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03个
据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和一种市售催化剂,在室温下将大多数塑料升级为可用于储能的化学成分。 据称,新工艺非常节能,未来可以很容易地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不像其他热驱动的回收工艺,如热解。 这一创新克服了目前回收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等塑料的挑战,这些塑料通常被焚烧或丢弃在垃圾填埋场。在全球范围内,只有9%的塑料被回收利用,塑料污染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据了解,回收这些塑料的最大挑战是它们的惰性碳碳键,这种键非常稳定,因此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打破。这也是这些塑料耐许多化学物质并具有相对高熔点的原因。目前,回收这类塑料的唯一商业方法是通过热解,这种方法能源成本高,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有鉴于此,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开发了这种新方法,在市售钒催化剂的帮助下,使用LED激活并分解塑料中的惰性碳-碳键。据悉,它可以对包括PP、PE和PS在内的一系列塑料进行升级回收。这些塑料加起来占全球塑料垃圾的75%以上。 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化学》杂志上。 具体而言,他们首先将塑料溶解或分散在被称为CH₂Cl₂的有机溶剂中,这种溶剂用于分散聚合物链,使它们更容易被光催化剂接触到。然后将溶液与催化剂混合,流经一系列透明管,LED灯照射在这些管上。 在钒催化剂的帮助下,光提供了打破碳碳键的初始能量,这个过程分为两步。塑料中的碳氢键会被氧化,使其更不稳定,反应性更强,然后碳-碳键就会被分解。 从溶液中分离后,最终产物是甲酸和苯甲酸等化学成分,可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和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中使用的其他化学品。由于LOHC能够更安全地储存和运输氢气,因此它们在清洁能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与现有的和其他新兴的塑料回收技术不同,比如热解,后者使用高温过程将塑料熔化并降解成低质量的燃料,新方法需要的能量则要少得多。 他们还补充说,新方法是独特的,因为它可以使用阳光或由太阳能、风能或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的LED,对广泛的塑料进行完全处理和升级循环。这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对塑料进行清洁和节能的管理,并提高塑料的回收率。
据外媒报道,在美国上市的私募股权投资商KKR公司将与现有投资者Infracapital公司开展合作,收购英国电池储能开发商Zenobi公司的联合控股权。 KKR公司将向Zenobi公司投资7.5亿美元,而现有股东Infracapital公司将再投资3.39亿美元(2.7亿英镑),总投资额为10.89亿美元。 根据Sky公司发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KKR公司将收购Zenobi公司约45%的股份,使其与Infracapital公司一起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并对这家电网规模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生产商的估值约为8亿英镑(10亿美元),但有消息声称这一数值并不准确。 除了在英国开发和部署电网规模的电池储能系统之外,Zenobi公司还提供车队电气化解决方案和电动汽车电池的二次利用。 该公司最近正在部署的一个电网规模电池储能项目包括位于苏格兰布莱克希尔洛克的一个300MW/600MW电池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于今年早些时候开始部署,计划于2024年中期投入商业运营。 Zenobi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也上了新闻头条,当时该公司声称将欧洲一个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直接连接到输电网络,并为电网提供无功服务。而将电池储能系统直接连接到高压输电网,确保了更可靠的连接和对电网运营的可视性。 该公司的小股东还包括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及其合资企业之一Jera公司。
电池网从中城大有产业集团获悉,9月9日上午,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大有”)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签署新型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双方秉承“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原则,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地建设。 同日(9月9日下午),中城大有与江西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举行200MW/400MWH新型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用地面积约34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 电池网注意到,除了江西项目,6月29日,中城大有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框架签约,项目选址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将建成规模为100MW/4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用地面积约55亩,计划投资总额为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8亿元。 据中城大有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刘泽碧介绍,该项目拟采用磷酸铁锂(50MW/100MWh)和铁铬液流(50MW/300MWh)混合储能电池系统技术方案,增强供能的安全性、稳定性、大规模性及持续性,助力新兴县有效解决用电负荷问题,保障电力供应稳定。 “在新能源板块业务上,我们已在全国各地布局及运营多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中城大有党委书记张金培介绍,公司的新能源业务覆盖天然气、动力煤、光伏等多个领域,与华为、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等储能领域知名企业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车岗镇与中城大有签约共同推进储能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不仅可以减轻电网负担,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备用电源与应急电源可以进一步保障生产生活用电。 