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共查询到332260条结果
  • 英国放宽电动汽车销售强制要求 以应对美国关税

    据外媒报道,近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表示,将通过放宽政府的电动汽车销售强制规定,来帮助英国企业抵御美国关税的冲击。 根据英国交通部发布的消息,这些调整将给予英国汽车制造商更多时间,为到2030年逐步停止销售内燃机汽车做好准备。作为这些措施的一部分,英国将允许混合动力汽车销售至2035年,在2030年之前给予制造商在汽车销售方面更大的灵活性,并免除包括豪华汽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迈凯伦、宾利等在内的小众生产商的电动汽车销售目标规定。 根据声明,英国政府还将投入23亿英镑,用于新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来提高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此外,车企每销售一辆不符合最新排放标准的汽车,罚款将从1.5万英镑降至1.2万英镑。 这些举措是斯塔默政府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措施中的第一部分,他称此举是为了应对特朗普总统实施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已扰乱了市场,并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 特朗普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对汽车行业的打击尤为严重,迫使一些汽车制造商暂时停产或提供大幅折扣。近日,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表示,在研究如何应对新的贸易条款之际,将暂停向美国发货。 虽然英国面临的关税税率为10%(低于欧盟以及中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税率),但工党政府已承诺将宣布支持英国工业的措施。 英国政府在日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首相表示将“更深入、更迅速地”加强英国经济,“确保经济尽可能具有韧性,能够承受这类全球性冲击”。他还称,“对英国来说,加强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斯塔默与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以及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在内的国际领导人就美国关税问题进行了交谈,并表示现在是欧洲加强合作的时刻。 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英国交通大臣Heidi Alexander在4月7日表示,英国政府“对美国征收关税感到失望”,但英国在寻求与美国达成一项有限贸易协议以降低对英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因此可能会对美国新关税政策采取不批评的态度。

