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13

  • 山煤国际:目前煤价处于稳定合理区间 澳煤对国内煤价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近期有关海外煤矿进口边际改善的消息给A股煤炭板块带来压力。对此,山煤国际董事、总经理武海军在今日举办的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中澳关系修复带动澳洲焦煤和动力煤进入我国,将对我国近两年的国内供应缺口形成有效补充,全国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目前,进口煤炭的整体规模相对于国内煤炭供给而言体量较小,对国内的煤炭价格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与武海军的观点相呼应,业内人士指出,煤炭进口自今年初以来已缩水。国际能源网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进口煤炭累计同比下降10.5%,主要原因是欧盟禁止俄煤导致煤炭抢购加剧,以及国内外煤价倒挂导致沿海地区用户采购意愿降低。中信期货研报指出,我国煤炭保供压力仍大,而澳煤性价比优势较明显,市场在中澳最高领导人会晤的背景下对中澳煤炭贸易恢复的预期升温大,但这仍需观察后续动态。即便中澳煤炭贸易恢复,估计中国新增澳煤进口规模约1000-3000万吨/年,对降低进口煤综合成本、缓解供应紧张有一定作用。但相比1-10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36.9亿吨、进口煤炭2.3亿吨仍占比较小。 武海军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煤价处于稳定合理区间。随着冬季用煤旺季来临,动力煤耗煤需求将较目前增加,价格将保持在长协规定的合理区间执行。炼焦煤市场行情更多的受下游企业需求关系影响。他同时透露,2023年长协合同签订工作尚未完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中。 10月31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根据“基准价+浮动价”机制,11月5500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728元/吨,将相比Q3的719元/吨上涨9元/吨。同时,发改委印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协基准价和计算公式不变。相比长协煤的稳定,市场煤价却保持着历史同期高位运行。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28日,京唐港山西5500卡动力煤价格为1600元/吨,较三季度平均价格上涨约26.07%。 山煤国际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完成原煤产量1085.41万吨,同比增长19.53%;实现煤炭生产毛利额54.84亿元,同比增长45.45%。分析人士指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产量、售价双升,这带动了公司实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7.36%。由于山煤国际市场煤销售占比较高,煤价弹性较大,受益行业景气度将更加明显。 武海军表示,公司目前煤炭产销正常,符合原定年度生产计划。公司未来产能增加主要来源于现有两座基建矿井投产后的产能贡献。目前鑫顺矿已完成竣工验收及备案工作,目前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庄子河矿正在加快推进基建工作。

  • 外电11月21日消息,美国银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周一表示,许多矿山原材料,特别是基本金属价格将在2023年上涨。 美国银行表示,铜价将在2023年触及每吨12,000美元(5.44美元/磅)。 美国银行表示,随着绿色技术的消费抵消周期性需求疲软,铜价格将在2022年下半年上涨。 美国银行表示,预计明年镍市场供应过剩,但这种供应过剩将是暂时的,要防止从2024年开始出现新的限制,进一步供应增长至关重要。 美国银行称,2023年铝价料上涨,因在消费企稳之际,俄罗斯铝业(RUSAL)可能面临的制裁令市场趋紧。

  • 31家发债钢企现金流无明显改善 其中10家明年债券回售占比超7成

    今年以来钢价变化较大,从螺纹钢价格来看,四月份以来,螺纹钢价格不断走低,七月份经历小幅反弹后再度震荡走低。截至11月18日,全国螺纹钢HRB400价格为3,968.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三季度发债钢企在报表上呈现出营收及盈利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部分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改善,对外部筹资的依赖提升等特点。中金公司认为,虽然行业处于下行阶段,但短期内行业信用风险依然可控。中长期来看,则需要关注地产行业的情况,同时企业间分化或更显著,对部分企业需多加留意。 据中金公司对已披露三季报的31家发债钢企统计中,仅有4家三季度营收同比持正,其余27家三季度营收同比为负;有6家主体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为负。仅从三季度单季来看,净利润出现亏损的钢企占比为55%,柳钢集团、鞍钢集团、山钢集团、柳钢股份等亏损规模较大,在20亿元以上。 在上述31家主体中,12家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入,18家主体筹资活动现金流为净流出。中金公司并在报告中表示,鞍钢集团、本钢集团、山钢集团、重庆钢铁、首钢股份、柳钢股份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超100%,其中山钢集团受合并范围下降及偿还有息负债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流出较多,重庆钢铁、首钢股份则仍在偿还有息债务。 从资金和短债比来看,68%的主体流动性指标小于60%,其中山钢集团、本钢集团、酒钢集团、攀钢集团、首钢股份、鞍钢集团、昆钢控股不足30%。 从兴业利差数据来看,2021年来,在行业景气度上升、利润增加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利差大幅收窄。而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利差也在低位震荡,走势与全体产业债基本相同,但信用利差高于全体产业债。截至11月16日,钢铁产业债信用利差中位数为71.82bp,处于2019年以来19.60%的历史分位数。国盛证券称,钢铁行业信用利差与利润具有负相关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当月利润自4月来持续下降,若利润继续下降,行业信用利差存在走阔的风险。 中金公司数据还显示,2023年到期回售规模与存量债券比例达到70%以上的主体有:宝武集团100%,重钢股份100%,山东钢铁100%,鞍山钢铁79%,攀钢钒100%,首钢股份78%,包钢集团100%,包钢股份93%,酒钢集团75%,中天钢铁100%。上述10家主体2023年到期回售规模合计为385亿元。 中金公司进一步表示,应对部分企业多加留意,一是杠杆偏高、有一定债券规模的主体,二是民营钢企,这类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或受关联方、非钢业务影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