,并拓宽速比范围 发动机和电机交替驱动/换挡,换挡过程平顺 NeTC混合动力系统: 600N-m纵置NeTC混动变速箱 混合动力模块 电机与行星排组成 电力变矩器 (eTC),替代液力变矩器(hTC) 起步扭矩大,电机吸收能量、发电并存储备用,降低能耗;不存在起步离合器过热风险 经行星排减速、增扭,电机扭矩可减小,降低成本 增加一个“挡位” 动力传输通道 若CL1锁定,则发动机与Ⅰ轴连接,可通过Ⅰ轴上的齿轮传动 电机与Ⅱ轴连接,通过Ⅱ轴挡位传动 若CL2锁定,则电机与太阳轮连接:可与发动机差速驱动(CL1分离)或同轴驱动(CL1锁定) 若CL2分离,则发动机与电机可分别独立地驱动Ⅰ轴和Ⅱ轴 发动机换挡时,电机保持驱动并补偿扭矩;电机换挡时,发动机保持驱动并补偿扭矩 怠速启停/驻车发电 CL1和CL2锁定,Ⅰ轴和Ⅱ轴摘挡 电机通过CL2和行星排,拖动发动机转动 发动机达到怠速转速,喷油点火启动 EV电动工况 发动机停机,CL1分离、CL2分离,Ⅰ轴摘挡 Ⅱ轴挂挡,电机启动Ⅱ轴2挡或5挡;电机驱动 HEV差速驱动车辆起步 发动机工作,CL1分离、CL2锁定:发动机连齿圈,电机连太阳轮,行星架连Ⅰ轴 Ⅰ轴挂1挡或R挡、Ⅱ轴摘挡 发动机和电机,通过行星排,差速驱动Ⅰ轴 电机反转、正扭,发电状态;电机和Ⅰ轴正向加速 HEV分轴驱动 CL2分离,Ⅰ轴和Ⅱ轴分离 CL1锁定行星排、Ⅰ轴挂挡,发动机驱动 R挡、1挡、3挡、4挡、6挡或7挡 Ⅱ轴挂2挡,电机驱动2或5挡 电机可以助力、怠速/空转、发电/再生制动 HEV同轴驱动Ⅱ轴(发动机挂2挡或5挡) CL1锁定、CL2锁定,发动机和电机连接 Ⅰ轴摘挡、Ⅱ轴挂2挡或5挡 发动机通过行星排和CL2驱动Ⅱ轴,电机同轴驱动Ⅱ轴 电机可以助力、怠速/空转、发电/再生制动 电机驱动、发动机换挡 1. 发动机扭矩转移给电机;电机继续驱动并保持驱动力不变;2. CL1分离;3. Ⅰ轴摘挡、挂新挡位;4. 锁定CL1;5. 发动机恢复驱动。 此外,其还对发动机驱动、电机换挡(中低速/中高速相互切换)进行了介绍。 3.eTC重型卡车混动变速箱(简介) 重型卡车混合动力变速箱: 公路运输卡车、矿山卡车、渣土车等;变速箱输入扭矩1800~2400Nm,输出扭矩约25000~35000Nm;公路行驶速度 80~100km/hr;总极差 最大速比:最小速比≥15:1。 MT和AMT 存在的问题:MT换挡动力中断,重载爬坡车辆经常倒退溜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重载坡起或脱困,离合器滑摩传递扭矩不稳定,摩擦片烧蚀、磨损严重;重型卡车需要15:1的大级差,通常需要主、副变速箱,换挡麻烦、成本高。 本项目的解决方案:无动力中断换挡,消除倒退溜坡现象,杜绝安全事故;行星排+电机+离合器组成所谓“电力变矩器”,零车速全扭矩输出,且无磨损;齿轮变速箱级差约等于10:1,行星排速比1.55:1,总级差≥15:1;成本不高于 P2+AMT 混动变速箱,远低于 P2+AT 或 P2+DCT 混动变速箱。 》2024 SMM(第三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博览会暨驱动系统三电技术论坛专题报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