  • 动力电池回收:千亿赛道的“绿色话语权”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循环经济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动力电池回收已成为关乎行业未来走向的关键议题。 日前,荷兰阿姆斯特丹见证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一件大事—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不仅为全球电池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揭示出动力电池回收在循环经济格局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 当下,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断攀升,动力电池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随着大量动力电池逐渐步入退役期,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废旧电池,避免其成为新的污染源,同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紧迫挑战。 显然,动力电池回收不是简单的废品处理,而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退役动力电池宛如一座“城市矿山”,蕴含着锂、钴等高价值原材料。通过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能降低对外部原材料市场的依赖,还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此次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携手合作,为全球电池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一合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又如何重塑循环经济的话语权格局?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放量前夕 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模化退役浪潮即将来袭。 自2016年起,工信部等部委要求乘用车企业为关键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如今这一期限已至,大量动力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市场也即将迎来爆发。 如今,这一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高达16.8万吨,同比增长78.3%。其中,停用新能源汽车产生的退役动力电池达14.5万吨,车辆维修产生的退役动力电池也有2.3万吨。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能也在快速扩张,2023年综合利用量已攀升至82.5万吨。 从全球市场来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报废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1500万至2000万辆,报废电池容量将超过60GWh。中信证券预测,到2030年,全球退役电池的回收量有望突破830GWh,市场空间将超过千亿元。 不可否认,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全面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更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好在,我国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已取得明显的进展。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能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综合利用量达到82.5万吨。截至2024年10月底,已培育了148家规范企业,并在全国327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万个回收服务网点,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回收网络,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 退役动力电池并非简单的废弃物,而是具有梯次利用和资源回收价值的宝贵资源。梯次利用是指将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延长其使用寿命。 资源回收则是将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破碎等处理,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实现再资源化。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还能降低对进口金属的依存度,减轻对外依赖程度。 在企业端,也在加强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绿循新能源产业(广东)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 据悉,双方将在废旧电池与黑粉综合供应、C端回收渠道建设及资金支持方案、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利用项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腾远钴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电池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会进行拆解、破碎等处理,将其转化为锂、镍、钴、锰等混合物,即“黑粉”,实现再资源化,投入到新一轮电池的生产中。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镍、钴、锂等关键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还能有效减轻对外依赖程度,对构建健康、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动力电池回收背后,是一门大生意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领域。 退役动力电池绝非简单的废弃物,而是蕴含着巨大价值的宝贵资源,其梯次利用和资源回收在循环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强调前端设计,以提升循环的质量,而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资源回收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梯次利用是将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对电池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资源回收则是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破碎等处理,提取其中的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实现再资源化。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还能显著降低对进口金属的依存度,减轻对外依赖程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动力电池回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构建回收体系、部署回收网点、寻找储能梯次利用的客户,以及处理回收金属和无害化处理不可回收物等复杂工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这些投入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动力电池回收就会变成一种纯粹的绿色负担,增加企业的净成本,最终可能需要由终端用户来承担。这显然不利于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利益。2024年9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宁德时代的镍钴锰回收率高达99.6%,锂回收率超过9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锂回收率约50%),形成了明显的技术代差。这一高回收率不仅降低了宁德时代对进口金属的依存度,还显著降低了其成品生产成本。 我国的镍、钴、锂等关键金属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80%,其中钴的进口依存度更高。尽管钴价经历了下跌,但仍维持在24万元/吨以上(2022年曾高达56万元/吨)。宁德时代的高回收率意味着其能够通过回收利用,大幅减少对进口金属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023年,宁德时代回收了10万吨废旧电池,2024年其废电池处理能力已达到27万吨,回收业务营收占比达到8.7%。通过规模效应,宁德时代成功摊薄了回收成本,并具备了在短期内建设100万吨回收体系的能力。 曾毓群预测,到2042年,宁德时代将实现一半的电池用回收锂制造。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动力电池回收的成功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宁德时代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极板直接再生工艺,使材料性能恢复率达到95%,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宁德时代还引入了AI技术,每分钟可以处理20组电池,分拣准确率和速度都远超人工检测,而成本仅为人工的10%。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回收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为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宁德时代还积极搭建梯次利用的产能,将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这种梯次利用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还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价值。 动力电池回收,事关循环经济话语权 因此,宁德时代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达成战略协议这一事件,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随着宁德时代加入这一全球循环经济的阵营,将成为推动实现电池循环和广泛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作为全球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重要推手,长期与谷歌、可口可乐、沃尔玛等世界级企业合作。其影响力跨越多个行业,致力于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电池循环”绝非简单的回收或垃圾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存在梯次利用的可行性,这既具有公益属性,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的社会责任,也拥有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回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合理的商业逻辑。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电池制造巨头,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毋庸置疑。在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合作体系下,宁德时代在印尼、匈牙利等地加速建立“回收-前驱体-正极”一体化基地,直接将回收体系对接生产体系,实现了循环经济的闭环。一体化生产不仅降低了碳足迹,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欧盟的碳关税政策正在逐步推进,虽然第一阶段未覆盖汽车产业,但后者早晚会纳入到碳关税的边境调节体制中。对于电池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产品的碳足迹和环保性能。 宁德时代通过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战略合作,在印尼、匈牙利等地建立的一体化基地,直接降低了碳足迹。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宁德时代的环保形象,还使其在欧盟市场获得更多竞争优势。欧盟车企在选择电池供应商时,将更加注重供应商的碳足迹和环保性能。宁德时代的零碳电池,凭借其低碳优势,将能够获得更高溢价。 例如,当欧盟车企面临碳关税压力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低碳、零碳电池的供应商。宁德时代通过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降低产品碳足迹,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随着欧盟碳关税政策的逐步实施,宁德时代的零碳电池将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另外,动力电池回收不仅关乎环保和经济利益,还关乎全球供应链安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镍、钴、锂等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节约利用资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对构筑健康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至关重要。 在碳中和时代,谁掌握了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生态网络和商业路径,谁就有权力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新能源产业规则。宁德时代通过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战略合作,或许将推动自身从电池制造商转向升级为“全球能源资产管理平台”的角色。 可见,宁德时代对循环经济的持续投资,不仅出于履行电池生产商的义务,更有助于推动自己提升在全球新能源价值链的地位。通过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宁德时代不仅能够获得中短期的商业利益,还能对其全球(特别是欧盟)的长期竞争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助力作用。 结语 动力电池回收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事关循环经济话语权。宁德时代通过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战略合作,将为其在全球新能源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动力电池退役量的不断增加,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关税冲击或致加拿大2025年新车销量大跌25%