据悉,为统一集团单位名称体系,2023年4月14日,“中城创展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甘肃武威的戈壁沙漠,光伏治沙配储项目并网发电;在老工业城市包头,光伏硅产业迅速成势,短短几年吸引40多家光伏企业落户;在吉林白城,从基础材料制造、零部件生产到电池装配、储能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新型储能产业在多地“落地开花”,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总投资65亿元的山东泉为高效硅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项目近期开工。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一凡说,企业全力打造从材料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争取早日达产。 这是各地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新型储能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环节。当前,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新型储能能够削峰填谷、快速响应,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新型储能以新型电池等产品为本体,辅以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模块、能量控制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机械件等部分而组成。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00%,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是2021年的5倍。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同时,新型储能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半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加快量产步伐。 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5%;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43%。 4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宣布落户上海临港,据悉,这里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表示,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在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储能特别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一定是未来能源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众多企业加快布局的原因。”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商力高新能源创始人王翰超说,企业从2020年进入储能领域,从起初扩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市场份额,到现在进入热管理等其他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在储能方面的投资预计会达到5000万元。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也加快布局新型储能产业。业内专家指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正从政策驱动为主逐步转变到市场驱动为主。储能产品在新能源消纳、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正不断深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 “我们将加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持续从供给侧和制造端提升产业水平。”杨旭东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资源支持新型储能产品、光储融合项目等攻关突破,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并将加快相关安全标准制修订,持续落实《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在光储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光伏逆变器企业在积极布局、扩产的同时,也瞄准了火热的储能赛道,纷纷大举攻入。 今年以来,通润装备、科士达、德业股份、上能电气、祥鑫科技、固德威等多家上市企业,先后发布了定增募资公告,拟扩建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产能。 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的新锐企业中,麦田能源、恩易浦、科曜能源、大能电力等多家企业也纷纷瞄准光伏+储能双赛道。 储能逆变器已经成为了光伏逆变器企业进军储能赛道的“前站”。在布局储能赛道时,光伏逆变器企业往往不仅仅推出储能逆变器产品,更是瞄准了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角色。 入局较早的阳光电源、华为、科华数能已成为储能系统集成商龙头,随后入局的首航新能源、固德威、沃太能源、麦田能源、艾罗能源、古瑞瓦特等光伏逆变器企业也“霸榜”户用储能系统出货排名。 除了光伏逆变器企业,储能逆变器作为一个新产业,赛道格局未定,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专注赛道的新玩家,如亿兰科、深源技术等;也有许多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池企业开始布局逆变器技术,如比亚迪、南都电源、奇点能源等系统集成企业选择自研逆变器,海辰储能、鹏辉能源则开始作为投资人参与逆变器企业的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进入高速发展期,叠加海外家庭储能市场的兴起,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迎来了爆发期。 从2023年获得融资的PCS企业来看亦是如此,微型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成为两大热点。 其中,天牧光能、恩易浦、大能电力、腾圣技术、海鹏科技主营业务均涉及微型逆变器,融资总额达到数亿元。精石电气、麦田能源、科曜能源、亿兰科则瞄准了储能逆变器,融资总额超10亿。 在新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布局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系统的麦田能源融资金额超10亿元,已开始冲刺IPO,同样布局双赛道的海鹏科技融资超亿元,布局微型逆变器的恩易浦也获得了超亿元融资。 以下是相关企业的具体布局: 深源技术 2023年1月,储能PCS厂商深源技术完成Pre-A轮融资,海辰储能与峰和资本作为战略投资方,共同投资数千万元。