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中国神华启动千亿级资产收购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进入履约关键阶段

    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中国神华(601088.SH)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启动千亿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计划。此次交易后,预计将提升中国神华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与一体化运营能力,深化公司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神华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国家能源集团的通知,初步考虑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及煤化工等核心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8月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涉及的标的为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对应13家标的公司相关股权。分析人士推测,此次交易金额有望跻身目前并购交易的前列。 煤、电、运、销能力大幅提升 产业链整合深化 随着“并购六条”的深入推进和典型案例的渐次落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产业整合的“行动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表示,此次并购将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核定煤炭产能3.5亿吨/年,2024年煤炭产量3.27亿吨,自产煤销量3.3亿吨,均位居行业首位,资源储量合计344亿吨,可采储量151亿吨;电力方面,总装机容量4626.4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4318.4万千瓦;煤化工方面,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产能约60万吨/年;运输体系上,运营铁路总营业里程2408公里,年运能5.3亿吨;港口设计吞吐能力2.7亿吨/年;航运方面,拥有货船40艘,年运能5400万吨。 公告显示,此次计划中国神华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国源电力、煤化工公司、 新疆能源、乌海能源、包头矿业、神延煤炭、晋神能源、 平庄煤业、内蒙建投、煤炭运销公司、港口公司、 航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公司的股权,未来公司产能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以煤炭产能为例,仅已知部分标的公司产能就颇为可观。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及各省能源局网站资料,新疆能源拥有煤炭产能10150万吨/年、乌海能源矿井核定总产能1500万吨;神延煤炭旗下西湾露天煤矿设计产能1000万吨/年;晋神能源旗下子公司沙坪煤业产能800万吨/年,磁窑沟煤业产能500万吨/年;包头矿业拥有煤炭产能1840万吨/年。这些标的公司若完成整合,将显著提升中国神华的煤炭产能,进一步增强其在煤炭市场的话语权。 电力能源方面,虽然目前各标的公司电力装机容量数据尚未完全明晰,但国源电力旗下拥有宝清煤电、和丰煤电、哈密煤电、新疆准东煤电等21家子公司,深耕煤电一体化领域。收购完成后,中国神华电力板块内部结构也可能因坑口煤电资产的注入,进一步强化“煤-电”一体化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力业务整体竞争力与稳定性。 物流运输销售层面,对煤炭运销公司、港口公司、航运公司等标的资产的并购,将完善“煤矿-铁路-港口-用户”全链条运输、销售体系。其中航运公司现有船舶62艘、347.7万载重吨,年运能8000万吨,超过中国神华现有运能。预计未来将极大提升中国神华运输效率,保障能源产品高效配送,优化公司整体产业链布局。 此外,中国神华在煤化工的深加工领域也将得到加强。此次拟注入的煤化工公司拥有世界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亚洲首个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等一系列示范工程。 公司表示,此次并购将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履约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政策东风助力央企深化整合 中国神华此次资产收购是国家能源集团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历程中的关键一步。早在2005年5月,控股股东与中国神华就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协议》,明确国家能源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不得从事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并承诺将相关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2014年6月,中国神华进一步明确《避免同业竞争协议》项下的14项资产注入计划,原计划在2019年6月30日前启动收购工作。但随着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与原国电集团合并重组,公司业务架构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于当年3月签署《避免同业竞争协议之补充协议》,将收购期限修订为“集团合并完成后5年内”,重新定义“剥离业务”范围,聚焦煤炭及相关产业链资产。 然而,由于部分资产存在权属瑕疵、盈利前景不稳定及煤价波动等客观因素,2023年4月,双方再次签署《补充协议(二)》,将收购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27日。 此次计划收购相关资产,标志着履约进程进入最重要的阶段。此次交易完成后,此前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约定的主要并购标的,仅剩原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的股权。 自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央企借助政策窗口,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切实推进专业化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并购六条政策的出台,更是成为央企加速资产整合的关键推动力。 2024年9月以来,包括中国动力(600482.SH)、中化装备(600579.SH)等在内的多家央企发布重大收购方案,产业整合和升级成为主流。近期,中化国际(600500.SH)、中化装备、内蒙华电(600863.SH)披露预案,计划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旗下资产。 中国神华此次资产收购有望借助政策东风,高效完成资源整合,提升企业整体综合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且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 太牛了!“煤炭一哥”日净赚1.94亿 今年煤价涨还是跌?

    1月30日晚间,中国神华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687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加184亿元至204亿元,增长36.6%至40.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694亿元至714亿元,同比增加194亿元至214亿元,增长38.8%至42.8%。 据了解,这一业绩将创下中国神华2007年A股上市16年以来的新高。若按归母净利润上限计算,“煤炭一哥”预计2022年度日净赚1.94亿元。 对于业绩预增,中国神华表示,一是公司落实保障能源供应政策和要求,核增煤矿产能,商品煤产量及售价上升;以煤电保电力稳定,新增投运机组,售电量和价格增长;同时严控成本增长,煤电运化一体化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巩固。二是公司平均所得税税率同比下降。三是公司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A股代表性“分红大户”,中国神华披露的《2022-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显示,其保底承诺2022-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60%。如果按最低比例60%测算,2022年度现金分红也在420亿元附近,与最新市值5575亿相比,股息率近8%,而如果其延续前两年的超高分红比例,只要股利支付率不低于80%,按现价计股息率便有望突破10%。 整体来看,受益于煤炭能源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煤炭行业延续盈利行情。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晚间,共有21家煤炭上市企业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5家上市煤企预计2022年度净赚上百亿元,仅安源煤业、安泰集团两家上市煤企预计实现净利润亏损。 而2021年38家煤炭上市企业中,仅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4家上市煤企实现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对于2022年的业绩增长情况,多家煤企均称受益于2022年煤炭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煤炭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态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促进公司业绩大涨。 民生证券认为,近期煤炭上市公司不断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业绩改善确定性较强。同时,板块龙头公司保持较高分红比例,“业绩+分红”因素有望提升板块配置价值,驱动板块估值提升。 展望后市,2023年行业需求开启常态化复苏,煤炭价格中枢有望提升。 随着疫情“放开”趋势明确,在此背景下,消费复苏预期强烈,中长期来看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考虑到2022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基数低,2023上半年火电将保持高增速。再远期看,火电需求韧性强大,只要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保持轻微正增长将是常态。 化工方面,在“十四五”规划下,产能仍有望大幅扩张带动耗煤量提升。地产链也在“三支箭”等政策利好以及疫情放开下有望复苏,带动水泥、钢铁用煤需求平稳增长。考虑到煤炭供给端遭遇增量瓶颈,因此预计2023年煤炭行业将出现供需缺口,进而导致价格抬升。 投资机会上,民生证券指出,在煤炭行业供给遭遇增量瓶颈的背景下,有增量的标的稀缺性凸显,建议关注:1)昊华能源,2022年9月28日公司下属红墩子一期进入联合试运转,红二煤矿预计将在2023底前投入联合试运转,公司2023~2024年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2)中煤能源,大海则煤矿建设规模获准调增至2000万吨/年,已进入整体试运转,预计2023年完成竣工验收。里必煤矿建设规模400万吨/年,预计2025年3月竣工。苇子沟煤矿建设规模240万吨/年,预计2025年12月竣工。 3)兖矿能源:截至2022年上半年万福煤矿工程进度达到92%,投产在即。 4)山煤国际:截至2022年上半年,下属两对基建矿井工程进度分别达到88%与98%,投产在即。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