    据外媒报道,近日,加拿大汽车经销商协会(CADA)警告称,美国实施的新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加拿大今年新车销量锐减约25%。 加拿大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Tim Reuss表示,“最乐观的情况是市场与去年持平,新车销量预计维持在185万辆左右。” 而在关税风波前两周,该机构原本预测加拿大今年新车销量将达195万辆。 作为代表3300家特许经销商的行业组织,加拿大汽车经销商协会指出,根据各方应对措施的不同,市场最坏可能萎缩至150万辆。Reuss称,“我们正与制造商、供应商共同评估当前形势。” 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不符合《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合规车辆的非美国零部件同样面临25%税率。加拿大当日即宣布对美国产汽车实施报复性关税,但未涉及美国进口零部件。 加拿大汽车经销商协会与众多行业分析师一致警告,新关税将推高车价、使北美汽车产业陷入停摆,引发减产、裁员甚至经济衰退风险。 目前,关税的影响已迅速显现。Stellantis宣布自4月7日起暂停加拿大安大略省温莎工厂生产两周,波及4500名员工及1500名供应商雇员,其墨西哥托卢卡组装厂及部分美国零件厂也同步停产。 特朗普日前还宣布对包括众多国家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但加拿大和墨西哥除外。 尽管加拿大未被列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名单,但Reuss指出,加拿大钢铁铝制品出口美国仍面临25%关税。 Reuss对此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不确定性。那些对未来感到不确定的消费者可能会推迟购车计划,而这是我们在当前阶段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 3月新能源车销量TOP20:吉利逼近12万辆 特斯拉翻倍暴涨重回前三