2023年3月,深源技术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聚合资本独家投资。深源技术成立于2020年8月,储能产品主要覆盖1-100kW储能PCS,具有高频隔离双向、超高效率(>96%)、多功能(充电/并网/离网)、超宽电压范围等特点。 天牧光能 1月消息,天牧光能已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科院创投领投,绿动资本、宁波政府天使基金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关键生产装备的研制。 恩易浦 2月,微型逆变器厂商苏州恩易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正赛联资本、协鑫再石资本、瑞氏泰来等共同参与。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提升及市场拓展。恩易浦是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快速关断器、微电网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精石电气 4月3日,英飞特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英飞特股权拟投资以2700万元入股精石电气。精石电气是分布式光伏储能、户用光伏储能、工商业储能行业光储一体机、储能逆变器、能源管理系统(EMS)等产品供应商。 大能电力 4月,大能电力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为加法创投。大能电力是光伏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PCS、EMS、BMS等电控技术与Cloud System云系统物联网技术,致力于为家庭储能、微逆、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的储能产品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麦田能源 5月26日,麦田能源宣布完成超10亿元Pre-IPO轮融资,由朝希资本领投。据悉,麦田能源2022年的营收突破了20亿元。目前,麦田能源拥有户用储能系统、光伏并网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系列产品。随着本轮融资的完成,麦田能源已经在加紧推进IPO。 腾圣技术 5月,苏州腾圣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的A轮融资,由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本轮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光储产品的研发和迭代、研发生产中心的扩大等。腾圣专注于微型逆变器和储能产品研发。 海鹏科技 6月,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朝希资本等联合领投。据悉,海鹏科技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产品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发制造等,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Pack、微型逆变器等。未来,海鹏科技还计划覆盖中小型工商业逆变器、充电桩、电池Pack、BMS和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 科曜能源 6月7日消息,科曜能源顺利完成数千万元规模的A+轮融资,由苏高新绿碳基金投资。科曜能源成立于2017年,以高压光储混合逆变器及光储系统为主打产品,产品生态覆盖光伏储能并离网混合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池PACK和储能一体机等,同时具备储能PCS、BMS和EMS研发能力。 弘正储能 6月,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储能技术研发、市场开发与推广及储能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弘正储能运用数字化技术,倾力打造以BMS、PCS、EMS及D-Galaxy云平台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产品。据悉,弘正自动化PACK产线年产能可达1GWh。 亿兰科 7月,工商业模块化储能企业亿兰科电气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时代伯乐、昆仲资本、共青城景从。亿兰科电气于2021年成立,已研制出应用于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和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变流器、光伏控制器、光伏储能一体机和智能微电网管理系统等多种产品。
美国总统拜登访问越南期间,美越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宣布与越南达成一系列合作: 1、美国同越南加强技术合作,支持越南量化其稀土元素资源和经济潜力的努力,吸引优质投资以促进该国稀土元素行业的综合发展。 》 2023 SMM(第三届)电机年会暨稀土永磁行业论坛 2、美国和越南将建立新的半导体合作伙伴关系,为美国工业、消费者和工人提供可持续的半导体供应链支持。两国宣布在越南启动全面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共同开发半导体组装、测试和封装的实践教学实验室及培训课程。美国政府将提供200万美元初始种子资金。 美国芯片制造商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将宣布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立一座“世界级”半导体设计中心。 美国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将与位于胡志明市的西贡高科技园区合作启动半导体设计和孵化中心。 美国半导体产品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安靠科技(Amkor Technology)将宣布其位于越南北宁省的先进封测工厂工厂于10月起投运,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6亿美元。 》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3、美国政府将同越南公司AMI AC Renewables及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合作启动新的试点项目,在庆和省开发越南首个电池储能系统。声明称,该试点项目展示了储能如何帮助越南将更多可再生能源纳入其电力系统,以实现气候目标。 》 2023年 SMM新能源产业年会 4、微软和越南AI金融科技公司Trusting Social将宣布达成协议,为越南和新兴市场开发基于生成式AI的解决方案。此外,英伟达将与越南软件集团FPT、越南军用电子电信公司和越南最大集团公司VinGroup合作,在云计算、汽车和医疗保健行业部署AI。另据声明,Meta Platforms将与越南国家创新中心宣布推出“越南创新挑战”项目(Vietnam Innovation Challenge),旨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5、越南电动汽车商VinFast正继续推进其价值40亿美元的北卡罗来纳州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建设工作。