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2月26日讯: 上周五,伦铅开于2085美元/吨,亚洲时段多维持盘整态势。进入欧洲时段,LME铅库存再度下降,持续去库推动伦铅呈震荡上行态势,加之美元由高位回落,伦铅最高至2101美元/吨,最终收于2099.5美元/吨,涨幅0.38%。 上周五,国内上期所铅库存大增,沪期铅主力2404合约低开于15845元/吨,后在伦铅涨势带动下,沪铅震荡回升至15900元/吨附近,但突破未果,最终收于15885元/吨,跌0.06%;其持仓量至43474手,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1362手。
SMM2月26日讯: 据SMM调研了解,春节期间国内精炼锡冶炼企业多数按照生产计划平稳生产,假期停产的精炼锡冶炼企业也计划于近两周复工复产,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2月份精炼锡产量预期减少3000吨左右。进口锡锭量级受印度尼西亚举行总统选举影响。现任国防部长普拉博沃搭档总统佐科长子吉布兰赢得正副总统选举,最终官方结果还需等到3月中下旬公布,锡锭出口配额审批预计需要等待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后才会有相应结果,同时贸易企业反应近期进口锡锭量级较往期有较大程度下滑,总的来说供应端逐渐趋紧;国内需求端较为平稳,多数下游企业已经结束春节假期,正式复产复工,订单量较为稳定。目前国内呈现“供淡需稳” 的局势,而国内居于高位的锡锭社会库存,对于供应端有一定的补充,同时亦抑制了锡价的上行态势。若无消息面扰动,短期内锡价或将维持横盘波动。
SMM2月22日讯:2月21日钛精矿均价逼近了2022年4月22日2280元/吨的高点,创下了近22个月的高点。在这一前提下,虽然国内的钛白粉需求未见明显改善,但是受钛矿价格高企带来的成本压力、12月-1月的多家钛白粉企业检修带来的现货库存偏紧、不俗的出口订单以及部分企业排产到3月等多重因素影响,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以及安纳达等多家钛白粉企业开启了2024年第二轮涨价。 中核钛白等多家钛白粉企业纷纷上调钛白粉价格 中核钛白2月21日晚间公告,根据目前国际国内钛白粉市场情况,公司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今年2月21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700元/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美元/吨。公司表示,将密切跟踪钛白粉价格的走势及供需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工作。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全面上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预计对公司经营成果将产生积极影响。 安纳达2月21日晚间公告称,根据近期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公司决定从2月22日起上调主营产品销售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基价均上调700元/吨,外贸销售基价上调100美元/吨。公司表示,此次调价是在今年1月20日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再次上调主营产品价格,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基价均累计上调1400元/吨,外贸销售基价累计上调200美元/吨。 金浦钛业2月22日公告,自2024年2月22日起,公司锐钛型钛白粉销售价格上调800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10美元/吨;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价格上调600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80美元/吨。至此,公司在 2024 年 1 月 22 日上调价格的基础上,再次上调主营产品价格,锐钛型钛白粉国内销售价格累计上调 1,800 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累计上调 240 美元/吨;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价格累计上调 1,400 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累计上调 180 美元/吨。 此外,据SMM调研,龙佰集团和鲁北化工日前也上调了钛白粉的售价。 钛精矿不到两个月涨8.33% 其均价已经逼近22个月的高点 》查看SMM钛白粉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据SMM报价显示,2月22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上调550元/吨,涨幅为3.41%;锐钛型钛白粉均价上调800元/吨,涨幅为5.69%。 本轮钛白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钛矿供应偏紧矿价高企,使得钛白粉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从而进行的跟涨。钛精矿(TiO2≥46%)的均价在2月21日涨至2275元/吨,2月22日的均价持平于2275元/吨。而2275元/吨距离2022年4月22日的价格2280元/吨仅差5元/吨。而从钛精矿(TiO2≥46%)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其本轮的上涨自2023年的12月4日开始,2275元/吨距离2023年12月1日的前期低点2100元/吨上涨了175元/吨,涨幅为8.33%。 