    相比2月的低迷,3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快速回暖。 乘联会初步预估,3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37%。综合预估今年1-3月累计批发286万辆,同比增长43%。 从具体车企来看,3月,特斯拉、长安、零跑、埃安、小米、长城、上汽乘用车、极狐、一汽奔腾、华晨宝马销量环比均实现超40%的大涨。尤其是特斯拉、上汽乘用车和极狐销量环比实现翻倍暴涨。 正处于产品更换期的问界,是TOP20新能源品牌榜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但随着新款问界M9和全新问界M8的上市及交付,问界的销量有望快速回升。 比亚迪销量环比上涨16.7%,再次突破37万辆,稳居冠军宝座。凭借银河、极氪、领克品牌销量的不断提升,吉利新能源车销量逼近12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实现167%的暴涨,稳居榜单第二。 得益于新款Model Y的上市,特斯拉销量环比暴涨157%,重回榜单前三。受益于埃安UT的上市,埃安销量环比大涨63%,再次突破3.4万辆,重回榜单前十。 ▍ 比亚迪再次突破35万辆,吉利突破11万辆 3月,比亚迪销量再次突破3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实现了23%的显著增长,断层式碾压众车企。 比亚迪秦、宋、元、海豹、宋PLUS系列车型销量均突破4万辆大关,海鸥单车销量再次突破3万辆。同时,汉、唐、海豚、海狮车型销量均破万辆。 其中,4月7日比亚迪宣布秦L EV上市首周销量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0,089辆,爆款潜质凸显。同时,随着搭载100.531千瓦时的第二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汉L、唐L于4月9日的上市,比亚迪4月销量有望再次突破4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成功突破百万辆大关,达到100.0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59.8%,创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个单季百万级纪录。 吉利销量再次突破10万辆,达到11.96万辆,环比增长21.6%,同比更是暴涨了167%,稳居榜单第二。旗下新能源品牌银河功不可没,3月销量达到90,032辆,同比大增290%。 其中,星舰7 EM-i 3月销量达11,890辆,主销车型补贴后价格下探至9.78万元,同时提供限时0息贷款、最高4000元置换补贴等权益,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 吉利银河E5在3月销量为15,788辆,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破万。吉利星愿在3月销量达到32,490辆,月销量创新高,累计销量突破14万。吉利星愿自亮相以来就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上市80天交付破5万辆,是交付量最快突破5万辆的A0级纯电轿车。 不得不说,吉利向新能源转型还是非常成功的,旗下品牌吉利银河、极氪和领克等品牌,均相继推出了不少热门新能源车型,并且价格也是覆盖低中高区域,成功做大做强。 ▍ 特斯拉环比实现翻倍暴涨,同比下滑11.5% 3月,特斯拉、上汽乘用车、极狐销量环比均实现翻倍暴涨。 其中,特斯拉3月销量突破7.9万辆,环比实现翻倍暴涨,但同比下滑11.5%,排名从2月第6,提升至3月第三名。特斯拉销量的大幅提升,除了受新款Model Y上市影响,也与其对欧洲出口量的减少息息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3月31日,新款Model Y推出限时购车政策:焕新Model Y首次全系推出限时3年0息和5年超低息购车金融政策,月供低至约3,809元。另外,4月30日前,Model 3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推出限时5年0息政策,月供低至2,594元。 在第一季度主攻国内市场的特斯拉,预计4月份国内销量将有所下滑(4月出口量可能增多,满足欧洲市场需求)。 ▍ 问界,TOP20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 3月,处于产品更换期的问界,销量环比下滑8%,排名也继续下滑至第16。 2025款问界M9已经于3月20日正式上市,售价46.98万元-56.98万元。官方称,预订通道开启84小时内,问界M9 2025款小订订单便突破了23000台。这一成绩说明了消费者对该车型的高度期待,但实际交付情况如何,4月销量成绩便可见分晓。 全新车型问界M8将于4月内上市。官方称,自开始预售以来,问界 M8 便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小订订单已经突破 10 万台,足见其受欢迎程度之高。 随着这两款重磅车型的上市,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问界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再次攀登新的高峰。

  • 88亿元!2GW/8GWh!远景能源内蒙古储能电站项目招标

    4月7日,电池网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获悉,远景能源内蒙古大型独立储能电站工程设计集采招标公告发布。 项目资金来源为私有资金880,000万元,折合总投资单价1.1元/Wh,招标人为内蒙古新远景集团有限公司。 本招标项目共划分为2个标段,标段一为呼和浩特武川1GW/4G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方案,标段二为赤峰巴林1GW/4G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设计方案。 文件显示,项目电压等级为500kV/220kV,容量为1000MW。

  • 格林美一季度镍金属出货超2.5万吨 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出货

    4月7日晚间,格林美(002340)公告,当日,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仪式在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公司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出货启运,标志着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大规模量产化与市场化的开始,公司也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生产超高镍9系核壳三元前驱体的企业。 格林美表示,超技术产品是公司占有全球市场的利器,公司高质量前驱体全球订单提前锁定,出口市场不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同时,2019年以来,格林美在印尼、韩国等国实施全球化产业布局,联手印尼镍资源企业和韩系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打造了“镍资源—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全球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联盟,在印尼建成总量达15万金吨镍/年(其中公司控股产能为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为4万金吨镍/年)的镍资源产品(MHP)高技术冶炼产能与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产能,良好地应对全球各种不利因素,稳定了全球核心市场。 格林美还提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销两旺,产能利用率超过95%,并未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效对冲全球行业不利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镍金属产销超预期,出货超过25,000吨。