此外,3M公司同越南交通部达成一项旨在改善交通安全的协议。 6、总部位于纽约的酒店集团Nobu Hospitality将宣布与越南地产公司Viet Capital Real Estate合作,在越南首次开设Nobu酒店、住宅和餐厅。 7、越南航空和波音将签署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购买50架波音737 MAX飞机,促进美国制造业就业并支持越南旅游业发展。声明称,这笔交易将支持全美超过3.3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中国储能网讯:9月7日下午,协鑫光储充算新产品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协鑫未来能源馆举行。“鑫辰”系列储能专用电芯、“鑫河”系列液冷储能一体式机柜、“鑫宇”系列液冷储能一体舱、“鑫海”场站式城市超级储能电站和超级储充一体充电桩等五款新品正式亮相。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金晓虎表示,协鑫在光储充算一体化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为苏州能源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布会上提出,储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电网侧,还在于加速了汽车和城市新能源发展。协鑫整合钙钛矿、高效储能、“一秒一公里”超充、算力等技术,推出的光储充算一体化能源站,实现了光储融合、桩网互动,开启移动能源消费场景的新体验,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33年来,协鑫始终聚焦绿色能源主赛道。”朱共山表示,光储充算是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力+储能+算力”一体化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新产品,也是协鑫源网荷储、光储充算耦合发展模式下,又一标志性创新成果。 协鑫能科(002015)下属子公司张家港协鑫超能云动公司总经理郝三存介绍,光储充算新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还可将电能储存在一个长寿命储能电池系统中,通过AI技术预测电力需求并调整电力输出,对电网侧起到调峰作用。“预计储能、算力的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将在新能源再次跃迁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今,协鑫集团以以协鑫AI超级智算中心为中枢,协鑫钙钛矿、鑫辰电芯、鑫河储能柜、鑫宇储能舱、鑫海超级储能站及S-Charge超级充电桩共同构建光储充算生态圈,助力全球双碳目标达成。 发布会上,协鑫集团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苏州交通投资集团、中电建山东电建三公司等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再次扩展了新型储能版图的“朋友圈”。
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协鑫发力布局“光储充算”业务。9月7日,协鑫能科光储充算新产品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协鑫未来能源馆隆重举行。 《碳中和日报》了解到,协鑫在发布会上提出了10000P的AI算力目标,全面助力能源AI加速落地。 同时,鑫辰系列储能专用电芯、鑫河系列液冷储能一体式机柜、鑫宇系列液冷储能一体舱、鑫海场站式城市超级储能电站和超级储充一体充电桩等五款储能新品重磅亮相。 “储能兴,则新能源兴,新型储能强,则新型电力系统强。”协鑫集团总裁朱钰峰在前一日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 1提出10000P的AI算力目标 协鑫在储能领域已经初具规模。依托33年来在以新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领域形成的积淀,协鑫已构筑从上游锂矿资源、正负极材料,中游电芯制造、电池簇、PACK、BMS/PCS系统,到下游多元场景的储能电站等一体化产业链。 但是,真正让协鑫引领万亿双碳新赛道的,则是算力的布局。朱钰峰表示,场景即阵地,场景即舞台,新型储能的“场景革命”,催生了储能百花齐放的新未来。 他强调称,在数字能源的带动下,新型储能与电力、算力的耦合,是储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次重大飞跃。借助能源AI大模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接入虚拟电厂,在电力低成本、非用电高峰时段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期将电力返销给电网,实现最普惠的经济价值和用电自由。 协鑫能科在发布会现场提出了1000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的AI算力目标,全面助力能源AI加速落地。 今年8月27日,协鑫集团打造的全国首家能源AI中心在苏州正式面世,以电力+储能+算力三位一体的模式,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协鑫的算力布局得到了高度评价。苏州正在着力打造算力创新中心,协鑫集团投身能源变革浪潮,创新并构建“电力+储能+算力”产业发展体系,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协鑫在光储充算一体化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为苏州能源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光储充算”大有可为,并已经落地在实处。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在移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协鑫整合自身的钙钛矿、高效储能、“一秒一公里”超级快充、算力等技术,正在推出光储充算一体化能源站。在移动储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协鑫也在深度挖掘电动汽车的储能属性,通过储能IP、V2G与有序充电技术,让电动汽车变成可控的分布式储能的载体。 2新型储能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在储能产品上,鑫辰系列储能专用电芯,整体温差小于2度,额定充放电倍率大于1P,采用协鑫长寿命正极材料,可实现15000次超长寿命。鑫河系列液冷储能一体式机柜,簇间电芯温差小于3度,拥有20年超长系统寿命。鑫宇系列液冷储能一体舱,采用100kWh储能PACK单元,整舱效率大于91%。鑫海场站式城市超级储能电站,采用立体矩阵式货架,以数字化智能化软件系统为核心,占地面积小,安装运维智能化。 在超充产品上,S-Charge秒充超级储充一体充电桩,采用1000KW变流主机,50KW充电模块、液冷终端,可实现最大单枪800KW输出功率;支持电网双向互动,储充融合,最大可能地减少了超充对电网的影响。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协鑫光储充算“朋友圈”持续扩大。发布会上,协鑫集团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苏州交通投资集团、中电建山东电建三公司等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鑫以全场景、全链条产品为基石,以AI超级智算中心为中枢,协鑫钙钛矿、鑫辰电芯、鑫河储能柜、鑫宇储能舱、鑫海超级储能站及S-Charge超级充电桩共同构建光储充算生态圈,助力全球双碳目标达。 随着储能技术以及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双重提升,新型储能步入高速度发展的新通道,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超过17.33GW,上半年新投运的整体规模约8.63GW,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预计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5-20GW。 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并且在未来三十多年,储能产业都将大有可为。”朱钰峰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型储能也将走向绿色中国、乡村振兴、智慧交通、零碳工业等每一个场景。(来 源:碳 中 和 Daily)