除了钛矿高企带来的成本支撑,据SMM调研,本轮钛白粉企业现货库存偏紧也支撑了钛白粉价格的上涨,这主要是由于2023年12月、今年1月有多家钛白粉企业检修,尤其是据SMM统计1月有13家钛白粉企业进行了检修,使得钛白粉现货出现了库存偏紧的局面。 虽然国内钛白粉需求未见明显的改变,但是出口方面却有不俗的表现。进入2024年,据SMM调研,部分钛白粉企业表示1月出口订单十分不错 。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64万吨,同比增长16.8%;而2023年中国钛白粉产量为416万吨,同比增长6.3%。从数据对比来看,钛白粉出口量占全年钛白粉总产量量39.4%,同比去年占比增长7.6%。在欧洲经济状况不佳的背景下,钛白粉以低价的优势获得了不少国际客户的认可。 据SMM了解,部分钛白粉企业进入2024年排单较满,订单排产到3月,在现货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支撑了钛白粉的价格上涨。 SMM将持续关注其他钛白粉企业是否会跟涨以及本轮钛白粉涨价的落地情况。
SMM2月22日讯: 据SMM调研显示,节后归来,铝市场累库幅度低于节前市场预期,随着下游陆续复工,铝库存拐点能否提前出现? 此外,近期美国宣布拟继续制裁俄罗斯,此举或影响全球铝贸易流向,是否会影响国内铝市平衡成为市场聚焦的话题。 SMM数据显示,进入2月国内电解铝分地区总社库持续增加,春节假期后首周最新库存为70.6万吨,同比减32.8%,截至2月22日,库存环比增约51.2%。累库幅度不及节前预期,目前库存稳居近七年同期低位水平。 纵观近六年春节后首周的库存变化,今年国内铝锭6.6万吨的增量和10.3%的增幅均处在较低位置,体现节后首周国内铝锭的库存增量整体可控。但SMM认为,前段时间新疆地区站台出现了2万吨左右的铝锭积压,天气原因对到货情况的干扰难以忽视,且目前国内的电解铝企业仍有一定的厂内库存,后续需密切关注这些库存方面的风险点。 库存展望: 在今年春节节后铸锭量同比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去库拐点能否较早出现,仍需等待元宵节后下游的完全复工,以及节后消费复苏的情况来进一步验证。SMM预计,2月底至3月中段,国内铝锭库存仍将保持弱累库趋势,节后铝锭的库存高点或将在85万吨附近,需密切关注近期铝产品的发运情况和节后国内消费的恢复状况。 》点击查看详情 国内分地区电解铝总社库变化走势: 产量方面:1月国内电解铝产量356.2万吨,同比增4.2%。 进入2月,国内电解铝企业多持稳运行为主,云南地区仍处于枯水期,省内电力供应上风、光、火电同比有所增量,但当地电解铝企业多等待更明确的电力供应信息来明确复产动作,SMM预计2-3月省内企业多持稳运行为主。 其他地区暂无产能变动预期,SMM预计到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稳定在4200万吨附近,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持稳为主, 预计2月国内电解铝总产量在333万吨左右,同比增7.9%。 2月正值国内春节长假,国内铝水加工下游企业开工率走低,行业铸锭量阶段性增长,据SMM初步调研测算,2月行业铝水比例或回落至66%左右,同比增5个百分点。 国内电解铝月度产量变化走势: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需求方面: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目前国内铝下游加工企业处于复工期,开工有待继续好转,从各个下游版块放假天数来看,建筑型材等版块开工恢复多集中在元宵节后,工业型材及铝板带箔版块开工恢复尚可,但受近期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影响,部分区域下游开工恢复或出现延后的情况。 热议话题:美制裁俄罗斯或影响全球铝贸易流向 美国总统拜登周二表示,美国计划于周五公布对俄罗斯的一揽子“重大”制裁方案。拜登没有具体透露哪些行业将成为制裁目标。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将针对一系列项目,包括该国的国防和工业基地以及经济收入来源。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周二早些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裁的目的是“让俄罗斯对纳瓦利内的遭遇及俄在乌克兰战争过程中的行为负责”。 》点击查看详情 从产量来看,俄罗斯所生产的镍、铝在全球总产量中占比居前列。据SMM数据显示,俄铝拥有43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是海外电解铝主要供应商之一。近年,俄罗斯铝金属受到外部影响较大,在俄乌冲突开始之后美国对从俄罗斯联邦进口的铝和铝制品征收200%的关税。乌克兰高级反腐败法院裁定从俄铝手中没收尼古拉耶夫氧化铝厂,欧盟也对俄铝制定了一系列的制裁计划等。 根据俄铝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俄铝营业收入为59.4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89%,净利润为52.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3.7%。俄铝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产铝191.3万吨,而于2022年同期产铝189.1万吨,产量增长主要由于泰舍特铝冶炼厂自2021年12月投产以来产量增加所致。由于市况恶化及购买欲望下降,附加值产量由2022年同期的883千吨减少至79.6万吨。 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企业,收入贡献最大的地区欧洲,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欧洲地区收入为18.7亿美元,同比下降34.8%。2023年上半年美洲地区收入同比下降明显,下降81%至0.95亿美元。而亚洲地区同比增长22%至19.8亿美元,位居第一。 从上半年财报中不难看出,俄铝针对欧美市场的销售出现较大下滑,亚洲地区将持续增长。 针对近期美国方面的制裁,或对后续俄罗斯铝金属流通及销量影响较小,但对全球铝贸易流向或有较为持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剧欧美市场铝金属的紧缺。SMM预计,后续俄罗斯铝金属量流入亚洲市场将会增加,亚洲供应端为宽松预期。 同时,当地时间2月20日,欧盟发表声明称,延长现行对俄制裁至明年2月25日。声明说,此前十二轮制裁措施将继续实施一年,至2025年2月25日。 2月21日,欧盟各成员国将就对俄第十三轮制裁进行表决匈牙利外长此前表示,欧盟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毫无意义,只会损害欧盟经济。但他补充说,布达佩斯不会否决该方案。SMM将持续关注海外对俄罗斯铝金属的政策变化。