  • 【SMM钢市早讯】中美关税博弈氛围激化

    ★宏观★ 01 ★★★ 【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 商务部:如果美方一意孤行 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发表谈话。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7日,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美方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毫无根据,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已经采取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是正当之举。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方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产业及下游★ 01  ★★★ 【SMM周度检修 】 据SMM统计,本周(4月5日至4月11日),高炉检修带来的铁水影响量为117.84万吨, 环比上周检修影响量减少9.84万吨。下周(4月12日至4月18日)高炉检修带来的铁水影响量为117.93万吨,环比本周将增加0.09万吨 建材方面,本周建材检修影响量为123.34万吨,环比上周减少2.34万吨,下周建材检修影响为109.60万吨,环比本周减少13.74万吨。 热轧方面,本周热轧检修影响量为19.39万吨,环比上周减少6.86万吨,下周热轧检修影响为7.0万吨,环比本周减少12.39万吨。 02 ★★★   【SMM电炉开工率】 据SMM调研,截止4月8日,全国50家主产建材的电炉钢厂开工率为37.8%,环比上期下降1.44%;产能利用率为38.73%,环比下降1.84%;建材日均产量为8.62万吨,环比下降0.41万吨。 03  ★★  【SMM建材排产】 据SMM调研重点生产钢企56个样本数据:4月螺纹计划产量898.48万吨,较3月实际产量减少2万吨,降幅0.22%;4月线盘计划产量346.07万吨,较3月实际产量减少7.11万吨,降幅2.01%。 04 ★★ 【SMM板材排产 】 据SMM最新跟踪显示,39家热轧板卷主流钢厂4月热轧商品材计划量总计1396.29万吨,较3月实际热轧商品材产量上升29.61万吨,增幅2.2%。日均来看,4月天数较3月少1天,4月热轧商品材计划量为46.54万吨/日,较3月实际热轧商品材日均产量上升2.46万吨,增幅5.6%。 据SMM最新跟踪显示,31家冷轧板卷主流钢厂4月冷轧商品材计划量总计445.35万吨,较3月实际冷轧商品材产量增加2.82万吨,增幅0.64%。日均来看,4月天数较3月少1天,日均计划量为14.85万吨,环比3月实际日均产量上升4%。 05 ★★ 【安徽:2025年省重点项目开工率力争达到100%、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5)》,主要目标:2025年,投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投资增长5%左右。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力争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10%,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项目全部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省重点项目开工率力争达到100%、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 ★其他热点★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加5.99亿元至7.99亿元 同比增加约149.35%至199.21%】 中国船舶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10亿元至12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99亿元至7.99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49.35%至199.21%。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9.9亿元至11.9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52亿元至8.52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92.58%至251.69%。 ⭕ 【墨西哥总统:将努力推动与美关税磋商 但不排除对等报复】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当地时间4月7日表示,不排除对美国25%的钢铁铝制品关税采取对等报复性关税的可能,但承诺将尽一切外交努力寻求协议以避免推高国内物价。辛鲍姆称,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将于本周前往华盛顿继续与美国政府进行磋商。墨西哥将尽可能避免实施报复性关税,在采取其他措施前继续对话,保护墨西哥工业和企业。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数据,墨西哥是美国第三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加拿大和巴西。2024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钢铁达320万吨。

  • 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升水 整体成交清淡【SMM再生铜日评】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4月8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734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5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1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0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5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67700-679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500元/吨,精废价差1452元/吨,环比下降548元/吨。精废杆价差50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日内再生铜杆成交平淡,绝大部分再生铜杆企业表示由于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升水,终端基本不会考虑采购再生铜杆,而原料市场价格依然保持混乱状态,再生铜杆企业认为短时间内都将难以采购到再生铜原料。

  • 关税扰动持续 沪锌偏弱运行【SMM期锌简评】

    SMM4月8日讯: 沪锌主力2506合约开于22300元/吨,沪锌开盘摸高22380元/吨,随后一路下滑,临近盘尾探低21970元/吨,终收跌报22085元/吨,跌185元/吨,跌幅0.83%,成交量减至8.09万手,持仓量增1323手至98886手。沪锌录得一阴柱,上方5日均线形成压制,关税事件持续扰动宏观情绪,市场对锌下游行业需求担忧再起,叠加4月供应端增量预期逐渐兑现,施压沪锌走势,锌价维持偏弱震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