“公司正推进地面储能产品研发,预计明年将推出相关地面储能一体机产品。 ”在9月6日举行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固德威董事会秘书王银超表示。 今年上半年,固德威实现营业收入为38.14亿元,同比增长162.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1亿元,同比增长1256.20%。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该公司持续拓展境内外光伏市场,逆变器、电池和户用系统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此次业绩会上, 固德威财务总监都进利提到,该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35.55%,同比增长6.38个百分点。 固德威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亦颇为亮眼:该公司Q2实现净利润为4.04亿元,同比增长794.45%,环比增长约20.24%。 对此,都进利在业绩会上解释称,除上述原因外,随着该公司研发持续投入、产品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应、汇兑收益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净利润有所提升。 销量方面, 今年上半年,固德威逆变器销量约为41.95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销量约为30.01万台,占比约71.53%;储能逆变器销量约为11.94万台,占比约28.47%。储能电池销量约为240.38MWH。 当前,固德威正拓展工商业、地面逆变器产品以及相关新业务,如:储能电池(PACK)、BIPV、分布式光伏系统等。 其中,2021年,固德威开始布局BIPV业务和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在此次业绩会上, 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BIPV订单层面呈现较好增长态势,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了多个项目 ,如: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落地其首个轻质海外工商业光伏屋面项目等。“未来有望在收入端逐步兑现。” 近年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其中,今年前6个月,集中式新增装机37.46GW,分布式新增装机40.96GW,户用光伏新增装机21.52GW。分布式装机再次超过集中式。 “今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户用市场订单随着IGBT缓解、交付能力提升,同比有所回暖。”黄敏表示,该公司IGBT的国产化率预计达30%-40%左右。 “芯片紧张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相关上游企业产能释放,目前已有所缓解。” 海外市场布局方面, 根据半年报披露,固德威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比达75.24%,主要来自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产品的出口。报告期内,该公司境外逆变器销量约为30.82万台,占比约73.47%。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逆变器库存问题引发市场持续关注。其中,国泰君安近期研究认为,欧洲是逆变器需求最大来源,也是逆变器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变量。但欧洲库存问题仍未得以有效缓解,还需时间继续去库存。 此次业绩会上,有部分投资者亦提出对于上述问题的担忧。今年上半年,固德威欧洲收入占整体收入约60%,并在荷兰等地设有海外仓库。 “受欧洲经销商库存水平高、海外休假等因素影响,户用储能逆变器的势头同比去年有所放缓。”黄敏坦言道。 今年上半年,固德威研发投入总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40.00%,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5.61%。黄敏表示,该公司重点进行能源转换、电力电子、储能、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
中国储能网讯: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街道,储能驿站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安装调试储能电池。该项目从今年7月底开工建设,拟于11月底建成投用。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换电”是一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常见的三大功能。该储能驿站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打造光、储、充绿色清洁能源全链条应用场景,还添加电池检测、生活服务等多重功能,实现“充电站+服务区”的功能。 根据规划,项目的光伏板是采用550WP光伏组件,将新建光伏车棚共2337块光伏组件,合计1285.35kW;新建屋面光伏共1248块光伏组件,合计686.4kW,使项目光伏功率总计达到1971.75kW。在储能方面,项目储能系统设计容量为40MWh。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惠州市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低碳示范园区。”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具有“智能微电网+车辆检测+绿电交易+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多重功能。目前,园区规划336个充电车位,其中20个固定大车位,316个小车位。其中202个小车位可复合满足64台大车充电,因此,满荷可同时满足84台大车充电,比如电动的货运卡车、泥头车等,均可在园区充电。 项目地处深圳、惠阳、大亚湾等地交界之处,将利用现有场地,将改造建设文体中心和酒店等,可有效解决司机的各项生活需求,比如提供住宿、用餐、便利店购物、洗手间、洗车等服务。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