春节假期结束,临近月底钢招,虽市场活力尚未完全,铬矿现货报价小幅挺涨0.5元/吨度。 虽节后港口库存由于节中运输停滞,港口库存累积至301.76万吨,增加34.46万吨,增幅12.89%,天津港库存至240.16万吨,环比节前上涨13.12万吨,涨幅5.8%。但天津月内预期到港量仅为85.42万吨,环比一月减少57.92万吨,减幅40.41%。节前铬铁厂家原料备货较为充裕,市场暂未出现紧缺情绪,加之铁厂利润空间本就较为有限,铬矿尚未出现明显上涨情绪。 据SMM全景航运数据统计,1月全球主要港口铬矿散货船出港量仅为140.34万吨环比23年12月大将39.36%;2月截止20日全球主要港口铬矿散货船出港量至143.01万吨依旧维持较低水平,预期3月国内铬矿进口量依旧难复高位。临近传统消费旺季“金三银四”,不锈钢消费有望再次走强,加之仍有多台铬铁新增产线投产备货下,铬矿消费或将依旧维持较强势头,矿价易涨难跌。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3日讯:春节后第一周市场由假期休市状态逐步转向活跃,下游市场多数用户询单了解市场,少部分刚需用户采购订单释放,从实际成交价格看多较节前小幅走跌。虽硅价偏弱,不同规格的供需错配情况仍然存在,“买货不易,卖货也不易”。多晶硅需求量稳定,叠加西南地区硅期开工率低位,市场低磷硼硅货源较为紧张。 需求端下游各行业近期开工情况如何。 有机硅 近期开工率环比变化不大,周度产量正常波动,根据有机硅单体厂计划预计3月份开工率环比走高。受有机硅厂库存普遍不高叠加消费小旺季下游补库,拉动节后有机硅产品价格普遍上调。 多晶硅 近期开工率也基本稳定,下游硅片企业3月份排产计划环比2月明显提升,给予多晶硅料需求支撑,进一步稳定对工业硅的需求。本周内有部分硅粉订单释放,另有硅粉订单计划在2月底至3月初释出。 铝合金 节后随着部分停工产能复产周度开工率环比走高,部分企业复工时间晚故尚未恢复到春节前水平。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合金企业春节放假规模有所提高。 社会库存方面节后第一周社会库存表现小幅累库,2月23日天津港、黄埔港、昆明三地社会库存共计10.5万吨,同比下降17%,故若从历史口径的普通社会仓库来看(不含交割库),社会库存是同比偏少的。2月23日各地区交割仓库库存在25.1万吨(含未注册成仓单部分)。交割仓库库存占比达70%且基本为421#,下游需求占比更高的规格为551#、99#、521#等低品位硅,供需错配的情况维持,421#硅货源偏充裕上方价格承压,低品位硅需求良好叠加成本考量价格下方支撑较强。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在需求恢复和成本抬升的共振下,市场上关于光伏胶膜企业即将提价的传闻开始发酵,福斯特(603806.SH)、海优新材(688680.SH)、赛伍技术(603212.SH)等光伏胶膜概念股今日集体走强。 国内一家头部光伏胶膜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光伏胶膜的价格整体变动不大,眼下光伏行业即将步入产销旺季,3月份组件的排产量预计会有大幅提升,加之EVA粒子等成本的抬升,主要的胶膜企业都在积极向下游争取提价。” 一位产业链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EVA粒子价格上涨,但胶膜企业在低价库存的影响下,实际的成本抬升会延后,如果胶膜企业提价能够顺利落地,其一季度的盈利情况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去年以来,光伏胶膜的价格一路走低,至今年年初,EVA胶膜的价格已跌至6.5元-7元/平米,成2022年以来最低点。对于光伏胶膜价格持续下滑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原材料EVA粒子价格的走低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这一情况在近期有望迎来反转。在原材料EVA粒子方面,财联社记者近日从产业链了解到,光伏EVA粒子继上月中下旬提价后,节后再次涨价,整体幅度5%左右。据悉,目前光伏级EVA粒子市场价格约1.2万元/吨,年初至今部分厂家光伏EVA的价格涨幅达到10%。 在需求端,随着光伏产销旺季的到来,光伏胶膜企业的订单也迎来改善。一位胶膜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三月份开始,光伏产业开始进入到产销旺季,组件厂家的排产预计会有明显的增长,继而带动了对光伏胶膜采购需求,公司订单也有所改善。 “在订单增加、EVA粒子价格提升的双重作用下,胶膜价格如果还是这么低肯定是不合适的,公司也是力争在3月份能够提高胶膜产品的价格。”前述企业人士表示。 事实上,胶膜的价格低谷已让生产企业苦恼许久,不少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情况。以海优新材为例,公司上月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由于产品价格下调幅度较大,公司2023年度业绩亏损2.2亿元-2.4亿元。 此次提价能否改善胶膜企业的盈利情况?对此,有产业链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时此次胶膜生产企业提价的原因之一,但考虑到企业的低成本库存,其实际成本的上涨通常滞后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如果胶膜企业提价能够顺利落地,其一季度的盈利情况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